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定位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8:44: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定位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血流动力学是指血液变形和流动的科学,血流动力学是以血液与血管的流动和变形为研究对象,探讨血液和血浆的粘稠度对身体的影响,血流动力学检查,包括血液比粘度、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红细胞电泳、红细胞沉降率、纤溶系统功能等;
3.换能器是血流动力学监测过程中的重要器材,现有的换能器定位效果较低,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是将其放置在患者床单或床栏上,稳定性较低,容易因患者移动而出现晃动现象,降低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定位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定位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定位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装置,包括输液架,所述输液架外部的一端均匀安装有第一定位座,且第一定位座的一侧之间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远离第一定位座一侧的底端安装有下固定座,且下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的内侧均安装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内侧之间设置有换能器,所述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第一定位座靠近输液架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二定位座,且第二定位座的外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的内部均设置有定位机构。
6.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座靠近第二定位座一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磁贴,所述第二定位座靠近第一定位座一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磁贴,所述第一定位座的两侧均安装有加固带,且加固带的内侧均安装有勾面贴,所述第二定位座的两侧均安装有绒面贴。
7.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容纳槽,且容纳槽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安装有螺纹套,且螺纹套远离输液架的一侧与上固定座相连接,所述连接座的顶端安装有旋钮。
8.优选的,所述下固定座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槽,所述上固定座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均与定位槽活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活动槽,且活动槽均设置在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的内部,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内侧均安装有定位套,所述定位杆远离定位套一端的活动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二定位弹簧,且第二定位弹簧远离定位杆的一端均与活动槽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定位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定位弹簧。
10.优选的,所述定位套的内侧皆均匀设置有防滑凸起,且防滑凸起的剖面均呈半圆形设计。
11.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导热腔,且导热腔均设置在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的内部,所述导热腔内部靠近换能器的一侧均安装有吸热板,且吸热板远离换能器的一侧皆均匀安装有散热翅片,所述导热腔远离换能器一侧的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散热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定位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装置不仅实现了便于定位的功能,而且实现了便于拆装的功能,同时实现了散热保护的功能;
13.(1)通过第一磁贴和第二磁贴之间的磁性连接作用便于将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固定在输液架的外侧,从而方便对换能器进行定位,以提高换能器使用时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发生晃动影响监测数据,且使用简单易于医护人员操作,同时在勾面贴和绒面贴的连接作用下可通过加固带增强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连接处的紧密性,使其不易脱落,在定位过程中,定位套首先与输液架外壁接触并受力带动定位杆移动,定位杆通过第一定位弹簧和第二定位弹簧的伸缩作用推动定位套与输液架贴合,进而可增强对换能器定位的稳固性,且同时可适用于不同大小直径的输液架,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增强换能器的监测效果;
14.(2)通过将换能器放置在下固定座的顶部,此时转动旋钮,通过螺纹杆与螺纹套之间的连接作用可快速带动上固定座下压以起到对换能器的固定功能,同时配合定位块和定位槽之间的卡合作用可增强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连接的精准性,使其不易发生偏移晃动,当需要将换能器取下时,反向转动旋钮带动上固定座上升与下固定座分离即可,使用简单且便捷,进一步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15.(3)通过设置有散热机构,在换能器使用过程中,通过吸热板的作用便于对换能器工作时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传导,热量经由散热翅片发散至导热腔中,通过多组散热孔的配合使用便于加快热量的发散速度,从而实现对换能器的散热保护功能,避免换能器在工作时因温度过高而造成内部元件受损,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定位座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输液架;2、第一定位座;3、连接座;4、螺纹套;5、容纳槽;6、下固定座;7、防滑垫;8、定位槽;9、定位块;10、换能器;11、上固定座;12、螺纹杆;13、旋钮;14、定位机构;1401、定位套;1402、定位杆;1403、活动槽;1404、第一定位弹簧;1405、第二定位弹簧;15、第一磁贴;16、第二磁贴;17、第二定位座;18、防滑凸起;19、加固带;20、勾面贴;21、绒面贴;22、散热机构;2201、吸热板;2202、散热翅片;2203、导热腔;2204、散热孔;
