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梯对重侧置门型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4:04: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对重侧置门型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梯是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电梯的安装固定对电梯的安全平稳运行极为重要,多数电梯上都配置有对重,现有的对重在电梯上的安装位置分为侧置和后置,一般对重后置为有机房乘客电梯,但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对重侧置布置,一般对重侧置为无机房乘客电梯、观光电梯、货梯、医梯;因井道壁与电梯轿厢之间的尺寸是根据井道土建时的尺寸变化而变化,电梯轿厢与井道壁之间是通过轿厢导轨与导轨支架的配合而固定,那么在对重侧置时,并在有限的空间内,既要把对重的对重导轨安装好又要把电梯轿厢的轿厢导轨好,且要满足安装便捷性、强度好及避障碍物的便捷性,上述这些问题都是要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强度好、安装便捷及避障碍物便捷的电梯对重侧置门型支架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电梯对重侧置门型支架装置包括用于固定轿厢导轨的支撑件以及用于固定配重导轨的第一导轨固定支架和第二导轨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导轨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导轨固定支架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件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导轨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导轨固定支架以及所述支撑件之间形成一个可供对重沿电梯上下穿梭的门型框架;所述第一导轨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墙面固定件和第一导轨固定件,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的另一端连接在井道壁上,所述第一导轨固定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上;所述第二导轨固定支架包括第二墙面固定件和第二导轨固定件,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的另一端连接在井道壁上,所述第二导轨固定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上。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支撑件以及第一导轨固定支架和第二导轨固定支架并形成一个门型框架,这样在对重侧置时,通过此门型框架就能实现对重导轨的安装以及轿厢导轨的安装,而且还具有强度好、安装便捷及避障碍物便捷的优点。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l型折弯板,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其中一板面上设有用于与井道壁相连接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导轨固定件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和/或所述第二板面上设有至少一对用于安装配重导轨的第二安装孔;根据井道壁内的障碍物分布,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这样不仅便于第一墙面固定件及第一导轨固定件的安装,而且还便于配重导轨的安装。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墙面固定件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所述第三板面和/或所述第四板面上设有用于与井道壁相连接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导轨固定件
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五板面和第六板面,所述第五板面和/或所述第六板面上设有至少一对用于安装配重导轨的第四安装孔;根据井道壁内的障碍物分布,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这样不仅便于第一墙面固定件及第一导轨固定件的安装,而且还便于配重导轨的安装。
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l型折弯板,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其中一板面上设有用于与井道壁相连接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导轨固定件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和/或所述第二板面上设有至少一对用于安装配重导轨的第二安装孔;根据井道壁内的障碍物分布,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这样不仅便于第二墙面固定件及第二导轨固定件的安装,而且还便于配重导轨的安装。
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墙面固定件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所述第三板面和/或所述第四板面上设有用于与井道壁相连接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导轨固定件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五板面和第六板面,所述第五板面和/或所述第六板面上设有至少一对用于安装配重导轨的第四安装孔;根据井道壁内的障碍物分布,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这样不仅便于第二墙面固定件及第二导轨固定件的安装,而且还便于配重导轨的安装。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第二板面的中部均设有凸起的加强筋;使得第一导轨固定件的强度进一步提高。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板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板面的长度,所述第五板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六板面的长度,且所述第三板面、所述第四板面、所述第五板面和所述第六板面的中部均设有凸起的加强筋;上述结构的设置,不仅有利于第一墙面固定件与第一导轨固定件及第二墙面固定件与第二导轨固定件之间的间距调节,还有利于使得上述固定件的强度进一步提高。
12.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上连接有l型连接件,所述l型连接件固定有轿厢导轨,且所述l型连接件位于门型框架的外侧,进一步方便轿厢导轨与支撑件之间的安装及调节。
