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清洗功能的轴承内外径检测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7:01: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轴承制造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清洗功能的轴承内外径检测机。


背景技术:

2.滚动轴承是最常用的机械零件,由于轴承大多数用于高速旋转机构中,因此轴承的加工精度直接决定了机器的运行性能,如果轴承加工不合格,机器的使用寿命将会受到影响,并且会产生噪音等问题,因此轴承生产后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3.公告号为cn2070070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外圈尺寸检测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通过立柱安装有安装盘,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导向台,且导向台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上端设置有推动台,且推动台的上端一体成型有v形块,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移动台驱动装置,且移动台驱动装置通过推杆驱动移动台。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上述轴承内外圈尺寸检测机没有清洗功能,加工出来待检测的轴承内外圈上夹杂有杂质和污物,会影响轴承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轴承检测的准确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清洗功能的轴承内外径检测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清洗功能的轴承内外径检测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带清洗功能的轴承内外径检测机,包括底座、连接在底座上的立柱、设置在立柱上的检测机构,所述底座上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夹持组件和清洗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承托部、连接在安装架上的压紧部,所述压紧部位于承托部的上方,所述承托部和压紧部用于夹持轴承内外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轴承内外圈通过承托部和压紧部夹紧,清洗组件对轴承内外圈进行清洗;经过清洗后的轴承内外圈放置在检测机构上,经由检测机构对轴承内外圈的尺寸进行检测;轴承内外圈经过清洗再检测,降低了轴承内外圈上的杂质和污物对轴承检测的影响,提高了轴承检测的准确性。
9.可选的,所述承托部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架底部的竖直的承托杆、连接在承托杆上的承托座,所述压紧部包括竖直连接在安装架顶部的升降气缸、连接在升降气缸活塞杆上的竖直的压紧杆、连接在压紧杆底端的压紧座,所述承托座靠近压紧座的一侧、压紧座靠近承托座的一侧均开设有放置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轴承内外圈放置在承托座上的放置槽上,升降气缸驱使压紧座下压,直至轴承内外圈的顶端嵌于压紧座上的放置槽内,完成对轴承内外圈的夹持。
11.可选的,所述承托座呈向下拱起的弧形,所述压紧座呈向上拱起的弧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的承托座和压紧座提高了对轴承内外圈夹持的稳定
性。
13.可选的,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的水管、连接在水管上的清洗喷头,所述水管的一端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清洗喷头位于承托座上方。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夹持组件将轴承内外圈夹紧后,水管通水,水流通过清洗喷头喷出,对旋转的轴承内外圈进行冲洗。
15.可选的,所述清洗喷头在承托座的两侧均设有一个,两个所述清洗喷头的出水口朝向承托杆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清洗喷头共同对轴承内外圈进行清洗,进一步提高了轴承内外圈的清洗效率。
17.可选的,所述升降气缸通过旋转座与安装架连接,所述旋转座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用于驱使安装架旋转的驱动部,所述承托座与承托杆转动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部驱使压紧座旋转,压紧座带动轴承内外圈转动,使轴承内外圈得到清洗的面积增加,提高了清洗效率。
19.可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同轴固定连接在旋转座上的齿轮、滑动连接在安装架上的齿条、连接在齿条一端的旋转气缸,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气缸驱使齿条在横板上滑动,齿条驱使齿轮旋转,齿轮带动旋转座旋转;旋转座通过压紧杆带动压紧座旋转,从而实现轴承内外圈的旋转清洗。
