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光学视窗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1:44: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器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视窗。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各种摄像仪、激光测距、红外检测以及光学传感器等光接收与发射装置及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在应用中,这些装置及设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都离不开相应的光学视窗,故此光学视窗的工艺和用途均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3.其中,随着智能驾驶的不断发展,激光雷达(lidar)是未来智能驾驶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因此,人们对于激光雷达光学视窗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首先,基于安全的考虑,激光雷达玻璃光学视窗必须实现防爆的功能;其次,基于美观的需求,雷达光学视窗必须实现黑色。
4.目前的雷达玻璃视窗普遍是通过白玻(超白玻璃)镀黑膜与pvb(聚乙烯醇缩丁醛酯)压合后实现发黑及防爆的要求。其存在如下一些不足:(1)、成本高:首先,玻璃镀黑膜的良率低,导致单玻璃的成本上升;其次,压合需要采用两片玻璃,成本大。(2)、通用性差:pvb压合方案只能适用于平面玻璃视窗,不能在曲面玻璃视窗上压合。(3)、现有平面玻璃的夹胶工艺多用高温压合,工艺中需要高温的条件,使得生产效率低;而另一方面,曲面玻璃的夹胶工艺均采用真空袋加工,然而,现有的用于此工艺的真空袋存在以下缺点: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不易清洗,真空袋重复使用率低以及在抽真空、加热过程中极易漏气等。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视窗可解决或至少部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视窗,该光学视窗包括:薄膜、光学透明胶层和透明视窗,所述光学透明胶层位于所述透明视窗和所述薄膜之间,所述薄膜通过所述光学透明胶层贴附于所述透明视窗的表面。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薄膜为黑色薄膜。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薄膜为黑色树脂薄膜。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视窗的材质为玻璃。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视窗为平面视窗。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视窗为曲面视窗。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薄膜的厚度在0.015mm至0.5mm的范围内。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透明胶层通过辊压贴膜的方式贴合于所述透明视窗的表面。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薄膜通过辊压贴膜的方式贴合于所述光学透明胶层的远离所述透明视窗的一侧。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薄膜通过所述光学透明胶层贴附于所述透明视窗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为所述透明视窗在应用中远离外部环境一侧的表面。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视窗的远离所述薄膜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增透膜。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增透膜的远离所述透明视窗一侧的表面上还设置有防水膜。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薄膜的远离所述透明视窗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增透膜。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通过光学透明胶层将薄膜贴附于透明视窗表面所得到的光学视窗,可实现光学视窗外观整体发黑效果及防爆功能,并且具有下列至少之一的有益效果:可使整体成本下降一半以上,例如可由约268元/pcs降低至约110元/pcs;可实现不同曲面的贴合,从而实现曲面外罩的防爆功能,工艺简单,量产性好;光学视窗产品对可见光的阻隔能力能使得产品整体显黑,更美观;在实现防爆和耐冲击的同时,光学视窗又可具备较好的红外透光性能;产品透过率更好,雾度(画面颗粒感)更低,可提升光学视窗的透过率,进一步提高激光雷达的精度。此外,相较而言,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贴膜防爆在平面、曲面视窗上还有如下特殊优势:(1)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2)治具可重复使用;(3)工艺过程无需使用高温,对员工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
2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平面光学视窗的示意图;
22.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曲面光学视窗的示意图;以及
