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梁板桥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与流程

2022-02-20 14:30: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梁板桥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交通的建设,现随处可见的公路桥、铁路桥等桥梁,都是以以墙柱作为垂直空间构件,梁板作为空间水平面构件组合,其中,墙柱承受垂直压力,梁板承受弯曲力。其主要施工步骤为根据规划路线立好桥墩,再将成型的桥面板放置于其上方加固即可。
3.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9281258b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桥梁与桥面板的加固装置,其包括桥墩、支撑桥梁、钢筋延伸扣合加固机构、桥面板,桥墩设于支撑桥梁下端且呈一体化成型结构,钢筋延伸扣合加固机构设于桥墩上端且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桥面板架于支撑桥梁上方且通过钢筋延伸扣合加固机构扣合连接。本发明通过设有的钢筋延伸扣合加固机构,其与桥梁呈一体化成型结构,可利用其内部的钢筋及桥面板内部钢筋的扣合,实现桥梁与桥面板整体连接,解决部分连接时,可能出现部分连接混凝土断裂,失去加固作用的问题,实现桥梁与桥面板牢固连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钢筋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发生腐蚀生锈,从而发生损坏,进而降低支撑桥梁与桥面板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支撑桥梁与桥梁板可能因钢筋生锈损坏而发生分离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支撑桥梁与桥梁板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梁板桥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梁板桥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梁板桥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包括支撑桥梁以及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桥梁上设有多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以及插接杆,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支撑桥梁的侧壁,所述插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桥面板的底部侧壁,所述固定板内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杆能与插接槽的内腔进行插接配合,所述插接槽内设有用于对插接杆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提高支撑桥梁与桥面板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时,首先移动桥面板至插接杆插接到插接槽中,随后在第一限位组件的限位作用下,插接杆被限位,从而能够降低支撑桥梁与桥面板可能因钢筋生锈损坏而发生分离的可能性,进而提高支撑桥梁与桥面板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
8.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以及第一连接杆,所述插接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存放槽,所述第一限位块滑移于第一存放槽的内腔,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插接杆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块能与限位槽进行插接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块远离插接杆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于
第一存放槽远离插接杆的一侧侧壁,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限位块远离插接杆的一侧以及第一存放槽远离插接杆的一侧侧壁,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插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拉块。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接杆插接到插接槽中时,插接杆首先通过与第一斜面相配合,并推动第一限位块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进行移动,之后,当插接杆移动至第一限位块插接到限位槽中时,从而能够对插接杆进行限位。
10.可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滑板,所述固定板内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板滑移于滑移槽的内腔,所述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对第一齿条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组件,所述固定板内设有用于对滑板进行驱动的驱动组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加固组件能够降低连接杆与固定板之间发生分离的可能性,首先当插接杆插接到插接槽中时,能够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滑板移动,滑板移动带动第一齿条移动,随后当第一齿条在第二限位组件的作用下被限位时,从而能够降低插接杆与固定板之间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12.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限位块以及第二连接杆,所述滑移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存放槽,所述第二限位块滑移于第二存放槽的内腔,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限位块能与第一齿条上的凹槽进行插接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限位块远离第一齿条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于第二存放槽远离第一齿条的一侧侧壁,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限位块远离第一齿条的一侧以及第二存放槽远离第一齿条的一侧侧壁,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板发生移动时,滑板移动带动第一齿条移动,随后第一齿条通过第二斜面推动第二限位块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进行移动,并且第二限位块能够与第一齿条上的凹槽进行插接配合,当滑板停止移动时,此时第一齿条在第二限位块的作用下被限位,从而能够降低第一齿条向下发生移动的可能性。
