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扳机按键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0:54: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扳机按键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近年来例如各类操作手柄、玩具枪、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外设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使用外设时的感官要求也越来越高。正因如此,如何能够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例如各类操作手柄、玩具枪、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的感官要求,也成为了研发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扳机按键装置,旨在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从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例如各类操作手柄、玩具枪、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的感官要求。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扳机按键装置,该扳机按键装置包括:
5.底座;
6.按键,所述按键具有相连接的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固定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以使所述按键具有弹起位和下沉位;
7.摆锤,所述摆锤具有相连接的安装端和摆动端,所述安装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以使所述摆锤具有第一摆动位和第二摆动位;
8.二连杆机构,所述二连杆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摆动端,所述二连杆机构具有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所述摆锤于第一摆动位时驱使所述二连杆机构处于展开状态,以与位于下沉位的所述按键接触,所述摆锤于第二摆动位时驱使所述二连杆机构处于收拢状态,以驱使所述按键由下沉位回复至弹起位;以及
9.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底座,用于驱使所述摆锤在第一摆动位和第二摆动位之间摆动。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涡轮轴,所述涡轮轴插装于所述底座;
11.所述摆锤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沿所述摆动端的摆动路径延伸设置,所述涡轮轴的朝向所述摆锤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导槽。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的转动中心与所述二连杆机构的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一端的转动中心同轴设置。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二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背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摆动端转动连接;
14.所述第一连杆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形成有顶推面,所述按键的内侧形成有
受力面;
15.所述二连杆结构由展开状态转换为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顶推面与所述受力面的抵顶配合驱使所述按键由下沉位回复至弹起位。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摆动端的朝向所述二连杆机构的一侧设有两相对设置的连接板,每一所述连接板开设有一连接孔,两所述连接孔相对设置;
17.所述二连杆机构的朝向所述摆动端的一端设有两连接柱,每一所述连接柱朝向一所述连接板设置,并插设于一所述连接孔。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连接孔的安装缺口,用于将所述连接柱导入所述连接孔。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和传动筋条,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传动筋条设于所述摆动端,并沿所述摆动端的摆动路径延伸设置,所述传动筋条的面向所述齿轮的一侧沿所述传动筋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凸齿;
20.所述传动筋条通过若干所述凸齿与所述齿轮啮合,以驱动所述摆动端摆动。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涡轮、蜗杆以及电机,所述涡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齿轮设于所述涡轮,并与所述涡轮同轴设置,以随所述涡轮的转动而转动;
