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切割工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5:18: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切割工具,具体涉及具有抬刀结构的切割工具。


背景技术:

2.往复锯是以往复运动的锯条进行锯切的切割工具,是电锯的一种,其常常用于锯割金属板材、管材、型材或在钢管上切割斜口,当然也可切割电缆或其它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由机壳、电机、传动机构、锯片等组成,通过传动机构将电机的转矩转化为锯片的直线往复运动,实现切割。
3.目前很多场合需要使用往复锯,而为了提高切割效率,会在往复锯上设置有抬刀结构,但是目前现有的往复锯在设置抬刀结构时,往往或造成连接部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过大,从而不便用户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机排布合理,且结构紧凑的切割工具。
5.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切割工具,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与机壳内的:动力组件,用于提供动力;传动组件,与动力组件连接;往复组件,与传动组件连接,往复组件被设置为可沿机身轴线方向往复运动,往复组件包括能够用于安装切割附件的输出单元;摆动组件,设置于传动组件与往复组件之间;平衡块,至少部分设置在传动组件和往复组件之间并用于平衡往复组件的运动;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能够被动力组件驱动绕第一轴线转动,在沿第一轴线方向上,第一传动件包括设置于其端部的凸轮面;摆动组件包括:浮动支撑件,传动连接往复组件和凸轮面,可被凸轮面驱动上下往复运动;平衡块包括:避让口,避让口设置于浮动支撑件的往复运动路径上;第一轴线基本沿上下方向延伸。
6.进一步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电机包括能够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的电机轴;第一传动件还包括:啮合面,与凸轮面相对设置,啮合面与电机轴的端部啮合。
7.进一步地,传动组件还包括:转动件,与第一传动件连接并与其同轴转动;偏心件,与转动件连接,并相对于转动件的轴线偏心设置,偏心件与往复组件滑动连接。
8.进一步地,传动组件还包括用于定位第一传动件的定位组件,在沿第一轴线方向上,定位组件设置在啮合面远离往复组件的下侧;定位组件至少包括一个定位轴承。
9.进一步地,机壳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抓握部和第二抓握部,第一抓握部靠近切割附件设置,第二抓握部设置于机壳的后侧;切割工具还包括:支撑座组件,安装至机壳;支撑座组件包括支撑座,支撑座安装在机壳上,机壳至少存在一个用于安装支撑座的安装位置;安装位置处的机壳在沿第一轴线方向上具有一个第一距离l1;定位轴承轴线处的机壳在沿第一轴线方向上具有一个第二距离l2;其中第一距离l1与第二距离l2的比值大于等于0.6小于等于0.8。
10.进一步地,平衡块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段、连接段和第二段,连接段连接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向前延伸至第一抓握部内,第二段上设有避让口;其中第一段在沿第一直线方向上具有一个第一长度d1,第二段在沿第一直线方向上的具有一个第二长度d2,其中第一长度d1与第二长度d2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0.25小于等于0.55。
11.进一步地,第一段的体积占平衡块的体积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0.05小于等于0.35。
12.进一步地,避让口具有沿左右方向的宽度w1,浮动支撑件具有沿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左右方向的直径w2,其中,w1大于w2。
13.进一步地,平衡块上形成有滑动槽,用于引导平衡块运动;机壳内安装有与滑动槽配合的滑动件。
14.一种切割工具,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与机壳内的:动力组件,用于提供动力;传动组件,与动力组件连接;往复组件,与传动组件连接,往复机构被设置为可沿机身轴线方向往复运动,往复组件包括用于安装附件的输出单元;摆动组件,设置于传动组件与往复组件之间;平衡块,至少部分设置在传动组件和往复组件之间并用于平衡往复组件;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能够被动力组件驱动绕第一轴线转动,在沿第一轴线方向上,第一传动件包括设置于端部的凸轮面;摆动组件包括:浮动支撑件,连接至往复组件并能被凸轮面驱动与第一轴线倾斜相交的方向上做浮动运动;平衡块包括:避让口,避让口被设置为允许浮动支撑件能被凸轮面驱动与第一轴线倾斜相交的方向上做浮动运动。