14.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滑移于插接槽的内腔,所述驱动杆的顶部能与插接杆的底部进行抵接配合,所述驱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旋块,所述插接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三存放槽,所述第三存放槽内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转动连接于第三存放槽的侧壁,所述套管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螺旋槽,多个所述螺旋块能与多个螺旋槽的内腔进行一一对应滑移配合,所述套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固定板内开设有第四存放槽,所述第四存放槽的两侧侧壁分别与滑移槽的侧壁以及第三存放槽的侧壁相连通,所述第四存放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第四存放槽内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转动杆的一端侧壁,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存放槽内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固定连接于转动杆的侧壁,所述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三齿轮相啮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滑板移动时,首先移动插接杆插接到插接槽中,随后当插接杆与驱动杆接触时,此时继续移动插接杆,插接杆移动推动驱动杆移动,随后,驱动杆能够通过螺旋块与套管内侧壁上的螺旋槽之间的配合驱动套管转动,套管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
杆转动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条移动,第二齿条移动带动滑板移动,从而能够驱动滑板移动。
16.可选的,所述插接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五存放槽,所述第五存放槽内设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挡板以及第三弹簧,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驱动杆的侧壁,所述挡板滑移于第五存放槽的内腔,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挡板的底部侧壁以及第五存放槽的底部侧壁。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接杆与驱动杆发生分离时,此时第三弹簧的弹力能够推动挡板向上移动,挡板移动带动驱动杆移动,当驱动杆移动至初始位置时,从而能够对驱动杆进行复位。
18.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三限位组件,所述第三限位组件包括第一转轴以及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靠近第一拉块的一侧侧壁,所述第一限位板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的侧壁,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连接杆能与第一插槽进行插接配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三限位组件能够对第一拉块进行限位,当需要对第一拉块进行限位时,首先拉动第一拉块,随后转动第一限位板至第一拉块与固定板之间的位置,最后释放第一拉块,从而能够对第一拉块进行限位,进而能够降低插接杆与固定板之间发生分离的难度。
20.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四限位组件,所述第四限位组件包括第二转轴以及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靠近第二拉块的一侧侧壁,所述第二限位板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的侧壁,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连接杆能与第二插槽进行插接配合。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四限位组件能够对第二拉块进行限位,当需要对第二拉块进行限位时,首先拉动第二拉块,随后转动第二限位板至第二拉块与固定板之间的位置,最后释放第二拉块,从而能够对第二拉块进行限位,进而能够降低滑板向下发生移动的难度。
22.可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支撑桥梁的侧壁,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相抵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支撑板能够降低固定板与支撑桥梁之间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 当需要提高支撑桥梁与桥面板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时,首先移动桥面板至插接杆插接到插接槽中,随后在第一限位组件的限位作用下,插接杆被限位,从而能够降低支撑桥梁与桥梁板可能因钢筋生锈损坏而发生分离的可能性,进而提高支撑桥梁与桥梁板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2. 当滑板发生移动时,滑板移动带动第一齿条移动,随后第一齿条通过第二斜面推动第二限位块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进行移动,并且第二限位块能够与第一齿条上的凹槽进行插接配合,当滑板停止移动时,此时第一齿条在第二限位块的作用下被限位,从而能够降低第一齿条向下发生移动的可能性;3. 设置的第三限位组件能够对第一拉块进行限位,当需要对第一拉块进行限位