23.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光学视窗制作工艺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中的任何一个及任何两个或更多的任何组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25.相对于示例或实施方式的措辞“可”的使用(例如,关于示例或实施方式可包括或实现的内容)意指存在包括或实现这种特征的至少一个示例或实施方式,而全部示例或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26.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尤其不表示任何的先后顺序。例如,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教导的情况下,本文中的第一增透膜也可以称为第二增透膜,第二增透膜也可以称为第一增透膜。
27.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可能已稍微夸大了各部件的厚度、尺寸和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28.在整个说明书中,当诸如一个元件被描述为位于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位于该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该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该元件与该另一元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相反地,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可不存在介于该元件与该另一元件之间的其它元件。
29.为了便于描述,可在本文中使用诸如“在
……
上方”“较上”、“在
……
下方”和“较下”的空间相对措辞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除附图中描绘的定向之外,这种空间相对措辞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方”或相对于另一元件“较上”的元件将在该另一元件“下方”或相对于该另一元件“较下”。因此,根据设备的空间定向,措辞“在
……
上方”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定向。设备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定向),并且应相应地解释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措辞。
30.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还存在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列表中的全部特征,而不是仅仅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
31.如在本文中使用的,词语“大致”、“大约”、“基本上”以及类似的词语用作表近似的词语,而不用作表程度的词语,并且旨在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认识到的测量值或计算值中的固有偏差。
32.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术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进行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33.下面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34.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平面光学视窗的示意图。接下来,将结合图1详细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学视窗100及其组成部分。
35.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学视窗100可包括薄膜101、光学透明胶层(oca)102和透明视窗103。其中,光学透明胶层102位于薄膜101和透明视窗103之间,薄膜101通过光学透明胶层102贴附于透明视窗103的表面。
36.光学视窗100具体可用作例如激光雷达的光学视窗。薄膜101可以是黑色薄膜。薄膜101可具有例如高透性和高韧性等特点。
37.薄膜101可以是黑色树脂薄膜,薄膜101可具有例如高透性和高韧性等特点。此外,树脂薄膜的可见光阻隔能力能使光学视窗100整体显黑,使得产品更加美观。
38.oca胶层102用于胶合薄膜101与透明视窗103,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常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高、胶结强度好等特点,并且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具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树脂薄膜和oca胶层具有高韧性,具备较大的耐冲击能力,使得光学视窗100可以通过车规碎石冲击试验。并且,oca胶层的高粘度可实现光
学视窗100防爆功能。与现有技术的玻璃与pvb(聚乙烯醇缩丁醛酯)压合方案相比,因树脂薄膜与oca胶层较玻璃更廉价,因此整体成本可下降一半以上,根据具体实施方式,例如可由约268元/pcs降低至约110元/pcs。进一步地,oca胶层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pvb具有更好的透过率,雾度(画面颗粒感)更低,可提升光学视窗的透过率,从而有利于在应用中进一步提高对例如激光雷达等的使用精度。
39.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透明视窗103的材质可以是玻璃。例如,透明视窗103的材质可以是白玻(超白玻璃),其在工业产品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且可靠性良好、反射率较低。
