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耐压膜包线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8:52: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膜压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压膜包线。


背景技术:

2.膜包线,即为麦拉线,是一种由若干根漆包绞线缠绕在一起后,通过一层或者若干层pet薄膜进行二度包裹后形成的电路线,使得原本漆包绞线的绝缘电压得以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利用pet薄膜对外部的干扰进行一定的屏蔽,提高电流运行的效率。
3.传统的膜包线,虽然在使用性能上较好,但是由于其自身内部是单纯的由漆包绞线外裹薄膜进行缠绕的方式,因此在耐压性上仍然只取决于缠绕后组合的外径与材料,在部分情况下仍可能将膜包线压平或者破裂造成电流短路的几率,需有种改进型的膜包线来弥补这一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压膜包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压膜包线,包括膜包线主体和防护软管,所述防护软管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供膜包线主体穿过的孔,所述膜包线主体分为若干股设于防护软管的孔内,所述膜包线主体与防护软管的孔内活动连接,所述防护软管的外缘面套设有一层防护圈,所述防护圈与防护软管的外缘面粘接固定,所述防护圈远离防护软管的外缘面套设有防护外衣,所述防护外衣与防护圈的外缘面弹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防护软管的内部置中位置开设有气腔,所述气腔的两端设有若干个第一缓冲管,所述第一缓冲管与气腔的内部相通。
7.优选的,所述气腔的两端置中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注入管,所述注入管远离气腔的一端与防护软管的外壁相通。
8.优选的,所述注入管远离气腔的一端均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注入管的内部可拆连接。
9.优选的,所述注入管的外缘面设有若干个第二缓冲管,所述第二缓冲管均与注入管的内部相通。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耐压膜包线,得益于防护软管和防护圈的设立,使得该耐压膜包线通过防护软管与防护圈阻挡由外部因素产生的压力,由于防护软管和防护圈均为软胶材料构成,使得外部压力挤压后可快速归位,降低压力对内部膜包线主体的影响;同时得益于气腔和第一缓冲管的设立,使得气腔内通过注入管冲入一定量的气体后方便在挤压后利用气体的膨胀性加强防护软管和防护圈的耐压性,同时由于第一缓冲管的设立,使得气腔内的空气可延展至第一缓冲管内进行缓冲,降低因压力过大导致空气在内膨胀爆裂的几率;
11.得益于密封盖和第二缓冲管的设立,使得气腔和注入管内的空气经由密封盖进行
堵塞,降低泄流的几率,同时得益于第二缓冲管的设立,使得气腔内的空气可通过注入管延展至第二缓冲管内进一步的增加防护软管和防护圈的耐压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处的剖面图。
15.图中:1、膜包线主体;2、防护软管;3、防护圈;4、防护外衣;5、气腔;6、第一缓冲管;7、注入管;8、密封盖;9、第二缓冲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耐压膜包线,包括膜包线主体1和防护软管2,防护软管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供膜包线主体1穿过的孔,膜包线主体1分为若干股设于防护软管2的孔内,膜包线主体1与防护软管2的孔内活动连接,防护软管2的内部置中位置开设有气腔5,气腔5的两端设有若干个第一缓冲管6,第一缓冲管6与气腔5的内部相通,气腔5和第一缓冲管6的设立,使得气腔5内通过注入管7冲入一定量的气体后方便在挤压后利用气体的膨胀性加强防护软管2和防护圈3的耐压性,同时由于第一缓冲管6的设立,使得气腔5内的空气可延展至第一缓冲管6内进行缓冲,降低因压力过大导致空气在内膨胀爆裂的几率;
18.气腔5的两端置中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注入管7,注入管7远离气腔5的一端与防护软管2的外壁相通,注入管7远离气腔5的一端均设有密封盖8,密封盖8与注入管7的内部可拆连接,注入管7的外缘面设有若干个第二缓冲管9,第二缓冲管9均与注入管7的内部相通,密封盖8和第二缓冲管9的设立,使得气腔5和注入管7内的空气经由密封盖8进行堵塞,降低泄流的几率,同时得益于第二缓冲管9的设立,使得气腔5内的空气可通过注入管7延展至第二缓冲管9内进一步的增加防护软管2和防护圈3的耐压性;
