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连接线连接端子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0:36: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线加工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线连接端子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pcb板每款电子产品都会应用到,pcb板上除了电容、电阻、ic、二极管、三极管等。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可以连接线的针座,通过焊接针座,然后引出来一点有连接器的线,称为连接电源线,连接电源线的好处在于,无需焊接,用端子机冷压即可完成。
3.连接端子的设置可以方便进行连接线的插拔,同时方便连接线和电路板进行连接,而现有地连接端子和连接线在进行连接固定时,常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在操作中,操作人员将连接线的一端穿于连接端子的一端,而后,通过工具钳进行连接端子的变形,通过这种方式最终实现了连接线和连接端子的固定连接,而这种操作无疑增大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而现有的自动化固定装置存在着不能自动上料的缺陷,因此给连接线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线连接端子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在进行连接线和连接端子的连接时,方便进行连接端子的自动上料,从而提高了连接线和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的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6.一种连接线连接端子上料装置,包括:
7.底板;
8.升降机构,数量为一对,均设于底板,包括安装于底板的下固板,下固板向上延伸地设有上延柱,上延柱的两侧均成形有凹槽,上延柱内壁开口的开设有矩形孔,上延柱上端两侧均安装有一对升降轴承座,每对升降轴承座之间均设有升降齿轮,升降齿轮均啮合有升降齿条,升降齿条均穿于凹槽内,升降齿条的上端设有升降上板,升降上板向下延伸地设有下插柱,下插柱穿于上延柱,上延柱的外壁设有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降齿轮转动;
9.前推机构,数量为一对,分别设于升降机构;
10.推出机构,设于前推机构一端之间;
11.升降机构用于调节前推机构的高度,前推机构用于调节推出机构的位置,推出机构用于连接端子的推出。
12.进一步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上延柱外壁的驱动轴承座,驱动轴承座安装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内侧端设有第一齿轮,第一带轮套设有第一皮带,第一皮带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带轮,第二带轮连接于其中一个升降齿轮,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内侧端设有第三带轮,第三带轮套设有第二皮带,第二
皮带另一端设有第四带轮,第四带轮连接于另外一个升降齿轮。
13.进一步地,前推机构包括安装于下插柱下端内壁的凹形套,凹形套内穿有前推件,前推件的外壁设有前推齿条,凹形套的一端外壁安装有一对前推轴承座,位于下端的前推轴承座安装有前推电机,前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前推齿轮,前推齿轮啮合于前推齿条。
14.进一步地,凹形套的内壁均设有一对导向条,前推件的上下两侧均成形有镶套槽,导向条分别设于镶套槽内。
15.进一步地,推出机构包括安装于前推齿条一端之间的前连板,前连板沿其长度方向呈等间隔阵列且向下延伸地设有圆头板,圆头板的下端均同心地成形有顶出圆孔,圆头板的内壁均安装有u形放置件,u形放置件的另一端均设有挡板,挡板安装有后伸板,后伸板安装有推出气缸,推出气缸的活动端安装有推出板,推出板沿其长度方向呈等间隔阵列地设有推出杆,推出杆分别穿于u形放置件。
16.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7.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连接线和连接端子的连接时,方便进行连接端子的自动上料,从而提高了连接线和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的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示出了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一。
19.图2示出了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二。
20.图3示出了a处放大图。
