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腿部屈伸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8:46: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腿部屈伸训练器。


背景技术:

2.对于一些腿部受伤的患者而言,在后续的康复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对腿部进行屈伸训练,在屈伸运动过程中可以实现对膝关节以及踝关节的训练,因此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然而,相关技术中的一些屈伸训练装置,在使用时并无法使患者保持在一个舒适的状态进行有效的腿部屈伸训练,导致训练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腿部屈伸训练器,旨在可以使患者进行舒适、有效的腿部屈伸训练,确保训练效果良好。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腿部屈伸训练器,包括:
5.底座;
6.座靠组件,所述座靠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一端;
7.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本体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本体安装于所述底座内,所述驱动杆连接于所述驱动本体,且一端伸出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座靠组件的一侧,以通过所述驱动本体带动进行伸缩运动;以及
8.足部固定组件,所述足部固定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杆伸出所述底座的一端,并可用以固定人体足部,所述足部固定组件通过所述驱动本体带动进行直线运动,以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底座运动。
9.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盒体,所述底板与所述盒体连接并围合形成箱体结构,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以固定所述驱动本体的固定座,所述座靠组件安装于所述盒体的上表面。
10.可选地,所述固定座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所述前固定座与所述后固定座间隔设置,所述驱动本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前固定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后固定座。
11.可选地,所述足部固定组件包括连接臂、固定板和脚托,所述连接臂连接于所述驱动杆,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连接臂,并与所述驱动杆呈夹角设置,所述脚托设于所述固定板面向所述底座的一侧,并用以固定人体足部。
12.可选地,所述连接臂包括主体板、两个支板和两个夹板,两个所述支板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板的上表面,并向上延伸设置,两个所述支板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连接,两个所述夹板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板的下表面,并向下延伸设置,两个所述夹板与所述驱动杆连接固定。
13.可选地,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两侧边均延伸形成有转板,所述转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板,并可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脚托收纳折叠于所述底座的上方。
14.可选地,所述座靠组件包括座板和靠背板,所述座板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靠背板连接于所述座板远离所述足部固定组件的一侧,并与所述座板呈夹角设置。
15.可选地,所述座板的一侧设有连接耳,所述靠背板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耳,以调整所述靠背板与所述座板之间的夹角大小,所述腿部屈伸训练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底架,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底架与靠背板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以支撑固定所述靠背板。
16.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调节杆和设于所述底架的多个限位齿口,多个所述限位齿口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靠背板的后背部,另一端可选择性地与一所述限位齿口卡持配合,以使所述靠背板相对所述座板转动后保持固定。
17.可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板,所述底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并可收纳折叠于所述底座的底部。