40.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透明视窗103还可以选用其它合适的材料。例如,透明视窗103的材质可以是塑料,进一步地,透明视窗103可以选用贴有耐冲击硬膜的塑料材质,以达到其在具体应用环境中所需的耐冲击性能。
41.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透明视窗103可以为平面视窗,如图1中所示,以适用于例如需要平面形式光学视窗的应用场景。
42.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透明视窗103还可以是曲面视窗,以适用于例如需要曲面的应用环境或设备。如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曲面光学视窗的示意图。由图可见,薄膜101可弯曲成和透明视窗103相同的曲面形状以实现良好贴合。
43.薄膜101的厚度可选在例如0.015mm至0.5mm的范围内。如前所述,薄膜101可以是黑色树脂薄膜,树脂薄膜在0.015mm至0.5mm的厚度下可实现任意弯曲,可实现不同曲面的贴合,从而可实现不同曲面的光学视窗的防爆功能。且工艺简单,量产性好。
4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oca胶层102可以通过辊压贴膜的方式贴合于透明视窗103的表面。例如,可通过滚轮对oca胶层102和透明视窗103的表面进行滚压贴合。
45.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薄膜101可以通过辊压贴膜的方式贴合于oca胶层102的远离透明视窗103的一侧。即,薄膜101可以通过辊压贴膜的方式由oca胶层102贴附于透明视窗103的表面。例如,在通过滚轮对oca胶层102和透明视窗103的表面进行滚压贴合的基础上,可同样通过滚轮对薄膜101和oca胶层102进行滚压贴合,以使得薄膜101通过oca胶层102贴附于透明视窗103的表面。
46.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薄膜101可通过oca胶层102贴附于透明视窗103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可以是透明视窗103在应用中远离外部环境200一侧的表面。相对地,透明视窗103在应用中接触外部环境200一侧的表面可为其外表面,如图1中所示的s1即为透明视窗103的外表面,其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200中。如前所述,透明视窗103的的内表面可通过oca胶层102进一步贴附薄膜101,在光学视窗100的具体应用中,例如激光雷达等设备或元件可设置于光学视窗100的薄膜101一侧。
47.进一步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透明视窗103的远离薄膜101一侧的表面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增透膜。即,透明视窗103的外表面s1上可设置有第一增透膜(图中未示出)。第一增透膜的设置,可进一步提升光学视窗100的整体红外透过率,从而更有利于保证例如激光雷达等设备的使用效果和精度。具体地,可采用例如真空蒸发镀膜的方式对透明视窗103的外表面s1镀第一增透膜。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镀第
一增透膜的具体方式并不限于此。
48.更进一步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在如上所述的第一增透膜的远离透明视窗103一侧的表面上进一步设置防水膜(图中未示出)。防水膜的设置,可提高光学视窗100的防水性,同时也更有利于保证例如激光雷达等设备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使用效果和精度。具体地,可采用例如真空蒸发镀膜的方式对透明视窗103的外表面s1在上述第一增透膜的基础上进一步镀防水膜。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镀防水膜的具体方式并不限于此。
49.在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光学视窗100的薄膜101的远离透明视窗103一侧的表面上还可设置第二增透膜(图中未示出)。即,如图1所示,在薄膜101的s2面上可设置第二增透膜。第二增透膜的设置,可进一步提升光学视窗100整体的红外透过率,从而更有利于保证例如激光雷达等设备的使用效果和精度。具体地,可采用例如真空蒸发镀膜的方式对薄膜101的s2面镀第二增透膜。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镀第二增透膜的具体方式亦不限于此。
50.下面将分别结合图1、图2和图3详细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几个具体实施例。
51.具体实施例一:
52.再次参见图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平面光学视窗的示意图。由图1可见,透明视窗103具有平面形状,相应地,薄膜101亦具有平面形状,且薄膜101可具有与透明视窗103相同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薄膜101可选用黑色高透的树脂薄膜,透明视窗103可选用玻璃视窗,黑色高透的树脂薄膜101可通过oca胶层102良好贴附于玻璃视窗103的远离外部环境200的内侧面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辊压贴膜的方式将oca胶层102及黑色高透的树脂薄膜101贴合于玻璃视窗103的远离外部环境200的内侧面上。首先,通过滚轮对oca胶带和玻璃视窗103内表面进行滚压贴合,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通过滚轮将黑色高透树脂薄膜和oca胶带进行滚压贴合,从而实现黑色高透树脂薄膜良好贴附于玻璃视窗103上。
53.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黑色树脂薄膜101的厚度可为0.03mm,其红外透过率可达到大于92%,可见光透过率可达到小于5%。并且,在黑色树脂薄膜101的表面s2上还镀有增透膜,增透膜可采用真空蒸发镀膜的方式实现。oca胶层102的厚度可在20μm至250μm的范围内,oca胶层102的的光透过率可达99%以上。玻璃视窗103的厚度可在1mm至5mm的范围内,其光透过率在91%以上,在玻璃视窗103的靠近外部环境200一侧的表面s1上可先镀一层增透膜,在增透膜上可进一步再镀一层防水膜,增透膜和防水膜可采用例如真空蒸发镀膜的方式实现。
