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远红外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6:28: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暖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电暖器。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电暖器内部设有电热管,电热管的背面设有用于反射电热管发射的红外线的反射罩。现有技术的电暖器的外壳采用塑料通过注塑工艺制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塑料外壳受到撞击容易破裂,由于电暖器的外壳体积较大,注塑模具的制作成本高,在小批量生产的情况下,采用注塑工艺制作塑料外壳会导致生产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远红外电暖器,它的耐用性好,而且有利于降低电暖器在小批量生产的情况下的制作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远红外电暖器,包括电热管及反射罩,所述电热管与所述反射罩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电热管竖立设置;其中,还包括钣金外壳,所述钣金外壳包括背壳体、底盖、顶盖及下装饰盖,所述背壳体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左端向前折弯形成有左侧板,所述左侧板的前端向右折弯形成有左前板,所述左前板的右端向后折弯形成有左槽壁板,所述左槽壁板的后端向右折弯形成有左槽底板,所述背板的右端向前折弯形成有右侧板,所述右侧板的前端向左折弯形成有右前板,所述右前板的左端向后折弯形成有右槽壁板,所述右槽壁板的后端向左折弯形成有右槽底板,所述电热管及所述反射罩设置在所述背壳体内,所述反射罩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前安装平板,所述左槽底板及所述右槽底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前安装平板贴靠固定连接,所述左槽底板及所述右槽底板与所述左槽壁板及所述右槽壁板围成有槽腔,所述下装饰盖设置在所述槽腔内,所述下装饰盖与所述背壳体的下部连接,所述背壳体的上端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所述背壳体的下端与所述底盖固定连接,所述槽腔内设有网罩,所述网罩与所述反射罩位置对应设置。
6.优选地,所述顶盖的底部形成有前平板,所述前平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上限位槽,所述下装饰盖的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下限位槽,所述网罩包括横条,所述横条沿上下方向阵列设置,所述网罩包括中部支撑竖条及边部支撑竖条,所述中部支撑竖条与所述横条固定连接,所述横条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后折弯形成有纵条,所述边部支撑竖条与对应的所述纵条固定连接,所述边部支撑竖条的上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上限位槽内,所述边部支撑竖条的下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下限位槽内。
7.优选地,所述下装饰盖的后部形成有扣钩,所述左槽底板及所述右槽底板分别对应形成有扣孔,所述扣钩与对应的所述扣孔扣接。
8.优选地,所述反射罩包括抛物线凹镜部,所述电热管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抛物线凹镜部的焦点位置上,所述抛物线凹镜部的后端形成有平底面。
9.优选地,所述电热管设为碳纤维电热管。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钣金外壳,钣金外壳包括背壳体、底盖、顶盖及下装饰盖,左槽底板及右槽底板与左槽壁板及右槽壁板围成有槽腔,下装饰盖设置在槽腔内,下装饰盖与背壳体的下部连接,背壳体的上端与顶盖固定连接,背壳体的下端与底盖固定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钣金外壳在遭到碰撞时不容易破裂,于是耐用性好;钣金外壳在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情况下的制作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的分解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去了下装饰盖、网罩及摇头底座的电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图4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网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装饰盖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标号说明:1-背壳体;101-背板;102-左侧板;1021-左前板;1022-左槽壁板;1023-左槽底板;103-右侧板;1031-右前板;1032-右槽壁板;1033-右槽底板;104-扣孔;2-反射罩;21-抛物线凹镜部;2101-平底面;22-前安装平板;3-下支撑架;31-第一竖安装板;4-上支撑架;41-第二竖安装板;5-底盖;6-顶盖;61-连接耳板;62-前平板;6201-上限位槽;7-网罩;701-横条;7011-纵条;702-边部支撑竖条;703-中部支撑竖条;8-下装饰盖;81-扣钩;801-下限位槽;9-电热管;10-摇头底座;11-调节旋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4.本实用新型的远红外电暖器,如图2所示,包括电热管9及反射罩2,电热管9与反射罩2位置对应设置,电热管9竖立设置,电热管9及反射罩2为现有技术,反射罩2用于将电热管9的向后发射的红外线向前反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还包括钣金外壳,钣金外壳包括背壳体1、底盖5、顶盖6及下装饰盖8,如图6和图7所示,背壳体1包括背板101,背板101的左端向前折弯形成有左侧板102,左侧板102的前端向右折弯形成有左前板1021,左前板1021的右端向后折弯形成有左槽壁板1022,左槽壁板1022的后端向右折弯形成有左槽底板1023,背板101的右端向前折弯形成有右侧板103,右侧板103的前端向左折弯形成有右前板1031,右前板1031的左端向后折弯形成有右槽壁板1032,右槽壁板1032的后端向左折弯形成有右槽底板1033。如图4所示,电热管9及反射罩2设置在背壳体1内,如图11所示,反射罩2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前安装平板22,如图2和图5所示,左槽底板1023及右槽底板1033分别与对应的前安装平板22贴靠固定连接,具体是前安装平板22位于左槽底板
