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硬度建筑胶合模板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7:30: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胶合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硬度建筑胶合模板。


背景技术:

2.建筑用模板是混凝土浇筑成形的模壳和支架,是一种临时性结构,是建筑物结构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的施工工具,模板工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现有的水平使用的建筑用胶合模板主要为木模板,但是现有的胶合模板存在硬度较差、使用寿命不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硬度建筑胶合模板,具有硬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硬度建筑胶合模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面板、缓冲组件和下面板,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固定设置有波浪形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围成的空间内均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上面板粘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下面板粘接固定。
5.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上面板连接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下面板连接的一侧均开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所述上面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一侧、所述下面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的一侧均开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相配。
6.优选地,所述缓冲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围成的空间内还填充有发泡剂。
7.优选地,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的厚度为0.5-1.5cm。
8.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的厚度为1-3cm。
9.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上面板粘接、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下面板粘接用的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10.环氧树脂10-20份、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5-15份、琥铂酸接枝大豆蛋白5-15份、硅烷偶联剂0.1-0.5、水30-50份。
11.优选地,所述胶黏剂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
12.s1:依次将环氧树脂、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琥铂酸接枝大豆蛋白加入水中在超声作用下搅拌混匀;
13.s2:超声2-4min后,边搅拌边加入硅烷偶联剂,并继续超声5-15min。
14.优选地,所述超声的功率为100-300w,搅拌的速度为500-1000r/min。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6.(1)本技术通过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
起到缓冲的效果,降低胶合板损坏的风险,提高了其使用寿命;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的缓冲板、弹簧和填充的发泡剂,均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从而保证缓冲组件具有很好的缓冲效果。
17.(2)本技术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设置间隔分布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上面板和下面板上设置有与其相配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凹槽和凸起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提高第一连接板和上面板、第二连接板和下面板之间的粘接强度,另一方面由于其增大了受力面积,当上面板或下面板受到挤压时,可通过第凹槽和凸起将受到的力向不同方向传递,避免胶合板某一部位集中受力而出现损坏,其间接提高了胶合板的硬度。
18.(3)本技术的粘黏剂包括环氧树脂、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琥铂酸接枝大豆蛋白,三者在提高胶合强度上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从而显著提高了胶合板的胶合强度。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硬度建筑胶合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上面板、2-第一连接板、21-第一凹槽、22-第一凸起、3-第二连接板、4-下面板、41-第二凹槽、42-第二凸起、5-弹簧、6-缓冲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硬度建筑胶合模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面板1、缓冲组件和下面板4,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所述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之间固定设置有波浪形的缓冲板6,所述缓冲板6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围成的空间内均设置有若干弹簧5,所述第一连接板2与所述上面板1粘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3与所述下面板4粘接固定。其中上面板1和下面板4的厚度为0.5-1.5cm,优选为1cm,缓冲组件的厚度为1-3cm,优选为2cm。
22.本技术通过在上面板1和下面板4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起到缓冲的效果,降低胶合板损坏的风险,提高了其使用寿命;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之间设置的缓冲板6、弹簧5和填充的发泡剂,均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从而保证缓冲组件具有很好的缓冲效果。
23.第一连接板2与所述上面板1连接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3与所述下面板4连接的一侧均开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第一凹槽21和第一凸起22,所述上面板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连接的一侧、所述下面板4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连接的一侧均开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第二凹槽41和第二凸起42,所述第二凹槽41与所述第一凸起22、所述第二凸起42与所述第一凹槽21的位置相配。缓冲板6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围成的空间内还填充有发泡剂。
24.本技术在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上设置间隔分布的第一凹槽21和第一凸起22、上面板1和下面板4上设置有与其相配的第二凹槽41和第二凸起42,凹槽和凸起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提高第一连接板2和上面板1、第二连接板3和下面板4之间的粘接强度,另一方面由于其增大了受力面积,当上面板1或下面板4受到挤压时,可通过第凹槽和凸起将受到的力向不同方向传递,避免胶合板某一部位集中受力而出现损坏,其间接提高了胶合板的硬度。
25.实施例1
26.本发明提出的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27.环氧树脂10份、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5份、琥铂酸接枝大豆蛋白5份、硅烷偶联剂0.1份、水30份。
28.胶黏剂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
29.s1:依次将环氧树脂、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琥铂酸接枝大豆蛋白加入水中在超声作用下搅拌混匀;
30.s2:超声2min后,边搅拌边加入硅烷偶联剂,并继续超声5min。
31.超声的功率为100w,搅拌的速度为500r/min。
32.实施例2
33.本发明提出的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34.环氧树脂20份、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15份、琥铂酸接枝大豆蛋白15份、硅烷偶联剂0.5、水50份。
35.胶黏剂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
36.s1:依次将环氧树脂、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琥铂酸接枝大豆蛋白加入水中在超声作用下搅拌混匀;
37.s2:超声4min后,边搅拌边加入硅烷偶联剂,并继续超声15min。
38.超声的功率为300w,搅拌的速度为1000r/min。
39.实施例3
40.本发明提出的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41.环氧树脂15份、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10份、琥铂酸接枝大豆蛋白10份、硅烷偶联剂0.3、水40份。
42.胶黏剂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
43.s1:依次将环氧树脂、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琥铂酸接枝大豆蛋白加入水中在超声作用下搅拌混匀;
44.s2:超声3min后,边搅拌边加入硅烷偶联剂,并继续超声10min。
45.超声的功率为200w,搅拌的速度为800r/min。
46.对比例1
47.本发明提出的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48.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17份、琥铂酸接枝大豆蛋白18份、硅烷偶联剂0.3、水40份。
49.胶黏剂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
50.s1:依次将环氧树脂、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琥铂酸接枝大豆蛋白加入水中在超声作用下搅拌混匀;
51.s2:超声3min后,边搅拌边加入硅烷偶联剂,并继续超声10min。
52.超声的功率为200w,搅拌的速度为800r/min。
53.对比例2
54.本发明提出的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55.环氧树脂20份、琥铂酸接枝大豆蛋白15份、硅烷偶联剂0.3、水40份。
56.胶黏剂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
57.s1:依次将环氧树脂、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琥铂酸接枝大豆蛋白加入水中在超声作用下搅拌混匀;
58.s2:超声3min后,边搅拌边加入硅烷偶联剂,并继续超声10min。
59.超声的功率为200w,搅拌的速度为800r/min。
60.对比例3
61.本发明提出的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62.环氧树脂20份、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15份、硅烷偶联剂0.3、水40份。
63.胶黏剂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
64.s1:依次将环氧树脂、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琥铂酸接枝大豆蛋白加入水中在超声作用下搅拌混匀;
65.s2:超声3min后,边搅拌边加入硅烷偶联剂,并继续超声10min。
66.超声的功率为200w,搅拌的速度为800r/min。
67.根据国标《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记载的方法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制得的胶合板的强度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68.表1胶合板胶合强度测定
69.组别胶合强度/mpa实施例11.06实施例21.17实施例31.25对比例10.87对比例20.69对比例30.71
70.由表1可知,在粘黏剂提高胶合强度方面环氧树脂、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琥铂酸接枝大豆蛋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从而保证了胶合板的胶合强度。
71.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