22.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蜗杆转动,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啮合,以驱动所述涡轮转动。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摆锤盖设在所述涡轮的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齿轮和所述传动筋条均位于所述摆锤的面向所述涡轮的一侧,所述齿轮位于所述传动筋条的内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面向所述齿轮的一侧形成有收容槽,所述涡轮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收容槽的底壁开设有贯通孔,所述涡轮的面向所述贯通孔的轮盘盘面开设有安装槽;
25.所述扳机按键装置还包括第一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底座的背离所述涡轮的一侧,并面向所述贯通孔设置;
26.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传感器连接轴,所述传感器连接轴穿设于所述贯通孔,所述传感器连接轴的朝向所述涡轮的一端插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以随所述涡轮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传感器连接轴的背离所述涡轮的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上,以触发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
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按键的一侧设有扳机轴,所述固定端的内侧设有两并排设置的安装耳,每一所述安装耳开设有一安装孔,两所述安装孔相对设置,所述扳机轴穿设于两所述安装孔。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扳机按键装置还包括第二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底座,且位于两所述安装耳之间,所述扳机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以触发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扳机按键装置还包括侧盖,所述侧盖盖合于所述底座,并罩盖至少部分所述驱动组件;
30.且/或,所述扳机按键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抵接,
另一端与所述按键相抵接,用于驱动所述按键复位。
3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二连杆机构被摆锤驱动、并具有由展开状态向收拢状态转换的趋势时,并且当按键处于“下沉位”时,按键将在二连杆机构的驱动下具有由“下沉位”向“弹起位”移动的趋势;此时,若用户的手指按压按键,按键则会向用户的手指反馈作用力,从而实现力反馈功能。而当摆锤不再驱动二连杆机构时,二连杆机构的由展开状态向收拢状态转换的趋势被撤销,按键的由“下沉位”向“弹起位”移动的趋势被撤销;此时,反馈在用户手指上的作用力则得以撤销,按键可在用户的按压下由“弹起位”向“下沉位”移动。这样,便可完成与用户手指的交互行为,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从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例如各类操作手柄、玩具枪、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的感官要求。
32.并且,可以理解地,利用摆锤对二连杆机构进行驱动的设计,即是通过圆周运动实现对二连杆机构的驱动;这样,便可避免采用直线型驱动方式所带来的占用空间大的缺陷,有利于降低扳机按键装置的体积,便于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安装和固定。
33.并且,可以理解地,由于二连杆机构对按键的驱动仅仅在一个方向上成立(即,二连杆机构只能驱动按键由“下沉位”向“弹起位”移动,并不能驱动按键由“弹起位”向“下沉位”移动),当摆锤驱动二连杆机构来到“第一摆动位”并锁持时,按键上将不再存在力反馈作用,相当于扳机按键装置的力反馈功能得以关闭;如此,便可使扳机按键装置能够自由开启或关闭力反馈功能,从而更加灵活地满足用户不同时期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扳机按键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端盖已隐藏,按键处于弹起位,二连杆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摆锤处于避让位;
36.图2为图1中扳机按键装置一状态下的剖视图,其中,按键处于弹起位,二连杆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摆锤处于第一摆动位;
37.图3为图1中扳机按键装置的爆炸图;
38.图4为图3中底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9.图5为图3中按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0.图6为图3中摆锤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1.图7为图3中涡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2.图8为图3中传感器连接轴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3.图9为图1中扳机按键装置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按键处于下沉位,二连杆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摆锤处于第一摆动位;
