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单联RH真空处理和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超低碳IF钢的方法与流程

2022-02-20 14:46: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基于单联rh真空处理和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超低碳if钢的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无间隙原子if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单联rh真空处理和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超低碳if钢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汽车使用的冷轧深冲钢产品,为保证产品优良的冲压性能,多数采用超低碳无间隙原子(if)钢的成分设计,且在常规铸机、常规轧机进行生产,csp连铸连轧因其连铸坯较薄,浸入式水口通道狭窄,加之该钢采用al脱氧,容易在水口处产生al2o3夹杂物导致水口蓄钢,致使浇铸过程被迫中止,csp连铸连轧产线生产超低碳无间隙原子(if)钢的技术不成熟。
3.中国专利cn105463316a公开了一种基于ftsc薄板坯连铸生产超低碳钢的方法,该专利的c含量范围在0.03-0.06%之间,不能达到超低碳if钢c含量双零级的成分要求,其冲压性能不及if钢。
4.中国专利cn 109706284 a公开了一种基于csp薄板坯连铸机生产超低碳if钢的方法,该发明详尽给出了csp生产if钢的制造过程,但其冶炼环节采用脱硫-转炉-lf-rh工艺,较本发明多一道lf精炼工序,制造成本增加。该专利阐述lf炉冶炼主要任务是钢包顶渣改质造还原渣,后续浇钢过程中钢包顶渣可减少钢水二次氧化,减少水口氧化物的作用。本发明通过通过强化转炉终点的顶渣改质,降低了钢渣的氧含量、中包进行彻底排渣、挑渣圈及覆盖剂添加操作等可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较cn 109706284 a专利减少lf精炼工序、降低成本、缩短时序时间等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单联rh真空处理和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超低碳if钢的方法。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一种基于单联rh真空处理和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超低碳if钢的方法,包括冶炼脱硫、转炉、rh工序、薄板坯连铸连轧csp工序、冷连轧工序、退火工序、平整工序,其特征在于:所用低碳钢水重量成分为:c≤0.01%、si≤0.02%、0.10%≤mn≤0.20%、p≤0.015%、s≤0.01%、0.03%≤a1s≤0.06%、0.030≤ti≤0.075%、n≤0.005%,其余为fe和杂质元素。
8.进一步的,冶炼工序中所用低碳钢水重量成分为:c≤0.004%、si≤0.01%、0.10%≤mn≤0.20%、p≤0.015%、s≤0.008%、0.04%≤a1s≤0.055%、0.040≤ti≤0.070%、n≤0.004%、o≤0.003%,其余为fe和杂质元素。
9.进一步的,铁水预脱硫,采用深脱硫方式,入炉铁水要求s≤0.003%,铁水渣扒清面积≥95%,铁水脱硫扒渣后要尽快入转炉,减少停顿时间;铁水成分质量百分比:p≤
0.13%、si≤0.60%。
10.进一步的,转炉出钢至1/3时,加入锰铁进行脱氧操作,在出钢过程中加入白灰500~1000kg,保证白灰熔化;转炉终点控制目标:c:0.03~0.06%,300ppm≤[o]≤500ppm,p≤0.015%,s≤0.01%;转炉拉碳操作后点吹次数≤1次;改制剂加入量铝粒100kg~200kg,改制剂加入量300kg~500kg,强化转炉终点的顶渣改质,降低钢渣的氧含量。
[0011]
