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助力自行车座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0:00: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助力自行车座。


背景技术:

2.目前公知的自行车座只是充当自行车承载功能的一个配件,是骑车人的座椅,别无其它功能。
3.自行车座的舒适性取决于车座承载面的软硬程度以及车座的外形。就车座的外形而言,越宽的车座越能减轻骑车人臀部所承受的压强,但车座越宽则越容易增加骑车人臀部及大腿内侧与车座表面的摩擦,当骑车人骑行时间过长或踏频过快时很容易对上述部位造成损伤。正因如此,诸如山地车、公路车以及其他各类竞赛类自行车都会选用外形狭窄的设计方式来减少摩擦,但如此却又势必会造成骑车人臀部承受压强的增加。不少对于狭窄形车座并不习惯的民众也正因如此对山地车、公路车敬而远之。此外,目前公知的自行车座只能将骑车人腿部的重力势能释放到脚蹬上,而无法利用骑车人上半身的重力势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助力自行车座,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助力自行车座,包括车座本体、支架总成,所述车座本体包括车座承载面,所述车座承载面下端与座弓连接,所述座弓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座弓与第二座弓,所述座弓通过缩头夹码与所述支架总成连接,所述缩头夹码的两个座弓夹持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座弓及所述第二座弓连接,所述缩头夹码的轴承夹持端与轴承套连接,所述轴承套通过轴承与轴的主体连接,所述轴的一端设有平槽,所述轴未设有所述平槽的一端与支架的滑轨端顶部连接,所述轴设有所述平槽的一端通过紧定螺钉与支架的立柱端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底座端与自行车座管连接。
7.优选地,所述滑轨端顶部设有滑轨端轴承孔,所述滑轨端轴承孔下方设有滑轨端内孔,所述滑轨端内孔底部与支架拉线孔连接,所述立柱端顶部设有立柱端轴孔,所述立柱端轴孔底部与紧定螺钉孔连接。
8.优选地,所述支架总成与指拨总成连接,所述指拨总成包括指拨器,所述指拨器与拉线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支架拉线孔、轴销拉线孔与轴销连接,所述轴销拉线孔位于所述轴销中部,所述轴销两端分别与滑块的轴销孔连接,所述轴销孔与所述滑块的滑轨孔垂直交叉,所述滑轨端位于所述滑轨孔中间,所述轴销位于所述滑轨端内孔中间,所述滑轨孔的两侧均平行设有压簧暗孔,两个所述压簧暗孔内部均设有压簧,所述压簧顶端均与所述压簧暗孔顶面连接,所述压簧底端均与靠近所述滑轨端两侧的底座端顶面连接,所述滑块顶部横截面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座弓与所述第二座弓平行段之间的间距,所述滑块底部横截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座弓与所述第二座弓平行段之间的间距。
9.优选地,所述立柱端为倒v形。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座弓及所述第二座弓分别通过弹簧与靠近所述立柱端两侧的底座端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紧定螺钉为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
12.优选地,所述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分别位于所述轴承套两端。
13.优选地,所述轴承为滚针轴承。
14.优选地,所述轴的两端均连接有轴用弹性挡圈。
15.优选地,所述底座端通过夹码或夹片与自行车座管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座弓与轴承套固定连接,使车座本体能够随骑车人身体摇晃而摆动;通过车座本体随骑车人身体的摆动能够充分利用骑车人上半身重力势能,将重力势能转换为自行车前进的动能;通过车座本体随骑车人身体的摆动还能有效降低车座承载面与骑车人臀部及大腿内侧的摩擦力;通过倒v形立柱端限制车座本体的摆动幅度;通过在座弓及底座端之间设置两个弹簧,使自行车停放时车座本体恢复到中间位置,保证美观;通过指拨器调节滑块在滑轨端所处的高度能够锁死车座本体的摆动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安装方便,使用简单,适用于安装在各类自行车座管之上,也适用于对各类常规车座进行改装。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助力自行车座的局部剖视图;
1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座本体的仰视图;
2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缩头夹码的示意图;
2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架总成的侧面局部剖视图;
22.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架总成的正面局部剖视图;
23.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轴承套的剖视图;
24.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轴的示意图;
25.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架的侧面剖视图;
26.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架的顶面剖视图;
27.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架的正面局部剖视图;
28.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轴销的俯视图;
29.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轴销的侧面局部剖视图;
30.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滑块的正面剖视图;
31.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滑块的侧面剖视图;
32.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滑块的俯视图;
33.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滑块的仰视图;
34.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滑块与其他部件连接的示意图;