44.图10为图1中扳机按键装置再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按键处于弹起位,二连杆机构处于收拢状态,摆锤处于第二摆动位。
45.附图标号说明:
[0046][0047][0048]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50]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51]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
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52]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3]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4]
针对背景技术所反映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扳机按键装置,旨在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从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例如各类操作手柄、玩具枪、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的感官要求。
[0055]
下面将在具体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扳机按键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0056]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该扳机按键装置100包括:
[0057]
底座10;
[0058]
按键20,所述按键20具有相连接的固定端21和移动端23,所述固定端21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0,以使所述按键20具有弹起位和下沉位;
[0059]
摆锤30,所述摆锤30具有相连接的安装端31和摆动端33,所述安装端31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0,以使所述摆锤30具有第一摆动位和第二摆动位;
[0060]
二连杆机构40,所述二连杆机构4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0、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摆动端33,所述二连杆机构4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所述摆锤30于第一摆动位时驱使所述二连杆机构40处于展开状态,以与位于下沉位的所述按键20接触,所述摆锤30于第二摆动位时驱使所述二连杆机构40处于收拢状态,以驱使所述按键20由下沉位回复至弹起位;以及
[0061]
驱动组件50,所述驱动组件50设于所述底座10,用于驱使所述摆锤30在第一摆动位和第二摆动位之间摆动。
[0062]
可以理解地,底座10,可为按键20、摆锤30、二连杆机构40、驱动组件50等提供稳定的安装平台;底座10既可以是为了安装按键20、摆锤30、二连杆机构40、驱动组件50等而专门设置的独立于电子设备外壳的部件,也可以由电子设备的外壳充当。
[0063]
按键20,既可以是各类操作手柄(例如游戏手柄等)的按键20,也可以是玩具枪的扳机,还可以是虚拟现实设备(简称vr设备)的按键20,亦或者是增强现实设备(简称ar设备)的按键20。按键20用于与用户的手指接触:按键20的固定端21与底座10转动连接,使得按键20的移动端23可绕固定端21进行转动而发生位移,从而能够“弹起”至最高处而获得“弹起位”,或者“下沉”至最低处而获得“下沉位”,进而使得按键20可向用户的手指反馈作用力,或者撤销反馈在用户手指上的作用力,进而完成与用户的交互。
[0064]
底座10上还配置有摆锤30和驱动组件50:摆锤30的安装端31与底座10转动连接,使得摆锤30的摆动端33可绕安装端31进行摆动而发生位移,从而能够获得远离按键20的“第一摆动位”和靠近按键20的“第二摆动位”;驱动组件50与摆锤30传动连接,以驱使摆锤
30在“第一摆动位”和“第二摆动位”之间摆动。
[0065]
进一步地,底座10与摆锤30的摆动端33之间还连接有二连杆机构40,即二连杆机构40的一端与底座10转动连接,二连杆机构40的另一端与摆锤30的摆动端33转动连接。具体为:二连杆机构40包括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3,第一连杆41的一端与第二连杆4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41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杆43的一端与底座10转动连接,第二连杆43的背离所述第一连杆41的一端与摆锤30的摆动端33转动连接;此时,底座10、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3以及摆锤30共同构成了“四连杆机构”。
[0066]
也就是说,在驱动组件50驱动摆锤30摆动的过程中,二连杆机构40的状态可随之发生变化,具体为:当摆锤30在驱动组件50驱动下处于“第一摆动位”时,二连杆机构40处于展开状态,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41与第二连杆43呈钝角的状态(如图2和图9所示);此时,第一连杆41的与第二连杆43转动连接的一端被第二连杆43拉动至远离按键20“弹起位”的位置(如图2和图9所示);此时,第一连杆41与位于“弹起位”的按键20之间存在活动空间,以使按键20可以由“弹起位”下沉至“下沉位”,也即,可使用户在无力反馈的条件下执行下压按键20的动作(如图2和图9所示)。