偏心件偏心件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在平衡块上设置可供浮动支撑件伸入的避让口,从而充分利用传动件的上侧空间,进而减小了整机在上下方向上尺寸,使整机排布合理且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往复锯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往复锯的平面图;图3是图1所示往复锯中部分结构的平面图;图4是图1所示往复锯中部分结构的平面图;图5是图4所示往复锯中部分结构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1所示往复锯中抬刀组件处于支撑位置时的部分结构的平面图;图7是图1所示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8是图1所示往复锯中抬刀组件处于释放位置时的部分结构的平面图;图9是图7所示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10是图1所示往复锯中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图11是图1所示往复锯中部分结构的爆炸图;图12是图1所示往复锯中平衡块的俯视图;图13是图1所示往复锯中部分结构的平面图;图14是图11所示往复锯中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图15是图1所示往复锯中部分结构的爆炸图;图16是图15所示往复锯中部分结构的爆炸图的另一视角;
图17是图1所示往复锯中引流组件的平面图;图18是图1所示往复锯中引流组件的立体图;图19是本发明中动力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图20是图19中结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介绍。
17.为了清楚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上、下、前、后、左和右。
18.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切割工具,具体为一种电动切割工具,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以往复锯100为例详细说明。
19.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往复锯100包括:机壳10、动力组件20、往复组件31、传动组件32、减震组件33和摆动组件34、能源装置40和切割附件。其中,动力组件20设置在机壳10内,用于给往复锯100提供动力,动力组件20包括电机21,电机21包括能够绕第一转动轴线101转动的电机轴211和用于产生磁场的定子212。能源装置40安装至机壳10上,用于提供能量来源,在本实施例中,能源装置40具体为电池包41,当然电池包41与机壳10可以是分离设置,即电池包41并不直接安装在机壳10的表面。机壳10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有可供用户抓握的第一抓握部11、第二抓握部12和连接第一抓握部11和第二抓握部12的连接部13,在前后方向上,第一抓握部11邻近切割附件设置,第二抓握部12设置在往复锯100的后侧,第二抓握部12为把手。传动组件32设置连接区内,用于将电机轴211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组件31的往复运动,往复组件31的一端连接至传动组件32,另一端用于连接切割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割附件具体为锯片50。减震组件33在往复锯100运行期间,沿与往复组件31大体相反的方向运动以平衡往复组件31的往复运动,减震组件33包括平衡块331。摆动组件34邻近往复组件31设置,能够给往复组件31提供一个与往复组件31运动方向不同的支撑力,从而使往复组件31能够绕第二轴线104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32、减震组件33和摆动组件34均设置在齿轮箱14的容纳腔内。
20.请参考图4至图7,具体的,往复组件31包括往复运动件311,大致沿自身轴线方向设置,往复运动件311被电机轴211驱动时,能够相对于机壳10沿自身轴线方向做往复运动,往复运动件311的端部可设置有输出单元,用于连接锯片50。传动组件32包括能够被电机21驱动从而绕第一轴线102转动的第一传动件321,和设置在第一传动件321上侧与第一传动件321固定连接的转动件322,以及,与转动件322连接的且能够被转动件322驱动从而转动的偏心件323,偏心件323与往复运动件的导槽316配合,偏心件323能够在导槽316内滑动,偏心件323在沿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导槽316的内壁在沿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基本一致。即偏心件323被驱动转动从而实现往复运动件311的往复运动。进一步地,偏心件323的表面呈球形型,这样设置,以使第三传动件323在转动的时候能够更好的与往复运动件311的导槽配合。摆动组件34包括设置第一传动件321与往复运动件311之间的浮动支撑件341,浮动支撑件341用于实现往复运动件311和第一传动件321之间传动连接,第一传动件321包括有凸轮面3211,浮动支撑件341能够使凸轮面3211与往复运动件311之间实现传动,即凸轮面3211能够驱动浮动支撑件341在上下方向上做浮动运动,也就是说,凸轮面3211能够驱动往复运动件311沿第二轴线104来回转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浮动运动是指凸轮面3211驱动浮动
