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调角度的可组装座椅椅背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8:11: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家具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角度的可组装座椅椅背。


背景技术:

2.座椅是一种必备的家具用品,现代座椅主要采用模块化生产,从而大大提升了座椅的生存效率,座椅一般包括底座、椅座和椅背三部分,其中椅背是用于对用户的背部进行支撑。椅背角度可调的座椅通常在椅背与椅座之间连接设置调角器,通过调节调角器来调节椅背相对椅座的角度。
3.为了便于椅背角度可调的座椅的输送,现有座椅中底座、椅座和椅背三部分是可以拆分输送的。但是上述椅背的长度相较于椅座和底座更长,就需要选用长度很长的箱子才可以实现装箱,占用的装箱空间就相对较大,不便于座椅的输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角度的可组装座椅椅背,减少座椅的装箱空间而便于座椅的运输。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角度的可组装座椅椅背,包括承靠件,所述承靠件由多个组装模块可拆卸地拼接组装而成,所述承靠件下部的两侧分别具有凸出所述承靠件的承靠面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侧面用于连接调角器。
6.可选地,所述承靠件由上背板和下背板可拆卸地拼接组装而成,所述承靠件两侧的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下背板下部的两侧上。
7.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用于容纳调角器的一部分。
8.可选地,所述上背板与所述下背板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上背板与所述下背板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插于所述安装槽内使得所述上背板与所述下背板插接配合,所述安装凸台与安装槽的壁面之间可通过螺钉连接使得所述上背板与所述下背板保持相对固定。
9.可选地,所述座椅椅背还包括两个侧翼,所述两个侧翼分别与所述承靠件的两侧可拆卸地拼装连接,并朝所述承靠件的承靠面倾斜向外延伸。
10.可选地,所述上背板由上方的头枕部和下方的背靠部构成,所述头枕部的宽度从下到上逐渐缩小,所述两个侧翼分别从所述下背板的底部延伸至所述背靠部的顶部。
11.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前侧面为平滑的第一曲面,所述下背板的两侧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上方的外侧面为平滑的第二曲面,所述背靠部的两侧面分别为平滑的第三曲面,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均朝所述承靠件的背面倾斜向外延伸,所述承靠件同侧的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依次平滑相连;所述两个侧翼的背面为平滑的第四曲面,所述第四曲面与所述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和所述第三曲面拼接配合。
12.可选地,所述第三曲面与第四曲面的上部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三曲面与第四曲面的上部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插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内使得所述背靠部与所述侧翼插接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壁面之间可通过螺钉连接使得所述背靠部与所述侧翼保持相对固定。
13.可选地,所述第二曲面与第四曲面的中部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曲面与第四曲面的中部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凸起插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内使得所述下背板与所述侧翼插接配合,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的壁面之间可通过螺钉连接使得所述下背板与所述侧翼保持相对固定。
14.可选地,所述第一曲面与第四曲面的下部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凸起,所述第一曲面与第四曲面的下部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凹槽,所述第三定位凸起插于所述第三定位凹槽内使得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侧翼插接配合,所述第三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三定位凹槽的壁面之间可通过螺钉连接使得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侧翼保持相对固定。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椅背由多个组装模块可拆卸地拼接组装而成,在需要运输时,可以将多个组装模块拆分开来堆放,大幅减少座椅椅背的装箱空间而便于座椅的运输,在在需要使用时,只需要将多个组装模块拼装起来即可;而且,承靠件下部的两侧分别具有凸出的连接部,使得承靠件的下部具有足够的厚度空间用于连接调角器来调节座椅椅背的角度。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本对实用新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椅背与调角器连接的正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椅背与调角器连接的侧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椅背与调角器连接的后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椅背分解的正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椅背分解的侧视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椅背分解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3所示,一种可调角度的可组装座椅椅背10,包括承靠件100,所述承靠件100由多个组装模块可拆卸地拼接组装而成,所述承靠件100下部的两侧分别具有凸出所述承靠件100的承靠面110的连接部120,所述连接部120的侧面用于连接调角器20。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椅背10由多个组装模块可拆卸地拼接组装而成,在
需要运输时,可以将多个组装模块拆分开来堆放,大幅减少座椅椅背10的装箱空间而便于座椅的运输,在在需要使用时,只需要将多个组装模块拼装起来即可;而且,承靠件100下部的两侧分别具有凸出的连接部120,使得承靠件100的下部具有足够的厚度空间用于连接调角器20来调节座椅椅背10的角度。