[0067]
而当摆锤30在驱动组件50驱动下处于“第二摆动位”时,二连杆机构40处于收拢状态,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41与第二连杆43呈锐角设置(如图10所示);此时,第一连杆41的与第二连杆43转动连接的一端被第二连杆43推动至靠近按键20“弹起位”的位置(如图10所示);此时,第一连杆41与位于“弹起位”的按键20之间不存在活动空间,以使按键20被抵顶在“弹起位”上(如图10所示)。
[0068]
需要说明的是,二连杆机构40的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是相对于自身而言的,即二连杆机构40由展开状态转换为收拢状态时,第一连杆41与第二连杆43的夹角是在变小的,呈收拢的趋势;相反,二连杆机构40由收拢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时,第一连杆41与第二连杆43的夹角是在变大的,呈展开的趋势;第一连杆41与第二连杆43的夹角的实际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进行合理设置,并不局限。
[0069]
可以理解地,当二连杆机构40被摆锤30驱动、并具有由展开状态向收拢状态转换的趋势时,并且当按键20处于“下沉位”时,按键20将在二连杆机构40的驱动下具有由“下沉位”向“弹起位”移动的趋势;此时,若用户的手指按压按键20,按键20则会向用户的手指反馈作用力,从而实现力反馈功能。而当摆锤30不再驱动二连杆机构40时,二连杆机构40的由展开状态向收拢状态转换的趋势被撤销,按键20的由“下沉位”向“弹起位”移动的趋势被撤销;此时,反馈在用户手指上的作用力则得以撤销,按键20可在用户的按压下由“弹起位”向“下沉位”移动。这样,便可完成与用户手指的交互行为,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从而满足用户对相关设备(例如各类操作手柄、玩具枪、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的感官要求。
[0070]
并且,可以理解地,利用摆锤30对二连杆机构40进行驱动的设计,即是通过圆周运动实现对二连杆机构40的驱动;这样,便可避免采用直线型驱动方式所带来的占用空间大的缺陷,有利于降低扳机按键装置100的体积,便于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安装和固定。
[0071]
并且,可以理解地,由于二连杆机构40对按键20的驱动仅仅在一个方向上成立(即,二连杆机构40只能驱动按键20由“下沉位”向“弹起位”移动,并不能驱动按键20由“弹起位”向“下沉位”移动),当摆锤30驱动二连杆机构40来到“第一摆动位”并锁持时,按键20
上将不再存在力反馈作用,相当于扳机按键装置100的力反馈功能得以关闭;如此,便可使扳机按键装置100能够自由开启或关闭力反馈功能,从而更加灵活地满足用户不同时期的使用需求。
[0072]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组件50既可以是后文中的电机55、蜗杆54、涡轮53、齿轮51、传动筋条52等进行配合的形式(后文中会展开说明);也可以是直线型的驱动组件50(例如直线电机55、气缸、电缸、丝杆传动机构等),以利用直线型的驱动组件50中做直线运动的滑移端,推动或拉动摆锤30摆动,从而驱使二连杆机构40在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转换;当然,对于摆锤30的驱动还可以是其他合理且有效的方式,例如将摆锤30的安装端31直接安装于电机55的输出轴,以利用电机55输出轴的转动,驱动摆锤30摆动。
[0073]
关于摆锤30的安装端31与底座10的转动连接,可通过摆锤轴100b实现,即:摆锤轴100b插装在底座10上,摆锤30的安装端31套设在摆锤轴100b上(当然,在具有如后文中介绍的侧盖90的实施例中,摆锤轴100b的背离底座10的一端还可以进一步插装在侧盖90上,以增强摆锤轴100b的稳定性,增强摆锤30摆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摆锤30与摆锤轴100b之间既可以发生相对转动(此时,摆锤轴100b相对于底座10转动或不转动均可,摆锤30可相对于摆锤轴100b转动,从而实现摆锤30相对于底座10摆动的目的);摆锤30与摆锤轴100b之间也可以不发生相对转动(此时,摆锤轴100b可相对于底座10转动,以使摆锤轴100b可随摆锤轴100b而相对于底座10摆动)。
[0074]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21的转动中心与所述二连杆机构40的与所述底座10转动连接的一端的转动中心同轴设置。
[0075]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朝向所述按键20的一侧设有扳机轴100a,所述固定端21的内侧设有两并排设置的安装耳211,每一所述安装耳211开设有一安装孔211a,两所述安装孔211a相对设置,所述扳机轴100a穿设于两所述安装孔211a。与此同时,第一连杆41的背离第二连杆43的一端开设有转轴孔,扳机轴100a还同时穿设于该转轴孔。
[0076]
可以理解地,通过将按键20的固定端21与第一连杆41的背离第二连杆43的一端同轴设置,可实现按键20与第一连杆41的同步摆动,二者之间并不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可以有效缓解因为部件之间摩擦而导致的部件损坏的问题,使得二连杆机构40对按键20的驱动更加稳定、更加可靠,进而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
[0077]
如图3、图5及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41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杆43的一侧形成有顶推面411,所述按键20的内侧形成有受力面25;
[0078]
