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机车空调送风装置及机车空调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8:27: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车空调送风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机车空调。


背景技术:

2.现有机车都已安装了空调机组,但是送风口多安装在车顶,直接对司机头部或司机侧面送风,不仅送风的均匀性无法保证,而且车内的舒适性大打折扣。而且现有的机车一般不配备车窗除雾、除霜功能,在低温运行时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车空调送风装置,通过设计多个送风管道将调节后的空气送到车内的不同位置,解决送风了均匀性和车窗除雾、霜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车空调送风装置,包括室内箱体,在所述室内箱体上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关键在于:在所述室内箱体内设有将室内箱体内的空间分隔为空气调节腔和静压腔的空气处理箱体,所述空气处理箱体内依次设置有过滤网、送风机和蒸发器,所述送风口与静压腔相通并在所述送风口处设有多个送风管。
5.进一步的,在所述空气处理箱体内设有电加热器。
6.进一步的,所述送风管设置有8个,包括依次设置的司机左侧送风管、前车窗第一送风管、司机足部送风管、前车窗第二送风管、司机前部送风管、前车窗第三送风管、司机右侧送风管和司机后部送风管。
7.进一步的,在所述静压腔内且位于司机左侧送风管和前车窗第一送风管配套的送风口处以及司机右侧送风管和司机后部送风管配套的送风口处均设有风量调节板。
8.进一步的,在所述回风口处设有1个或多个回风管。
9.进一步的,所述室内箱体包括壳体和与壳体顶部相连的盖板。
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车空调,其包括上述的机车空调送风装置。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多个送风管形成多位置送风解决车内温度的均匀性,通过引出空调热风实现机车的车窗除雾、除霜功能。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车空调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车空调送风装置去除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车空调送风装置中空气处理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机车空调送风装置在司机室的安装示意图。
17.附图中,1、室内箱体,1-1、壳体,1-2、盖板,2、空气处理箱体,3、过滤网,4、送风机,
5、蒸发器,6、电加热器,7、司机左侧送风管,8、前车窗第一送风管,9、司机足部送风管,10、前车窗第二送风管,11、司机前部送风管,12、前车窗第三送风管,13、司机右侧送风管,14、司机后部送风管,15、风量调节板,16、回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参见附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车空调送风装置,包括室内箱体1,在室内箱体1上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关键在于:在室内箱体1内设有将室内箱体内的空间分隔为空气调节腔和静压腔的空气处理箱体2,空气处理箱体2内依次设置有过滤网3、送风机4和蒸发器5,送风口与静压腔相通并在送风口处设有多个送风管。空气处理箱体2内的各部件可以对回风口进来的空气进行调节后进入静压腔,最后经过送风管送入司机室的不同位置。出风口出风前静压一致,并且大于最长送风管的阻力。
19.本实用新型中风管阻力计算如下:
20.圆形直风管单位长度的阻力:,公式中λ-摩擦阻力系数,经计算得0.05,v-风管内空气平均流速(风道较短,计算是认为是等速的),ρ-空气的密度(风道较短,风道内的温度差可以不计,计算是认为是等密度的),l-风管的长度,d-圆形风管直径。
21.弯头阻力(阻力和弯头的转弯半径和管道直径的比值相关):,公式中-局部阻力系数,,α为圆形弯头的角度, n=r/d 其中r是弯头的半径,d为管道的直径。当r=2d时得60度弯头为0.12,90度弯头为0.15,120度弯头为0.17,150度弯头为0.19。
22.此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直径60mm(如使用不同直径的管子,要调整管径算出阻力)的软管,所以每米直管阻力为。每个60度弯头阻力为0.06ρv2,每个90度弯头阻力为0.075ρv2,每个120度弯头阻力为0.085ρv2,每个150度弯头阻力为0.095ρv2。
23.60m3/h的出风口的风速为5.9m/s,ρ=1.29kg/m3。直管阻力为0.936pa/m,每个60度弯头阻力为1.347pa/个,每个90度弯头阻力为1.684 pa/个,每个120度弯头阻力为1.908 pa/个,每个150度弯头阻力为2.133 pa/个。由此得到采用管路直径和不同弯头时的各送风管的阻力。
24.在空气处理箱体2内设有电加热器6,以实现低温时空气的加热,进一步提升除霜和除雾的效果。
25.上述的送风管设置有8个,包括依次设置的司机左侧送风管7、前车窗第一送风管8、司机足部送风管9、前车窗第二送风管10、司机前部送风管11、前车窗第三送风管12、司机右侧送风管13和司机后部送风管14。在静压腔内且位于司机左侧送风管7和前车窗第一送风管8配套的送风口处以及司机右侧送风管13和司机后部送风管14配套的送风口处均设有风量调节板15。设置风量调节板15的原因在于空气经过处理箱后,要进入上层静压腔,但由于司机后部送风管14的出风口正冲着送风的途径,所以司机后部送风管14的出风量太大,
需要通过风量调节板15将部分气流导向其它区域,而由于司机左侧送风管7和前车窗第一送风管8处于静压腔的最左侧,气流到此处时出风口风量偏大,因此需要通过风量调节板15引导部分气流到其它区域。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风量调节板5的角度以调节配套出风口的风量,以达到计划的风量。
26.在回风口处设有1个或多个回风管16,本实施例中设置了3个。
27.上述的室内箱体1包括壳体1-1和与壳体1-1顶部相连的盖板1-2。盖板1-2的一端通过合页与壳体1-1相连、另一端则通过螺钉与壳体1-1相连。
28.此外,参见附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送风装置的机车空调,其还包括室外箱体,室外箱体内设有压缩机、冷凝器和冷凝风机等部件。送风装置设置在司机室的底部,而室外箱体(图中未视出)则位于司机室的顶部或侧部。
2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机车空调送风装置,包括室内箱体(1),在所述室内箱体(1)上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室内箱体(1)内设有将室内箱体内的空间分隔为空气调节腔和静压腔的空气处理箱体(2),所述空气处理箱体(2)内依次设置有过滤网(3)、送风机(4)和蒸发器(5),所述送风口与静压腔相通并在所述送风口处设有多个送风管;所述送风管设置有8个,包括依次设置的司机左侧送风管(7)、前车窗第一送风管(8)、司机足部送风管(9)、前车窗第二送风管(10)、司机前部送风管(11)、前车窗第三送风管(12)、司机右侧送风管(13)和司机后部送风管(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处理箱体(2)内设有电加热器(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静压腔内且位于司机左侧送风管(7)和前车窗第一送风管(8)配套的送风口处以及司机右侧送风管(13)和司机后部送风管(14)配套的送风口处均设有风量调节板(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风口处设有1个或多个回风管(16)。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机车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箱体(1)包括壳体(1-1)和与壳体(1-1)顶部相连的盖板(1-2)。6.一种机车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机车空调送风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车空调送风装置,属于轨道车辆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室内箱体,在所述室内箱体上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室内箱体内设有将室内箱体内的空间分隔为空气调节腔和静压腔的空气处理箱体,所述空气处理箱体内依次设置有过滤网、送风机和蒸发器,所述送风口与静压腔相通并在所述送风口处设有多个送风管。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送风装置的机车空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多个送风管形成多位置送风解决车内温度的均匀性,通过引出空调热风实现机车的车窗除雾、除霜功能。除霜功能。除霜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贾小河 李靖 项良 刘焕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