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转向供弹机构及其适配供弹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4:30: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是专门为改进无托结构枪支的供弹方式而设计的一种转向供弹机构及其适配供弹具。


背景技术:

2.无托结构枪支在供弹具的选择与安装方式上一直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以国产的无托结构qbz95式自动步枪与有托结构的qbz03式自动步枪相比较,qbz95式自动步枪安装30发弹匣的位置,决定了抛壳窗的抛壳位置距离射手的腮部很近,增大了扳机到抵肩板的距离,增加了握把后枪支的高度,不利于卧姿隐蔽射击。qbb95式班用机枪所配备的75发偏置弹鼓造成枪支重心偏移,需要射手在持枪时矫正,而且弹鼓重量大,结构复杂,并不是理想的供弹具。鉴于上述问题,国内最新研发的qbz191式自动步枪又回归到了有托结构,而qjs161式班用机枪则采用了弹匣与弹链兼容的供弹结构,但是弹链供弹在战场扬尘和泥沙中可靠性不如弹鼓。再以采用无托结构的qcw05式冲锋枪为例,为了增强火力的持续性,供弹具采用了50发四排弹匣。其内部是由两个双排单进的弹匣组合而成,增大了发生故障的几率;四排弹匣离小握把过近又引起搁手问题。如上所述,即使所选择的枪支结构不同,对火力持续性的要求与大容量供弹具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3.为解决无托结构枪支供弹具存在的问题,国内外有人做过探索。在国内1999年第4期《轻兵器》杂志上,有一篇作者刘素琴、姚武的文章《新型供弹具——转向弹鼓》,介绍了一种用塑料螺旋通道实现5.8mm步枪弹转向供弹的弹鼓,但没有得到推广应用。国外比利时的p90单兵自卫武器使用的枪弹较短,使用的转向供弹方案是用上置弹匣供弹,通过推动子弹由上往下落入斜面装置实现90
°
转向供弹。但是这类结构中的子弹在转向时前后两端与转向斜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是相反的,在密闭空间内摩擦阻力增大,在战场扬尘和泥沙中可靠性存疑。转向弹鼓能否推广还要看转向供弹结构的可靠性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基本原理:
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供弹机构及其适配供弹具。基本原理是利用两片平行且左右方向相反的斜面对子弹产生的导向作用实现转向。其基本特征是把单排小弹匣两侧的薄壁结构的底缘切出左右方向相反的斜面,构成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单排小弹匣居中且垂直安装在适配供弹具的出弹口上,在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外围由带弧形面的保护罩对转向过程中的子弹进行限位保护;当供弹具把子弹推出出弹口,子弹弹体的前后两端沿着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偏转并进入单排小弹匣内部,构成转向供弹机构。
6.该转向供弹机构的优点是,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是由单排小弹匣两侧的薄壁结构提供,与子弹弹体的接触面积很小,产生的摩擦阻力也很小,子弹在转向过程中处于开放状态,克服战场扬尘和泥沙的能力比较强。只要子弹弹体的前后两端进入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控制范围就可以实现转向,转向的角度由单排小弹匣两侧底缘的转向斜面1、转向