1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腿部屈伸训练器,在训练使用过程中,患者可以先采用坐靠的姿态保持在座靠组件上,而后伸出足部将脚固定在足部固定组件,由于足部固定组件连接驱动杆,这样当驱动本体带动驱动杆伸缩运动时,便可使足部固定组件直线往复移动而靠近或者远离底座,从而牵拉带动腿部进行屈伸运动。该方案中,由于患者在保持坐靠姿态的情况下,便可由足部固定组件牵引实现腿部屈伸,使患者可以保持较为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有效的屈伸训练,充分保障了良好的训练效果。而且,将驱动结构的部分置于底座内部,可以形成良好的保护。驱动本体驱使驱动杆运动而直接带动足部固定组件运动,也无需额外设置其它传动结构,因而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腿部屈伸训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腿部屈伸训练器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腿部屈伸训练器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腿部屈伸训练器另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腿部屈伸训练器又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腿部屈伸训练器再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号说明:
[0028][0029][003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2]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3]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4]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
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5]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腿部屈伸训练器100。
[0036]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腿部屈伸训练器100包括底座10、座靠组件20、驱动结构以及足部固定组件40。座靠组件20安装于底座10的一端;驱动结构包括驱动本体31和驱动杆32,驱动本体31安装于底座10内,驱动杆32连接于驱动本体31,且一端伸出于底座10远离所述座靠组件20的一侧,以通过驱动本体31带动进行伸缩运动;足部固定组件40连接于所述驱动杆32伸出所述底座10的一端,并可用以固定人体足部,足部固定组件40通过驱动本体31带动进行直线运动,以靠近或者远离底座10运动。
[0037]
具体地,底座10可以形成为长方体结构,座靠组件20主要用于使患者保持坐靠的姿态进行训练,以使在训练过程中具有一个较为舒适的状态。本实施例中,驱动本体31和驱动杆32形成的驱动结构可以是电动推杆或者伸缩气缸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电动推杆,以保证足部固定组件40进行直线运动的稳定性。
[0038]
底座10远离座靠组件20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过孔,驱动杆32一端与位于底座10内的驱动本体31连接,另一端则经由该过孔伸出底座10外而与足部固定组件40连接。实际应用中,驱动本体31还电性连接有电源线33和控制器34,因此,当电源线33与外部电源接通后,使用者可手持控制器34,以控制驱动本体31带动驱动杆32伸长或者缩短运动,从而带动足部固定组件40往复移动,实现腿部的屈伸训练。
[0039]
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腿部屈伸训练器100,在训练使用过程中,如图4至图7所示,患者可以先采用坐靠的姿态保持在座靠组件20上,而后伸出足部将脚固定在足部固定组件40,由于足部固定组件40连接驱动杆32,这样当驱动本体31带动驱动杆32伸缩运动时,便可使足部固定组件40直线往复移动而靠近或者远离底座10,从而牵拉带动腿部进行屈伸运动。该方案中,由于患者在保持坐靠姿态的情况下,便可由足部固定组件40牵引实现腿部屈伸,使患者可以保持较为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有效的屈伸训练,充分保障了良好的训练效果。而且,将驱动结构的部分置于底座10内部,可以形成良好的保护。驱动本体31驱使驱动杆32运动而直接带动足部固定组件40运动,也无需额外设置其它传动结构,因而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
[0040]
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底座10包括底板11和盒体12,底板11与盒体12连接并围合形成箱体结构,底板11上设有用以固定驱动本体31的固定座,座靠组件20安装于盒体12的上表面。
[0041]
该实施例中,盒体12可对驱动本体31和线路板35等进行遮挡和保护,而通过在底板11上设置固定座,可以使驱动本体31稳固、牢靠的保持在底板11上,在驱动杆32和足部固定组件40的运动过程中不容易松动,提升了驱动本体31安装的稳定性。
[0042]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包括连接于底板11上表面的前固定座13和后固定座14,前固定座13与后固定座14间隔设置,驱动本体31的一端固定于前固定座13,另一端固定于后固定座14。
[0043]
具体地,前固定座13和后固定座14均可以采用螺钉连接或者锁扣连接等方式可拆卸固定于底板11的上表面,后固定座14可以是支架结构,与驱动本体31的后端支撑固定,前固定座13则可以是扣合结构,使驱动本体31的前端穿过前固定座13,从而将驱动本体31扣紧在底板11上。如此通过前后两端的固定形成对驱动本体31的轴向限位,有效的保证了驱
动结构整体安装的稳定性。
[0044]
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足部固定组件40包括连接臂41、固定板42和脚托43,连接臂41连接于驱动杆32,固定板42连接于连接臂41,并与驱动杆32呈夹角设置,所述脚托43设于固定板42面向底座10的一侧,并用以固定人体足部。
[0045]