所述二连杆结构由展开状态转换为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41通过所述顶推面411与所述受力面25的抵顶配合驱使所述按键20由下沉位回复至弹起位。
[0079]
可以理解地,利用顶推面411与受力面25的抵顶配合,可以有效增大第一连杆41与按键20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形成更加稳定的顶推作用,有利于实现更为精确的反馈控制,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
[0080]
如图2、图3及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摆动端33的朝向所述二连杆机构40的一侧设有两相对设置的连接板331,每一所述连接板331开设有一连接孔333,两所述连接孔333相对设置;
[0081]
所述二连杆机构40的朝向所述摆动端33的一端设有两连接柱431,每一所述连接柱431朝向一所述连接板331设置,并插设于一所述连接孔333。
[0082]
此时,两连接板331在二连杆机构40的第二连杆43的两侧夹持第二连杆43,第二连杆43的朝向摆锤30的一端同时与两连接板331转动连接;这样,可使得二连杆机构40的状态转化过程更加稳定,从而有利于更加精确地控制二连杆机构40的状态转换过程,进而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
[0083]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331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连接孔333的安装缺口335,用于将所述连接柱431导入所述连接孔333。如此,可有效简化二连杆机构40的朝向摆动端33的一端与摆动端33的连接过程,降低二者之间的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
[0084]
具体地,安装缺口335开设在连接孔333孔壁的非承载侧,其宽度小于连接孔333的孔径;连接柱431的横截面形状与腰型孔的形状类似,其两个弧形侧壁所在圆周的直径与连接孔333的孔径相当,其两个平面侧壁之间的间距与安装缺口335的宽度相当。这样,在安装时,将连接柱431的其中一个弧形侧壁对准安装缺口335,向内推行,便可将连接柱431安装至连接孔333内;在连接柱431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柱431的两个弧形侧壁与连接孔333的孔壁间隙配合,便可实现连接柱431稳定地转动。可以理解地,这样的设计,避免了依靠挤压和弹性形变进行安装的“粗暴”方式,有效地保护了相关的结构,避免了结构损坏。
[0085]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杆43的背离摆锤3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的转动连接方式,可以参照第二连杆43的朝向摆锤30的一端与摆锤30的转动连接方式进行类似的设计,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86]
如图2、图3及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50包括齿轮51和传动筋条52,所述齿轮51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0,所述传动筋条52设于所述摆动端33,并沿所述摆动端33的摆动路径延伸设置,所述传动筋条52的面向所述齿轮51的一侧沿所述传动筋条5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凸齿;
[0087]
所述传动筋条52通过若干所述凸齿与所述齿轮51啮合,以驱动所述摆动端33摆动。
[0088]
这样,当齿轮51相对于底座10转动时,齿轮51便可驱动传动筋条52绕摆锤30的安装端31的转动中心发生位移;此时,由于传动筋条52固定在摆锤30的摆动端33上,传动筋条52的位移便可带动摆锤30的摆动端33发生摆动,从而使摆锤30在第一摆动位与第二摆动位之间进行移动。
[0089]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采用齿轮51传动筋条52啮合的传动方式,以驱动摆锤30摆动,可有利于实现精确的传动动作,从而有利于控制摆锤30的摆动角度,有利于控制摆锤30施加在二连杆机构40上的推力,最终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
[0090]
本实施例中,传动筋条52与摆锤30为一体成型(例如注塑、机加工等)的一体结构,可有利于减少零件数量,便于组装,且有利于提供更加稳定的传动关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筋条52也可以与摆锤30为独立制造的两个零件,后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榫卯连接、焊接等方式组装在一起。
[0091]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驱动齿轮51转动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
[0092]
(1)将齿轮51安装在从动轮上,并设置与从动轮间隔的主动轮;再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套设同步带,并将主动轮安装在电机55的输出轴上;电机55的正转和反转,便可实现齿轮51的正转和反转;
[0093]
(2)利用其他齿轮51或齿轮51组对该齿轮51进行驱动,以实现该齿轮51的正转和
反转;
[0094]
(3)将齿轮51直接安装在电机55的输出轴上;电机55的正转和反转,便可实现齿轮51的正转和反转;
[0095]
当然,除上述三种方式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选择其他有效且合理的方式,以实现齿轮51的转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96]
