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减少划伤的电源线固定结构及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6:53: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减少划伤的电源线固定结构及除湿机。


背景技术:

2.电源线是保证除湿机正常接通电源并工作的重要部件。见图5,现有技术中除湿机采用的是在除湿机外壳下部位置设有半开的出线口,将除湿机线体由除湿机外壳内部自上述的出线口穿出,在生产和安装过程中无法避免出线口侧壁与线体接触,从而造成线体的划伤,影响产品质量。然而在线体上包扎不转移胶带来避免线体的划伤又会增加二次贴胶带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电源线在生产安装过程中出现划伤。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可减少划伤的电源线固定结构,安装在除湿机底座上,包括:设置于除湿机底座上表面的凹槽、开设在除湿机底座上的通孔;其中所述通孔的第一端连通凹槽的第一端,所述通孔的第二端低于除湿机壳体的底部;以及除湿机壳体内部的电源线适于从凹槽的第二端引入并从通孔的第二端引出,以使电源线从除湿机壳体的下方引出。
5.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线固定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除湿机底座上表面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位于凹槽与通孔的连接处,以适于将电源线压紧在凹槽内部。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正对凹槽设置的压紧部和位于压紧部两侧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突出凹槽的两侧,以通过螺丝钉紧固在除湿机底座上。
7.进一步的,所述凹槽水平设置在除湿机底座上表面,其槽口朝上;所述凹槽的第二端止于除湿机底座的中部,以适于除湿机壳体内部的电源线从凹槽的第二端的槽口引入凹槽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第一端止于除湿机底座的侧壁。
9.进一步的,所述通孔水平设置在除湿机底座上且低于凹槽的第一端;所述通孔的第二端贯穿除湿机底座的侧壁。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减少划伤的电源线固定结构安装在除湿机底座上,包括:设置于除湿机底座上表面的凹槽、开设在除湿机底座上的通孔;其中所述通孔的第一端连通凹槽的第一端,所述通孔的第二端低于除湿机壳体的底部;以及除湿机壳体内部的电源线适于从凹槽的第二端引入并从通孔的第二端引出,以使电源线从除湿机壳体的下方引出。由于除湿机壳体上不需要设置出线口,保证了除湿机壳体的完整性及强度,电源线从除湿机壳体的下方引出不会与壳体产生接触,从而生产时不会产生接触划伤,降低了生产难度,提高了生产品质。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加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湿机底座的俯视图;
14.图3是图2中电源线固定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15.图4是图1中电源线固定结构部分竖直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16.图5是现有电源线体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17.图中:1-除湿机壳体;2-除湿机底座;3-凹槽;31-凹槽第一端;32-凹槽第二端;4-通孔;41-通孔第一端;42-通孔第二端;5-固定件;51-螺丝钉;52-压紧部;53-安装部;6-电源线;7-出线口;8-电源线体;9-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19.如图1所示,所述除湿机包括外部的除湿机壳体1、安装在除湿机底部用于闭合内部元器件的除湿机底座2,所述内部元器件适于通过引出的电源线6外接电源,以进行供电。本案中,电源线6可以通过安装在除湿机底座2上的电源线固定结构固定在除湿机壳体1的下方,以避免电源线6与除湿机壳体1产生接触,从而在生产安装时产生接触划伤。具体的,所述电源线固定结构的安装方式如下:
20.如图2所示,在除湿机底座2上表面设置一个凹槽3,用于容纳位于除湿机底座2上方的电源线6。所述凹槽3的槽口向上,便于电源线6从凹槽第二端32进入凹槽3内。在本案中,设置凹槽3的深度由凹槽第二端32向凹槽第一端31逐渐变深,可以使凹槽第一端31低于除湿机壳体1的底部位置,以便电源线从通孔4引出。可选的,凹槽3宽度与电源线6的相匹配。所述凹槽3的形状为近似l形且沿除湿机底座2水平设置,以及l形的拐角处呈弧形,以与电源线6的弯折拐角匹配。凹槽第一端31位于除湿机底座2上且靠近除湿机壳体1,凹槽第二端32对应着内部电源线6接头的正下方,便于将电源线6直接从接头处引到凹槽的第二端32处。
21.见图3-图4,所述通孔4水平设置在除湿机底座2上,通孔第一端41与所述凹槽第一端31连通,通孔第二端42开设在除湿机底座2的侧边位置,电源线6从凹槽第二端32处引入,经过凹槽3,从凹槽第一端31与通孔第一端41的连通处,穿过通孔4,再从除湿机底座2侧边位置的通孔第二端42引出到除湿机的外部。