支撑件341沿上下方向上做往复运动,即当凸轮面3211给浮动支撑件341施加一个支撑力时,此时浮动支撑件341受力沿自身轴线转动的同时,还能沿上下方向来回运动。除此以外,浮动运动也可以解释为,凸轮面3211驱动浮动支撑件341沿与第一轴线101倾斜相交的方向做往复运动。
21.在上下方向上,平衡块331设置往复运动件311与第一传动件321之间,平衡块331设置有允许浮动支撑件341伸入的避让口3311,即可以理解为,平衡块331与浮动支撑件341在第一轴线102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这样,可以使得往复锯100连接部13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比较合理,通过采用将第一传动件321的凸轮面3211作为抬刀斜面,用于与浮动支撑件341配合以此来实现抬刀的结构,这样设置能够充分利用第一传动件321的上侧空间,使整机的结构更加紧凑,进而减小了浮动支撑件341处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而且在保证往复锯100在上下方向上尺寸减小的同时还能避免往复锯100在前后方向上尺寸的增加。进一步还可以避免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抬刀时,需要设置其他零件用来驱动往复运动件311和平衡块331,造成结构过于复杂的情况,即上述设置大大的简化了结构。需要注意的是,在本技术中,第一轴线102基本沿上下方向延伸。
22.请参考图6至图9,摆动组件34设置第一传动件321的上侧,且与往复组件31连接。往复组件31包括固定在往复锯100运动件上的套管312,摆动组件34与套管312连接,浮动支撑件341能够在支撑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具体的,当浮动支撑件341在释放位置时,凸轮面3211与浮动支撑件341分离,在这里分离指凸轮面3211与浮动支撑件341不接触,也可以指凸轮面3211与浮动支撑件341之间存在接触,但是不存在支撑力。当浮动支撑件341支撑位置时,凸轮面3211与浮动支撑件341接触。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浮动支撑件341处于支撑位置时,往复锯100的抬刀量是最大的,即第一传动件321在转动的过程中始终与浮动支撑件341接触,当浮动支撑件341处于释放位置时,即往复运动件311在运动的过程中只受滑块的驱动力,此时第一传动件321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传动件321与浮动支撑件341始终不存在支撑力。摆动组件34还包括操作手柄342和抬刀支架343,操作手柄342用来操作浮动支撑件341在支撑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操作手柄342具体安装至齿轮箱14上。浮动支撑件341可转动的连接在抬刀支架343上,其中当抬刀支架343运动时,浮动支撑件341随之运动,抬刀支架343固定连接在往复运动件311上。操作手柄342沿第一直线103延伸,且操作手柄342能够以第一直线103位置转动,操作手柄342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驱动往复运动件311上的套管312,从而使浮动支撑件341在支撑位置和释放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手柄342上具体为一圆柱体,其中操作手柄342上设置有凹槽面3421和圆弧面3422,当浮动支撑件341在支撑位置时,凹槽面3421与套管312接触,当浮动支撑件341处于释放位置时,圆弧面3422与套管312接触。为方便说明在此定义支撑位置为浮动支撑件341的初始位置,具体的,操作手柄342绕第一直线103沿第一方向t从初始位置转动时,操作手柄342驱动套筒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抬刀支架343远离凸轮面3211;操作手柄342绕第一直线103沿第二方向f从而释放位置转动时,操作手柄342驱动套筒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支架靠近凸轮面3211。由此可知,操作手柄342在转动的过程中,具有多个可保持的中间位置,当浮动支撑件341处于某一中间位置时,第一传动件321在转动的过程中,存在凸轮面3211部分与浮动支撑件341接触的情况,即第一传动件321转动时,只有部分凸轮面3211能够对浮动支撑件341具有支撑力。操作手柄342沿第一方向t转动的角度越大,则对浮动支撑件341产生驱动力的面积越