时,首先拉动第一拉块,随后转动第一限位板至第一拉块与固定板之间的位置,最后释放第一拉块,从而能够对第一拉块进行限位,进而能够降低插接杆与固定板之间发生分离的难度。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突显驱动组件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突显第一限位块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突显第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突显第四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桥梁;2、桥面板;3、固定机构;31、固定板;32、插接杆;33、插接槽;4、第一限位组件;41、第一限位块;42、第一连接杆;43、第一存放槽;44、第一斜面;45、限位槽;46、第一弹簧;47、第一拉块;5、加固组件;51、滑板;52、滑移槽;53、第一齿条;54、第二限位组件;541、第二限位块;542、第二连接杆;543、第二存放槽;544、第二斜面;545、第二弹簧;546、第二拉块;55、驱动组件;551、驱动杆;552、螺旋块;550、第三存放槽;553、套管;554、螺旋槽;555、第一齿轮;556、第四存放槽;557、转动杆;558、第二齿轮;559、第三齿轮;56、第二齿条;6、第五存放槽;61、复位组件;611、挡板;612、第三弹簧;7、第三限位组件;71、第一转轴;72、第一限位板;73、第一插槽;8、第四限位组件;81、第二转轴;82、第二限位板;83、第二插槽;9、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梁板桥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如图1所示,装配式梁板桥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包括支撑桥梁1以及桥面板2,支撑桥梁1上设有四组固定机构3。
29.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板31以及插接杆32,固定板31呈长方体状,固定板31固定连接于支撑桥梁1的侧壁;插接杆32呈长方体状,插接杆32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于桥面板2的底部侧壁,固定板31内开设有插接槽33,插接槽33沿固定板31的高度方向延伸,插接杆32能与插接槽33的内腔进行插接配合,插接槽33内设有用于对插接杆32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组件4,固定机构3还包括支撑板9,支撑板9为混凝土材料,支撑板9固定连接于支撑桥梁1的侧壁,固定板31的底部与支撑板9的顶部相抵接;设置的支撑板9能够降低固定板31与支撑桥梁1之间发生分离的可能性;当需要提高支撑桥梁1与桥面板2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时,首先移动桥面板2至插接杆32插接到插接槽33中,随后在第一限位组件4的限位作用下,插接杆32被限位,从而能够降低支撑桥梁1与桥面板2可能因钢筋生锈损坏而发生分离的可能性,进而提高支撑桥梁1与桥面板2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
30.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限位组件4包括第一限位块41以及第一连接杆42,插接槽33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存放槽43,第一存放槽43沿固定板3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限位块41呈长方体状,第一限位块41沿固定板31的长度方向滑移于第一存放槽43的内腔,第一限位块41靠近插接杆32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44,插接杆32上开设有限位槽45,限位槽45沿插接杆
3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限位块41能与限位槽45进行插接配合;第一连接杆42靠近插接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块41远离插接杆32的一侧,第一连接杆42远离插接杆32的一端贯穿于第一存放槽43远离插接杆32的一侧侧壁,第一连接杆42上套设有第一弹簧46,第一弹簧46水平设置,第一弹簧46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限位块41远离插接杆32的一侧以及第一存放槽43远离插接杆32的一侧侧壁,第一连接杆42远离插接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拉块47,第一拉块47呈圆柱体状;当插接杆32插接到插接槽33中时,插接杆32首先通过与第一斜面44相配合,并推动第一限位块41克服第一弹簧46的弹力进行移动,之后,当插接杆32移动至第一限位块41插接到限位槽45中时,从而能够对插接杆32进行限位。
31.如图2和图4所示,固定机构3还包括加固组件5,加固组件5包括滑板51,滑板51呈长方体状,固定板31内开设有滑移槽52,滑移槽52沿固定板31的高度方向延伸,滑板51沿固定板31的高度方向滑移于滑移槽52的内腔,滑板5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53,第一齿条53竖直设置,固定板31上设有用于对第一齿条53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组件54,固定板31内设有用于对滑板51进行驱动的驱动组件55;设置的加固组件5能够降低连接杆与固定板31之间发生分离的可能性,首先当插接杆32插接到插接槽33中时,能够通过驱动组件55驱动滑板51移动,滑板51移动带动第一齿条53移动,随后当第一齿条53在第二限位组件54的作用下被限位时,从而能够降低插接杆32与固定板31之间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32.