21.图4示出了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 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 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8.此外,“大致”、“基本”等用语旨在说明相关内容并不是要求绝对的精确,而是可以有一定的偏差。例如:“大致等于”并不仅仅表示绝对的等于,由于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难以做到绝对的“相等”,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除了绝对相等之外,“大致等于”还包括上述的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以此为例,其他情况下,除非有特别说明,“大致”、“基本”等用语均为与上述类似的含义。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如图1-图4所示,一种连接线连接端子上料装置,包括底板1、升降机构2、前推机构3以及推出机构4。升降机构2的数量为一对,均设于底板1。前推机构3的数量为一对,分别设于升降机构2。推出机构4设于前推机构3一端之间。升降机构2用于调节前推机构3的高度,前推机构3用于调节推出机构4的位置,推出机构4用于连接端子的推出。
31.该装置主要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通过底板1、升降机构2、前推机构3以及推出机构4方便进行连接线和连接端子之间的固定,其中,升降机构2能够调节推出机构4的高度,从而方便根据实际需要对连接端子推出的高度进行调节,前推机构3能够调节推出机构4的位置,从而方便进行连接端子的上料操作,推出机构4方便进行多个连接端子的放置,同时能够将连接端子推出,从而提高了连接端子上料的自动化程度。
32.升降机构2,数量为一对,均设于底板1,包括安装于底板1的下固板20,下固板20向上延伸地设有上延柱21,上延柱21的两侧均成形有凹槽211,上延柱21内壁开口的开设有矩形孔210,上延柱21上端两侧均安装有一对升降轴承座22,每对升降轴承座22之间均设有升降齿轮23,升降齿轮23均啮合有升降齿条24,升降齿条24均穿于凹槽211内,升降齿条24的上端设有升降上板26,升降上板26向下延伸地设有下插柱25,下插柱25穿于上延柱21,上延柱21的外壁设有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降齿轮23转动。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上延柱21外壁的驱动轴承座27,驱动轴承座27安装有升降电机28,升降电机28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带轮29,第一带轮29内侧端设有第一齿轮292,第一带轮29套设有第一皮带290,第一皮带29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带轮291,第二带轮291连接于其中一个升降齿轮23,第一齿轮292啮合有第二齿轮293,第二齿轮293的内侧端设有第三带轮294,第三带轮294套设有第二皮带295,第二皮带295另一端设有第四带轮296,第四带轮296连接于另外一个升降齿轮23。
33.升降机构2对前推机构3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启动升降电机28,在升降电机28的带动下第一带轮29进行转动,而第一带轮29的转动将通过第一皮带290带动第二带轮291进行转动,而第二带轮291的转动将带动其中一个升降齿轮23进行转动,且此时假设其中一个升降齿轮23进行着顺时针的转动,而第一带轮29在转动的同时,第一齿轮292也将发生转动,而第一齿轮292的转动将带动第二齿轮293进行转动,而第二齿轮293的转动将带动第三带轮294的转动,而第三带轮294的转动将通过第二皮带295带动第四带轮296进行转动,而第
四带轮296的转动将带动另外一个升降齿轮23进行逆时针的转动,而升降齿轮23的转动将带动升降齿条24进行升降运动,而升降齿条24的运动将调节下插柱25的高度,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地完成前推机构3的高度调节。
34.前推机构3包括安装于下插柱25下端内壁的凹形套30,凹形套30内穿有前推件31,前推件31的外壁设有前推齿条36,凹形套30的一端外壁安装有一对前推轴承座32,位于下端的前推轴承座32安装有前推电机34,前推电机34的输出轴连接有前推齿轮33,前推齿轮33啮合于前推齿条36。凹形套30的内壁均设有一对导向条300,前推件31的上下两侧均成形有镶套槽,导向条300分别设于镶套槽内。
35.前推机构3对推出机构4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启动前推电机34,在前推电机34的带动下前推齿轮33进行转动,而前推齿轮33的转动将带动前推齿条36进行运动,而前推齿条36的运动将带动前推件31进行运动,而前推件31的运动将带动推出机构4进行前推运动,其中为了确保运动的稳定性,因此在前推件3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了镶套槽而导向条300分别设于镶套槽内。
36.推出机构4包括安装于前推齿条36一端之间的前连板40,前连板40沿其长度方向呈等间隔阵列且向下延伸地设有圆头板41,圆头板41的下端均同心地成形有顶出圆孔410,圆头板41的内壁均安装有u形放置件42,u形放置件42的另一端均设有挡板,挡板安装有后伸板43,后伸板43安装有推出气缸44,推出气缸44的活动端安装有推出板45,推出板45沿其长度方向呈等间隔阵列地设有推出杆46,推出杆46分别穿于u形放置件42。
37.推出机构4在进行连接端子的推出上料时,启动推出气缸44,在推出气缸44的带动下推出杆46作用于u形放置件42内连接端子的一端,而后在推出杆46的作用下将连接端子从顶出圆孔410中顶出,其中,u形放置件42方便进行连接端子的放置,而圆头板41方便进行单个连接端子的推出操作,从而提高了连接端子推出的自动化程度。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