少,即抬刀量越小,反之,则抬刀量越大。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凸轮面3211为第一传动件321的上表面,具体的,凸轮面3211为一具有高度差的斜面,从而来实现抬刀,进而使浮动支撑件341基本沿第一轴线101方向往复运动。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传动件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或者一体形成有凸起部,凸轮面为凸起部的表面,凸起部呈不规则型,也就是说凸起部在垂直第一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呈不规则型,此时凸轮面适配的浮动支撑件可沿与第一轴线倾斜相交的方向布置,从而来实现抬刀,进而使浮动支撑件沿与第一轴线倾斜相交的方向往复运动。这样设置能使结构更加紧凑。
23.在前后方向上,摆动组件34设置在偏心件与把手之间,也就是说摆动组件34设置在往复组件31的后端部,即抬刀支架343固定安装至往复运动件311的后端部的套管312上,浮动支撑件341邻近设置在往复运动件311的后端部处。这样设置,能够避免摆动组件34设置偏心件的前侧时,导致平衡块331上允许浮动支撑件341伸入的避让口3311的开口过大,从而使平衡块331的结构强度不够,进而使往复锯100在工作的过程,因震动而导致平衡块331被损害,影响机器使用。当然,抬刀支架343也可以安装在往复组件31的后端处的其他零部件上,只要能够实现抬刀即可,并不限制其具体安装在哪里。进一步的,避让口3311具有沿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左右方向的宽度w1,浮动支撑件341具有沿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左右方向的直径w2,其中,w1大于w2,也就是避让口3311具有足够的宽度允许浮动支撑件341活动。
24.请参考图2至图3,往复锯100还包括支撑座组件60,至少部分设置在机壳内10,支撑座组件60包括支撑座61,支撑座61安装在机壳10上,机壳10至少存在一个用于安装支撑座61的安装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当支撑座61与机壳10固定连接时,安装位置指的是支撑座61与机壳10固定连接处的位置;当支撑座61与机壳10滑动连接时,安装位置是指用于给支撑座61调节伸出机壳10距离的调节组件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61与机壳10滑动连接,调节按钮用于调节支撑座61的位置,安装位置设置在第一抓握部11处,在安装位置处的机壳10沿第一轴线102方向上具有一个第一距离l1,在浮动支撑件341处的机壳10在沿第一轴线102方向上具有一个第三距离l3,其中,第一距离l1与第三距离l3的比值大于等于0.65小于等于0.75,通过这样设置,使往复锯100连接部13处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在一些特别的工况中,比如需要待切割的工件在一些狭窄的位置处,此时用户握持第一抓握部11处来切割工件时,往往导致无法工作,此时用户会一手握持连接部13一手握持第二抓握部12来进行对往复锯100的操控,通过将连接部13处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与第一抓握部11处上下方向上的距离比值设置在上述范围内,使得连接部13具有足够的空间来设置传动组件32和往复组件31等,从而使整机结构布置比较合理。进一步地,当第一距离l1与第三距离l3的比值大于等于0.5小于等于0.7时,效果更好。
25.进一步的,传动组件32还包括用于定位第一传动件321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设置在第一传动件321的下侧,定位组件至少包括一个定位轴承324,具体的,第一传动件321包括有与凸轮面3211相对设置的啮合面3212,即凸轮面3211设置在啮合面3212的上侧,可以理解的,定位轴承324位于啮合面3212的下侧,为了更好的定位第一传动件321,保证结构强度,传动组件32内设置两个定位轴承324,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定位轴承324相邻设置,即定位轴承324之间至少部分接触,定位轴承324的轴线处的机壳10在沿第一轴线102方向上具有一个第二距离l2,其中,第一距离l1与第二距离l2的比值大于等于0.6小于等于0.8,通过这样设置,可以在保证传动组件32的结构强度的前提,有效的减少连接部13在上下方向上
的尺寸,便于用户握持连接部13。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l3与l2的尺寸大致一致。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定位轴承324也可以只有一个,或者多个。进一步,当第一距离l1与第二距离l2的比值大于等于0.58小于等于0.78时,效果更好。
26.请参考图3、图10至图12,平衡块331设置凸轮面3211与往复运动件311之间,在往复锯100运行的时候,平衡块331够沿与往复运动件311相反的方向运动以平衡往复运动件311的往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平衡块331设置齿轮箱14内,且能够在齿轮箱14内滑动,且平衡块331基本贴合齿轮箱14设置。具体的,平衡块331包括第一段3312、连接段3313和第二段3314,连接段3313用来连接第一段3312和第二段3314,第一段3312设置在连接段3313的前侧,即第一段3312邻近锯片50设置,具体的,第一段3312呈细长型,位于第一抓握部11内,第二段3314邻近浮动支撑件341设置,即第二段3314设置在连接部13内,连接段3313的边缘呈不规则型,且与齿轮箱14的内部基本贴合。齿轮箱14上连接有滑动件3316,平衡块331上开设有与滑动件3316配合的滑动槽3315,具体的,第二段3314上开设有滑动槽3315,与齿轮箱14上固定连接的滑动件3316相配合,以使平衡块331能够相对于使齿轮箱14滑动,为了保证稳定性,在平衡块331上设置多个滑动槽3315。当然滑动槽与滑动件设置在相反位置上,也就是说平衡块设置滑动件,齿轮箱设置有滑动槽。
