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倒置式多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8:33: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倒置式多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31),设有入水部(1)和出水部(18),所述出水部(18)的入口端设有出水堰(17);第一筒体(3),设置在所述主体(31)内,所述第一筒体(3)的内部形成第一缺氧区(24),所述第一缺氧区(24)与所述入水部(1)连通;第二筒体(25),设置在所述主体(31)内,且所述第二筒体(25)套设在所述第一筒体(3)外部,并与所述第一筒体(3)之间形成好氧区(4),所述好氧区(4)的内设置有曝气器(5),所述好氧区(4)与所述第一缺氧区(24)形成水体流动的第一循环水路;第三筒体(26),设置在所述主体(31)内,且所述第三筒体(26)套设在所述第二筒体(25)外部,并与所述第二筒体(25)之间形成第二缺氧区(6),所述第二缺氧区(6)与所述好氧区(4)形成水体流动的第二循环水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置式多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筒体(26)与所述主体(31)之间形成污泥回流区(7),所述污泥回流区(7)与所述好氧区(4)形成水体流动的第三循环水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置式多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水锥(22),设置在所述主体(31)内,且所述第一筒体(3)的出水口朝向所述布水锥(22)设置,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布水锥(22)的宽度逐渐增加。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倒置式多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筒体(26)包括:倒锥部(28),罩设在所述第二筒体(25)的出水端,且所述倒锥部(28)设有水流出口(32);所述倒锥部(28)形成的空间内设有回流导板(9),且所述回流导板(9)位于水体由所述第二筒体(25)的出水端朝向所述水流出口(32)流动的方向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置式多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导板(9)倾斜设置,其靠近所述第二筒体(25)出水端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一筒体(3)的进水端设置,其远离所述第二筒体(25)出水端的一侧朝向所述倒锥部(28)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置式多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中心筒(10),设置在所述倒锥部(28)的出水端,所述曝气中心筒(10)内设有紊流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倒置式多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紊流组件包括:第三导向板(29),设置在所述曝气中心筒(10)上,并朝向所述曝气中心筒(10)的进水端倾斜设置;紊流板(30),设置在所述第三导向板(29)与所述曝气中心筒(10)形成的钝角空间内,且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紊流板(30)朝向所述曝气中心筒(10)的出水端倾斜设置,且所述紊流板(30)与所述曝气中心筒(10)之间具有回流间隙。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倒置式多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导向板(27),设置在所述好氧区(4)内,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导向板(27)朝向所述好氧区(4)的腔壁倾斜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倒置式多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向板(8),设置在所述第二缺氧区(6)内,沿水体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二导向板(8)朝向所述第二缺氧区(6)的出水端倾斜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倒置式多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筒体(15),与所述曝气中心筒(10)和/或所述倒锥部(28)之间形成过渡区(12),所述过渡区(12)与所述倒锥部(28)的出水端相连通,且所述过渡区(12)位于所述污泥回流区(7)的上游。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倒置式多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筒体(15)与所述主体(31)之间形成污泥沉降区(13),所述污泥沉降区(13)与所述过渡区(12)的出水端相连通,且所述污泥沉降区(13)内设有污泥回流筒(14),所述污泥回流筒(14)与所述主体(31)之间形成污泥回流通道,所述污泥回流通道内设有集泥斗(19)。

技术总结
倒置式多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设有入水部和出水部,出水部的入口端设有出水堰;第一筒体,内部形成与入水部连通的第一缺氧区;第二筒体,套设在第一筒体外部,并与第一筒体之间形成好氧区,好氧区与第一缺氧区形成水体流动的第一循环水路;第三筒体,套设在第二筒体外部,并与第二筒体之间形成第二缺氧区,第二缺氧区与好氧区形成水体流动的第二循环水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好氧区内存在重叠的第一循环水路和第二循环水路,增加了水体流动路径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而使水体及各类微生物能够进行更充分的混合及反应,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净水效果。新型具有更好的净水效果。新型具有更好的净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崭华 张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绿恒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5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