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水陆两用自循环双冷却潜水污水泵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20:46: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水利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水陆两用自循环双冷却潜水污水泵。


背景技术:

2.现各厂家生产的潜水污水泵都是采水冷却装置,在工作一定的时间内由于水冷却产生冷却通道堵塞使电机发热和线圈烧毁的问题。由于潜水污水泵长期运行,遇到这样的问题须停机和维修。如果只是维修的话,在工作一定时间后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从而导致维修频率高,维修费用高的问题。
3.经过多年对潜水污水泵的维修从中发现潜水污水泵电机出现线圈发热和烧坏的题,由于潜水污水泵长期利用水池水冷却,水池的水在冷却通道中长时间积累而沉淀使冷却通道堵塞的问题。
4.根据近几年公司技术人员对潜水污水泵的生产、安装及保养维护中发现采用油冷却将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由于冷却介质采用油的话将不会有沉淀,从而不会堵塞冷却通道,将会使潜水污水泵的使用寿命延长和降低维修频率和维修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冷却通道堵塞使电机发热和线圈烧毁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水陆两用自循环双冷却潜水污水泵。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陆两用自循环双冷却潜水污水泵,包括电机壳、接线室、接线室压盖、油室、缓冲密封室、泵盖和泵体,所述电机壳的上方固定安装接线室,所述接线室的上方固定安装接线室压盖,所述电机壳的下方安装油室,所述油室的下方安装缓冲密封室,所述缓冲密封室的底部安装泵盖,所述泵盖的下方安装泵体,所述电机壳的外侧安装冷却套,所述电机壳的内侧中部安装轴,所述轴的首尾两段各自递减式缩短半径,所述电机壳接线盒下端轴承室安装上轴承,所述电机壳接线盒下端轴承室处安装上轴承温度传感器,所述轴的上端安装在上轴承的内圈,所述油室的上端轴承室安装下轴承,所述油室的上端轴承室处安装下轴承温度传感器,所述轴穿过下轴承、油室、缓冲密封室进入泵体内,所述油室位于轴的外侧安装独立机械密封体,所述轴位于缓冲密封室内套装强制循环叶轮和单端面机械密封,所述强制循环叶轮位于单端面机械密封的上方,所述单端面机械密封贴合接触泵盖内侧,所述轴的端部位于泵体内安装无堵塞叶轮,所述缓冲密封室与泵盖之间设置冷却油流道,所述电机壳内的轴外侧依次安装转子和定子,所述电机壳内安装定子线圈温控,所述定子线圈温控与定子电线相连,所述电机壳与冷却套之间形成冷却油腔,所述冷却油腔的右侧连通油室连通,左侧的所述冷却油腔内竖向安装冷却油回油管,右侧的所述冷却油腔设置加油孔,所述冷却油回油管的底部连通油室、缓冲密封室和冷却油流道,所述油室的顶部安装湿度传感器,所述电机壳的底部安装振动传感器,所述接线室与接线室压盖之间安装接线端子板,所述接线室压盖的顶部安装动力电缆和信号电缆,所述接线室压盖内侧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动力电缆通过接
线端子板与电机内部的引接线相连,所述信号电缆接通接线端子板后连接上轴承温度传感器、下轴承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7.进一步的,所述泵体的内侧与无堵塞叶轮的端部之间安装泵体耐磨环。
8.进一步的,所述下轴承数量为两个。
