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LC型保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7:22: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lc型保偏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光通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lc型保偏连接器。


背景技术:

2.保偏连接器是一种特殊应用的连接器,应用于温度,磁场,压力,加速度等测量的光传感系统中。在以光学相干检测为基础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中,使用保偏光纤连接器可以保证线光信号的偏振方向不变,也就是说提高消光比,就能实现对物理量的高精度测量。
3.目前,通常保偏连接器都是对准角度后装配使用,但是其调节结构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造成在调节好偏振角度后,在固定角度的可靠性方面出现问题。
4.上述的相关技术,存在有因外部因素影响导致装置固定不牢固而发生变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了因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装置不够牢固而发生变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lc型保偏连接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lc型保偏连接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lc型保偏连接器,包括插芯组件、角度固定环、止动器和壳体,所述插芯组件的一端设有定位槽,所述角度固定环内侧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键,所述角度固定环固定连接于所述止动器,所述止动器设有沿轴向贯通的止动孔且一端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周向固定于所述壳体,使得所述壳体限制所述止动器转动;所述插芯组件、所述角度固定环和所述止动器贯通形成供光纤通过的光纤通道。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装置内置,提前调整好插芯角度,再将角度固定环和止动器固定连接后进行装配,装配后,定位槽和定位键相互配合限制了插芯组件转动,止动器的定位部限制了装置在壳体中转动,从而使装置更加牢固且在受外部因素影响时不会发生变动。
9.可选的,还包括尾套,所述尾套设有沿轴向贯通的尾套孔,所述尾套包括一体连接的安装部和导向部,所述安装部套接于所述止动器远离所述定位部的一端,所述导向部由橡胶制成,使得所述导向部保护弯曲的光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部将止动器与尾套连接,导向部提供光纤的弯曲保护作用。
11.可选的,所述止动器远离所述定位部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安装部相配合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外周设有若干环状凹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接部便于与尾套相连,环状凹槽增大了套接部位的摩擦力,使套接后更加稳固。
13.可选的,所述定位部靠近所述角度固定环的一侧沿轴向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止动孔连通,所述角度固定环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槽中。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使角度固定环与止动器固定连接,限制了角度固定环转动,从而使装置的固定角度更加稳定。
15.可选的,所述插芯组件包括插芯和尾柄,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尾柄的一端,所述插芯组件通过所述定位槽滑移连接于所述角度固定环,所述尾柄远离所述定位槽的一端沿轴向设有对接孔,所述插芯插接固定于所述对接孔中。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芯组件可滑移于角度固定环,方便了装置的对接,插芯通过对接孔连接于尾柄,便于对插芯的限位和安装。
17.可选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尾柄,所述尾柄靠近所述对接孔的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角度固定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起复位作用,在装置对接使用时使插芯组件不会缩进壳体内部,使得能够顺畅的进行对接。
19.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前框套和后框套,所述前框套外侧设有卡扣,所述后框套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位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用于保护内部的装置,前框套与后框套通过卡扣连接,便于安装顺畅。
21.可选的,所述前框套外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抵接于所述后框套的边缘。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使卡扣后的后框套不会继续向前框套移动,使用方便。
