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安装汽车后备箱后盖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0:26: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安装汽车后备箱后盖的工装。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汽车后备箱后盖的安装经常采用如下两种方法:
3.一种方式是采用手动的方法依次往安装缝隙里面单个插片。此做法是将插片模拟成内饰件、密封条等,等后盖安装完毕再将插片逐个撤去,但是该方法受插片数量、插片位置,以及人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安装完毕的后盖误差较多,精度不高;
4.另一种方式是采用整体式插片。即将插片做成一个整体,整体插进安装缝隙里面,但是由于设计尺寸与实际加工尺寸存在误差,且车身在焊接过程中也有误差,因此,导致车身与汽车后盖之间的缝隙不完全与设计尺寸相同,而整体式插片厚度固定,如果采用该方法,可能会存在有的缝隙插片插不进去,有的缝隙无法用插片填补,操作起来也不易实现。
5.不论哪种方法,都存在安装精度不高、人工定位不准、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安装汽车后盖的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后盖安装精度不高、人工定位不准、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7.一种用于安装汽车后备箱后盖的工装,包括主体框架、主吸盘组件、仿形块、第一对中机构、第一夹爪,所述主体框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仿形块,所述仿形块的数量、位置、形状取决于所要安装的车的结构、尺寸与形状,以保证仿形块与车贴合,仿形块仿后盖弧度、高度、角度,仿车身外表面,前后水平方向x、高度方向z被仿形块确定;
8.在主体框架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主吸盘组件,用于将后盖吸附到后备箱对应位置;
9.在主体框架上后备箱的对应位置处还设有第一夹爪,用于固定后盖在后备箱的位置;
10.在主体框架侧面设有第一对中机构,用于将主体框架的中心对称面和适配车身的中心对称面重合。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对中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气缸、连杆和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主体框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与连杆连接,连杆可动连接在主体框架上。
12.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对中机构,所述第二对中机构设置在第一对中机构的对面的主体框架上,所述第二对中机构用于将适配后盖的中心对称面和主体框架的中心对称面重合。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对中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气缸、第二连杆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主体框架上,所述第三驱动气缸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二连杆可动连接在主体框架上。
14.进一步的,所述主吸盘组件包括主吸盘、第一滑轨,所述主体框架上在所述主吸盘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滑轨,所述主吸盘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主吸盘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气缸,所述主吸盘连接有第一驱动气缸,第一驱动气缸控制主吸盘的上下伸缩。
16.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吸盘,所述辅助吸盘设置在主体框架与后备箱后盖边缘对应处,用于吸附后盖。
17.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设置在主体框架近侧边处,与辅助吸盘滑动连接。
18.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夹爪,所述第二夹爪设在主体框架上,用于安装前对车身的固定。
19.进一步的,第二夹爪有4个,第二夹爪的位置根据车身设计师给的位置确定。
20.进一步的,所述仿形盖采用尼龙材质。
21.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22.1、采用本工装对后备箱进行安装,可以实现自动安装与定位,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也提高了,人力成本也降低了;
23.2、采用本工装可以对实际缝隙开口的宽度进行调整,让左右缝隙一样大,实现对称调整,提高了安装精度。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1-主体框架;2-主吸盘组件;3-仿形块;4-第一对中机构;5-第二对中机构;6-第一夹爪;7-第二夹爪;8-辅助吸盘;21-主吸盘;22-第一滑轨;23-第一驱动气缸;41-第二驱动气缸;42-第一连杆;43-第一滑块;51-第三驱动气缸;52-第二连杆;53-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参照附图1、2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8.对于本实用新型,可施加各种变化,并且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其中在图面示出特定示例,并进行详细说明。但是这并不是要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于特定实施形态,而是应该理解为包括由本实用新型的思想以及技术范围包括的所有变换、同等物乃至代替物。在说明本实用新型时,若判断对相关公知技术的详细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不清楚,则省略其详细说明。