19.防护软管2的外缘面套设有一层防护圈3,防护圈3与防护软管2的外缘面粘接固定,防护软管2和防护圈3的设立,使得该耐压膜包线通过防护软管2与防护圈3阻挡由外部因素产生的压力,由于防护软管2和防护圈3均为软胶材料构成,软胶材料可使用pvc、硅胶等材料,使得外部压力挤压后可快速归位,降低压力对内部膜包线主体1的影响;
20.防护圈3远离防护软管2的外缘面套设有防护外衣4,防护外衣4与防护圈3的外缘面弹性连接,防护外衣4为塑胶材料构成,塑胶材料可选用pe、pc材料等,由于防护外衣4采用塑胶材料构成,具有一定的张力,因此套设于防护圈3的外缘面时,通过自身的张力与防护圈3的外缘面弹性连接,保护内部防护圈3的防护性同时进一步的提高对外部环境的屏蔽率,进一步的降低外部因素对内部膜包线主体1的影响。
21.工作原理,该耐压膜包线,将膜包线主体1分成若干股,分别穿过防护软管2内部的
孔内,膜包线主体1与防护软管2的内部间隙配合连接,使得膜包线主体1在防护软管2的内部自身拥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缓冲层,同时由于防护软管2和防护圈3均为软体材料构成,使得外部压力挤压后可快速归位,降低压力对内部膜包线主体1的影响,通过注入管7向气腔5内冲入一定量的气体后方便在挤压后利用气体的膨胀性加强防护软管2和防护圈3的耐压性,同时由于第一缓冲管6的设立,使得气腔5内的空气可延展至第一缓冲管6内进行缓冲,降低因压力过大导致空气在内膨胀爆裂的几率,气腔5和注入管7内的空气经由密封盖8进行堵塞,降低泄流的几率,同时得益于第二缓冲管9的设立,使得气腔5内的空气可通过注入管7延展至第二缓冲管9内进一步的增加防护软管2和防护圈3的耐压性。
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耐压膜包线,包括膜包线主体(1)和防护软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软管(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供膜包线主体(1)穿过的孔,所述膜包线主体(1)分为若干股设于防护软管(2)的孔内,所述膜包线主体(1)与防护软管(2)的孔内活动连接,所述防护软管(2)的外缘面套设有一层防护圈(3),所述防护圈(3)与防护软管(2)的外缘面粘接固定,所述防护圈(3)远离防护软管(2)的外缘面套设有防护外衣(4),所述防护外衣(4)与防护圈(3)的外缘面弹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压膜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软管(2)的内部置中位置开设有气腔(5),所述气腔(5)的两端设有若干个第一缓冲管(6),所述第一缓冲管(6)与气腔(5)的内部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压膜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5)的两端置中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注入管(7),所述注入管(7)远离气腔(5)的一端与防护软管(2)的外壁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压膜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管(7)远离气腔(5)的一端均设有密封盖(8),所述密封盖(8)与注入管(7)的内部可拆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压膜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管(7)的外缘面设有若干个第二缓冲管(9),所述第二缓冲管(9)均与注入管(7)的内部相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压膜包线,包括膜包线主体和防护软管,所述防护软管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供膜包线主体穿过的孔,所述膜包线主体分为若干股设于防护软管的孔内,所述防护软管的外缘面套设有一层防护圈,所述防护圈与防护软管的外缘面粘接固定,所述防护圈远离防护软管的外缘面套设有防护外衣,所述防护外衣与防护圈的外缘面弹性连接,所述防护软管的内部置中位置开设有气腔,所述气腔的两端设有若干个第一缓冲管,所述第一缓冲管与气腔的内部相通,所述气腔的两端置中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注入管,所述注入管远离气腔的一端与防护软管的外壁相通,该耐压膜包线,结构简单,抗压性能较强,具有一定的屏蔽效果。具有一定的屏蔽效果。具有一定的屏蔽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兆鑫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1
技术公布日:2022/1/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