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快速清理叶室的光合作用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7:00: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合作用测定仪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快速清理叶室的光合作用测定仪。


背景技术:

2.光合作用测定仪可以测定气体co2浓度、空气温湿度,植物叶片温度,光强,气体流量等要素,并计算出植物的光合(呼吸)速率、蒸腾速率、细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四大光合作用指标,在生物、农学、园艺、林业、昆虫、微生物、动物等许多专业的实验课程中有广泛的利用前景,但是传统的叶室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内部进行全面的清理,因此样品极易在叶室内部发生残留,因此影响了后续样品的检测精度。
3.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传统的叶室大多采用按压单边翘起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夹持固定,因此样品极易由于受力不均匀造成损伤,影响了整体检测的精度,同时传统的叶室整体开度较小,无法对应的对不同尺寸的样品进行限位,且传统的叶室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内部进行全面的清理,因此样品极易在叶室内部发生残留,因此影响了后续样品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快速清理叶室的光合作用测定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快速清理叶室的光合作用测定仪,包括测定仪主体、驱动组件以及两组导向组件,所述测定仪主体由主机、支撑架、显示屏以及叶室本体组成,所述支撑架安装在主机下表面,所述显示屏安装在主机侧壁,且所述显示屏与主机内部系统连通,所述叶室本体安装主机一侧且与主机内部系统对应连通,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叶室本体上,且两组所述导向组件对应安装在叶室本体内。
6.优选的,所述叶室本体由联动把手、顶板、底板、上检测板以及下检测板,所述联动把手一端与顶板一侧连接,所述底板平行间隔安装在顶板下方,所述上检测板滑动安装在顶板下表面,所述下检测板滑动安装在底板上表面。
7.优选的,所述上检测板、下检测板均通过导线与主机内部系统连通,且所述顶板、底板上均对应开设有与上检测板、下检测板对应的滑轨,保证了上检测板、下检测板滑动的稳定性。
8.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四组联动杆、驱动板以及四组复位弹簧,四组所述联动杆对应穿过顶板四角处,且四组所述联动杆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四角处贴合,所述驱动板安装在四组联动杆上表面,四组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驱动板、顶板之间,且四组所述复位弹簧对应套设在四组联动杆外部,在复位弹簧的牵拉下,使得下检测板复位将样品夹住,整体限位均匀度佳样品受力均匀,保证了样品放置的稳定性,且不易对样品造成损伤。
9.优选的,两组所述导向组件对应安装在顶板下表面两侧、底板上表面两侧,两组所述导向组件均包括两组导向板、两组一号导向腔、两组二号导向腔、两组滑动框、两组滑动
柱以及两组限位部,所述导向板对应安装在顶板上表面两侧、底板上表面两侧,且所述导向板内壁分别与上检测板、下检测板侧壁滑动贴合,两组所述一号导向腔由左至右贯穿导向板外侧开设,两组所述二号导向腔由左至右贯穿导向板内侧开设,且所述一号导向腔的横截面小于二号导向腔的横截面,且所述一号导向腔、二号导向腔连通设置,两组所述滑动框对应滑动安装在两组导向板外壁,两组所述滑动柱穿过一号导向腔、二号导向腔安装,且两组所述滑动柱一端与滑动框连接,且两组所述滑动柱另一端分别与上检测板以及下检测板侧壁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对上检测板、下检测板上的样品残留进行清理,对应解决了传统叶室本体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细微清理的不足。
10.优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推动杆、限位块、固定板以及两组驱动弹簧,所述推动杆穿过滑动框安装,所述固定板套设在推动杆外部且位于滑动框内,两组所述驱动弹簧对应安装在固定板、驱动框内壁之间,所述限位块安装在推动杆底端,所述限位块套设在滑动柱外部且与二号导向腔对应安装,且导向板内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的预留槽。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快速清理叶室的光合作用测定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驱动组件,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按压驱动板,使得四组联动杆下移且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由于四组联动杆底端与底板连接,因此可同步的驱使上检测板、下检测板分离,便于工作人员对样品进行放置,同时整体开间更大,便于工作人员对应样品的位置进行调整,随后在复位弹簧的牵拉下,使得下检测板复位将样品夹住,整体限位均匀度佳样品受力均匀,保证了样品放置的稳定性,且不易对样品造成损伤。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两组导向组件,由于上检测板、下检测板分别对应与顶板、底板滑动连接,因此在后续清理时,可同步的驱使上检测板、下检测板在对应顶板、底板上滑动,因此使得上检测板、下检测板进行滑动延伸裸露出叶室本体,同时利用导向板、一号导向腔、二号导向腔可对上检测板、下检测板滑动进行导向,因此便于工作人员对上检测板、下检测板上的样品残留进行清理,对应解决了传统叶室本体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细微清理的不足。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限位部的辅助下,初始状态下,驱动弹簧对推动杆限位,因此推动杆对限位块拉伸与二号导向腔分离错位卡合,实现了对上检测板、下检测板的定位,后续拆卸时,工作人员通过挤压导向板两侧的推动杆,带动推动杆下移且对驱动弹簧进行压缩,使得限位块在导向板尾部下移且与二号导向腔对应卡合,随后工作人员推动上检测板、下检测板滑动即可实现延伸清理,规避了传统叶室本体无法进行快速拆卸清理的不足。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叶室本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组件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处放大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部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6中b处放大示意图。