进一步的,冶炼工序采用rh抽真空处理,钢水进站温度:1580℃~1650℃,采用al粒脱氧,rh极限真空度《2mbar,合金化完成后纯脱气时间≥5min,钙处理后钢水静置时间≥10min;钢水出站成分百分数:c≤0.004%,si≤0.010%、mn≤0.20%、p≤0.015%、s≤0.008%、0.03%≤a1s≤0.06%、0.030≤ti≤0.075%、n≤0.005%,o≤0.003%。
[0012]
进一步的,浇铸用保护渣使用超低碳钢专用保护渣,中包采用无碳覆盖剂,全程保护无氧化浇铸,要求浇铸过程中长水口及密封圈完好,保证长水口氩气密封效果;中包覆盖剂要保证钢水不裸漏;浇铸过程中中包执行满包操作,保证中包增氮量≤5ppm;中包提前1炉进行彻底排渣、挑渣圈及覆盖剂添加操作,浇铸终了进行剩钢操作,剩钢5~8吨,防止下渣;铸机铸速控制在3.7m/s~4.3m/s,稳定铸速防止液面波动卷渣。
[0013]
进一步的,连铸坯厚度为72mm或57mm,加热炉出炉温度1020~1050℃,终轧温度控制在910
±
20℃范围内,卷取温度控制在570℃~730℃范围内,冷却模式采取后分散层流冷却。
[0014]
进一步的,热轧工序采用7机架,各机架相对压下率为f1:35~46%、f2:35~42%、f3:33~45%、f4:23~29%、f5:25~30%、f6:19~28%、f7:13~17%。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连轧工序为采用5机架冷连轧,根据成品厚度不同,冷轧总压下率范围50~85%;轧制前进行拉矫破鳞、酸洗去除表面氧化铁皮,酸洗液中加入0.01%的缓蚀剂,轧制采用乳化液润滑,各机架间采用张力轧制。
[0016]
进一步的,所述退火工序:罩式退火温度720℃~740℃,退火保温时间8-17h,缓冷时间4~6h;其中连续退火工序:退火温度820℃~860℃,平整延伸率0.6~1.0%。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8]
本发明的方法中精炼工序采用单联rh真空处理,较常规的精炼双联工序,减少一道lf精炼工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炼钢作业率;采用csp生产冷轧超低碳深冲if钢原料,其精轧机开轧厚度较常规轧机大,热轧卷强度较常规轧机高,采用本工艺的合金元素加入量少。采用csp生产冷轧超低碳深冲if钢原料较常规轧机比较,具有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的优势,表面质量及性能达到相关标准及用户使用要求。
[0019]
本发明根据csp薄板坯连铸连轧机的特点,尤其是浸入式水口,较常规轧机压下率大等特点,在其它钢厂仍采用双联(lf-rh)工序进行精炼情况下,创造性地采用单联rh工序控制,通过严格控制各工序工艺参数,同样达到双联工艺的控制效果。相较常规铸机、轧机,本发明具有流程短、成本低、冶炼时序时间短等显著优势,大大提高了深冲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
以下实例中,工艺流程为:铁水脱硫-转炉-rh真空处理-csp连铸连轧机-酸洗-冷
连轧-退火-平整。
[0022]
转炉210t,rh真空精炼炉210t,csp薄板坯连铸连轧机,连铸厚度57mm或72mm,坯宽1000-1590mm,生产钢种为超低碳钢st13,钢种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04%、si≤0.01%、mn:0.10~0.20%、p≤0.015%、s≤0.008%、als:0.040~0.055%、ti:0.040~0.070%、n≤0.0040%,o≤0.003%。
[0023]
实施例1:
[0024]
脱硫:铁水预脱硫,采用深脱硫方式,入炉铁水s:0.003%,铁水渣扒清面积97%,铁水脱硫扒渣后即刻进入转炉工序。铁水成分质量百分比:p:0.11%、si:0.56%。
[0025]
炼钢:出钢温度1640℃,转炉出钢至70吨时,加入锰铁100kg进行脱氧操作,在出钢过程中加入白灰800kg,保证白灰熔化。转炉终点各元素百分数含量:c:0.04%,o:0.05%,p:0.015%,s:0.008%。转炉拉碳操作后点吹1次。铝粒加入量150kg,改制剂加入350kg,强化转炉终点的顶渣改质,降低钢渣的氧含量。
[0026]
rh:钢水进站温度1620℃,rh处理周期40min,抽气时间30min,脱碳时间23min,极限真空度0bar,加入200kg铝粒脱氧,加入170kg钛铁,合金化完成后纯脱气时间8min,钙处理后钢水静置时间10min,让夹杂物充分上浮。钢水出站成分百分数:c:0.002%,si:0.01:%、mn:0.15%、p:0.015%、s:0.005%、a1s:0.047%、ti:0.049%、n:0.005%,o:0.003%。