54.oca胶层102及树脂薄膜101具有高韧性,按上述厚度搭配的oca胶层102及树脂薄膜101具备较大的耐冲击能力,可提升光学视窗100的耐冲击性能,光学视窗100可通过车规碎石冲击试验。同时oca胶层102还具有高粘接力,可实现光学视窗100的防爆性能,即,光学视窗100破碎时不会产生玻璃飞溅。树脂薄膜101整体发黑,如前文所述,其可见光透过率小于5%,从而可实现光学视窗100的外观整体发黑,使光学视窗100的外观更加美观。此外,如前文所述,oca胶层102的光透过率可达99%以上,而且树脂薄膜101和玻璃视窗103又都镀有了增透膜,因而可实现光学视窗100整体的红外透过率大于92%,进而可保证激光雷达的
使用效果和精度。
55.如前文中所描述的,现有技术中是通过白玻(超白玻璃)镀黑膜与pvb(聚乙烯醇缩丁醛酯)压合实现光学视窗发黑及防爆的要求,即,现有技术中光学视窗的结构至少要包括两片玻璃以压合pvb从而实现发黑及防爆的要求。相较之下,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所得到的光学视窗100具有如下至少之一的有益效果:第一,成本低,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玻璃镀黑膜的生产良率较低,导致每单片玻璃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光学视窗100不再需要两片玻璃,而是仅需要一片玻璃,并且树脂薄膜与oca胶的组合相较于玻璃与pvb的组合更廉价,整体成本可下降一半以上,具体可由约268元/pcs降低至约110元/pcs。第二,通用性好,树脂薄膜在0.015mm至0.5mm厚度下可实现任意弯曲,可实现不同曲面的贴合,从而可实现不同曲面的光学视窗的防爆功能,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玻璃与pvb压合视窗只能适用于平面玻璃视窗的缺陷,可参见下文具体实施例二中的描述。第三,如上文所述,树脂薄膜的可见光阻隔能力能使光学视窗产品整体显黑,满足车规要求,且产品更加美观大方。第四,oca胶层相较于pvb具有更佳的红外透过率,且雾度(画面颗粒感)更低,而树脂薄膜增透后的红外透过率和普通的光学玻璃相当,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光学视窗整体可具有更佳的红外透过率,因而更有利于提高激光雷达的使用效果和精度。第五,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光学视窗可通过辊压贴合工艺制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pvb与玻璃的高温压合工艺,使得工艺更简单、更安全,且治具等可实现重复使用,量产性好。
56.具体实施例二:
57.参见图2,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曲面光学视窗的示意图。由图2可见,透明视窗103具有曲面形状,相应地,薄膜101亦具有相同的曲面形状,且薄膜101可具有与透明视窗103相同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薄膜101可选用黑色高透的树脂薄膜,透明视窗103可选用玻璃视窗,黑色高透的树脂薄膜101可通过oca胶层102良好贴附于玻璃视窗103的远离外部环境200的内侧面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辊压贴膜的方式将oca胶层102及黑色高透的树脂薄膜101贴合于玻璃视窗103的远离外部环境200的内侧面上。首先,通过滚轮对oca胶带和玻璃视窗103内表面进行滚压贴合,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通过滚轮将黑色高透树脂薄膜和oca胶带进行滚压贴合,从而实现黑色高透树脂薄膜良好贴附于玻璃视窗103上。
58.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黑色树脂薄膜101的厚度可为0.375mm,黑色树脂薄膜101在该厚度下可任意弯曲,更进一步地,黑色树脂薄膜101在0.015mm至0.5mm的厚度范围内时可实现任意弯曲,黑色树脂薄膜101的红外透过率可达到大于92%,可见光透过率可达到小于5%。并且,在该实施例中,在黑色树脂薄膜101的表面s2上还镀有增透膜,增透膜可采用真空蒸发镀膜的方式实现。oca胶层102的厚度可在20μm至250μm的范围内,oca胶层102的的光透过率可达99%以上。曲面形状的玻璃视窗103的厚度可在1mm至5mm的范围内,曲面形状的玻璃视窗103的弯曲曲率半径可在55mm至500mm的范围内,其光透过率可达91%以上,在玻璃视窗103的靠近外部环境200一侧的表面s1上可先镀一层增透膜,在增透膜上可进一步再镀一层防水膜,增透膜和防水膜可采用例如真空蒸发镀膜的方式实现。由该实施例可见,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光学视窗可实现曲面光学视窗的加工制造,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玻璃与pvb压合仅能制造平面光学防爆视窗的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进步。
59.与上文实施例一中的介绍相类似的,oca胶层102及树脂薄膜101具有高韧性,按该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厚度搭配的oca胶层102及树脂薄膜101具备较大的耐冲击能力,可提升光学视窗100的耐冲击性能,光学视窗100可通过车规碎石冲击试验。同时oca胶层102还具有高粘接力,可实现光学视窗100的防爆性能,即,光学视窗100破碎时不会产生玻璃飞溅。树脂薄膜101整体发黑,如前文所述,其可见光透过率小于5%,从而可实现光学视窗100的外观整体发黑,使光学视窗100的外观更加美观。此外,如前文所述,oca胶层102的的光透过率可达99%以上,而且树脂薄膜101和玻璃视窗103又都镀有了增透膜,因而可实现光学视窗100整体的红外透过率大于92%,进而可保证激光雷达的使用效果和精度。