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限位组件54包括第二限位块541以及第二连接杆542,第二限位块541呈长方体状,滑移槽5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存放槽543,第二存放槽543沿固定板3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限位块541沿固定板31的长度方向滑移于第二存放槽543的内腔,第二限位块541靠近第一齿条53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544,第二限位块541能与第一齿条53上的凹槽进行插接配合,第二连接杆542靠近第一齿条5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限位块541远离第一齿条53的一侧,第二连接杆542远离第一齿条53的一端贯穿于第二存放槽543远离第一齿条53的一侧侧壁,第二连接杆542上套设有第二弹簧545,第二弹簧545水平设置,第二弹簧545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限位块541远离第一齿条53的一侧以及第二存放槽543远离第一齿条53的一侧侧壁,第二连接杆542远离第一齿条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块546,第二拉块546呈圆柱体状;当滑板51发生移动时,滑板51移动带动第一齿条53移动,随后第一齿条53通过第二斜面544推动第二限位块541克服第二弹簧545的弹力进行移动,并且第二限位块541能够与第一齿条53上的凹槽进行插接配合,当滑板51停止移动时,此时第一齿条53在第二限位块541的作用下被限位,从而能够降低第一齿条53向下发生移动的可能性。
33.如图2和图4所示,驱动组件55包括驱动杆551,驱动杆551呈圆柱体状,驱动杆551沿固定板31的高度方向滑移于插接槽33的内腔,驱动杆551的顶部能与插接杆32的底部进行抵接配合,驱动杆55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旋块552,插接槽33的侧壁开设有第三存放槽550,第三存放槽550内设置有套管553,套管553呈圆柱体状,套管55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三存放槽550的侧壁,套管553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螺旋槽554,多个螺旋块552能与多个螺旋槽554的内腔进行一一对应滑移配合,套管553的外侧壁套设固定有第一齿轮555,第一齿轮555为锥齿轮,固定板31内开设有第四存放槽556,第四存放槽556的两侧侧壁分别与滑移槽52的侧壁以及第三存放槽550的侧壁相连通,第四存放槽556的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57,转动杆557水平设置,第四存放槽556内设置有第二齿轮558,第二齿轮558为锥齿轮,第二齿轮558套设固定于转动杆557靠近驱动杆551的一端侧壁,第二齿轮558
与第一齿轮555相啮合,第四存放槽556内设置有第三齿轮559,第三齿轮559套设固定于转动杆557的侧壁,滑板5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56,第二齿条56竖直设置,第二齿条56与第三齿轮559相啮合;当需要驱动滑板51移动时,首先移动插接杆32插接到插接槽33中,随后当插接杆32与驱动杆551接触时,此时继续移动插接杆32,插接杆32移动推动驱动杆551移动,随后,驱动杆551能够通过螺旋块552与套管553内侧壁上的螺旋槽554之间的配合驱动套管553转动,套管553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55转动,第一齿轮555转动带动第二齿轮558转动,第二齿轮558转动带动转动杆557转动,转动杆557转动带动第三齿轮559转动,第三齿轮559转动带动第二齿条56移动,第二齿条56移动带动滑板51移动,从而能够驱动滑板51移动。
34.如图2所示,插接槽33的侧壁开设有第五存放槽6,第五存放槽6沿固定板31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五存放槽6内设有复位组件61,复位组件61包括挡板611以及第三弹簧612,挡板611呈长方体状,挡板611固定连接于驱动杆551的侧壁,挡板611沿固定板31的高度方向滑移于第五存放槽6的内腔;第三弹簧612竖直设置,第三弹簧6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挡板611的底部侧壁以及第五存放槽6的底部侧壁;当插接杆32与驱动杆551发生分离时,此时第三弹簧612的弹力能够推动挡板611向上移动,挡板611移动带动驱动杆551移动,当驱动杆551移动至初始位置时,从而能够对驱动杆551进行复位。
35.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板31上设有第三限位组件7,第三限位组件7包括第一转轴71以及第一限位板72,第一转轴71水平设置,第一转轴71靠近固定板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31靠近第一拉块47的一侧侧壁;第一限位板72呈长方体状,第一限位板7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71的侧壁,第一限位板72靠近第一拉块47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槽73,第一连接杆42能与第一插槽73进行插接配合;设置的第三限位组件7能够对第一拉块47进行限位,当需要对第一拉块47进行限位时,首先拉动第一拉块47,随后转动第一限位板72至第一拉块47与固定板31之间的位置,最后释放第一拉块47,从而能够对第一拉块47进行限位,进而能够降低插接杆32与固定板31之间发生分离的难度。
36.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板31上设有第四限位组件8,第四限位组件8包括第二转轴81以及第二限位板82,第二转轴81水平设置,第二转轴81靠近固定板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31靠近第二拉块546的一侧侧壁,第二限位板8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81的侧壁,第二限位板82靠近拉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插槽83,第二连接杆542能与第二插槽83进行插接配合;设置的第四限位组件8能够对第二拉块546进行限位,当需要对第二拉块546进行限位时,首先拉动第二拉块546,随后转动第二限位板82至第二拉块546与固定板31之间的位置,最后释放第二拉块546,从而能够对第二拉块546进行限位,进而能够降低滑板51向下发生移动的难度。
37.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提高支撑桥梁1与桥面板2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时,首先移动桥面板2至插接杆32插接到插接槽33中,随后在第一限位组件4的限位作用下,插接杆32被限位,从而能够降低支撑桥梁1与桥面板2可能因钢筋生锈损坏而发生分离的可能性,进而提高支撑桥梁1与桥面板2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