23.可选的,所述前框套内侧设有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将所述前框套分为前置腔室和后置腔室,所述插芯组件穿过所述环状凸缘将所述插芯放置于所述前置腔室中,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环状凸缘且放置于所述后置腔室中。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状凸缘限制了限位部进入前置腔室内,使尾柄只能在后置腔室中进行滑移。
25.可选的,所述前框套靠近所述止动器的一端设有点胶口。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点胶口的设置有利于快速点胶将止动器与前框套固定连接,使得装置更加稳固。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通过提前调整好插芯角度,再将装置组件相互固定进行装配,使装置固定于壳体中,从而使装置更加牢固且在受外部因素影响时不会发生变动;
29.通过键槽结构配合,使插芯组件滑移于角度固定环内;
30.通过弹簧复位作用,限制插芯缩进壳体内部。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前框套的正视图。
3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前框套的剖视图。
36.附图标记说明:1、插芯组件;11、插芯;12、尾柄;121、定位槽;122、对接孔;123、限
位部;2、角度固定环;21、定位键;3、止动器;31、止动孔;32、定位部;321、限位槽;33、套接部;331、环状凹槽;4、尾套;41、尾套孔;42、安装部;43、导向部;5、弹簧;6、壳体;61、前框套;611、卡扣;612、限位块;613、环状凸缘;614、前置腔室;615、后置腔室;616、点胶口;617、前柄部;62、后框套;621卡位孔;622、后柄部。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lc型保偏连接器。参照图1和图2,一种lc型保偏连接器包括插芯组件1、角度固定环2、止动器3、尾套4和壳体6,插芯组件1可滑动连接于角度固定环2,角度固定环2固定连接于止动器3,止动器3被套接于尾套4且外周固定连接于壳体6,通过内置的装置组件之间相互固定连接使lc型保偏连接器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插芯组件1、角度固定环2、止动器3和尾套4贯通形成光纤通道,使得对接后的保偏光纤能够顺畅通过。
39.参照图2和图3,插芯组件1包括插芯11和尾柄12,尾柄12靠近插芯11的一端沿轴向设有对接孔122,插芯11插接固定于对接孔122中,用于保证光纤传输的角度设置更加稳定。
40.尾柄12远离对接孔122的一端外周设有平行于轴方向的定位槽121,角度固定环2内侧设有与定位槽121相配合的定位键21,使得尾柄12可以通过定位槽121与定位键21的配合滑移于角度固定环2内。
41.为了使插芯组件1滑移于角度固定环2内时能够复位且顺畅对接光纤,尾柄12上设置有弹簧5,且靠近对接孔122的一端设有限位部123,弹簧5的一端抵接于限位部123,另一端抵接于角度固定环2;在对接时,插芯组件1受外力作用往角度固定环2内滑移,使弹簧5压缩产生与外力方向相反的弹力,当撤去外力时,插芯组件1在弹力的作用下复位,限制了插芯组件1缩进壳体6内。
42.止动器3内侧设有供光纤通过的止动孔31,且一端设有定位部32,定位部32外周呈多边形且周向固定连接于壳体6内侧;定位部32靠近角度固定环2的一侧沿轴向设有限位槽321,限位槽321与止动孔31连通,在装置对准角度后,角度固定环2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于限位槽321中,限制了角度固定环2转动,从而使装置的固定角度更加稳定。
43.止动器3远离定位部32的一端设有套接部33,尾套4的一端设有安装部42,安装部42套设于套接部33且边缘抵接于外壳边缘,使得安装部42无法继续向前移动;套接部33外周设有若干环状凹槽331,用于增大套接部33与安装部42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止动器3与尾套4连接更稳固。
44.尾套4内侧沿轴向设有尾套孔41,用于光纤通过;尾套4远离安装部42的一端设有导向部43,导向部43可弯曲且由橡胶制成,用于提供光纤的弯曲保护作用。
45.壳体6包括前框套61和后框套62,前框套61靠近后框套62的一侧设有卡扣611,后框套62设有与卡扣611相配合的卡位孔,前框套61卡扣于后框套62,使得安装更加顺畅。
46.前框套61外侧靠近卡扣611的一端设有限位块612,限位块612抵接于后框套62的边缘,使卡扣后的后框套62不会继续向前框套61移动,保证安装更加牢固。
47.参照图4和图5,前框套61内侧设有环状凸缘613,环状凸缘613将前框套61分为前置腔室614和后置腔室615;结合图3,插芯组件1穿过环状凸缘613将插芯11放置于前置腔室614中,限位部123抵接于环状凸缘613且放置于后置腔室615中,使得环状凸缘613限制了限
位部123进入前置腔室614内,从而使尾柄12只能在后置腔室615中进行滑移。
48.参照图2和图4,为了方便且快速将止动器3与前框套61固定连接,前框套61靠近止动器3的一端设有点胶口616;将组装后的装置放置在前框套61内,使用粘接剂通过点胶口616将止动器3与前框套61固定,使得装置更加牢固。
49.参照图1,前框套61外侧设有一体连接的前柄部617,用于与保偏连接器相配合的卡口进行卡接;后框套62外侧设有与前柄部617相配合的一体连接的后柄部622,后柄部622抵接于前柄部617且位于前柄部617的上方,通过从上方按压后柄部622带动前柄部617向下移动,使得保偏连接器快速与卡口分离。
5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lc型保偏连接器的实施原理为:在对准角度后,将插芯组件1与角度固定环2通过键槽结构滑移连接,角度固定环2与止动器3固定连接后放置于前框套61内,止动器3与前框套61周向固定,再使用粘接剂通过点胶口616将止动器3与前框套61固定,最后装配上后框套62和尾套4;内置的装置组件之间相互固定使得装置更加牢固从而在受外部因素影响时不会发生变动。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