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常压速热电采暖炉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5:54: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常压速热电采暖炉。


背景技术:

2.由于我国由于冬季气候的严寒,每年冬季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已经离不开采暖措施。目前,北方农村的冬季取暖,基本都是采用燃煤取暖的方式。燃煤取暖虽然简单实用,但是燃烧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烟尘等物质,这些物质基本都是采用烟囱直接排放,给大气污染带来较大的危害;另一方面,燃烧取暖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每年冬季都会出现很多起因为室内取暖而导致一氧化碳等中毒的事件。因此,近几年来,由于天然气的地域性差别无法普及,使用电采暖炉取暖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电采暖炉的原理是通过电能来加热炉内的水,通过小循环泵的循环来进行采暖
3.根据专利号为cn209165562u一种电采暖炉,包括壳体、进水管、过滤装置、回形水管、电加热片、集水箱和出水管,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壳体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与过滤装置相连通,所述过滤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回形水管相连通,回形水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集水箱相连通,该电采暖炉,保温效果好,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对水进行过滤处理,但是该电采暖炉需要定时的对滤网进行拆卸清理,工作量较大,使用便捷性不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常压速热电采暖炉,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常压速热电采暖炉,解决了需要定时的对滤网进行拆卸清理,工作量较大,使用便捷性不高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常压速热电采暖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背面固定有过滤筒,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的表面固定有回形加热管,所述过滤筒的底部通过折管与回形加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壳体的内壁的右侧固定有集水箱,所述回形加热管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集水箱的左侧连通,所述集水箱内壁的右侧固定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回形加热管的表面固定有加热片,所述过滤筒的内部设置有清扫过滤机构。
6.所述清扫过滤机构包括固定在过滤筒内壁的圆板和固定在过滤筒内壁的滤网,所述圆板的顶部固定有密封箱,所述密封箱上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过滤筒内壁的两侧连接,所述转轴表面的两侧均固定有驱动叶片,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密封箱的内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依次贯穿密封箱、圆板并延伸至圆板的下方,所述转杆的顶端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转杆表面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均固定有清理刷毛,所述清理刷毛的表面与滤网的顶部接触,所述过滤筒的内壁固定有挡板。
7.优选的,所述过滤筒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过滤筒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
8.优选的,所述过滤筒的顶部连通回水管,所述回水管远离过滤筒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
9.优选的,所述集水箱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有水泵。
10.优选的,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安装板并延伸至安装板的下方。
11.优选的,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常压速热电采暖炉。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常压速热电采暖炉,通过在过滤筒的内部设置有清扫过滤机构,清扫过滤机构包括固定在过滤筒内壁的圆板和固定在过滤筒内壁的滤网,圆板的顶部固定有密封箱,密封箱上贯穿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过滤筒内壁的两侧连接,转轴表面的两侧均固定有驱动叶片,转轴的表面固定有第一锥齿轮,密封箱的内部设置有转杆,转杆的底端依次贯穿密封箱、圆板并延伸至圆板的下方,转杆的顶端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转杆表面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底部均固定有清理刷毛,清理刷毛的表面与滤网的顶部接触,过滤筒的内壁固定有挡板,通过清扫过滤机构的设置,可由水流提供动力,可防止滤网发生堵塞,能对滤网表面的杂质进行清扫,不需要对滤网进行拆卸清理,使用较为便捷。
15.(2)、该常压速热电采暖炉,通过在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有支架,支架的表面固定有回形加热管,过滤筒的底部通过折管与回形加热管的一端连通,壳体的内壁的右侧固定有集水箱,回形加热管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集水箱的左侧连通,集水箱内壁的右侧固定有温度传感器,回形加热管的表面固定有加热片,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便于实时监测集水箱内部的水温,通过控制器和加热片的设置,便于对水温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剖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筒结构的主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筒结构的立体图。
19.图中:1-壳体、2-过滤筒、3-控制器、4-支架、5-回形加热管、6-集水箱、7-导管、8-温度传感器、9-清扫过滤机构、901-圆板、902-滤网、903-密封箱、904-转轴、905-驱动叶片、906-第一锥齿轮、907-转杆、908-第二锥齿轮、909-固定板、910-清理刷毛、911-挡板、10-进水管、11-回水管、12-安装板、13-水泵、14-抽水管、15-出水管、16-加热片、17-折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常压速热电采暖炉,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的背面固定有过滤筒2,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与加热片16电性连接,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有支架4,支架4的表面固定有回形加热管5,过滤筒2的底部通过折管17与回形加热管5的一端连通,壳体1的内壁的右侧固定有集水箱6,回形加热管5的另一端通过导管7与集水箱6的左侧连通,集水箱6内壁的右侧固定有温度传感器8,回形加热管5的表面固定有加热片1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过滤筒2的内部设置有清扫过滤机构9,清扫过滤机构9包括固定在过滤筒2内壁的圆板901和固定在过滤筒2内壁的滤网902,便于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圆板901的顶部固定有密封箱903,密封箱903上贯穿设置有转轴904,转轴904的两端分别与过滤筒2内壁的两侧连接,转轴904表面的两侧均固定有驱动叶片905,可被水流带动,转轴904的表面固定有第一锥齿轮906,密封箱903的内部设置有转杆907,转杆907的底端依次贯穿密封箱903、圆板901并延伸至圆板901的下方,转杆907的顶端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906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908,转杆907表面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909,两个固定板909的底部均固定有清理刷毛910,可对滤网92表面的杂质进行清理,清理刷毛910的表面与滤网902的顶部接触,过滤筒2的内壁固定有挡板911,可对水流进行格挡,造成过滤筒2内的水流速差,进而可使得驱动叶片905转动。
22.过滤筒2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远离过滤筒2的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过滤筒2的顶部连通回水管11,回水管11远离过滤筒2的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集水箱6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有安装板12,安装板12的顶部固定有水泵1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并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水泵13的进水口连通有抽水管14,抽水管14远离水泵13的一端贯穿安装板12并延伸至安装板12的下方,水泵13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15,出水管15远离水泵13的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
23.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4.工作时,通过进水管10将冷水输送至过滤筒2内,水流通过挡板911后在驱动叶片95两侧形成流速差,进而使得驱动叶片905带动转轴904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906和第二锥齿轮908的配合带动转杆907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固定板909同时转动,进而使得清理刷毛910能对滤网902表面进行清理刷动,防止杂质堆积在滤网902上,造成滤网902堵塞,过滤后的水通过折管17进入回形加热管5中,通过控制器3控制加热片16功率,对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导管7进入集水箱6内部,然后可通过启动水泵13,将集水箱6内部的水通过抽水管14和出水管15抽入外部散热设备中,回水管11远离过滤筒2的一端与外部散热设备连接,当热水经过出水管15进入到外部散热设备后,对其进行热交换,热水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然后热水通过回水管11重新进入到过滤筒2内部,再重新进行加热。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