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超薄耐拉伸聚酯带用热熔胶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4:38: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热熔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耐拉伸聚酯带用热熔胶。


背景技术:

2.热熔胶是一种在熔融条件下进行涂布,经硬化或结品产生强度的胶黏剂,热熔胶的涂布不需要溶剂,热熔胶的市场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3.现有的热溶胶存在以下不足:
4.由于现有的热熔胶抗氧化性能差,粘接强度不佳和润湿性不佳,所以导致了次品多、产量低、成木较高等问题的出现,同时因热熔胶的粘结力不稳定,所以容易受工作环境中早晚温度及湿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导致了不能保证粘接牢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耐拉伸聚酯带用热熔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热熔胶抗氧化性能差,粘接强度不佳和润湿性不佳,所以导致了次品多、产量低、成木较高等问题的出现,同时因热熔胶的粘结力不稳定,所以容易受工作环境中早晚温度及湿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导致了不能保证粘接牢度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超薄耐拉伸聚酯带用热熔胶,该热熔胶的构成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聚酯多元醇a50-70份,聚酯多元醇b10-20份,抗氧剂1-5份,附着力促进剂1-5份,流平剂1-2份,聚酰胺树脂89-92份,石蜡3-7份,氢化松香甘油脂3-7份,有机硅0.3-0.5份,硝酸盐0.2-0.5份。
8.优选的,将聚酯多元醇a和聚酯多元醇b在不高于80℃的条件下搅拌,直至聚酯多元醇a和聚酯多元醇b完全溶解,然后降温到40℃以下,加入抗氧剂,附着力促进剂,流平剂,聚酰胺树脂,石蜡,氢化松香甘油脂,有机硅,硝酸盐搅拌均匀。
9.优选的,所述热熔胶的构成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聚酯多元醇a60份,聚酯多元醇b15份,抗氧剂3份,聚酰胺树脂90.3份,石蜡5份,氢化松香甘油脂4份,有机硅0.3份,硝酸盐0.4份。
10.优选的,所述热熔胶的构成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附着力促进剂3份,流平剂2份,聚酰胺树脂89.4份,石蜡4份,氯化松香甘油脂6份,有机硅0.4份,硝酸盐0.2份。
11.优选的,所述热熔胶的构成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聚酯多元醇a62份,聚酯多元醇b16份,抗氧剂4份,附着力促进剂2份,流平剂1份,聚酰胺树脂89.5份,石蜡5份,氯化松香甘油脂2份,有机硅0.4份,硝酸盐0.2份。
12.优选的,所述热熔胶的构成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聚酯多元醇a58份,聚酯多元醇b17份,抗氧剂2份,附着力促进剂5份,流平剂2份,聚酰胺树脂91份,石蜡3份,氯化松香甘油脂7份,有机硅0.5份,硝酸盐0.3份
13.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聚酯多元醇a,聚酯多元醇b是主体树脂,用于粘接色带基材,抗氧剂可以提高胶粘
剂的抗氧化性能,附着力促进剂可以提高胶粘剂与基材的粘接强度,流平剂可以有助于胶粘剂在基材上的润湿性,改进后的热熔胶的抗氧化性、粘接强度以及湿润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次品率、提高生产能力以及降低生产的成本,同时因粘接力的提升,保证了粘接的牢度,降低了热熔胶因工作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15.本发明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固化速度快,有较好的粘接强度和柔韧性。热熔胶能够在几十分之一秒至几秒钟内固化粘接,具有加热则熔、冷却则粘的特性。这使包装商使用热熔胶能够采用更高速度的生产线,并在减少次品的同时增加产量,便于连续化、白动化高速作业,且成木较低。
17.2、热熔胶的粘结力很稳定,不受工作环境中早晚温度及湿度变化的影响,这就保证了粘接牢度,且消除了包装机械固有的粘接剥露问题。
18.3、热熔胶不含水及其他任何溶剂,易于运输、储存、使用寿命长,并消除了损坏和浪费,使用方便。
19.4、热熔胶不含溶剂也不会发出有寄存器有毒烟雾,不易燃烧、爆炸具有安全性,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和危害人体的健康。
20.5、热熔胶形成的胶层耐水抗湿,即使在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形成可靠的粘接。
21.6、热熔胶可反复熔化粘接,若涂在被粘物上的热熔胶因冷却固化而不能粘接时,可重新加热进行粘接操作,故特别适用于一些特殊工艺要求构件的粘接,如一些文物的修复。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3.实施例一