60.可以理解的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光学视窗100相较于采用传统技术的普通光学视窗具有如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相同的有益效果:成本低、通用性好、更美观、更佳的红外透过率、工艺更简单、操作更安全以及量产性更好等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1.具体实施例三:
62.参见图3,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光学视窗制作工艺路线图。由图3可见,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光学视窗制作工艺可包括如下四个工艺步骤:玻璃视窗镀膜;辊压贴膜;除泡;以及树脂薄膜镀膜。
63.结合前文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学视窗100可包括黑色树脂薄膜101、oca胶层102和玻璃视窗103。其中,oca胶层102可位于黑色树脂薄膜101和玻璃视窗103之间,黑色树脂薄膜101可通过oca胶层102贴附于玻璃视窗103的内表面。并且,玻璃视窗103的暴露于外部环境200中的外表面s1上可镀第一增透膜和防水膜;黑色树脂薄膜101的远离玻璃视窗103一侧的表面上可镀第二增透膜。下面将结合图3进一步详细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学视窗100的具体制作工艺。
64.首先,给玻璃视窗103镀膜。具体地,对玻璃视窗103镀膜可包括镀增透膜和防水膜。在玻璃视窗103的外表面s1上,采用例如真空蒸发镀膜的方式先镀第一增透膜,进一步地,在该第一增透膜上,同样可采用例如真空蒸发镀膜的方式再镀一层防水膜。如前所述,第一增透膜的设置,可进一步提升光学视窗100的整体红外透过率,从而更有利于保证例如激光雷达等设备的使用效果和精度。而防水膜的设置,可提高光学视窗100的防水性,也更有利于保证例如激光雷达等设备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使用效果和精度。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镀第一增透膜以及防水膜的具体方式并不限于此。
65.其次,对玻璃视窗103进行辊压贴膜。具体地,黑色树脂薄膜101可以通过辊压贴膜的方式由oca胶层102贴附于玻璃视窗103的内表面。例如,可通过滚轮对oca胶层102和玻璃视窗103的内表面进行滚压贴合,先将oca胶层102贴合于玻璃视窗103的内表面,然后,可采用同样的方式,通过滚轮对黑色树脂薄膜101和oca胶层102进行滚压贴合,以使得黑色树脂薄膜101与oca胶层102实现贴合,进而实现黑色树脂薄膜101通过oca胶层102与玻璃视窗103的贴合。
66.再次,对经过上述步骤后的产品进行除泡操作,例如,可通过增加气压的方式进行加压除泡,以使得黑色树脂薄膜101与oca胶层102以及玻璃视窗103之间实现更紧密、无气泡的贴合,从而在光学视窗100的后续应用中可更有利于保证例如激光雷达等设备的使用效果和精度。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泡工艺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不限于此。
67.最后,给黑色树脂薄膜101镀膜。具体地,可在黑色树脂薄膜101的远离玻璃视窗
103一侧的表面s2上镀第二增透膜,可采用例如真空蒸发镀膜的方式。如前所述,黑色树脂薄膜101上第二增透膜的设置,可进一步提升光学视窗100整体的红外透过率,从而更有利于保证例如激光雷达等设备的使用效果和精度。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镀增透膜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不限于此。
68.由上述对各工艺步骤的介绍可知,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光学视窗制作工艺相对更简单高效,成本也更低。具体而言,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光学视窗制作效率可实现小于30s/pcs。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该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视窗制作工艺可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
69.综上可见,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学视窗在可以很好地实现光学视窗外观整体发黑效果及防爆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成本低(可实现成本低于现有生产成本的50%)、通用性好、更美观、更佳的红外透过率、工艺更简单、生产效率更高、制作工艺更安全以及量产性更好等至少之一的有益效果。
70.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提供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示例仅仅是为了说明实现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装置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能方式中的一些方式,这些方式将在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之后显而易见。
7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明确限定或与上下文相矛盾,否则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方法中包含的具体步骤不必限于所记载的顺序,而可以任意顺序执行或并行地执行。
72.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也应被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保护范围内。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