斜面2与供弹具出弹口之间的安装角度确定。与现有的转向方案相比较,该转向供弹机构克服了子弹在塑料螺旋通道内沿着斜面滚动造成阻力大的缺点,提高了转向机构的可靠性;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7.该转向供弹机构所适配的供弹具包括弹鼓或弹匣。当选择弹鼓做为适配的供弹具时,去掉弹鼓上方适配弹匣井的小弹匣,使转向供弹机构保护罩上方的单排小弹匣外形尺寸与适配枪支的弹匣井尺寸相匹配,把转向供弹机构内由单排小弹匣两侧底缘构成的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对准且垂直安装在弹鼓的出弹口位置上方就可以实现转向供弹。可据此原理把qbb95式班用机枪的偏置弹鼓改造成转向弹鼓。
8.该转向供弹机构的适配供弹具选择大容量的双排双进弹匣时,为了发挥转向供弹机构的优势,采用转向供弹机构与双排双进弹匣分离的设计。首先,把弹匣井扁平安装在小握把的后上方机匣内,构成后插式弹匣井;转向供弹机构安装在后插式弹匣井的上方,再把双排双进弹匣向后顺着枪托方向扁平安装,以枪托所允许的安装长度确定双排双进弹匣的长度;这样,大容量的双排双进弹匣就不再占用枪支的高度。其次,后插式弹匣井不能直接使用传统的双排双进弹匣,需要把双排双进弹匣的出弹口改造成单侧抱弹口结构,利用单侧抱弹口把子弹锁定在双排双进弹匣内部;单侧抱弹口两侧开槽,对应后插式弹匣井内安装的导弹斜面,导弹斜面沿着开槽位置插入单侧抱弹口,使子弹脱离单侧抱弹口的约束,把双排双进变成单排供弹,再沿着导弹斜面进入转向供弹机构,实现双排单进转向供弹。
9.可据此原理改进无托结构冲锋枪的供弹结构,可以直接用大容量的双排双进弹匣取代枪托。不仅可以降低全枪高度且有利于减少钩挂。
10.具体结构:
11.所述的转向供弹机构,其特征是,单排小弹匣居中且垂直安装在供弹具出弹口的位置上方,单排小弹匣上方有抱弹口;在设定供弹具的出弹口处于横置状态且子弹弹头指向右方、需要子弹逆时针转向使弹头指向正前方时,单排小弹匣右侧底缘在适配供弹具出弹口的投影位置上方,由后向前开出一个高度大于子弹直径的斜面并向前镂空,构成转向斜面1,单排小弹匣左侧底缘在适配供弹具出弹口的投影位置上方,由前向后开出一个高度大于子弹直径的斜面并向后镂空,构成转向斜面2,这样就在弹匣两侧的底缘上构成了一对平行且左右方向相反的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在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外围有保护罩提供的弧形面对转向过程中的子弹提供限位保护;当适配供弹具把子弹推到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控制范围时,子弹弹体前后两端在平行且左右相反的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引导下进入镂空的位置无障碍转动,子弹弹体转动到与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平行的位置时,摆脱了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控制进入到单排小弹匣内部,直到被单排小弹匣顶端的抱弹口锁定位置,完成整个转向过程。
12.所述的转向供弹机构及其适配供弹具,其特征是,转向供弹机构所适配的供弹具包括弹鼓或弹匣。
13.所适配的供弹具选择弹鼓时,其特征是,转向供弹机构保护罩上方的单排小弹匣外形尺寸与适配枪支的弹匣井尺寸相匹配,转向供弹机构内由单排小弹匣两侧底缘构成的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对准且垂直安装在弹鼓的出弹口位置上方,实现转向供弹,构成简单实用的转向弹鼓。
14.所适配的供弹具选择弹匣时,采用转向供弹机构与弹匣分离的设计。其特征是,采
用后插式弹匣井,扁平安装改进后的双排双进弹匣,转向供弹机构安装在后插式弹匣井的上方。所述的后插式弹匣井,位于枪支的小握把后上方的机匣内部,利用机匣的底部及两侧,再按照双排双进弹匣的扁平安装高度在机匣上面安装隔板构成;后插式弹匣井内设置引导子弹上行的导弹斜面。后插式弹匣井允许按照枪托的长度扁平安装改进后的双排双进弹匣,以发挥该结构适配大容量弹匣的优势。