24.一种超薄耐拉伸聚酯带用热熔胶,该热熔胶的构成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聚酯多元醇a50-70份,聚酯多元醇b10-20份,抗氧剂1-5份,附着力促进剂1-5份,流平剂1-2份,聚酰胺树脂89-92份,石蜡3-7份,氢化松香甘油脂3-7份,有机硅0.3-0.5份,硝酸盐0.2-0.5份。
25.序号成分数量1聚酯多元醇a50-70份2聚酯多元醇b10-20份3抗氧剂1-5份4附着力促进剂1-5份5流平剂1-2份6聚酰胺树脂89-92份7石蜡3-7份8氢化松香甘油脂3-7份9有机硅0.3-0.5份10硝酸盐0.2-0.5份
26.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聚酯多元醇a,聚酯多元醇b是主体树脂,用于粘接色带基
材,抗氧剂可以提高胶粘剂的抗氧化性能,附着力促进剂可以提高胶粘剂与基材的粘接强度,流平剂可以有助于胶粘剂在基材上的润湿性,改进后的热熔胶的抗氧化性、粘接强度以及湿润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次品率、提高生产能力以及降低生产的成本,同时因粘接力的提升,保证了粘接的牢度,降低了热熔胶因工作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27.实施例二
28.将聚酯多元醇a和聚酯多元醇b在不高于80℃的条件下搅拌,直至聚酯多元醇a和聚酯多元醇b完全溶解,然后降温到40℃以下,加入抗氧剂,附着力促进剂,流平剂,聚酰胺树脂,石蜡,氢化松香甘油脂,有机硅,硝酸盐搅拌均匀,固化速度快,有较好的粘接强度和柔韧性,热熔胶能够在几十分之一秒至几秒钟内固化粘接,具有加热则熔、冷却则粘的特性,这使包装商使用热熔胶能够采用更高速度的生产线,并在减少次品的同时增加产量,便于连续化、白动化高速作业,且成木较低。
29.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上述的加工方法生产出的热熔胶,固化速度快,有较好的粘接强度和柔韧性,可以使热熔胶能够在几十分之一秒至几秒钟内固化粘接,从而便于实现提升生产的效率,同时降低次品的数量。
30.实施例三
31.热熔胶的构成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聚酯多元醇a60份,聚酯多元醇b15份,抗氧剂3份,聚酰胺树脂90.3份;石蜡5份;氢化松香甘油脂4份;有机硅0.3份;硝酸盐0.4份,热熔胶不含水及其他任何溶剂,易于运输、储存、使用寿命长,并消除了损坏和浪费,使用方便。
32.序号成分数量1聚酯多元醇a60份2聚酯多元醇b15份3抗氧剂3份4聚酰胺树脂90.3份5石蜡5份6氢化松香甘油脂4份7有机硅0.3份8硝酸盐0.4份
33.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此方案作为实施例一的优化方案,通过改变聚酯多元醇a、聚酯多元醇b和抗氧剂的添加份数,可显著提升热熔胶的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了热熔胶在实际使用中的寿命,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34.实施例四
35.热熔胶的构成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附着力促进剂3份,流平剂2份,聚酰胺树脂89.4份;石蜡4份;氯化松香甘油脂6份;有机硅0.4份;硝酸盐0.2份,热熔胶可反复熔化粘接,若涂在被粘物上的热熔胶因冷却固化而不能粘接时,可重新加热进行粘接操作,故特别适用于一些特殊工艺要求构件的粘接,如一些文物的修复。
36.序号成分数量1附着力促进剂3份2流平剂2份
3聚酰胺树脂89.4份4石蜡4份5氢化松香甘油脂6份6有机硅0.4份7硝酸盐0.2份
37.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此方案作为实施例一的优化方案,通过改变附着力促进剂的添加份数,而附着力促进剂是一种新型树脂型密着促进剂对于涂料的防脱落性有特殊功效,由此,通过附着力促进剂可大大提升热熔胶的粘接强度,提升热熔胶的粘接特性。
38.实施例五
39.热熔胶的构成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聚酯多元醇a62份,聚酯多元醇b16份,抗氧剂4份,附着力促进剂2份,流平剂1份,聚酰胺树脂89.5份,石蜡5份,氯化松香甘油脂2份,有机硅0.4份,硝酸盐0.2份。
[0040][0041][0042]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此方案作为实施例一的优化方案,通过特定份数的抗氧剂和附着力促进剂的结合,可以在保证了热熔胶的使用寿命的同时增加热熔胶的粘接特性,从而提升热熔胶在特定环境下的适用性。
[0043]
实施例六
[0044]
热熔胶的构成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聚酯多元醇a58份,聚酯多元醇b17份,抗氧剂2份,附着力促进剂5份,流平剂2份,聚酰胺树脂91份,石蜡3份,氯化松香甘油脂7份,有机硅0.5份,硝酸盐0.3份。
[0045][0046][0047]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本方案作为实施例的优化方案,通过对聚酯多元醇a、聚酯多元醇b、抗氧剂、附着力促进剂、流平剂、聚酰胺树脂、石蜡、氢化松香甘油脂、有机硅和硝酸盐的份数做出特定的改变,便于实现热熔胶可反复熔化粘接,若涂在被粘物上的热熔胶因冷却固化而不能粘接时,可重新加热进行粘接操作,故特别适用于一些特殊工艺要求构件的粘接,如一些文物的修复。
[004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