27.第一段3312在沿第一直线103方向上具有一个第一长度d1,第二段3314在沿第一直线103方向上的具有一个第二长度d2,其中第一长度d1与第二长度d2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0.25小于等于0.55。这样设置,使第一段3312充分利用第一抓握部11内的空间,使整机排布更加合理。
28.第一段3312的体积占平衡块331的体积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0.05小于等于0.35。根据质量计算公式,在密度不变的情况下,体积与重量成正比,也就是说体积越大则重量越大,也就是说上述范围也反应了第一段3312的重量占平衡块331整体重量的比值范围情况,这样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上述设置平衡块331伸入第一抓握部11的重量占整个平衡块331的重量的比值范围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这样设置,充分利用了第一抓握部11内的空间,从而使连接部13内的具有足够的空间设置摆动组件34等结构。第一段3312设置在连接部13内,或者是处于第一抓握部11内的第一段3312的重量占平衡块331整体重量过低时,为了保证平衡往复运动件311的往复运动,势必会使第二段3314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增加了整机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使往复锯100在长度方向上过长,不利于用户操作。处于第一抓握部11内的第一段3312的重量占平衡块331整体重量过高时,势必会使第一段3312在第一抓握部11内的体积变大,这样会造成第一段3312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变大,进而使往复锯100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过长,不利于用户握持。进一步地,第一段的体积占平衡块的体积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0.1小于等于0.3时,效果更好。
29.请参考图1、图3、图13至图16,动力组件20还包括:机筒25、冷却风扇22、盖板23和引流组件24。机筒25,套设在电机21的周向上,电机21至少部分设置在机筒25内。冷却风扇22,用于产生冷却气流,且冷却风扇22能够被电机轴211驱动从而绕轴线转动。盖板23,设置在冷却风扇22和定子212之间,盖板23包括允许电机轴211和冷却气流穿过的中心孔231、邻近定子212的后侧面233,以及相对于后侧面233远离定子212的前侧面232。引流组件24至少部分设置在盖板23的外周引流组件24被设置为限制冷却气流围绕盖板23的外周移动也就是说引流组件24与盖板23配合用于阻止冷却气流回旋至后侧面233,也可以是引流组件24
与盖板23配合避免冷却气流从盖板23的外周边排出,不从盖板23的中心孔231排出。具体的,冷却风扇22设置在定子212的前方,冷却风扇22安装至电机轴211上,且与电机轴211构成同步转动。在机壳10上,引流组件24周向处的的位置上,开设有用于供冷却气流排出的出风口110。在电机21的后方,具体为pcb板的后方的机壳10上形成有供冷却气流进入的进风口120。用户驱动电机21转动时,电机轴211上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的锥齿轮与第一传动件321的啮合面3212相啮合,将电机21的旋转运动传递至第一传动件321,当电机21转动时,冷却风扇22被驱动旋转,冷却气流从进风口120进入,流经pcb板后,进入定子212,进而穿过盖板23的中心孔231,部分冷却气流会经引流组件24的引导从冷却风扇22周向处的机壳10上的出风口110排出,部分冷却气流会继续向前流动至齿轮箱14,给齿轮箱14散热,最终从机壳10前端开口处流出。其中冷却风扇22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在前侧面232和后侧面233相对应的区域内会形成一高压区域和低压区域,即冷却气流会从低压区域吸入后进入高压区域,通过引流组件24与盖板23的配合,阻碍了冷却风扇22后侧面233对应的低压区域的冷却气流流入前侧面232对应的高压区域内时,部分气流会再次吸入后侧面233对应的低压区域,从而产生回旋气流,造成气流紊乱,从而使高压区域的热气流进入低压区域,影响散热,即上述设置能够较好的规划了冷却气流的流动路径,提高的冷却效率。在本技术中,冷却风扇22具体为离心风扇。
30.引流组件24设置在机壳10内,引流组件24与盖板23能够相对转动,引流组件24上开设有能够供电机21穿过的开口。具体的,开口大致呈圆形,当然可以是其他形状,比如正多边形等,在此不限定,本技术中优选呈圆形,通过在引流组件24上设置开口,便于安装电机21。引流组件24围绕冷却风扇22设置,也就是说引流组件24开口的尺寸大于电机21的外径。
