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短实验板材辊弯成形的道次间导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0:56: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辊弯成形设备上的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短实验板材辊弯成形的道次间导引装置。


背景技术:

2.辊弯成形(通常称为冷弯成形)属于塑性成形的一种工艺,一般是采用依次排列的多道次的成型轧辊,将金属带材逐道次通过轧辊进行弯曲变形,从而生产出具有指定截面形状的产品。道次间距是指轧辊排列方向即板材成形方向上,相邻两个道次的轧辊轴心的水平距离。
3.在辊弯相关企业生产过程中,板料是从钢卷抽出端头,从第一道次进入直到最后一道次成形完成,然后由辊弯设备后端的成形剪剪断形成产品,即大部分时间内板材同时处在所有道次的上下轧辊中。
4.实验室的辊弯实验与辊弯相关企业直接使用完整钢卷成形不同的是,在辊弯成形实验中,为测试相关装置性能或研究板材成形机理,将使用大量长度小于相邻道次间距的短实验板材,针对辊弯设备的某一道次进行反复成形测试,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改进辊弯设备或者用于研究板材成形机理。既然实验板材长度小于道次间间距,就需要一个实验板材成形过程中专用的导向与限位装置,否则实验板材成形时的前进方向难以控制,导致实验板材成形质量差。
5.如果将传统辊弯设备中的道次间立辊用于短板材成形时的导向将存在如下缺陷:
6.第一、传统道次间立辊其导轮的形状是针对其所在位置的前后两道次的板材形状而设计的,其作用是在前后两个轧辊成形的过渡阶段进行辅助成形,所以其导辊形状确定后就只能固定安装在特定的两个道次之间,不能随意更改。
7.第二、在使用短板材针对某一道次进行辊弯实验时,如果使用传统的道次间立辊来作为导向则效果不佳,因为传统的道次间立辊只有一对导轮,导致板材在进入轧辊后尤其是进入轧辊的初期,水平方向转动现象比较严重,所以仅一对导轮无法限制住板材的水平方向转动自由度,使得实验板材成形质量较差。
8.第三、传统的道次间立辊比较笨重,使用的是两组螺纹传动机构分别调整两导轮的横向位置,而且导轮的高度不可调节,此外因为导轮形状是为了过渡两道次之间的板材成形而设计的,所以不适合用于平整板材的导向。
9.而在实验室的辊弯成形实验中,为避免板材的浪费,通常是用长度小于道次间距的短实验板材进行实验,但是也因此带来一个问题,没有专门用于短板材的矫正导入装置,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板材歪斜或翘起的情况,导致该道次成形出来的短实验板材质量不达标。


技术实现要素:

