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无味化压路机排气管端头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8:37: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过滤器,特别是一种无味化压路机排气管端头。


背景技术:

2.大型施工作业设备多使用石油加工产品-如柴油作为驱动能源,然后,由于所含化学物质以及燃烧的不充分性,在作业时排出的尾气具有较强的毒性和刺激性气味。
3.虽然对尾气的排放标准由强制性要求,但最后排出的尾气仍然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
4.当前多采用过滤薄膜/过滤网/碳吸附材料等来对尾气进行进一步过滤,其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多采用固体过滤材料进行过滤难免存在气闭性不足的情况,过滤结果仍然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味化压路机排气管端头,以实现对压路机尾气的良好去味。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无味化压路机排气管端头,包括进气管、至少两根气管、过滤箱、废液箱、集流器和出气管;进气管与各气管均连通,各气管均伸入到过滤箱中,过滤箱用于装盛过滤液,废液箱设置于过滤箱顶部并与过滤箱连通,集流器设置于废液箱顶部并与废液箱连通,出气管连接于集流器上。
8.进一步的,进气管与各气管之间,设置有分流器,进气管连接分流器的进气口,分流器的出气口分别与各气管连接。
9.进一步的,分流器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分流装置。
10.进一步的,气管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分和折弯部分,连接部分与折弯部分共同形成折弯状,连接部分与进气管连通,折弯部分伸入过滤箱中。
11.进一步的,每一根气管的连接部分与折弯部分成度折弯。
12.进一步的,各气管的折弯部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成扇形排布。
13.进一步的,各气管的折弯部分上均密布有小孔。
14.进一步的,废液箱的侧面设置有排液口,废液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
15.进一步的,废液箱中,排液口以下的废液箱的体积大于各气管所能容纳气体的总体积。
16.进一步的,过滤箱与废液箱连接的顶面为倾斜面,顶面靠苏松户废液箱的一侧较高。
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设计的端头(简称)采用过滤液对压路机的尾气进行过滤,能够同时对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尾气进行过滤,并且能够方便地更换过滤液体。
19.2、本设计地端头考虑到了压路机轻微抖动以及压实倾斜路面地情况,采用过滤液对尾气进行过滤,可以始终保持也液面地水平,保证对气管的气闭性。
20.3、本设计的端头在填充满过滤液及油脂后,外接液体过滤器即可实现油脂的循环使用。
21.4、本设计的端头可以充分实现对尾气的过滤,过滤效果好。
附图说明
22.图1是压路机示意图。
23.图2是端头结构图。
24.图3是气管排布的俯视图。
25.图4是气管的折弯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实施例一
29.如图1所示,压路机包括压路机本体a,在压路机本体a的排气管处设置排气管端头b,以对有害气体进行过滤。
30.如图2所示,排气管端头b包括进气管1、分流器2、气管3、过滤箱4、废液箱6、集流器10和出气管9。
31.进气管1连接分流器2的进气口,分流器2的出气口排布多根气管3(一个分支也应当视为一根。原则上讲,一根气管3也能实现,但效果不佳,因此,建议是至少设计两根),各气管3均伸入到过滤箱4中,过滤箱4用于装盛过滤液11。废液箱6设置于过滤箱4顶部并与过滤箱4连通,集流器10设置于废液箱6的顶部并与废液箱6连通,出气管9连接于集流器10上。
32.工作时,过滤液11淹没所有的气管3。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液11填满过滤箱4。过滤液11之上,漂浮有吸附性油脂层5,该油脂层5一方面对过滤液11进行密封,避免高温蒸发,另一方面也为了吸收尾气中的重金属化合物。在过滤液11填满过滤箱4时,油脂层5则位于废液箱6中,在过滤一定时间过后,需要更换掉油脂层5。对此,废液箱6的侧面设计有排液口7,进一步的,在废液箱6顶部设计有进液口8,排液口7排出废弃的油脂层5,进液口8灌入新的油脂层5。优选的,排液口7和进液口8之间,可以通过一液体过滤器连通,从排液口7排出的废弃油脂输入到液体过滤器,经该液体过滤器过滤后的油脂再从进液口8灌入到废液箱6中,实现油脂层5的循环使用。
33.优选的,过滤箱4与废液箱6相连接的顶面41设计为倾斜面,靠废液箱6的一侧较高(较远离废液箱6的一侧)。这样,即使压路机行驶的路面倾斜或不平整,也能使得最后油脂层5能全部汇聚到废液箱6中。
34.进一步的,油脂层5的体积(即排液口7以下的废液箱6的体积)大于各气管3所能容纳气体的总体积,废液箱6上的排液口7的底部与油脂层5的上液面齐平。压路机未启动时,
过滤液11刚好填满过滤箱4,压路机启动后,尾气进入过滤箱4,则对过滤液11产生一定压力,过滤液11液面上涨,部分油脂层5从排液口7排出,进液口8又不断补充新的油脂,从而自动实现对油脂层5的过滤。
35.分流器2的作用是对进入的尾气进行匀化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流器2在进气口出设置有分流装置21,该分流装置21对进气口进入的尾气进行匀化分流,避免尾气直接灌入到部分气管3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将分流器2设计为螺旋状、蛇形管状等结构,实现对尾气的匀化处理。