29.在本技术中使用的用语只是为了说明特定实施例而使用的,并不存在要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意图。对于单数的表述,只要未明确定义,则包括复数的表述。在本技术中,对于“包括”或者“具有”等用语,应该理解为是要指定在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这些的组合的存在,并不排除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者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这些组合的存在或者添加的可能性。
30.通过说明书的全部内容,当提及一个构成要素位于另一构成要素“上”时,可理解为所述一个构成要素直接接触所述另一构成要素“上”,或者可存在设于这之间的其它构成
要素。相反,当提及一个构成要素“直接”位于另一构成要素上时,可理解为不存在设于其之间的另外的构成要素。
31.实施例:
32.本实施例中,以车身为参照物,定义高度方向为z方向,沿车身左右移动的方向为y方向,沿车身前后移动的方向为x方向。
33.一种用于安装汽车后备箱后盖的工装,如图1-2所示,包括主体框架1、主吸盘组件2、仿形块3、第一对中机构4、第一夹爪6,所述主体框架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仿形块3,所述仿形块3可与后盖上表面无缝贴合,所述仿形块3的数量、位置、形状取决于所要安装的车的结构、尺寸与形状,以保证仿形块3与车贴合,仿形块3仿后盖弧度、高度、角度,仿车身外表面,前后水平方向x、高度方向z被仿形块3确定,在本实施例中仿形块3的截面形状可以是方形,可以是弧形,可以是凹槽等,具体需要根据后备箱的情况设计,所述仿形盖采用尼龙材质,减少对后盖的表面磨损;
34.在主体框架1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主吸盘组件2,用于将后盖吸附到后备箱对应位置;所述主吸盘组件2包括主吸盘21、第一滑轨22和第一驱动气缸23,所述主体框架1上在所述主吸盘21对应位置处滑动连接第一滑轨22,第一滑轨22连接在第一驱动气缸23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23控制主吸盘21的上下伸缩。
35.第一驱动气缸23可使主吸盘21竖直方向移动,主吸盘21可沿第一滑轨22做前后水平x方向移动,装配时,主吸盘21在第一驱动气缸23的驱动下下降,后盖被放到后备箱的对应位置上。
36.由于不同车型的车身尺寸不同、形状不同,因此,后备箱的尺寸、形状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为了适应不同的车型,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一滑轨22,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主吸盘21的位置。
37.在主体框架1侧面设有第一对中机构4,用于将主体框架1的中心对称面和适配车身的中心对称面重合。所述第一对中机构4包括第二驱动气缸41、第一连杆42和第一滑块43,所述第一滑块43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41与第一连杆42连接,第一连杆42可动连接在主体框架1上。当运动时,第二驱动气缸41给予驱动力,第一连杆42驱动第一滑块43沿主体框架1向外侧走,2个第一连杆42同时对称的往外撑。
38.在主体框架1另一侧面,第一对中机构4的对称位置还设有第二对中机构5,所述第二对中机构5用于将适配后盖的中心对称面和主体框架1的中心对称面重合。所述第二对中机构5包括第三驱动气缸51、第二连杆52和第二滑块53,所述第二滑块43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所述第三驱动气缸51与第二连杆52连接,第二连杆52可动连接在主体框架1上。
39.在主体框架1上后备箱的对应位置处还设有第一夹爪6,用于固定后盖在后备箱的位置,用于夹持后盖,将后盖和主体框架1之间的位置固定。
40.本实施例中,由于仿形块3与主吸盘21距离较远,装配存在一定误差,因此有必要在仿形块3周围固定设置若干辅助吸盘8,对后盖的位置进行微调,使后盖与仿形块3进一步充分贴合。
41.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夹爪7,所述第二夹爪7设在主体框架1上,二者形成一个刚体,第二夹爪7有4个,第二夹爪7的位置根据车身设计师给的位置确定,用于将主体框架1与车身的相对位置固定。
42.工作过程:人工将后盖初步放置后备箱上方,主吸盘21下移,接触并吸附后盖上表面,主吸盘21上移,将后盖上表面与仿形块3贴合,辅助吸盘8动作,将后盖吸紧,使得仿形块3与后盖上表面之间贴合更紧密;第一对中机构4将主体框架1的中心对称面和适配车身的中心对称面重合;第二夹爪7将主体框架1与车身的相对位置固定,二者形成一个刚体;第二对中机构5将适配后盖的中心对称面和主体框架1的中心对称面重合;随后通过第一夹爪6将后盖和主体框架1之间的位置固定;后盖定位完毕。
4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该工装装置可以实现汽车后盖的自动定位,提高了安装的精准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省事实力。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44.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