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6:44: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和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等废弃建筑垃圾。
3.现有的建筑垃圾大多只能依靠人力筛选或者直接废弃,人力筛选这种筛选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建筑垃圾中存在各种铁钉等危险物极易造成危险;如果直接废弃倾倒建筑垃圾,则建筑垃圾中很多可回收的资源都被直接废弃,造成资源的浪费。
4.所以,现有的建筑垃圾存在人工筛选效率低不安全和直接废弃浪费资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筛选效率高更安全且不会浪费资源的优点。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包括输送架体和设于输送架体末端的集料单元;所述输送架体的中部设有用于建筑垃圾输送的输送带,输送架体四角下方均设有液压伸缩支腿;所述输送架体两侧上方均开设有滑动导槽,所述输送架体上方分别设有通过滑动导槽与输送架体滑动连接的摊料单元、磁吸单元和集线单元;所述输送架体末端设有与集料单元相对应的收料板;所述摊料单元包括两根与滑动导槽滑动连接的电动伸缩支腿和水平设于电动伸缩支腿上的推料板;所述磁吸单元包括两根与滑动导槽滑动连接的电动伸缩支腿和水平设于电动伸缩支腿上的电磁吸附柱,所述电磁吸附柱中部设有通电产生磁性进行吸附的电磁吸附组件;所述集线单元包括两块与滑动导槽滑动连接的安装底座、设于安装底座上的支撑架和可升降设于支撑架中部下方的集线块;所述集料单元上均匀设有多个规格不同的过滤板。
7.前述的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中,所述集料单元包括收集框、设于收集框底部的多个液压伸缩支腿、均匀设于收集框上的多个过滤板、设于收集框末端的出料口和多个设于收集框下并与过滤板及出料口相对应连接的收集箱。
8.前述的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中,所述过滤板至少包括高级过滤板和低级过滤板,所述高级过滤板的过滤规格高于低级过滤板。
9.前述的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中,所述收集框底部分别设有多根连接卡槽,所述收集箱通过连接卡槽与收集框相连。
10.前述的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中,所述集线块包括安装板、多个设于安装板上与支撑架相连的伸缩杆和多个均匀设于安装板下方的勾线杆。
11.前述的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中,所述勾线杆从前往后依次分为前中后三排,前排和中排的勾线杆交错分布,后排的勾线杆与前排和中排相互对应。
12.前述的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中,所述液压伸缩支腿下端内部设有可伸缩调节的电动滚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带将建筑垃圾依次经过摊料单元、磁吸单元和集线单元,对建筑垃圾中的金属废品、线材等进行初步回收,然后将初步回收后的建筑垃圾送入集料单元中进行分类收集,实现对建筑垃圾的自动化回收和分类筛选收集,无需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人工筛选,其筛选效率远高于人工筛选且安全性也相对更高;本申请通过设置带电磁吸附组件的磁吸单元和集线块的集线单元,对建筑垃圾进行初步的资源回收,然后对剩余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部分建筑垃圾可作为填充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14.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筛选效率高更安全且不会浪费资源的优点。
1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收集框底部设置连接卡槽,收集箱通过连接卡槽与收集框相连,实现收集箱的可拆卸更换,便于回收;
16.通过在输送架体两侧开设滑动导槽,摊料单元等均可移动设于滑动导槽上,实现摊料单元等可水平调节,输送筛选效果更好;
17.摊料单元和磁吸单元均设有电动伸缩支腿,从而能调节两者的高度,能更好的适应实际筛选情况;
18.集线块通过可伸缩的伸缩杆与支撑架相连,实现集线块的高度可调节,能更好的收集线材;
19.通过设置带电动滚轮的液压伸缩支腿,既能调节本申请的高度,又能通过电动滚轮方便移动,其适用性更广。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集线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线块的仰视图。
23.附图中的标记为:1-输送架体,11-滑动导槽,12-收料板,2
‑ꢀ