[0027]
连铸:中包钢水过热度33℃,浇铸使用超低碳钢专用保护渣,中包采用无碳覆盖剂,全程保护无氧化浇铸,浇铸过程中长水口及密封圈完好,保证长水口氩气密封效果;中包覆盖剂全部覆盖钢水使钢水不裸漏;浇铸过程中中包56吨满包操作。中包在浇铸上1炉时进行彻底排渣、挑渣圈及覆盖剂添加操作,浇铸终了进行剩钢操作,剩钢约6吨,不下渣。铸机铸速控制在3.9m/s左右,稳定铸速防止液面波动卷渣。铸机浇铸顺利,未出现蓄钢停浇情况。
[0028]
csp连轧机:采用7机架连轧机,铸机投入液芯压下,连铸坯厚度57mm,加热炉出炉温度1025℃,终轧温度控制在920℃,卷取温度600℃,采取后分散层流冷却模式。各机架相对压下率为f1:40%、f2:38%、f3:39%、f4:26%、f5:27%、f6:23%、f7:16%。
[0029]
冷轧工序为采用5机架冷连轧,冷轧总压下率65~85%。轧制前进行拉矫破鳞、酸洗去除表面氧化铁皮,轧制采用乳化液润滑,各机架间采用张力轧制,轧辊使用毛化辊,摩擦系数1.6。
[0030]
罩式退火工序:退火温度720℃、730℃,退火保温时间10h、12h、16h,缓冷时间4h~6h;连续退火工序:退火温度850℃,平整延伸率采用0.6%、0.8%。
[0031]
按上述工艺得到的成品卷,表面质量达到fb等级,力学性能,屈服强度135mpa~160mpa,抗拉强度280mpa~300mpa,伸长率(a80横向试样):40%~47%,n值:0.22~0.24,r值:2.2~2.8。达到st14标准要求。
[0032]
实施例2:
[0033]
脱硫:铁水预脱硫,采用深脱硫方式,入炉铁水s:0.002%,铁水渣扒清面积96%,铁水脱硫扒渣后即刻进入转炉工序。铁水成分质量百分比:p:0.13%、si:0.48%。
[0034]
炼钢:出钢温度1630℃,转炉出钢至75吨时,加入锰铁150kg进行脱氧操作,在出钢过程中加入白灰1000kg,保证白灰熔化。转炉终点各元素百分数含量:c:0.03%,o:0.04%,
p:0.014%,s:0.010%。铝粒加入量130kg,改制剂加入360kg,强化转炉终点的顶渣改质,降低钢渣的氧含量。
[0035]
rh:钢水进站温度1615℃,rh处理周期43min,抽气时间32min,脱碳时间20min,极限真空度0bar,加入220kg铝粒脱氧,加入150kg钛铁,合金化完成后纯脱气时间9min,钙处理后钢水静置时间12min,让夹杂物充分上浮。钢水出站成分百分数:c:0.002%,si:0.008:%、mn:0.14%、p:0.013%、s:0.004%、a1s:0.050%、ti:0.053%、n:0.004%,o:0.0025%。
[0036]
连铸:中包钢水过热度25℃,浇铸使用超低碳钢专用保护渣,中包采用无碳覆盖剂,全程保护无氧化浇铸,浇铸过程中长水口及密封圈完好,保证长水口氩气密封效果;中包覆盖剂全部覆盖钢水使钢水不裸漏;浇铸过程中中包55吨满包操作。中包在浇铸上1炉时进行彻底排渣、挑渣圈及覆盖剂添加操作,浇铸终了进行剩钢操作,剩钢约8吨,不下渣。铸机铸速控制在4.1m/s左右,稳定铸速防止液面波动卷渣。铸机浇铸顺利,未出现蓄钢停浇情况。
[0037]
csp连轧机:采用7机架连轧机,铸机投入液芯压下,连铸坯厚度72mm,加热炉出炉温度1029℃,终轧温度910℃,卷取温度710℃,采取后分散层流冷却模式。各机架相对压下率为f1:38%、f2:40%、f3:38%、f4:28%、f5:29%、f6:26%、f7:19%。
[0038]
冷轧工序为采用5机架冷连轧,冷轧总压下率65~85%。轧制前进行拉矫破鳞、酸洗去除表面氧化铁皮,轧制采用乳化液润滑,各机架间采用张力轧制,轧辊使用毛化辊,摩擦系数1.4。
[0039]
罩式退火工序:退火温度720℃、730℃、740℃,退火保温时间10h、12h、14h、16h,缓冷时间4h~6h;连续退火工序:退火温度860℃,平整延伸率采用0.6%、0.7%、0.8%。
[0040]
按上述工艺得到的成品卷,表面质量达到fb等级,力学性能,屈服强度142mpa~165mpa,抗拉强度285mpa~308mpa,伸长率(a80横向试样):39%~46%,n值:0.21~0.23,r值:2.1~2.6,达到st13标准要求。
[0041]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