如图2、图3及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50还包括涡轮53、蜗杆54以及电机55,所述涡轮53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0,所述齿轮51设于所述涡轮53,并与所述涡轮53同轴设置,以随所述涡轮53的转动而转动;
[0097]
所述电机55设于所述底座10,所述电机55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54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蜗杆54转动,所述蜗杆54与所述涡轮53啮合,以驱动所述涡轮53转动。
[0098]
这样,当电机55运行时,便可驱动蜗杆54转动;当蜗杆54转动时,便可驱动涡轮53转动;当涡轮53转动时,便可驱动齿轮51转动,从而实现了对齿轮51的驱动,实现了通过齿轮51-传动筋条52对摆锤30的驱动。可以理解地,这样的方式,稳定且可靠,传动精确,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并且,这样的设计,还有利于实现电机55的横置,从而有利于降低扳机按键装置100的厚度,进而便于扳机按键装置100在电子设备中的安装和固定。
[0099]
本实施例中,涡轮53与齿轮51为一体成型(例如注塑、机加工等)的一体结构,可有利于减少零件数量,便于组装,且有利于提供更加稳定的传动关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涡轮53也可以与齿轮51为独立制造的两个零件,后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榫卯连接、焊接等方式组装在一起。
[0100]
在实际应用时,电机55可以被配置成如下形式:
[0101]
电机55包括电机55本体和减速机构,减速机构套设于电机55本体的输出轴,并与电机55本体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蜗杆54传动连接于减速机构的输出轴。此时,电机55本体通过减速机构与蜗杆54传动连接,电机55本体的输出轴的高转速便可通过减速机构而转换为减速机构的输出轴的低转速,从而使蜗杆54获得一个较佳的运动速率,进而使齿轮51、传动筋条52、摆锤30、二连杆机构40、按键20均获得一个较佳的运动速率。可以理解地,减速机构可以是齿轮51组或其他有效的形式。
[0102]
具体实施时,电机55可直接采用减速电机55的形式。这样,不仅有利于减小扳机按键装置100的体积,便于其安装固定且节省占用空间,而且减速电机55还具有效率高、可靠性高、工作寿命长、维护简便等优势。
[0103]
如图2、图3及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摆锤30盖设在所述涡轮53的背离所述底座10的一侧,所述齿轮51和所述传动筋条52均位于所述摆锤30的面向所述涡轮53的一侧,所述齿轮51位于所述传动筋条52的内侧。
[0104]
可以理解地,传动筋条52沿摆动端33的摆动路径延伸设置而呈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的圆心所在一侧即为传动筋条52的内侧;相应地,传动筋条52上的多个凸齿均设置在传动筋条52的内侧,齿轮51从传动筋条52的内侧与传动筋条52啮合。此时,通过将齿轮51配置在传动筋条52的内侧,便可将齿轮51下方的涡轮53、蜗杆54、电机556的配合结构整体向按键20所在一侧偏移设置,从而使得扳机按键装置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以降低扳机按键装置100的空间占比,进而便于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安装和固定。
[0105]
如图2、图3及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50还包括涡轮轴56,所述涡轮轴56插装于所述底座10,并穿设于所述涡轮53和所述齿轮51;
[0106]
所述摆锤30开设有导槽35,所述导槽35沿所述摆动端33的摆动路径延伸设置,所述涡轮轴56的朝向所述摆锤30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导槽35。
[0107]
可以理解地,导槽35沿摆动端33的摆动路径延伸设置而呈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的圆心即是摆锤30的转动中心。当摆锤30摆动时,涡轮轴56可在导槽35中滑动,从而起到规范摆锤30摆动的作用,使得摆锤30的运动更加稳定,从而有利于向二连接机构输出更为可靠的驱动力,进而有利于提供精确的力反馈作用。并且,这样的设计,还相当于将涡轮53、齿轮51、摆锤30、底座10“串连”在了一起,有利于提升扳机按键装置100的整体性和可靠性。
[0108]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涡轮轴56的朝向底座10的一端插装在底座10上,涡轮轴56的背离底座10的一端则插装在后文中介绍的侧盖90上;这样,涡轮轴56的两端均得到固定,可以极大地提升涡轮轴56的稳定性,提升涡轮53、齿轮51的转动稳定性。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涡轮轴56的朝向底座10的一端是插装在后文中介绍的传感器连接轴57上的,而传感器连接轴57则是可转动地固定在后文中介绍的贯通孔10b中的。
[0109]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的面向所述齿轮51的一侧形成有收容槽10a,所述涡轮53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0a内,所述收容槽10a的底壁开设有贯通孔10b,所述涡轮53的面向所述贯通孔10b的轮盘盘面开设有安装槽531;
[0110]
