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6:21: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具有降噪效果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2.离心风机以其吸力大、噪声低、结构紧凑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引用。
3.现有技术中,后向离心风机被广泛用于对声学品质要求较高的领域。授权公告号为cn20496138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后向离心风机叶轮以及离心风机》(申请号:cn201520529599.8)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叶轮前盘,叶轮后盘,以及在叶轮前盘和叶轮后盘之间的多片叶片,其中,后向离心风机叶轮还包括沿叶轮前盘和叶轮后盘中至少一者的内圈圆周分布的平衡片插槽。后向离心风机叶轮和装设该叶轮的离心风机运行噪音低,尤其适用于空气净化器等设备。
4.目前,随着空气动力学的不断进步,各种风机的研发都在采用更新颖的设计以获得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噪声、更高的声学品质。然而,后向离心风机用于空气净化器中时,一般不配备蜗壳,而是直接将后向离心风机至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中,对于后向离心风机而言,效率和噪音往往是相斥的,高效率往往将带来较高的噪音,难以满足更高要求的产品需要。另外,后向离心风机出风不够均匀,导致空气净化器出风口各处的出风量不稳定,影响使用效果。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202021026896.8披露了一种风机系统,其包括后向离心风机、蜗壳,蜗壳具有前盖板、后盖板及连接于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的蜗壳围板,前盖板的上开有入风口,前盖板、后盖板与蜗壳围板的顶部共同围合成出风口;后向离心风机能转动地偏心设置在蜗壳中,后向离心风机的进风口对应蜗壳的入风口布置,蜗壳围板的两侧分别在靠近上端处向内凹陷形成能对出风进行增压、导流的蜗舌。上述结构的风机系统将后向离心风机能转动地偏心设置在蜗壳中,并且,蜗壳围板的两侧分别在靠近上端处向内凹陷形成能对出风进行增压、导流的蜗舌,从而在对后向离心风机的出风进行增压后,再对出风方向进行引导、稳流,使风速更加稳定、出风量更加均匀,从而提高出风效果。
6.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由于壳体的新风进口位于侧壁上,而风机系统的进风口朝前布置,这就导致新风路径较长,影响了进风的顺畅性,且风机系统产生的噪音向前传播,导致空气净化器存在较大的噪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提高新风顺畅性且降低噪音的空气净化器。
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9.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设于该壳体中的后向离心风机及蜗壳,所述蜗壳具有前盖板、后盖板及连接于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的蜗壳围板,所述后向离心风机能转动地偏
心设置在蜗壳中,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下部开有新风口、顶部开有排风口,所述后盖板上开有靠近新风口布置的入风口,所述前盖板、后盖板与蜗壳围板的顶部共同围合成出风口,所述后向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后且对应入风口布置。
10.优选地,所述后盖板的后壁面上设置有横向布置且与壳体内壁相接触的挡板,该挡板与所述后盖板、壳体内侧壁之间共同围合成将新风口包围其中的吸风区域。该结构将进入壳体内的新风约束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进一步缩短了新风进入风机系统的行程,有利于提高新风顺畅性。
1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底壁上开有室内入风口,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覆盖在室内入风口上方的除甲醛模块,且该除甲醛模块位于所述吸风区域的下方、靠近新风口下边缘布置。除甲醛模块用于对室内循环风进行过滤处理,处理后的风在其上方吸风区域的约束下,经过较短的路径经风机系统上排,有利于提高室内风的循环速度,进而提高净化效果。
12.为了便于装配,所述后向离心风机约束在前盖板后,所述前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的前侧壁上。