15.所述的双排双进弹匣,采用单侧抱弹口结构。该结构需要双手配合一次压入两发子弹,即先在平面一侧压入一发子弹按住不动,随即再向单侧抱弹口一侧压入第二发子弹,即可实现对弹匣内子弹的约束;单侧抱弹口两侧开槽,两侧的开槽位置与后插式弹匣井内置的导弹斜面相对应。所述的导弹斜面,由一个安装在机匣底部的u型结构提供,利用其两侧的薄壁结构的后缘构成双斜面结构;其中,u型结构左侧的导弹斜面与上面的转向斜面2构成一体式导向结构,其转折部分做成一个圆滑的弧线,以避免转折角度太大造成卡弹故障。当把双排双进弹匣插入后插式弹匣井内时,导弹斜面从单侧抱弹口两侧的开槽位置进入单侧抱弹口,迫使子弹摆脱单侧抱弹口的约束,并沿着导弹斜面释放子弹进入转向供弹机构内置的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控制范围;子弹转动到与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平行的位置时进入单排小弹匣内部,随后被单排小弹匣顶端的抱弹口锁定位置。当枪机推弹突笋经过转向供弹机构顶端的抱弹口时把子弹推入枪管的弹膛,使得小弹匣内出现空位,后面的子弹在推弹簧的推动下经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完成转向进入单排小弹匣内部,被顶端的抱弹口锁定位置,实现持续的转向供弹功能。
16.所述的双排双进弹匣,在扁平安装状态时,底部的前端居中设置一个闭锁突笋,该闭锁突笋与后插式弹匣井底端的弹匣卡笋的前端相对应。
17.所述的弹匣卡笋是一个锁定弹匣闭锁突笋的l型杠杆结构。在后插式弹匣井的底端按照弹匣闭锁突笋的宽度沿着纵向镂空构成窗口,窗口位置的下端安装弹匣卡笋底座,弹匣卡笋底座上有弹匣卡笋的安装轴孔,弹匣卡笋的中间用安装轴安装在安装轴孔内,弹匣卡笋的前端用绕安装轴安装的扭矩簧支撑,使得弹匣卡笋的前端沿着窗口进入弹匣井内,弹匣卡笋的后端位于窗口的外面,构成一个可由弹匣卡笋的后端绕安装轴驱动的杠杆结构。当把双排双进弹匣的闭锁突笋对准后插式弹匣井底侧的窗口插入到位后,弹匣卡笋的前端弹起顶住双排双进弹匣底端的闭锁突笋。解脱弹匣时,从后插式弹匣井的底部外面向后按压弹匣卡笋的后端,使弹匣卡笋的前端下落脱离闭锁突笋,双排双进弹匣即可从后插式弹匣井内滑落或抽出。
18.所述的转向供弹机构及其适配供弹具,其特征是,在满足子弹的前后两端位于转向供弹机构内的单排小弹匣底缘构成的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控制范围之内的条件时,子弹的转向角度包括但不限于垂直角度,子弹的转向角度最终由单排小弹匣底缘构成的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与下方供弹具出弹口之间的安装角度确定;在改造95式班用机枪的弹鼓时,允许调整转向角度以改善人机功效。
19.所述的转向供弹机构及其适配供弹具,其特征是,该转向供弹机构在适配尺寸较大的步枪弹匣时,把后插式弹匣井连同上面的转向供弹机构整体转动180
°
,再把插入弹匣井内的双排双进弹匣内子弹弹头指向右方为默认状态,就可以得到前插式弹匣井及转向供弹机构。前插式弹匣井及转向供弹机构安装到扳机护圈的前面,适用于改进传统的有托结构枪支,能够使用尺寸较大的装载步枪子弹的双排双进弹匣,有利于降低枪支的高度,减少
钩挂。
20.本发明可产生以下的有益效果。首先,该转向供弹机构最简单直接的应用是用来改造qbb95式班用机枪的偏置弹鼓。尽管新型号qjs161式班用机枪已经研发出来,但是qbb95式班用机枪的保有量还很大,改造后可以使得qbb95式班用机枪更好地发挥余热。
21.其次是用来开发新的适配枪支。以结构相对简单的冲锋枪为例,参照05式冲锋枪的技术指标,改用后插式弹匣井可以适配50发5.8mm手枪弹的双排双进长弹匣,或者适配9mm手枪弹的双排双进长弹匣,故障率低于四排弹匣。使用后插式弹匣井不仅可以降低全枪高度且有利于减少钩挂。解决了05式冲锋枪四排弹匣搁手的问题,同时使抛壳口前移,人机功效得到改善,可以更好的完成步兵战术动作。
22.工作过程:
23.以双排双进弹匣转向供弹为例,双排双进弹匣插入后插式弹匣井内时,后插式弹匣井内的导弹斜面进入双排双进弹匣的单侧抱弹口两侧的开槽内,沿着导弹斜面释放子弹进入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控制范围,同时双排双进弹匣被弹匣卡笋锁定。