21.可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导向座,所述齿条滑动穿设在导向座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驱使齿条在导向座内滑动,提高了齿条和齿轮配合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设置清洗组件和夹持组件,轴承内外圈经过清洗再检测,降低了轴承内外圈上的杂质和污物对轴承检测的影响,提高了轴承检测的准确性;
25.2.承托座和压紧座设置成弧形,弧形的承托座和压紧座提高了对轴承内外圈夹持的稳定性;
26.3.设置两个清洗喷头,两个清洗喷头共同对轴承内外圈进行清洗,进一步提高了轴承内外圈的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立柱;21、检测机构;3、安装架;31、立板;32、横板;321、导向座;4、清洗机构;41、承托部;411、承托杆;412、承托座;42、压紧部;421、升降气缸;422、压紧杆;423、压紧座;424、放置槽;5、旋转座;6、驱动部;61、齿轮;62、齿条;63、旋转气缸;7、水管;71、清洗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清洗功能的轴承内外径检测机。
32.参照图1,带清洗功能的轴承内外径检测机包括底座1、连接在底座1上的竖直的立柱2、连接在底座1上的安装架3。立柱2和安装架3上并排设置,立柱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轴承内外圈尺寸的检测机构21。安装架3包括竖直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的立板31、固定连接在立板31顶端的水平的横板32。安装架3上设有清洗机构4,清洗机构4包括夹持组件、连接在立板31上的清洗组件。
33.参照图1,将轴承内外圈通过夹持组件夹紧,清洗组件对轴承内外圈进行清洗。经过清洗后的轴承内外圈放置在检测机构21上,经由检测机构21对轴承内外圈的尺寸进行检测。轴承内外圈经过清洗再检测,降低了轴承内外圈上的杂质和污物对轴承检测的影响,提高了轴承检测的准确性。
34.参照图1,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的承托部41、位于承托部41上方的压紧部42。承托部41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的承托杆411、连接在承托杆411顶端的承托座412。压紧部42包括连接在横板32上的升降气缸421、连接在升降气缸421活塞杆上的压紧杆422、固定连接在压紧杆422底端的压紧座423。升降气缸421竖直设置,压紧杆422与升降气缸421活塞杆同轴。
35.参照图1,承托座412靠近压紧座423的一侧、压紧座423靠近承托座412的一侧均开有放置槽424,两个放置槽424的槽口相对。将轴承内外圈放置在承托座412上的放置槽424上,升降气缸421驱使压紧座423下压,直至轴承内外圈的顶端嵌于压紧座423上的放置槽424内,完成对轴承内外圈的夹持。承托座412设置成向下拱起的弧形,压紧座423设置成与承托座412对应的向上拱起的弧形。弧形的承托座412和压紧座423提高了对轴承内外圈夹持的稳定性。
36.参照图1和图2,升降气缸421通过旋转座5与横板32连接,横板32上设有用于驱使旋转座5旋转的驱动部6,承托座412与承托杆411转动连接。承托座412和压紧座423将轴承内外圈夹紧,清洗组件位于立板31靠近轴承内外圈的一侧,清洗组件对轴承内外圈进行清洗。旋转部驱使压紧座423旋转,压紧座423带动轴承内外圈转动,使轴承内外圈得到清洗的面积增加,提高了清洗效率。
37.参照图2,驱动部6包括同轴固定在旋转座5上的齿轮61、滑动连接在横板32上的齿条62、连接在齿条62一端的旋转气缸63。齿轮61与横板32转动连接,齿条62水平放置在横板32上,齿条62与齿轮61相啮合。旋转气缸63栓接在横板32上,旋转气缸63的活塞杆与齿条62同轴固定。
38.参照图2,旋转气缸63驱使齿条62在横板32上滑动,齿条62驱使齿轮61旋转,齿轮61带动旋转座5旋转。旋转座5通过压紧杆422带动压紧座423旋转,从而实现轴承内外圈的旋转清洗。在横板32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座321,齿条62穿设在导向座321内且与导向座321滑动配合。旋转气缸63驱使齿条62在导向座321内滑动,提高了齿条62和齿轮61配合的稳定性。
39.参照图1,清洗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立板31上水平的水管7、固定连接在水管7朝向承托座412一侧的清洗喷头71。水管7与外界水源连通,清洗喷头71与水管7连通,清洗喷头71位于承托座412上方,清洗喷头71的出水口朝向轴承内外圈。待夹持组件将轴承内外圈夹紧后,水管7通水,水流通过清洗喷头71喷出,对旋转的轴承内外圈进行冲洗。
40.参照图1,清洗喷头71关于承托杆411轴向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清洗喷头71的出
水口均朝向承托杆411设置。两个清洗喷头71共同对轴承内外圈进行清洗,进一步提高了轴承内外圈的清洗效率。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带清洗功能的轴承内外径检测机的实施原理为:将轴承内外圈放置在承托座412上的放置槽424上,升降气缸421驱使压紧座423下压,直至轴承内外圈的顶端嵌于压紧座423上的放置槽424内,完成对轴承内外圈的夹持。水管7通水,水流通过清洗喷头71喷出,对轴承内外圈进行冲洗。旋转气缸63驱使齿条62在横板32上滑动,齿条62驱使齿轮61旋转,齿轮61带动旋转座5旋转。旋转座5通过压紧杆422带动压紧座423旋转,从而实现轴承内外圈的旋转清洗。经过清洗后的轴承内外圈放置在检测机构21上,经由检测机构21对轴承内外圈的尺寸进行检测。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