31.如图13至图20所示,引流组件24的内壁在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线101方向上具有一个内径a1;盖板23外周边在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线101方向上具有一个外径b1;其中,内径a1与外径b1的比值大于等于0.8小于等于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引流组件24与盖板23并不接触,引流组件24与盖板23在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线101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也就是说,引流组件24设置在盖板23的外侧并与盖板23的径向部分重叠,即盖板23与引流组件24之间形成迷宫结构,或许说内径a1与外径b1的比值大于等于0.8小于1。具体的,引流组件24与机筒25连接,具体的引流组件24与机筒25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又或者引流组件24与机壳10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盖板23与冷却风扇22固定连接,即引流组件24与盖板23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3固定连接至冷却风扇22,具体的,冷却风扇22上设置有沿第一转动轴线101方向向后延伸的定位柱,盖板23上形成有与定位柱相对应的限位孔,即盖板23上的限位孔套设置定位柱上,从而构成同步转动。盖板23还包括沿直线方向向后延伸的延伸部234,其中直线方向与第一转动轴线101平行或者倾斜相交,在此不限定,在本技术中以直线方向与第一转动轴线方向101平行为例说明,但是下文中对延伸部234的任何限定,同样适用于直线方向与第一转动轴线101倾斜相交的情况。引流组件24设置有沿径向向内的环圈241,环圈241上设置有能够供电机21穿过的开口,环圈241的内壁在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线101方向上的具有一个内径a2,延伸部234在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线101方向上的具有一个外径b2,其中a2与b2的比值大于等于1.02小于等于1.2,也就是说延伸部234的外径与环圈241的内径比值大于等于1.02小于等于1.2,这样设置,既可以保证盖板23
与引流组件24支架具有足够的空间够使盖板23相对于引流组件24转动,同时还可以使冷却气流无法回旋至低压区域,避免产生气流紊乱,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环圈241的内径a2也就是引流组件24的内径a1。延伸部234的外径与环圈241的内径比值大于等于1.07小于等于1.15时,效果更好。当然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如图19至图20所示,引流组件24a与盖板23a并不接触,引流组件24a的环圈241a邻近盖板23a设置,环圈241a至少部分与盖板23a的在轴向上重叠,同时环圈241a与盖板23a的外周边在径向上不重叠,在本实施例中,环圈241a的内径与盖板23a外径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2,这样设置,即能基本实现上述那种实施例效果,即引流组件24a被设置为与盖板23a配合以止挡大于等于90%冷却气流由第一区域进入至第二区域,当然也可以没有环圈,引流组件的内径大于盖板的外径,且引流组件的内径与盖板的外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2。
32.引流组件24在周向上设置有数个止挡部242,止挡部242与引流组件24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止挡部242上设置有数个间隔设置的止挡筋243,止挡筋243在冷却风扇22的周向上布置,止挡筋243与冷却风扇22叶片在第一转动轴线的轴向至少部分重叠,进而可以很好的引导冷却气流的流向,止挡部242设置在出风口110处,具体的,止挡筋243之间形成导向通道,导向通道与冷却风扇22的叶片基本对应,用于导向冷却风扇22输出的冷却气流,即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更好冷却气流从出风口110排出,同时还可以避免用户能够直接接触到冷却风扇22,从而起到保护冷却风扇22,保证往复锯100正常运行。为了更好地引导冷却气流,止挡筋243的边缘面被配置为倾斜地引导到电机轴211,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引导冷却气流倾斜向下流出,避免冷却气流吹到用户身上,特别避免吹到用户眼睛里,造成安全事故,在本技术中相邻两个止挡筋243的边缘面之间的距离h小于等于15mm,通过将止挡筋243的间隙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有效避免用户手指可深入接触到冷却风扇22,影响冷却风扇22运行。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