22.可选的,所述通孔第一端41可以为开设在凹槽第一端31的开口,由于凹槽第一端31的位置低于除湿机壳体1的底部位置,导致水平设置的通孔4低于除湿机底部位置,既可以保证电源线低于除湿机壳体1引出,又可以避免在除湿机壳体1上设置开口。
23.如图3所示,在除湿机底座2上表面设有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位于凹槽3与通孔4的水平连接处,用来把电源线6固定于凹槽3内部。固定件5可以是两端为半圆中间为矩形的曲面柱体,在固定件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螺丝钉51的所对应的压紧部52,在固定件5下方的除湿机底座2上设有对应压紧部的安装部53,采用螺丝钉52将固定件紧固在除湿机底座表面,电源线6从凹槽第一端31引出时卡于凹槽3与的压紧部52之间,起到固定作用。
24.综上所述,本除湿机将电源线6从除湿机壳体1内部引出时,先通过位于除湿机底座2上的凹槽第二端32将电源线6引入凹槽3内,然后顺沿至凹槽第一端31;由于凹槽3的深度从凹槽第二端32向凹槽第一端31逐渐加深,可以使凹槽第一端31的高度低于从除湿机壳体1,通过连通凹槽第一端31的通孔4将电源线引出除湿机壳体1,可以避免电源线6与除湿机壳体1产生接触,从而在生产安装时产生接触划伤,同时通过位于凹槽3与通孔4连接处的固定件5将电源线6压紧在凹槽3内部。因此除湿机壳体1上不需要设置出线口,也保证了除湿机壳体1的完整性及强度。
25.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减少划伤的电源线固定结构,安装在除湿机底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除湿机底座上表面的凹槽、开设在除湿机底座上的通孔;其中所述通孔的第一端连通凹槽的第一端,所述通孔的第二端低于除湿机壳体的底部;以及除湿机壳体内部的电源线适于从凹槽的第二端引入并从通孔的第二端引出,以使电源线从除湿机壳体的下方引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少划伤的电源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固定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除湿机底座上表面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位于凹槽与通孔的连接处,以适于将电源线压紧在凹槽内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减少划伤的电源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正对凹槽设置的压紧部和位于压紧部两侧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突出凹槽的两侧,以通过螺丝钉紧固在除湿机底座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少划伤的电源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水平设置在除湿机底座上表面,其槽口朝上;所述凹槽的第二端止于除湿机底座的中部,以适于除湿机壳体内部的电源线从凹槽的第二端的槽口引入凹槽内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减少划伤的电源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第一端止于除湿机底座的侧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减少划伤的电源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水平设置在除湿机底座上且低于凹槽的第一端;所述通孔的第二端贯穿除湿机底座的侧壁。7.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湿机壳体、除湿机底座、位于除湿机底座上且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减少划伤的电源线固定结构和位于除湿机壳体内部的电源线;其中所述除湿机壳体内部的电源线适于从凹槽的第二端引入并从通孔的第二端引出,以使电源线从除湿机壳体的下方引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湿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减少划伤的电源线固定结构及除湿机,其中可减少划伤的电源线固定结构安装在除湿机底座上,包括设置于除湿机底座上表面的凹槽、开设在除湿机底座上的通孔;其中所述通孔的第一端连通凹槽的第一端,所述通孔的第二端低于除湿机壳体的底部;以及除湿机壳体内部的电源线适于从凹槽的第二端引入并从通孔的第二端引出,以使电源线从除湿机壳体的下方引出。除湿机壳体上不需要设置出线口,保证了除湿机壳体的完整性及强度,电源线从除湿机壳体的下方引出不会与壳体产生接触,从而生产时不会产生接触划伤,降低了生产难度,提高了生产品质。品质。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陆军 侯成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友奥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6
技术公布日:2022/1/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