1023或右槽底板1033的前侧,前安装平板22分别通过对应的螺钉与左槽底板1023或右槽底板1033固定连接;左槽底板1023及右槽底板1033与左槽壁板1022及右槽壁板1032围成有槽腔,如图1和图4所示,下装饰盖8设置在上述的槽腔内,下装饰盖8与背壳体1的下部连接,背壳体1的上端与顶盖6固定连接,具体地,如图9所示,顶盖6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连接耳板61,连接耳板61对应插装在背壳体1的上端部内,连接耳板61上形成有安装孔,上述的安装孔内安装有与背壳体1螺接固定的螺钉,同理地,背壳体1的下端与底盖5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上述的槽腔内设有网罩7,网罩7与反射罩2位置对应设置,设置网罩7可以避免人手触摸到高温的电热管9及反射罩2,有利于安全。
25.如图7所示,上文所述的背壳体1的结构有利于使背壳体1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钣金工艺折弯成型,背壳体1具体可以采用钢板折弯而制成,换句话说,使得背壳体1具有一体式结构,所以背壳体1的整体强度较高;设置背壳体1的左槽底板1023及右槽底板1033分别与对应的反射罩2的前安装平板22贴靠固定连接,使得反射罩2的安装固定简单,而且反射罩2也起到加强上述的钣金外壳的刚性的作用;由于网罩7及下装饰盖8设置在上述的槽腔内,于是网罩7及下装饰盖8得到背壳体1的保护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钣金外壳在遭到碰撞时不容易破裂,有利于耐用,由于能通过现有技术的钣金工艺制作的上述的钣金外壳不需要制作复杂的模具,于是上述的钣金外壳在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情况下的制作成本较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还可以包括摇头底座10,摇头底座10驱动连接底盖5,于是背壳体1能够左右往返摆动,有利于增大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的供暖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还包括用于调节电热管9的输出功率的调节旋钮组件11,调节旋钮组件11的旋钮设置在顶盖6的上侧;由于摇头底座10及调节旋钮组件11为现有技术,亦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故不作详述。
26.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还包括下支撑架3及上支撑架4,如图3所示,电热管9的上端与上支撑架4安装连接,电热管9的下端与下支撑架3安装连接,如图2所示,下支撑架3的前端向下折弯形成有第一竖安装板31,上支撑架4的前端向上折弯形成有第二竖安装板41,如图3所示,第一竖安装板31的左端与左槽底板1023贴靠固定连接,第一竖安装板31的右端与右槽底板1033贴靠固定连接,第二竖安装板41的左端与左槽底板1023贴靠固定连接,第二竖安装板41的右端与右槽底板1033贴靠固定连接,具体地说,第二竖安装板41及第一竖安装板31分别通过对应的螺钉与背壳体1固定,如图1所示,网罩7设置在上支撑架4及下支撑架3的对应前方,上述结构设置合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便于装配。
27.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顶盖6的底部形成有前平板62,前平板62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上限位槽6201,如图10所示,下装饰盖8的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下限位槽801,如图8所示,网罩7包括横条701,横条701沿上下方向阵列设置,网罩7包括中部支撑竖条703及边部支撑竖条702,中部支撑竖条703与横条701焊接,如图5所示,横条701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后折弯形成有纵条7011,如图8所示,边部支撑竖条702与对应的纵条7011焊接,边部支撑竖条702的上端分别对应设置在上限位槽6201内,如图5所示,边部支撑竖条702的下端分别对应设置在下限位槽801内,具体地说,当网罩7向后移动时,纵条7011的后端被反射罩2的前安装平板22阻挡,而当网罩7向前移动时,边部支撑竖条702受到上限位槽6201及下限位槽801的阻挡作用。由于横条701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后折弯形成有纵条7011,使得网罩7形成
立体结构,从而使网罩7的刚性提高了,避免网罩7容易产生扭曲变形。
28.在装配网罩7时,可以先将边部支撑竖条702的下端插入下限位槽801内,然后再安装顶盖6,使得边部支撑竖条702的上端相对插入到上限位槽6201内。
29.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下装饰盖8的后部形成有扣钩81,如图6所示,左槽底板1023及右槽底板1033分别对应形成有扣孔104,扣钩81与对应的扣孔104扣接;在装配下装饰盖8前,预先将下支撑架3与背壳体1安装连接,然后将下装饰盖8的四个扣钩81分别对应插入到扣孔104内,然后将下装饰盖8向上推,使得四个扣钩81分别扣住对应的扣孔104的边缘部,然后用对应的螺钉将下装饰盖8的上端与下支撑架3的第一竖安装板3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扣钩81与对应的扣孔104扣接的安装结构,简化了下装饰盖8的装配过程。
30.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反射罩2包括抛物线凹镜部21,如图4所示,电热管9设置在对应的抛物线凹镜部21的焦点位置上,抛物线凹镜部21为现有技术,由于电热管9设置在对应的抛物线凹镜部21的焦点位置上,使得电热管9发散射出的红外线经过抛物线凹镜部21反射而转变为向前平行照射,于是使得位于电暖器前方的人体得到更集中有效的加热效果,如图11所示,抛物线凹镜部21的后端形成有平底面2101,在装配反射罩2之前,反射罩2在车间内被搬运及堆放,抛物线凹镜部21的后端难免会受到碰撞,设置平底面2101的目的在于增大抛物线凹镜部21与工作台面或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抛物线凹镜部21的后端受碰撞时容易变形。
31.进一步地,电热管9设为碳纤维电热管,碳纤维电热管为现有技术,与传统的电热管相比,由于碳纤维电热管的能量发射方式是以远红外线辐射为主,而碳纤维电热管发射的可见光占比相对较小,因而碳纤维电热管具有不刺眼且取暖效果好的优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