2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定位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装置,包括输液架1,输液架1外部的一端均匀安装有第一定位座2;
25.第一定位座2靠近第二定位座17一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磁贴15,第二定位座17靠近第一定位座2一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磁贴16,第一定位座2的两侧均安装有加固带19,且加固带19的内侧均安装有勾面贴20,第二定位座17的两侧均安装有绒面贴21;
26.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使用时,通过第一磁贴15和第二磁贴16之间的磁性连接作用便于将第一定位座2和第二定位座17固定在输液架1的外侧,从而方便对换能器10进行定位,以提高换能器10使用时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发生晃动影响监测数据,且使用简单易于医护人员操作,同时在勾面贴20和绒面贴21的连接作用下可通过加固带19增强第一定位座2和第二定位座17连接处的紧密性,使其不易脱落;
27.且第一定位座2的一侧之间安装有连接座3;
28.连接座3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容纳槽5,且容纳槽5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的外侧安装有螺纹套4,且螺纹套4远离输液架1的一侧与上固定座11相连接,连接座3的顶端安装有旋钮13,下固定座6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槽8,上固定座11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定位块9,定位块9均与定位槽8活动连接;
29.具体的,如图2所示,使用时,转动旋钮13,通过螺纹杆12与螺纹套4之间的连接作用可快速带动上固定座11下压以起到对换能器10的定位功能,同时配合定位块9和定位槽8之间的卡合作用可增强上固定座11和下固定座6连接的精准性,使其不易发生偏移晃动;
30.连接座3远离第一定位座2一侧的底端安装有下固定座6,且下固定座6的上方设置有上固定座11,上固定座11和下固定座6的内侧均安装有防滑垫7,且防滑垫7的内侧之间设置有换能器10,下固定座6和上固定座11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机构22;
31.散热机构22包括导热腔2203,且导热腔2203均设置在上固定座11和下固定座6的内部,导热腔2203内部靠近换能器10的一侧均安装有吸热板2201,且吸热板2201远离换能器10的一侧皆均匀安装有散热翅片2202,导热腔2203远离换能器10一侧的上固定座11和下固定座6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散热孔2204;
32.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使用时,通过设置有散热机构22,在换能器10使用过程中,通过吸热板2201的作用便于对换能器10工作时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传导,热量经由散热翅片2202发散至导热腔2203中,通过多组散热孔2204的配合使用便于加快热量的发散速度,从而实现对换能器10的散热保护功能,避免换能器10在工作时因温度过高而造成内部元件受损,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
33.第一定位座2靠近输液架1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二定位座17,且第二定位座17的外侧
均设置有凹槽23,第一定位座2和第二定位座17的内部均设置有定位机构14;
34.定位机构14包括活动槽1403,且活动槽1403均设置在第一定位座2和第二定位座17的内部,活动槽1403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定位杆1402,且定位杆1402的内侧均安装有定位套1401,定位杆1402远离定位套1401一端的活动槽1403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二定位弹簧1405,且第二定位弹簧1405远离定位杆1402的一端均与活动槽1403的内壁相连接,定位杆1402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定位弹簧1404,定位套1401的内侧皆均匀设置有防滑凸起18,且防滑凸起18的剖面均呈半圆形设计;
35.具体的,如图2所示,使用时,在定位过程中,定位套1401首先与输液架1外壁接触并受力带动定位杆1402移动,定位杆1402通过第一定位弹簧1404和第二定位弹簧1405的伸缩作用推动定位套1401与输液架1贴合,进而可增强对换能器10定位的稳固性,且同时可适用于不同大小直径的输液架1,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增强换能器10的使用效果。
36.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换能器10放置在下固定座6的顶部,转动旋钮13通过螺纹连接作用可快速带动上固定座11下压以起到对换能器10的固定功能,并配合定位块9和定位槽8之间的卡合可增强上固定座11和下固定座6连接的精准性,使其不易发生偏移晃动;
37.其次,首先调节需要监测的位置并通过第一磁贴15和第二磁贴16将第一定位座2和第二定位座17固定在输液架1的外侧,以方便对换能器10进行定位,提高换能器10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在勾面贴20和绒面贴21的连接作用下可通过加固带19增强第一定位座2和第二定位座17连接处的紧密性,使其不易脱落;
38.最后,在换能器10使用过程中,通过吸热板2201的作用便于对换能器10工作时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传导,热量经由散热翅片2202发散至导热腔2203中,通过多组散热孔2204的配合使用便于加快热量的发散速度,从而实现对换能器10的散热保护功能,避免换能器10在工作时因温度过高而造成内部元件受损。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