9.进一步的,所述独立机械密封体为两个。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水陆两用自循环双冷却潜水污水泵,此种运转方式的潜水污水泵效率可达89.8%,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并且不会产生沉淀、堵塞,根本性解决了以往潜水污水泵易烧毁的问题,延长使用寿命,该水泵可用于潜水和干式场所,消除了因泵站被淹而使电机受损的风险,可以将水泵裸露在上面上干燥的地方进行应急使用。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陆两用自循环双冷却潜水污水泵正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陆两用自循环双冷却潜水污水泵斜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陆两用自循环双冷却潜水污水泵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陆两用自循环双冷却潜水污水泵图2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号为:1-电机壳;2-接线室;3-接线室压盖;4-油室;5-缓冲密封室;6-泵盖; 7-泵体;8-冷却套;9-轴;10-上轴承;11-上轴承温度传感器;12-下轴承;13-下轴承温度传感器;14-独立机械密封体;15-叶轮;16-单端面机械密封;17-无堵塞叶轮;18-转子;19-定子;20-定子线圈温控;21-冷却油腔;22-加油孔;23-冷却油回油管;24-湿度传感器;25-振动传感器;26-接线端子板;27-动力电缆;28-信号电缆;29-温度传感器; 30-泵体耐磨环。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参照图1至图4可知:一种新型水陆两用自循环双冷却潜水污水泵,包括电机壳1、接线室2、接线室压盖3、油室4、缓冲密封室5、泵盖6和泵体7,所述电机壳1的上方固定安装接线室2,所述接线室2的上方固定安装接线室压盖3,所述电机壳1的下方安装油室4,所述油室4的下方安装缓冲密封室5,所述缓冲密封室5的底部安装泵盖6,所述泵盖6的下方安装泵体7,所述电机壳1的外侧安装冷却套8,所述电机壳1的内侧中部安装轴9,所述轴9的首尾两段各自递减式缩短半径,所述电机壳1接线盒下端轴承室安装上轴承10,所述电机壳1接线盒下端轴承室处安装上轴承温度传感器11,所述轴9 的上端安装在上轴承10的内圈,所述油室4的上端轴承室安装下轴承12,所述油室4的上端轴承室处安装下轴承温度传感器13,所述轴9穿过下轴承12、油室4、缓冲密封室5 进入泵体7内,所述油室4位于轴9的外侧安
装独立机械密封体14,所述轴9位于缓冲密封室5内套装强制循环叶轮15和单端面机械密封16,所述强制循环叶轮15位于单端面机械密封16的上方,所述单端面机械密封16贴合接触泵盖6内侧,所述轴9的端部位于泵体7内安装无堵塞叶轮17,所述缓冲密封室5与泵盖6之间设置冷却油流道,所述电机壳 1内的轴9外侧依次安装转子18和定子19,所述电机壳1内安装定子线圈温控20,所述定子线圈温控20与定子19电线相连,所述电机壳1与冷却套8之间形成冷却油腔21,所述冷却油腔21的右侧连通油室4连通,左侧的所述冷却油腔21内竖向安装冷却油回油管 23,右侧的所述冷却油腔21设置加油孔22,所述冷却油回油管23的底部连通油室4、缓冲密封室5和冷却油流道,所述油室4的顶部安装湿度传感器24,所述电机壳1的底部安装振动传感器25,所述接线室2与接线室压盖3之间安装接线端子板26,所述接线室压盖3的顶部安装动力电缆27和信号电缆28,所述接线室压盖3内侧安装温度传感器29,所述动力电缆27通过接线端子板26与电机内部的引接线相连,所述信号电缆28接通接线端子板26后连接上轴承温度传感器11、下轴承温度传感器13、湿度传感器24、振动传感器25和温度传感器29。
18.所述泵体7的内侧与无堵塞叶轮17的端部之间安装泵体耐磨环30。
19.所述下轴承12数量为两个。
20.所述独立机械密封体14为两个。
21.工作原理:加上一个带有流道的油室4,再在电机轴9上加装一个开放式强制循环叶轮15,这样在潜水污水泵运行过程中强制循环叶轮15将冷却油从油室4下部运送到潜水电机上部,从而使潜水电机在运行中起到冷却作用,也能使上部的高温带到油室4下部进行冷却,这样周而复始的运行使电机壳1内油上下流动,从而带走电机座表面的温度起到冷却效果,为了不使电机壳1内的油压过高,从而选用了扬程4米,流量100升的开敞式无堵塞叶轮17。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