所述扳机按键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角度传感器60,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60设于所述底座10的背离所述涡轮53的一侧,并面向所述贯通孔10b设置;
[0111]
所述驱动组件50还包括传感器连接轴57,所述传感器连接轴57穿设于所述贯通孔10b,所述传感器连接轴57的朝向所述涡轮53的一端插装在所述安装槽531内,以随所述涡轮53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传感器连接轴57的背离所述涡轮53的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60上,以触发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60。
[0112]
此时,通过第一角度传感器60,便可对涡轮53的转动情况予以监测,从而便于控制系统了解驱动组件50当前的运行状态,便于控制系统了解摆锤30当前的位置信息,进而便于控制系统对电机55的运行进行精确控制,实现更加精确的传动动作,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并且,由于第一角度传感器60被配置在底座10的背离涡轮53的一侧,还可避免挤占底座10的面向涡轮53的一侧的空间,避免第一角度传感器60对底座10上其他零部件的干扰;这样,极大地实现了扳机按键装置100内部结构的优化布局,从而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
[0113]
结合图7和图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传感器连接轴57的朝向涡轮53的一端的外侧壁开设有若干限位槽571,若干限位槽571沿传感器连接轴57的周向间隔设置;相应地,涡轮53的安装槽531的底壁凸设有若干限位块533,若干限位块533沿安装槽531的周向间隔设置;当传感器连接轴57的朝向涡轮53的一端插装在安装槽531内时,每一限位块533收容在一限位槽571中,以防止涡轮53和传感器连接轴57之间“打滑”。另一方面,传感器连接轴57的背离涡轮53的一端的横截面为圆形按其非直径的弦截掉较小的一部分后剩余的部分,并且该横截面形状与第一角度传感器60的中心孔的形状相适配,以防止传感器连接轴57与第一角度传感器60的中心孔的孔壁之间“打滑”。
[0114]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扳机按键装置100还包括第二角度传感器70,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70设于所述底座10,且位于两所述安装耳211之间,所述扳机轴100a穿设于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70,以触发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70。
[0115]
此时,通过第二角度传感器70,便可对扳机轴100a的转动情况予以监测,从而便于控制系统了解随扳机轴100a一起转动的按键20当前的位置信息,进而便于控制系统通过对电机55的运行进行精确控制而使按键20呈现相应且精确的行为,进而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触觉反馈体验。
[0116]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扳机按键装置100还包括侧盖90,所述侧盖90盖合于所述底座10,并罩盖至少部分所述驱动组件50。
[0117]
可以理解地,侧盖90与底座10可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胶接、榫卯连接等方式实现装配固定。侧盖90不仅可对至少部分驱动组件50、至少部分摆锤30、至少部分二连杆机构40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扳机按键装置100中的传动关系受到外界干扰的可能,提升扳机按键装置100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还有利于提升扳机按键装置100的整体性,便于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安装和固定。
[0118]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扳机按键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扳机按键装置100还包括弹性件80,所述弹性件8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0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按键20相抵接,用于驱动所述按键20复位。此时,不仅可实现按键20的自动复位,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安装快捷,同时稳定性和可靠性也较为优异。
[0119]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80采用的是扭簧,该扭簧套设在扳机轴100a上。并且,该扭簧的一支撑臂抵接于底座10,该扭簧的另一支撑臂抵接于按键20。
[0120]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扳机按键装置100,该扳机按键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121]
可以理解地,电子设备可以是各类操作手柄(例如游戏手柄等)、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
[01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