24.子弹在双排双进弹匣的推弹簧推动下,子弹弹体的前后两端受到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引导完成转向并进入到单排小弹匣内部,并且被单排小弹匣顶端的抱弹口锁定位置。
25.当枪机推弹突笋把子弹推出抱弹口使单排小弹匣内部出现空位时,下面双排双进弹匣内的子弹在推弹簧驱动下持续推向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控制范围,构成持续的转向供弹的过程。
附图说明
26.图1:转向供弹机构的基本结构图,选择的适配供弹具——弹鼓,有利于直观的演示转向供弹机构的工作原理。
27.图2:从供弹具——弹鼓内的出弹口推出的子弹,子弹弹体的前后两端恰好接触到转向供弹机构内由单排小弹匣两侧底缘构成的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
28.图3:子弹弹体的前后两端在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引导下正在转向。
29.图4:子弹弹体的前后两端转到与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平行的位置时,完成转向过程,进入单排小弹匣内部;并且直到装满单排小弹匣,被顶端的抱弹口锁定位置。
30.图5:后插式弹匣井结构图,转向供弹机构位于后插式弹匣井的上方。
31.图6:后插式弹匣井所适配的双排双进弹匣结构图,采用单侧抱弹口结构。
32.图7:双排双进弹匣插入后插式弹匣井内时,后插式弹匣井内的导弹斜面进入双排双进弹匣的单侧抱弹口两侧的开槽内,释放子弹进入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控制范围,同时双排双进弹匣被弹匣卡笋锁定。
33.图8:子弹在双排双进弹匣的推弹簧推动下,子弹弹体的前后两端受到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引导完成转向并进入到单排小弹匣内部,并且被单排小弹匣顶端的抱弹口锁定位置。
34.图9:当枪机推弹突笋把子弹推出抱弹口使得小弹匣内出现空位时,后面的子弹在双排双进弹匣内推弹簧驱动下推向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图示中的子弹弹体正处于转向过程。
35.图10:适用于传统有托结构的前插式弹匣井及转向供弹机构示意图。前插式弹匣井内的子弹弹头指向右方为默认状态,子弹弹头部沿着右侧的导弹斜面与转向斜面构成的弧线逆时针转向,使弹头部指向前方弹膛位置,按照前面对转向供弹机构的描述,把右侧向前导向的转向斜面标注为转向斜面1。
36.附图中:1.单排小弹匣,2.单排小弹匣的抱弹口,3.转向斜面1,4.转向斜面2,5.保护罩,6-1.供弹具——弹鼓,6-2.供弹具——双排双进弹匣,7.出弹口,8.子弹,9.小握把,10.后插式弹匣井,11.导弹斜面,12.窗口,13.弹匣卡笋底座,14.弹匣卡笋,15.安装轴,16.扭矩簧,17.弹匣卡笋前端,18.弹匣卡笋后端,19.双排双进弹匣的单侧抱弹口,20.双排双进弹匣单侧抱弹口两侧的开槽位置,21.双排双进弹匣的闭锁突笋,22.推弹板,23.推弹簧,24.枪机,25.枪机推弹突笋,26.枪机复进簧,27.枪管,28.前插式弹匣井。
具体实施方式
37.双排双进弹匣插入后插式弹匣井内并被弹匣卡笋锁定,同时后插式弹匣井内的导弹斜面进入双排双进弹匣的单侧抱弹口两侧的开槽内,释放子弹进入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控制范围,子弹弹体的前后两端沿着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引导完成转向,进入到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之间的单排小弹匣内部,并且被单排小弹匣顶端的抱弹口锁定位置。
38.当枪机的推弹突笋把子弹推出抱弹口使单排小弹匣内部出现空位时,后面的子弹在双排双进弹匣内推弹簧的驱动下推向转向斜面1、转向斜面2的控制范围,构成持续的转向供弹过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