输送带,3-摊料单元,4-磁吸单元,5-安装底座,51-支撑架,6-安装板,61-伸缩杆,62-勾线杆,7-收集框,71-高级过滤板,72-低级过滤板,73-出料口,8-收集箱,9-液压伸缩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25.实施例。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构成如图1-3所示,包括输送架体1和设于输送架体1末端的集料单元;所述输送架体1的中部设有用于建筑垃圾输送的输送带2,输送架体1四角下方均设有液压伸缩支腿9;所述输送架体1两侧上方均开设有滑动导槽11,所述输送架体1上方分别设有通过滑动导槽11与输送架体1滑动连接的摊料单元3、磁吸单元4和集线单元;所述输送架体1末端设有与集料单元相对应的收料板12;所述摊料单元3包括两根与滑动导槽11滑动连接的电动伸缩支腿和水平设于电动伸缩支腿上的推料板;所述磁吸单元4包括两根与滑动导槽11滑动连接的电动伸缩支腿和水平设于电动伸缩支腿上的电磁吸附
柱,所述电磁吸附柱中部设有通电产生磁性进行吸附的电磁吸附组件;所述集线单元包括两块与滑动导槽11 滑动连接的安装底座5、设于安装底座5上的支撑架51和可升降设于支撑架51中部下方的集线块;所述集料单元上均匀设有多个规格不同的过滤板。
26.所述集料单元包括收集框7、设于收集框7底部的多个液压伸缩支腿9、均匀设于收集框7上的多个过滤板、设于收集框7末端的出料口73和多个设于收集框7下并与过滤板及出料口73相对应连接的收集箱8。
27.所述过滤板至少包括高级过滤板71和低级过滤板72,所述高级过滤板71的过滤规格高于低级过滤板72。
28.所述收集框7底部分别设有多根连接卡槽,所述收集箱8通过连接卡槽与收集框7相连。
29.所述集线块包括安装板6、多个设于安装板6上与支撑架51相连的伸缩杆61和多个均匀设于安装板6下方的勾线杆62。
30.所述勾线杆62从前往后依次分为前中后三排,前排和中排的勾线杆62交错分布,后排的勾线杆62与前排和中排相互对应。
31.所述液压伸缩支腿9下端内部设有可伸缩调节的电动滚轮。


技术特征:
1.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架体(1)和设于输送架体(1)末端的集料单元;所述输送架体(1)的中部设有用于建筑垃圾输送的输送带(2),输送架体(1)四角下方均设有液压伸缩支腿(9);所述输送架体(1)两侧上方均开设有滑动导槽(11),所述输送架体(1)上方分别设有通过滑动导槽(11)与输送架体(1)滑动连接的摊料单元(3)、磁吸单元(4)和集线单元;所述输送架体(1)末端设有与集料单元相对应的收料板(12);所述摊料单元(3)包括两根与滑动导槽(11)滑动连接的电动伸缩支腿和水平设于电动伸缩支腿上的推料板;所述磁吸单元(4)包括两根与滑动导槽(11)滑动连接的电动伸缩支腿和水平设于电动伸缩支腿上的电磁吸附柱,所述电磁吸附柱中部设有通电产生磁性进行吸附的电磁吸附组件;所述集线单元包括两块与滑动导槽(11)滑动连接的安装底座(5)、设于安装底座(5)上的支撑架(51)和可升降设于支撑架(51)中部下方的集线块;所述集料单元上均匀设有多个规格不同的过滤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单元包括收集框(7)、设于收集框(7)底部的多个液压伸缩支腿(9)、均匀设于收集框(7)上的多个过滤板、设于收集框(7)末端的出料口(73)和多个设于收集框(7)下并与过滤板及出料口(73)相对应连接的收集箱(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至少包括高级过滤板(71)和低级过滤板(72),所述高级过滤板(71)的过滤规格高于低级过滤板(7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7)底部分别设有多根连接卡槽,所述收集箱(8)通过连接卡槽与收集框(7)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块包括安装板(6)、多个设于安装板(6)上与支撑架(51)相连的伸缩杆(61)和多个均匀设于安装板(6)下方的勾线杆(6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线杆(62)从前往后依次分为前中后三排,前排和中排的勾线杆(62)交错分布,后排的勾线杆(62)与前排和中排相互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伸缩支腿(9)下端内部设有可伸缩调节的电动滚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垃圾输送收集装置,包括输送架体和集料单元;输送架体中部设输送带,四角下方设液压伸缩支腿;输送架体两侧上方设滑动导槽,输送架体上设摊料单元、磁吸单元和集线单元;输送架体末端设收料板;摊料单元包括电动伸缩支腿和推料板;磁吸单元包括电动伸缩支腿和电磁吸附柱;集线单元包括安装底座、支撑架和集线块;集料单元上设过滤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建筑垃圾经摊料单元、磁吸单元和集线单元进行回收,然后送入集料单元中分类收集,实现自动化回收和分类筛选收集,其筛选效率远高于人工且安全性更高;通过设置磁吸单元和集线单元,进行资源回收,对剩余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实现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减少资源浪费。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邹卫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兴鸿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3
技术公布日:2022/1/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