13.优选地,所述出风口覆盖壳体内腔的横截面,所述壳体上部设置有能将出风口覆盖的过滤模块。过滤模块可对空气进行杀菌处理并对空气中的细小粉尘进行过滤,上述结构有利于提高过滤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新风口开设在壳体下部的后侧壁上,使蜗壳的入风口朝后且靠接吸风口布置、后向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后对应入风口布置,大大缩短了新风行程,有利于提高新风顺畅性,且后向离心风机产生的噪音经进风口朝后传播,远离用户方向,有利于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向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气净化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9.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5、设于该壳体5中的后向离心风机a及蜗壳b,蜗壳b具有前盖板1、后盖板2及连接于前盖板1与后盖板2之间的蜗壳围板3,后向离心风机a能转动地偏心设置在蜗壳b中。
20.本实施例壳体5的后侧壁下部开有新风口51、顶部开有排风口52,后盖板2上开有靠近新风口51布置的入风口21,前盖板1、后盖板2与蜗壳围板3的顶部共同围合成后向离心风机a的出风口10,后向离心风机a的进风口a1朝后且对应入风口21布置。
21.上述结构大大缩短了新风行程,有利于提高新风顺畅性,且后向离心风机a产生的噪音经进风口a1朝后传播,远离用户方向,有利于降低噪音。
22.上述后盖板2的后壁面上设置有横向布置且与壳体5内壁相接触的挡板22,该挡板22与后盖板2、壳体5内侧壁之间共同围合成将新风口51包围其中的吸风区域50。该结构将
进入壳体5内的新风约束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进一步缩短了新风进入风机系统的行程,有利于提高新风顺畅性。
2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5底壁上开有室内入风口53,壳体5中设置有覆盖在室内入风口53上方的除甲醛模块4,且该除甲醛模块4位于吸风区域50的下方、靠近新风口51下边缘布置。除甲醛模块4用于对室内循环风进行过滤处理,处理后的风在其上方吸风区域50的约束下,经过较短的路径经风机系统上排,有利于提高室内风的循环速度,进而提高净化效果。
24.为了便于装配,后向离心风机a通过螺钉约束在前盖板1后,前盖板1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5的前侧壁上。
25.上述出风口10覆盖壳体5内腔的横截面,壳体5上部设置有能将出风口10覆盖的过滤模块6。过滤模块6可对空气进行杀菌处理并对空气中的细小粉尘进行过滤,上述结构有利于提高过滤效果。
26.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5)、设于该壳体(5)中的后向离心风机(a)及蜗壳(b),所述蜗壳(b)具有前盖板(1)、后盖板(2)及连接于前盖板(1)与后盖板(2)之间的蜗壳围板(3),所述后向离心风机(a)能转动地偏心设置在蜗壳(b)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的后侧壁下部开有新风口(51)、顶部开有排风口(52),所述后盖板(2)上开有靠近新风口(51)布置的入风口(21),所述前盖板(1)、后盖板(2)与蜗壳围板(3)的顶部共同围合成出风口(10),所述后向离心风机(a)的进风口(a1)朝后且对应入风口(21)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板(2)的后壁面上设置有横向布置且与壳体(5)内壁相接触的挡板(22),该挡板(22)与所述后盖板(2)、壳体(5)内侧壁之间共同围合成将新风口(51)包围其中的吸风区域(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底壁上开有室内入风口(53),所述壳体(5)中设置有覆盖在室内入风口(53)上方的除甲醛模块(4),且该除甲醛模块(4)位于所述吸风区域(50)的下方、靠近新风口(51)下边缘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向离心风机(a)约束在前盖板(1)后,所述前盖板(1)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5)的前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0)覆盖壳体(5)内腔的横截面,所述壳体(5)上部设置有能将出风口(10)覆盖的过滤模块(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设于该壳体中的后向离心风机及蜗壳,所述蜗壳具有前盖板、后盖板及连接于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的蜗壳围板,所述后向离心风机能转动地偏心设置在蜗壳中,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下部开有新风口、顶部开有排风口,所述后盖板上开有靠近新风口布置的入风口,所述前盖板、后盖板与蜗壳围板的顶部共同围合成出风口,所述后向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后且对应入风口布置。本实用新型使蜗壳的入风口朝后且靠接吸风口布置、后向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后对应入风口布置,大大缩短了新风行程,有利于提高新风顺畅性,且后向离心风机产生的噪音经进风口朝后传播,远离用户方向,有利于降低噪音。有利于降低噪音。有利于降低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陈猛 贾超 倪晓龙 霍彦强 郑军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30
技术公布日:2022/1/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