26.较优的,如图1、3-6所示,所述承靠件100由上背板130和下背板140可拆卸地拼接组装而成,所述承靠件100两侧的连接部120分别设置在所述下背板140下部的两侧上。本实施例中,承靠件100由上背板130和下背板140两部分可拆卸地拼接组装而成,既能保证座椅椅背10能够拆分便于运输,而且组装模块数量较少便于拼装,使用方便。
27.较优的,如图2、5所示,所述连接部120的外侧开设有连接槽121,所述连接槽121用于容纳调角器20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在连接部120的外侧开设用于容纳调角器20一部分的连接槽121,将调角器20与座椅椅背10连接时,调角器20不会突出到座椅椅背10的外部,座椅的美观度好。
28.较优的,如图3-6所示,所述下背板140背面的顶部上设置有安装槽141,所述上背板130底部的背侧上设置有与安装槽141相匹配的安装凸台131,所述上背板130与所述下背板140之间可相互拼接使得所述安装凸台131插于所述安装槽141内,所述上背板130与所述下背板140插接配合后,所述安装凸台131与所述下背板140上位于安装槽141的壁面之间可通过螺钉连接使得所述上背板130与所述下背板140保持相对固定。本实施例中,下背板140背面的顶部上设置有安装槽141,上背板130底部的背侧上设置有与安装槽141相匹配的安装凸台131,不仅便于上背板130与下背板140拼接时进行定位拼合,而且上背板130的安装凸台131与下背板140位于安装槽141的壁面之间重合,从而便于将上背板130与下背板140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操作。
29.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方案中,安装槽141设置在下背板140背面的顶部上,而安装凸台131设置在上背板130底部的背侧上。但是将安装槽141设置在下背板140正面的顶部上,而安装凸台131设置在上背板130底部的前侧上也是可行的。
30.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方案中,安装槽141设置在下背板140上,而安装凸台131设置在上背板130上。但是将安装槽141设置在上背板130上,而安装凸台131设置在下背板140上也是可行的。
31.较优的,如图1-6所示,所述座椅椅背10还包括两个侧翼200,所述两个侧翼200分别与所述承靠件100的两侧可拆卸地拼装连接,并朝所述承靠件100的承靠面110倾斜向外延伸。本实施例中,座椅椅背10还设置两侧侧翼200来包裹用户腰身,使得用户承坐时更加舒适。
32.较优的,如图4所示,所述上背板130由上方的头枕部132和下方的背靠部133构成,所述头枕部132的宽度从下到上逐渐缩小,所述两个侧翼200分别从所述下背板140的底部延伸至所述背靠部133的顶部。本实施例中,上背板130由头枕部132和背靠部133构成,头枕部132的宽度从下到上逐渐缩小,座椅椅背10的外形美观,两个侧翼200分别从下背板140的底部延伸至背靠部133的顶部,从而能够很好地包裹用户腰身,用户承坐舒适。
33.较优的,如图1-6所示,所述连接部120的前侧面为平滑的第一曲面122,所述下背板140的两侧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120上方的外侧面为平滑的第二曲面142,所述背靠部133的两侧面分别为平滑的第三曲面134,所述第一曲面122、所述第二曲面142和所述第三曲面
134均朝所述承靠件100的背面150倾斜向外延伸,所述承靠件100同侧的所述第一曲面122、所述第二曲面142和所述第三曲面134依次平滑相连;所述两个侧翼200的背面为平滑的第四曲面210,所述第四曲面210与所述第一曲面122、所述第二曲面142和所述第三曲面134拼接配合。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20的前侧面、下背板140的两侧分别位于连接部120上方的外侧面以及背靠部133的两侧面分别为平滑的朝承靠件100的背面150倾斜向外延伸的曲面,侧翼200的背面为匹配的曲面,便于侧翼200与承靠件100之间的拼装。
34.较优的,如图4-6所示,所述第三曲面134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135,所述第四曲面210的上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135相匹配的第一定位凹槽211,所述侧翼200与所述上背板130相互拼接时所述第一定位凸起135插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211内, 所述侧翼200与所述背靠部133插接配合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135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211的壁面之间可通过螺钉连接使得所述背靠部133与所述侧翼200保持相对固定。本实施例中,侧翼200背面的上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211,背靠部133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凹槽211相匹配的第一定位凸起135,便于侧翼200与背靠部133拼接时进行定位拼合。
35.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方案中,第一定位凸起135设置在第三曲面134上,而第一定位凹槽211设置在第四曲面210上。但是将第一定位凸起135设置在第四曲面210上,而第一定位凹槽211设置在第三曲面134上也是可行的。
36.较优的,如图4-6所示,所述第二曲面14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143,所述第四曲面210的中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143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凹槽212,所述侧翼200与所述下背板140相互拼接时所述第二定位凸起143插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212内, 所述侧翼200与所述下背板140插接配合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143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212的壁面之间可通过螺钉连接使得所述下背板140与所述侧翼200保持相对固定。
37.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方案中,第二定位凸起143设置在第二曲面142上,而第二定位凹槽212设置在第四曲面210上。但是将第二定位凸起143设置在第四曲面210上,而第二定位凹槽212设置在第二曲面142上也是可行的。
38.较优的,如图1、4-6所示,所述第一曲面122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凹槽123,所述第四曲面210的下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定位凹槽123相匹配的第三定位凸起213,所述侧翼200与所述连接部120相互拼接时所述第三定位凸起123插于所述第三定位凹槽213内, 所述侧翼200与所述连接部120插接配合后,所述第三定位凸起123与所述第三定位凹槽213的壁面之间可通过螺钉连接使得所述连接部120与所述侧翼200保持相对固定。
39.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方案中,第三定位凹槽123设置在第一曲面122上,而第三定位凸起213设置在第四曲面210上。但是将第三定位凹槽123设置在第四曲面210上,而第三定位凸起213设置在第一曲面122上也是可行的。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