36.气管3包括连接部分31和折弯部分32,连接部分31与分流器2连接,折弯部分32伸入过滤箱4中,折弯部分32与连接部分31连接,两者形成折弯状,如90度折弯,以使尾气进入过滤液11的方向于尾气承受浮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37.气管3作为尾气进入过滤液11的导向装置,应尽可能地将尾气分散化。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气管3的折弯部分3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成扇形排布,如将相邻气管3的折弯部分32的角度34以30-32度角错开,这样可以防止多根气管3的尾气汇聚成一起。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相邻气管3的折弯部分32的长度不同。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各气管3的折弯部分32上密布有小孔33。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将尾气气泡地体积减小,提高过滤效果。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味化压路机排气管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1)、至少两根气管(3)、过滤箱(4)、废液箱(6)、集流器(10)和出气管(9);所述进气管(1)与各所述气管(3)均连通,各所述气管(3)均伸入到所述过滤箱(4)中,所述过滤箱(4)用于装盛过滤液(11),所述废液箱(6)设置于所述过滤箱(4)顶部并与所述过滤箱(4)连通,所述集流器(10)设置于所述废液箱(6)顶部并与所述废液箱(6)连通,所述出气管(9)连接于所述集流器(10)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味化压路机排气管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与各所述气管(3)之间,设置有分流器(2),所述进气管(1)连接所述分流器(2)的进气口,所述分流器(2)的出气口分别与各所述气管(3)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味化压路机排气管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2)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分流装置(2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味化压路机排气管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3)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分(31)和折弯部分(32),所述连接部分(31)与所述折弯部分(32)共同形成折弯状,所述连接部分(31)与所述进气管(1)连通,所述折弯部分(32)伸入所述过滤箱(4)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味化压路机排气管端头,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气管(3)的所述连接部分(31)与所述折弯部分(32)成90度折弯。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无味化压路机排气管端头,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气管(3)的所述折弯部分(3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成扇形排布。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味化压路机排气管端头,各所述气管(3)的所述折弯部分(32)上均密布有小孔(33)。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味化压路机排气管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箱(6)的侧面设置有排液口(7),所述废液箱(6)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8)。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味化压路机排气管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箱(6)中,所述排液口(7)以下的废液箱(6)的体积大于各所述气管(3)所能容纳气体的总体积。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味化压路机排气管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4)与所述废液箱(6)连接的顶面(41)为倾斜面,所述顶面(41)靠苏松户废液箱(6)的一侧较高。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味化压路机排气管端头,包括进气管、分流器、至少两根气管、过滤箱、废液箱、集流器和出气管;进气管分流器连接,分流器与各气管均连通,各气管均伸入到过滤箱中,过滤箱用于装盛过滤液,废液箱设置于过滤箱顶部并与过滤箱连通,集流器设置于废液箱顶部并与废液箱连通,出气管连接于集流器上。本设计的端头能够同时对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尾气进行过滤,并且能够方便地更换过滤液体,能够实现吸附油脂的循环使用,能够充分过滤尾气,过滤效果好。过滤效果好。过滤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罗德高 王中林 杜江林 李晓茂 李琦 蒙扬露 李青洋 程为 张维 杨勇 蒋方兵 秦勇 刘胜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7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