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气液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8: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回收 热能 装置 装备 气液热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回收装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液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热回收主要用于对燃油燃气锅炉、工业炉尾部排放的烟气中所含的大量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用于加热生活热水、生产用工艺热水、采暖热水等,达到节约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的目的。现有的热回收装置多仅考虑到如何提升热转换效率,而忽视了尾气的处理,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生产企业需要重视热回收装置的尾气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热回收装置,能够在回收热能的同时对尾气进行处理。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气液热回收装置,包括储水罐、余热回收罐和换热管,在所述储水罐的两端的顶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储水罐包括冷水室和热水室,在所述余热回收罐的两端的顶部分别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余热回收罐包括传热室和尾气处理室,所述传热室与所述尾气处理室之间设有钢板,在所述钢板上安装有l型弯管,所述l型弯管的端部朝向所述尾气处理室的底部,在所述尾气处理室内装有清水,所述清水漫过所述l型弯管,在所述储水罐与所述余热回收罐之间设有两根连接杆,所述换热管依次贯穿两根所述连接杆,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冷水室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热水室内,所述换热管的管体设置于所述余热回收罐内,在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冷水室内的端部安装有抽水泵。
6.在本装置中,冷水室中的冷水在抽水泵的作用下沿换热管的内部进入到余热回收罐进行加热后,进入到热水室中储存,热量由余热回收罐提供,热气流经进气口进入到传热室,将热量传递给换热管,随后经l型弯管进入到尾气处理室中,尾气处理室中装有清水,气流中的废渣以及其他可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到清水中,使得气流被清理净化,随后经排气口排出,并且,由于l型弯管的端部朝向尾气处理室的底部,一方面使得气流进入清水中后与清水的接触时间更久,气流的净化效果更好,另一方面使得清水不会回流倒灌至l型弯管中。
7.进一步地,所述冷水室与所述热水室之间设有隔热板。
8.隔热板的设置使得热水的热量不会流失到隔壁冷水中,起到给热水保温的作用。
9.进一步地,所述余热回收罐还包括过滤室,所述过滤室与所述传热室之间设有过滤网。
10.如此设置使得热气流在接触到换热管前得到初步的过滤,减少了气流中的固体废渣,第一方面避免了固体废渣粘附在换热管表面降低其换热效率,第二方面避免了固体废渣对换热管的腐蚀,第三方面将热气流中的固体废渣初步截留后,使得排出的尾气中废渣的含量大大减少。
11.进一步地,在所述过滤室内设有风车,所述风车包括安装座、转轴和叶片,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过滤室的侧壁上,所述叶片上涂覆有粘黏层,在所述过滤室的内底部设有柔性刮板,所述柔性刮板与所述叶片相接触。
12.如此设置进一步提升了清除热气流中固体废渣的能力,当热气流经进气口进入到过滤室后,吹动风车转动,同时由于风车的叶片上涂覆有粘附层,颗粒度较小的固体废渣就会在叶片的表面粘附聚集,当叶片转动到柔性刮板处时,柔性刮板将聚集成团的固体废渣刮落,由于此时的固体废渣在粘附材料的作用下已经聚集成团状,重量较大,不易再次被热气流带飞,只能聚集在过滤室的内底部。
13.进一步地,在所述过滤室的底部设有清灰门。
14.清灰门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清理落在过滤室内底部的固体废渣。
15.进一步地,在所述传热室的内底部设有冷凝水收纳槽,在所述冷凝水收纳槽的底部设有排液管,在所述排液管上设有球阀。
16.由于热气流中存在水蒸气,当热气流的温度下降后,水蒸气冷凝析出,冷凝水可以吸收溶解热气流中的固体废渣,但是其在余热回收罐滞留过久会对设备产生腐蚀,冷凝水收纳槽的作用在于临时储存冷凝水,操作人员需要不定时打开排液管将冷凝水排出。
17.进一步地,在所述l型弯管的端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l 型弯管之间设有弹簧铰链。
18.如此设置使得在未通气的时候,l型弯管的端部一直呈关闭状态,有效地将尾气处理室与传热室完全隔离开。
19.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的管体呈蛇形弯曲状。
20.蛇形弯曲状的设置使得换热管的换热效率更高。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液热回收装置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进行余热回收,另一方面能够对作为热源的气流进行废渣清理,使得排出的尾气中的有害成分大大减少,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液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标:1

储水罐,11

进水口,12

排水口,13

冷水室,14

热水室,15

隔热板,2

余热回收罐,21

进气口,22

排气口,23

过滤室,231

风车,232

柔性刮板,233

清灰门,24

传热室,241

冷凝水收纳槽,2411

排液管,25

尾气处理室,251

清水,26

过滤网,27
‑ꢀ
钢板,271

l型弯管,2711

挡板,3

换热管,31

抽水泵,4

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实施例1
33.如图1

2所示,一种气液热回收装置,包括储水罐1、余热回收罐2和换热管3,在储水罐1的两端的顶部分别设有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储水罐1包括冷水室13和热水室14,在冷水室13与热水室14之间设有隔热板15,在余热回收罐2的两端的顶部分别设有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余热回收罐2包括过滤室23、传热室24和尾气处理室25,在过滤室23内设有风车231,风车231包括安装座、转轴和叶片,安装座设置于过滤室23的侧壁上,叶片上涂覆有粘黏层,在过滤室23的内底部设有柔性刮板232,柔性刮板232与叶片 2311相接触,在过滤室23的底部设有清灰门233,过滤室23与传热室24之间设有过滤网26,在传热室24的内底部设有冷凝水收纳槽 241,在冷凝水收纳槽241的底部设有排液管2411,在排液管2411 上设有球阀,传热室24与尾气处理室25之间设有钢板27,在钢板 27上安装有l型弯管271,l型弯管271的端部朝向尾气处理室25 的底部,在l型弯管271的端部设有挡板2711,挡板2711与l型弯管271之间设有弹簧铰链,在尾气处理室25内装有清水251(清水可经排气口注入或抽出),清水251漫过l型弯管271,在储水罐1 与余热回收罐2之间设有两根连接杆4,换热管3依次贯穿两根连接杆4,换热管3的一端设置于冷水室13内,另一端设置于热水室14 内,换热管3的管体呈蛇形弯曲状设置于余热回收罐2内,在换热管 3位于冷水室13内的端部安装有抽水泵31。
34.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液热回收装置的作用原理如下:
35.水流经过程:操作人员将冷水通过进水口11注入到储水罐1的冷水室13中,开启抽
水泵31,冷水沿换热管3的路径流动,在余热回收罐2的传热室24中吸收热量变为热水,热水流入到储水罐1的热水室14中储存待取用。
36.气流经过程:热气经进气口21进入到余热回收罐2的过滤室23 中,带动风车231转动,风车231叶片上的粘附层粘附气流中飘动的固体废渣,设置在风车231下方的柔性刮板232将叶片上粘附的固体废渣刮落,风车231叶片继续转动循环吸附固体废渣,气流穿过过滤网26流入到余热回收罐2中将热量传递给换热管3,随后通过l型弯管271进入到尾气处理室25中,l型弯管271端部的挡板2711被气流推开,尾气处理室25中的清水将气流中的可溶性物质溶解后,气流经排气口22排出。
3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