10.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用于
短实验板材辊弯成形的道次间导引装置,能够安装在任意两道次之间,既能解决短实验板材的导向问题,使板材不发生水平方向的偏转,又可以快速调整限位轮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实验板材。
11.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短实验板材辊弯成形的道次间导引装置,它包括通过支架固定螺钉固定在牌坊侧面的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限位板,将限位板固定在支架上的限位板固定螺钉和限位板固定螺母,卡在限位板槽内的限位轮,用于调节限位轮安装高度的限位轮固定螺母;
12.所述的限位轮上设有螺纹轴,螺纹轴上套设的两个限位轮固定螺母分别位于限位板的上方和下方,限位轮上的螺纹轴在限位板上的槽内滑动至限定位置后,通过两个限位轮固定螺母共同旋转夹住螺纹轴,实现限位轮水平位置和高度的固定。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支架和限位轮皆为成对使用,两个支架的竖边通过支架固定螺钉拧入到某道次的两个牌坊的侧面的螺纹孔上,横边是用于托住限位板并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住;限位轮共4个,安装在限位板的槽上,可以横向调整两组限位轮位置以限制短实验板材的水平方向的旋转自由度,使板材只具有沿着成形方向的自由度。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限位板上用于放置限位轮的槽为长槽,用于调整限位轮的横向位置。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限位轮上设有v型槽,该v型槽使限位轮能够适应不同板厚。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v型槽的角度为v型槽的角度为35
°
~50
°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两个限位轮之间设有的板材卡在v型槽间。
18.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短实验板材辊弯成形的道次间导引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9.(1)通过设置两对限位轮,能够限制短实验板材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自由度,而传统道次间立辊不具有限制短实验板材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自由度的功能;
20.(2)由于限位板的长槽设计,限位轮横向位置可调,并且调节方法相比传统道次间立辊的螺纹传动方式更加简便高效;
21.(3)由于限位轮的螺纹轴与双固定螺母的设计,限位轮高度可调,而传统道次间立辊不具有该功能;
22.(4)相比传统道次间立辊更易拆装、结构更简单、更加轻量化;
23.(5)限位轮的v型槽设计使其能够适用于不同板厚;
24.(6)可以用在任意两道次之间,并且限位轮槽形状对板厚有一定适应性,而传统道次间立辊只能在特定两道次之间使用。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时主视图;
30.图6为限位轮工作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32.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短实验板材辊弯成形的道次间导引装置,它包括限位板固定螺钉1,限位轮2,限位板3,支架4,支架固定螺钉5,限位轮固定螺母6和限位板固定螺母7。
33.支架4通过支架固定螺钉5固定在牌坊的侧面,通过限位板固定螺钉1和限位板固定螺母7将限位板3固定在支架4上,限位轮2卡在限位板3上的长槽31内,限位轮固定螺母6分别位于限位板3的上方和下方,共同旋转从而夹住限位板3用来调节限位轮2的高度。
34.实施例
35.步骤一:将本装置装配完成后,根据实际工况中,本装置需要安装的道次的两侧牌坊之间的间距确定装置中两侧支架4之间的距离,调整支架4的横向位置,使得两个支架4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侧牌坊之间的间距,然后利用支架固定螺钉5将装置固定在需要安装的道次的两个牌坊侧面的高度合适的螺纹孔上,从而将本装置固定到需要安装的道次上,如图4、图5所示;
36.步骤二:根据需要成形板材的道次的轧辊的位置,调整装置中的限位轮2在限位板3的长槽31中的位置,再通过限位轮固定螺母6在螺纹轴21上移动并共同夹住限位板3来调整限位轮2的高度,使两组限位轮2对准轧辊辊缝,然后将短实验板材10从一侧插装入限位轮2之间,两组限位轮2限制短实验板材10的水平方向的旋转自由度,只具有沿着成形方向的运动自由度,由于限位轮2上设有v型槽23,该v型槽23能够适应不同板厚,如图6所示为不同厚度板材的适应效果;
37.步骤三:启动辊弯成形设备,需要成形的道次的电机启动,轧辊开始旋转,使用者轻推板材,短实验板材10被成形道次的上下轧辊咬入,短实验板材10在限位轮2的限位作用下开始进入轧辊开始成形,由于限位装置的导向与限位作用,板材10不会发生偏转,最终短实验板材10成形完成,关闭冷弯成形设备;
38.步骤四:如果需要成形另一种板宽的板材,拧松每个套在限位轮2上的两个限位轮固定螺母6,调整限位轮2在限位板3的长槽31中的位置,并调整好限位轮2的高度,然后将短实验板材10从一侧插装入限位轮2之间,两组限位轮2限制短实验板材10的水平方向的旋转自由度,只具有沿着成形方向的运动自由度。启动辊弯成形设备,需要成形的道次的电机启动,轧辊开始旋转,使用者轻推板材,短实验板材10被成形道次的上下轧辊咬入,短实验板材10在限位轮2的限位作用下开始进入轧辊开始成形,由于具有限位装置的导向与限位作用,板材10不会发生偏转。最终此宽度的短实验板材10也成形完成,关闭冷弯成形设备。
39.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