35.图18是图17的侧视图;
36.图中:1、车座本体;2、支架总成;3、指拨总成;11、车座承载面;12、座弓;21、缩头夹码;22、轴承套;23、轴承;24、轴;25、支架;26、紧定螺钉;27、弹簧;28、轴用弹性挡圈;31、指拨器;32、拉线;33、轴销;34、滑块;35、压簧;121、第一座弓;122、第二座弓;211、座弓夹持端;212、轴承夹持端;241、平槽;251、滑轨端;252、立柱端;253、底座端;331、轴销拉线孔;341、轴销孔;342、滑轨孔;343、压簧暗孔;2511、滑轨端轴孔;2512、滑轨端内孔;2513、支架拉线孔;2521立柱端轴孔;2522紧定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如图1-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助力自行车座,包括车座本体1、支架总成2,所述车座本体1包括车座承载面11,所述车座承载面11下端与座弓12连接,所述座弓12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座弓121与第二座弓122,所述座弓12通过缩头夹码21与所述支架总成2连接,所述缩头夹码21的两个座弓夹持端211分别与所述第一座弓121及所述第二座弓122连接,所述缩头夹码21的轴承夹持端212与轴承套22连接,所述轴承套22通过轴承23与轴24的主体连接,所述轴24的一端设有平槽241,所述轴24未设有所述平槽241的一端与支架25的滑轨端251顶部连接,所述轴24设有所述平槽241的一端通过紧定螺钉26与支架25的立柱端25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架25的底座端253与自行车座管连接;所述紧定螺钉26为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所述第一座弓121及所述第二座弓122分别通过弹簧27与靠近所述立柱端252两侧的底座端253连接;所述轴承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轴承23分别位于所述轴承套22两端;所述轴承23为滚针轴承;所述轴24的两端均连接有轴用弹性挡圈28;所述底座端253通过夹码或夹片与自行车座管连接。
39.如图8-10所示,所述滑轨端251顶部设有滑轨端轴承孔2511,所述滑轨端轴承孔2511下方设有滑轨端内孔2512,所述滑轨端内孔2512底部与支架拉线孔2513连接,所述立柱端252顶部设有立柱端轴孔2521,所述立柱端轴孔2521底部与紧定螺钉孔2522连接;所述立柱端252为倒v形。
40.如图1、图10-18所示,所述支架总成2与指拨总成3连接,所述指拨总成3包括指拨器31,所述指拨器31与拉线32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线3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支架拉线孔2513、轴销拉线孔331与轴销33连接,所述轴销拉线孔331位于所述轴销33中部,所述轴销33两端分别与滑块34的轴销孔341连接,所述轴销孔341与所述滑块34的滑轨孔342垂直交叉,所述滑轨端251位于所述滑轨孔342中间,所述轴销33位于所述滑轨端内孔2512中间,所述滑轨孔342的两侧均平行设有压簧暗孔343,两个所述压簧暗孔343内部均设有压簧35,所述压簧35顶端均与所述压簧暗孔343顶面连接,所述压簧35底端均与靠近所述滑轨端251两侧的底座端253顶面连接,所述滑块34顶部横截面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座弓121与所述第二座弓122平行段之间的间距,所述滑块34底部横截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座弓121与所述第二座弓122平行段之间的间距。
41.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42.本实用新型具体制作时:
43.车座本体、指拨器、拉线、轴承、缩头夹码、紧定螺钉、轴用弹性挡圈等部件均选用市面上的标准件或通用件即可,滑块可选用聚碳酸酯制备,轴、支架、轴销可选用45#钢制备,弹簧、压簧可选用65mn钢制备,轴承套可选用6061合金铝制备。
44.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
45.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所在是支架总成,面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车座本体、支架总成、指拨总成这三大主体部分可以采用多种组合方式。立柱端为倒v形,当车座本体摆动到一定幅度时座弓会与立柱端触碰,以此对车座本体的摆动幅度进行限制,可通过调节支架总成与车座本体的相对位置及角度将这一摆动幅度限制在不同的角度。指拨器可以控制滑块在滑轨端上下移动,滑块移动至最上方时,滑块顶部恰好能嵌入第一座弓与第二座弓之间,从而实现车座本体摆动功能的关闭。另外,通过指拨器调整滑块在滑轨端所处的高度,也可以对车座本体的摆动角度进行控制。
46.本实用新型的助力功能原理:
47.本实用新型的助力功能是通过改变骑车人重心位置从而使骑车人上半身重力势能得到充分利用来实现的。骑车人在骑行的过程中由于腿部在踩踏时上下运动,导致骑车人的身体本来就有左右摇摆的趋势,但常规自行车座限制了这一趋势的扩大。利用本实用新型,伴随着骑车人腿部在踩踏时上下运动,骑车人的上半身也能够随着车座自由摆动,摆动使上半身重心向一侧转移,当骑车人上半身重心偏移过自行车中心线时,骑车人上半身的重力势能由躯体最终传递给脚部,脚部下压自行车脚蹬最终将骑车人上半身的重力势能转变为自行车前行的动能,自行车座的摆动功能由此实现了骑行的助力,使骑行更加省力。
48.根据申请人实际测试,在常规城市路面,关闭摇摆功能的情况下使用本自行车座正常骑行速度为20km/h的骑车人,在打开本自行车座摇摆功能的情况下骑行速度能提升至24km/h,即骑行速度可提升20%。在上坡路段进行测试时本自行车座的助力效果更加明显。
49.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功能:
50.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车座本体的摆动减少了车座承载面与骑车人臀部及大腿内侧的摩擦,由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使得无论对于何种类型的自行车,其车座承载面都可选用材质柔软面积较宽的设计方式。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座,无论骑行时间的长短与否,无论骑车人踏频速度的快慢,都能使骑车人乘坐的舒适感得到提升。
5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安装方便,使用简单,能够使车座本体随骑车人身体摇晃而摆动,能够有效降低车座承载面与骑车人臀部及大腿内侧的摩擦力,能将骑车人上半身重力势能充分转化为自行车前进的动能,从而起到助力的效果。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