22.图中:1、测定仪主体;2、主机;3、支撑架;4、显示屏;5、叶室本体;6、联动把手;7、顶板;8、底板;9、上检测板;10、下检测板;11、联动杆;12、驱动板;13、复位弹簧;14、导向板;15、一号导向腔;16、二号导向腔;17、滑动框;18、滑动柱;19、推动杆;20、限位块;21、固定板;22、驱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4.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快速清理叶室的光合作用测定仪,包括测定仪主体1、驱动组件以及两组导向组件,所述测定仪主体1由主机2、支撑架3、显示屏4以及叶室本体5组成,所述支撑架3安装在主机2下表面,所述显示屏4安装在主机2侧壁,且所述显示屏4与主机2内部系统连通,所述叶室本体5安装主机2一侧且与主机2内部系统对应连通,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叶室本体5上,且两组所述导向组件对应安装在叶室本体5内。
25.所述叶室本体5由联动把手6、顶板7、底板8、上检测板9以及下检测板10,所述联动把手6一端与顶板7一侧连接,所述底板8平行间隔安装在顶板7下方,所述上检测板9滑动安装在顶板7下表面,所述下检测板10滑动安装在底板8上表面。
26.所述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均通过导线与主机2内部系统连通,且所述顶板7、底板8上均对应开设有与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对应的滑轨,保证了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滑动的稳定性。
27.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四组联动杆11、驱动板12以及四组复位弹簧13,四组所述联动杆11对应穿过顶板7四角处,且四组所述联动杆11下表面与底板8上表面四角处贴合,所述驱动板12安装在四组联动杆11上表面,四组所述复位弹簧13安装在驱动板12、顶板7之间,且四组所述复位弹簧13对应套设在四组联动杆11外部,便于工作人员对应样品的位置进行调整,随后在复位弹簧13的牵拉下,使得下检测板10复位将样品夹住,整体限位均匀度佳样品受力均匀,保证了样品放置的稳定性,且不易对样品造成损伤。
28.两组所述导向组件对应安装在顶板7下表面两侧、底板8上表面两侧,两组所述导向组件均包括两组导向板14、两组一号导向腔15、两组二号导向腔16、两组滑动框17、两组滑动柱18以及两组限位部,所述导向板14对应安装在顶板7下表面两侧、底板8上表面两侧,且所述导向板14内壁分别与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侧壁滑动贴合,两组所述一号导向腔15由左至右贯穿导向板14外侧开设,两组所述二号导向腔16由左至右贯穿导向板14内侧开设,且所述一号导向腔15的横截面小于二号导向腔16的横截面,且所述一号导向腔15、二号导向腔16连通设置,两组所述滑动框17对应滑动安装在两组导向板14外壁,两组所述滑动柱18穿过一号导向腔15、二号导向腔16安装,且两组所述滑动柱18一端与滑动框17连接,且两组所述滑动柱18另一端分别与上检测板9以及下检测板10侧壁连接,利用导向板14、一号导向腔15、二号导向腔16可对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滑动进行导向,因此便于工作人员对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上的样品残留进行清理,对应解决了传统叶室本体5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细微清理的不足。
29.所述限位部包括推动杆19、限位块20、固定板21以及两组驱动弹簧22,所述推动杆
19穿过滑动框17安装,所述固定板21套设在推动杆19外部且位于滑动框17内,两组所述驱动弹簧22对应安装在固定板21、驱动框内壁之间,所述限位块20安装在推动杆19底端,所述限位块20套设在滑动柱18外部且与二号导向腔16对应安装,且导向板14内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20的预留槽,初始状态下,驱动弹簧22对推动杆19限位,因此推动杆19对限位块20拉伸与二号导向腔16分离错位卡合,实现了对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的定位。
30.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测定仪主体1移动至需要位置,随后启动主机2进行检测工作,首先工作人员手持联动把手6驱动叶室本体5进行移动,通过采用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的分离安装,因此便于工作人员将待检测样品稳定的放置在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之间进行后续检测工作,随后将检测信息输送回主机2,同时通过显示屏4对检测信息进行实时直观显示,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通过设有驱动组件,具体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按压驱动板12,使得四组联动杆11下移且对复位弹簧13进行压缩,由于四组联动杆11底端与底板8连接,因此可同步的驱使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分离,便于工作人员对样品进行放置,同时整体开间更大,便于工作人员对应样品的位置进行调整,随后在复位弹簧13的牵拉下,使得下检测板10复位将样品夹住,整体限位均匀度佳样品受力均匀,保证了样品放置的稳定性,且不易对样品造成损伤,保证了检测的精度,规避了传统叶室对样品夹持稳定性、均匀度较差的不足,同时通过设有两组导向组件,由于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分别对应与顶板7、顶板7滑动连接,因此在后续清理时,可同步的驱使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在对应顶板7、底板8上滑动,因此使得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进行滑动延伸裸露出叶室本体5,同时利用导向板14、一号导向腔15、二号导向腔16可对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滑动进行导向,因此便于工作人员对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上的样品残留进行清理,对应解决了传统叶室本体5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细微清理的不足,且在限位部的辅助下,初始状态下,驱动弹簧22对推动杆19限位,因此推动杆19对限位块20拉伸与二号导向腔16分离错位卡合,实现了对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的定位,后续拆卸时,工作人员通过挤压导向板14两侧的推动杆19,带动推动杆19下移且对驱动弹簧22进行压缩,使得限位块20在导向板14尾部下移且与二号导向腔16对应卡合,随后工作人员推动上检测板9、下检测板10滑动即可实现延伸清理,规避了传统叶室本体5无法进行快速拆卸清理的不足。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