该实施例中,脚托43可以粘接固定于固定板42上,这样患者在训练使用时,可以将脚掌固定在脚托43上,从而可通过驱动杆32带动进行平稳的屈伸训练。固定板42与驱动杆32之间的夹角可以大致为90
°
,如此使得患者将脚部固定在脚托43后,固定板42与驱动杆32之间的夹角可以适配人体脚背部与小腿臂之间的夹角,从而使患者脚部的放置在训练过程中更加舒适。
[0046]
此外,为了使人体足部能够更加稳固、舒适的固定,在脚托43上还可设置用以捆绑固定人体足部的绑带431。该绑带431可以是扣合带,绑带431可以将脚背部进一步扣紧固定在脚托43上,从而进一步加强对足部的固定。
[0047]
进一步地,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连接臂41包括主体板411、两个支板412和两个夹板413,两个支板412相对设置于主体板411的上表面,并向上延伸设置,两个支板412分别与固定板42的两侧连接,两个夹板413相对设置于主体板411的下表面,并向下延伸设置,两个支板412与驱动杆32连接固定。
[0048]
其中,主体板411、两个支板412和两个夹板413可以为一体结构,以保证连接臂41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便于加工制作。固定板42夹持在两个支板412之间,两个夹板413与驱动杆32则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如此设置,使得固定板42和驱动杆32均可以与连接臂41保持良好的安装稳定性,而且连接结构也较为简单,便于拆装操作。
[0049]
进一步地,固定板42相对的两侧边均延伸形成有转板421,转板421转动连接于支板412,并可使固定板42和脚托43收纳折叠于底座10的上方。该实施例中,转板421与支板412可以通过转轴形成为具有角度限位的转动连接,当转板421相对支板412转动至预设的最大角度时便可限制继续转动。在不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对固定板42和脚托43进行折叠和收纳,以便于进行运输和携带;需要使用时,再转动打开使固定板42和脚托43与驱动杆32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以方便对足部进行固定。
[0050]
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座靠组件20包括座板21和靠背板22,座板21固定于底座10的上表面,靠背板22连接于座板21远离足部固定组件40的一侧,并与座板21呈夹角设置。
[0051]
其中,座板21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盒体12的上表面,以便进行拆装。座板21和靠背板22之间形成的夹角可以为钝角或者直角,以使座板21和靠背板22可以形成座椅的坐靠形式,使用时较为舒适。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坐靠姿态进行屈伸训练的舒适性,在座板21以及靠背板22上还可设置柔性件,例如设置海绵、硅胶、橡胶、棉布等,使得患者在与座板21和靠背板22接触时实现软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0052]
进一步地,座板21的一侧设有连接耳211,靠背板22转动连接于连接耳211,以调整靠背板22与座板21之间的夹角大小,腿部屈伸训练器100还包括连接于底座10的底架50,底架50的长度方向与底座10的长度方向相同,底架50与靠背板22之间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以在靠背板22转动后进行固定。
[0053]
座板21在靠近靠背板22的侧边上可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耳211,靠背板22可通过转轴与连接耳211可转动相连。底架50与底座10中的底板11可同时用于与地面接触,限
位结构可以是电动控制的推杆或者气动控制的气缸等等,用以推动靠背板22相对底架50转动并对靠背板22进行支撑固定。如此,在使用过程中可调整靠背板22与座板21之间的夹角大小,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
[0054]
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调节杆61和设于底架50的多个限位齿口62,多个限位齿口62沿底架5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调节杆6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靠背板22的后背部,另一端可选择性地与其中一个限位齿口62卡持配合,以使靠背板22相对座板21转动后保持固定。
[0055]
该实施例中,限位齿口62可以在底架50上对称排列形成两排,每一排的限位齿口62的数量均为多个,并与另一排的限位齿口62在横向一一对应设置,而在调节杆61远离靠背板22的一端,则可设置横向布置的卡持杆,如此在靠背板22转动后进行固定时,可将卡持杆卡入两排相对应限位齿口62内,从而确保调节杆61可以稳固的进行支撑。该方式中,无需通过电气控制装置进行调节和支撑,而通过机械结构完成对靠背板22与座板21之间的角度调节,不仅调节操作较为方便,而且有效的节约了成本。
[0056]
进一步地,底座10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板111,底架5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连接板111的一侧,并可收纳折叠于底座10的底部。具体地,连接板111可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于底座10底座10的底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如图3所示,当需要收纳时,可将调节杆61转动脱离限位齿口62后,将靠背板22转动折叠于座板21的上方,而底架50折叠收纳于底座10的下方,同时将足部固定组件40中的固定板42和脚托43折叠收纳在底座10的上方,由此完成整体的收纳,以便进行运输和携带。
[005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