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池包及其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7:07: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包及其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2.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件和关键性技术,动力电池的性能与温度密切相关,由于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化学反应,易造成动力电池因温度过高而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对于动力电池的热管理非常重要。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标准软包电池模组设计通常是在底部金属框外表面涂覆导热胶,然后再贴合冷却板进行冷却,而模组内部电芯单元和底部金属框之间也须涂覆导热胶,这样的设计造成整体传热路径较长,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此外,多余的底部金属框和外部的导热胶还挤占了本来就紧张的电池包内部空间,也不利于其他组件的排布和整体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及其电池模组,使得电芯散热效率更高,节省电池模组内部空间,且利于电池包轻量化设计。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单元;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位于所述电芯单元的底部;一对端板,分别设于所述电芯单元的两端;以及模组外框,所述模组外框覆盖于所述电芯单元的两侧和顶部,其中所述冷却板、所述一对端板和所述模组外框共同形成容纳所述电芯单元的模组内腔。
5.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板内设有冷却通路,所述冷却通路分别与所述冷却板表面处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
6.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板沿长度方向延伸超出所述端板形成冷却板延伸部,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设于所述冷却板延伸部的表面。
7.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通路被设置为多条,所述冷却板的两端各形成一个冷却板延伸部并在所述冷却板延伸部内设有汇流通路,所述多条冷却通路汇集至各冷却板延伸部的汇流通路,各汇流通路分别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对应连通。
8.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单元和冷却板之间填充有导热胶。
9.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板由导热材料制成。
10.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单元和所述模组外框间填充有导热胶。
11.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模组外框为u型框。
12.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冷却板的一端或者分别位于所述冷却板的两端。
13.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单元为电芯堆叠体。
14.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15.本技术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冷却板代替模组外框的底部金属框,省去了外部导热胶,提升了模组能量密度,降低了传热热阻,使得电芯散热效率更高,节省电
池包内部空间,降低了材料成本,且利于电池包轻量化设计。
附图说明
16.图1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显示为图1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系统,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系统,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下面以附图为参考,针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形态体现,并不限定于此处说明的实施例。
20.为了明确说明本技术,省略与说明无关的器件,对于通篇说明书中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的参照符号。
21.在通篇说明书中,当说某器件与另一器件“连接”时,这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形,也包括在其中间把其它元件置于其间而“间接连接”的情形。另外,当说某种器件“包括”某种构成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则并非将其它构成要素排除在外,而是意味着可以还包括其它构成要素。
22.当说某器件在另一器件“之上”时,这可以是直接在另一器件之上,但也可以在其之间伴随着其它器件。当对照地说某器件“直接”在另一器件“之上”时,其之间不伴随其它器件。
23.虽然在一些实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进行区分。例如,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等描述。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24.此处使用的专业术语只用于言及特定实施例,并非意在限定本技术。此处使用的单数形态,只要语句未明确表示出与之相反的意义,那么还包括复数形态。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的意义是把特定特性、区域、整数、步骤、作业、要素及/或成份具体化,并非排除其它特性、区域、整数、步骤、作业、要素及/或成份的存在或附加。
25.表示“下”、“上”等相对空间的术语可以为了更容易地说明在附图中图示的一器件相对于另一器件的关系而使用。这种术语是指,不仅是在附图中所指的意义,还包括使用中
的装置的其它意义或作业。例如,如果翻转附图中的装置,曾说明为在其它器件“下”的某器件则说明为在其它器件“上”。因此,所谓“下”的示例性术语,全部包括上与下方。装置可以旋转90
°
或其它角度,代表相对空间的术语也据此来解释。
26.虽然未不同地定义,但包括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及科学术语,所有术语均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一般理解的意义相同的意义。普通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追加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文献和当前提示的内容相符的意义,只要未进行定义,不得过度解释为理想的或非常公式性的意义。
27.本技术实施例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单元、冷却板、一对端板和模组外框,其中冷却板位于电芯单元的底部;一对端板分别设于电芯单元的两端,以及模组外框覆盖于电芯单元的两侧和顶部,其中冷却板、端板和模组外框共同形成容纳电芯单元的模组内腔。
28.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包括电芯单元10、冷却板11、端板12和模组外框13。电芯单元10通常为电芯堆叠体,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冷却板11位于电芯单元10的底部,电芯单元10的两端各设置一个端板12,电芯单元10的两侧和顶部覆盖有模组外框13,由此冷却板11、一对端板12和模组外框13共同形成容纳电芯单元10的模组内腔。模组外框13可以为u型框,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模组外框13和冷却板11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方式连接,也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冷却板11内设有冷却通路(图中未示出),冷却通路设有进液口14和出液口15。具体地说,冷却通路内可通入冷却液,冷却液通过进液口14流入冷却通路,通过出液口15流出冷却通路,以此通过冷却液的循环带出电芯产生的热量,完成冷热交换。冷却通路可沿冷却板长度方向延伸,也可以在内部弯曲延伸。冷却通路可以为一条,也可以是多条。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冷却板11沿长度方向延伸超出端板12形成冷却板延伸部16,进液口14和出液口15设于冷却板延伸部16的表面,更有利于冷却液循环系统的安装。冷却板延伸部16与冷却板11的本体可以是一体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便进液口和出液口接头的维修更换。此外,进液口14和出液口15可以位于冷却板11的一端,也可以分别位于冷却板11的两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板11沿长度方向延伸分别超出两端的端板12各形成一个冷却板延伸部16,冷却通路为多条时,两端的冷却板延伸部16中各设置一个汇流通路(图中未示出),多条冷却通路都分别与两端的汇流通路连通,两端的汇流通路分别再与进液口14和出液口15一一对应连通。具体冷却液流向是,一端的汇流通路将流入进液口14的冷却液分配至多条冷却通路,流过多条冷却通路的冷却液汇集到另一端的汇流通路再从出液口15流出,以此方式冷却效率更高。
30.此外,电芯单元10和冷却板11之间填充有导热胶17,以方便将电芯单元的热量传导至冷却板以方便散热,提高导热效率。但可理解,电芯单元10和冷却板11之间也可以填充导热结构胶或导热垫等其他导热材料。冷却板11由导热材料制成,方便传递热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单元10与模组外框13之间也填充有导热胶,方便将电芯单元10的热量传递至模组外框13,进一步提高了传热效率,本实施例电池模组通过用冷却板代替模组外框的底部金属框,省去了底部金属框以及外部导热胶,提升了模组能量密度,降低了传热热阻,使得电芯散热效率更高,节省电池模组内部空间,降低了材料成本,且利于电池包轻量化设计。
31.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本实施例的
电池包的电池模组通过冷却板代替模组外框的底部金属框,省去了底部金属框以及外部导热胶,提升了模组能量密度,降低了传热热阻,使得电芯散热效率更高,节省电池包内部空间,降低了材料成本,且利于电池包轻量化设计;且电池模组集成冷却板后,成组装于电池包或直接集成到车架中,便于拆卸,降低了维修成本。
32.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