13.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的横截面为l型或z型,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横截面的支撑件来满足强度要求。
14.作为优选,所述配重导轨位于所述门型框架的内侧并呈对称分布,不仅便于配重导轨的安装,而且使得配重在运行过程中稳定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z型支撑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支撑件;2、第一导轨固定支架;3、第二导轨固定支架;4、轿厢导轨;5、配重导轨;6、加强筋;7、连接件;10、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第一板面;13、第二板面;14、第三板面;15、第四板面;16、第五板面;17、第六板面;10-1、第一安装孔;13-1、第二安装孔;15-1、第三安装孔;17-1、第四安装孔;21、第一墙面固定件;22、第一导轨固定件;31、第二墙面固定件;32、第二导轨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固定轿厢导轨4的支撑件1以及用于固定配重导轨5的第一导轨固定支架2和第二导轨固定支架3,第一导轨固定支架2和第二导轨固定支架3分别通过焊接方式或螺栓固定方式连接在支撑件1的两端,且第一导轨固定支架2、第二导轨固定支架3以及支撑件1之间形成一个可供对重沿电梯上下穿梭的门型框架;第一导轨固定支架2包括第一墙面固定件21和第一导轨固定件22,第一墙面固定件21的一端的上端面连接支撑件1的一端上,第一墙面固定件21的另一端的侧端面连接在井道壁上,第一导轨固定件22连接在第一墙面固定件21的上端面上;第二导轨固定支架3包括第二墙面固定件31和第二导轨固定件32,第二墙面固定件31的一端的上端面连接在支撑件1的另一端上,第二墙面固定件31的另一端的侧端面连接在井道壁上,第二导轨固定件32连接在第二墙面固定件31的上端面上;通过设置支撑件以及第一导轨固定支架和第二导轨固定支架并形成一个门型框架,这样在对重侧置时,通过此门型框架就能实现对重导轨的安装以及轿厢导轨的安装,而且还具有强度好、安装便捷及避障碍物便捷的优点。
21.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第一导轨固定支架2和第二导轨固定支架3分别通过焊接方式或螺栓固定方式连接在支撑件1的两端,且第一导轨固定支架2和第二导轨固定支架3结构相同;第一墙面固定件21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11,且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间通过一体冲压成型或通过焊接方式成型,一体冲压成型这样使得成型之后的固定件强度更好,焊接方式成型使得固定件成型更方便,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11均为l型折弯板,且第一连接件10的侧面上设有用于与井道壁相连接的第一安装孔10-1,第二连接件11与支撑件1连接;第一导轨固定件22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一板面12和第二板面13,根据实际所需,第一板面12和/或第二板面13上设有至少一对用于安装配重导轨5的第二安装孔13-1,一般优选为两对第二安装孔13-1,便于适应不同宽度的配重导轨5,通用性更好;第二墙面固定件31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11,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11均为l型折弯板,且第一连接件10的其中一板面上设有用于与井道壁相连接的第一安装孔10-1,第二连接件11与支撑件1连接;第二导轨固定件32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一板面12和第二板面13,第一板面12和/或第二板面13上设有至少一对用于安装配重导轨5的第二安装孔13-1。上述支撑件1的两端设置相同结构的第一导轨固定支架2和第二导轨固定支架3,这个适用于井道壁上没有障碍物且配重导轨之间的相对间距无需调节的场景中,具有安装方便且强度好的优点。
22.实施例二;如附图2所示,第一导轨固定支架2和第二导轨固定支架3分别通过焊接方式或螺栓固定方式连接在支撑件1的两端,且第一导轨固定支架2和第二导轨固定支架3结构相同;第一墙面固定件21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三板面14和第四板面15,第三板面14和/或第四板面15上设有用于与井道壁相连接的第三安装孔15-1;第一导轨固定件22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五板面16和第六板面17,第五板面16和/或第六板面17上设有至少一对用于安装配重导轨5的第四安装孔17-1;第二墙面固定件31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三板面14和第四板面15,第三板面14和/或第四板面15上设有用于与井道壁相连接的第三安装孔15-1;第二导轨固定件32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五板面16和第六板面17,第五板面16和/或第六板面17上设有至少一对用于安装配重导轨5的第四安装孔17-1。上述支撑件1的两端设置相同结构的第
一导轨固定支架2和第二导轨固定支架3,这个适用于井道壁上没有障碍物且配重导轨之间的相对间距需调节的场景中,具有安装方便、调节方便且强度好的优点。
23.实施例三:如附图3所示,第一导轨固定支架2和第二导轨固定支架3分别通过焊接方式或螺栓固定方式连接在支撑件1的两端,且第一导轨固定支架2和第二导轨固定支架3结构不相同,且左右两端可互换;第一墙面固定件21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11,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11均为l型折弯板,且第一连接件10的其中一板面上设有用于与井道壁相连接的第一安装孔10-1,第二连接件11与支撑件1连接;第一导轨固定件22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一板面12和第二板面13,第一板面12和/或第二板面13上设有至少一对用于安装配重导轨5的第二安装孔13-1;第二墙面固定件31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三板面14和第四板面15,第三板面14和/或第四板面15上设有用于与井道壁相连接的第三安装孔15-1;第二导轨固定件32包括呈l型分布的第五板面16和第六板面17,第五板面16和/或第六板面17上设有至少一对用于安装配重导轨5的第四安装孔17-1。上述支撑件1的两端设置结构不相同的第一导轨固定支架2和第二导轨固定支架3,这个适用于井道壁上有障碍物且配重导轨之间的相对间距需调节的场景中,具有安装方便、调节方便、避障碍物方便且强度好的优点。例如:在井道壁的转角处有障碍物时,此时第一墙面固定件21可直接与井道壁的一侧相安装固定,第二墙面固定件31可直接与井道壁的另一侧相安装固定并避开了转角处的障碍物。
24.第一板面12和第二板面13的中部均设有凸起的加强筋6,且加强筋6贯穿整个板面,大大提升了第一导轨固定件22的强度。
25.第三板面14的长度大于第四板面15的长度,第五板面16的长度大于第六板面17的长度,因配重所占用的空间有大有小,从而为了便于配重与配重导轨之间的安装,设置上述板面的长短并根据实际所需来进行调节配重空间的大小,同时也能调节墙面固定件与井道壁之间的距离,例如:使配重空间变小点,墙面固定件与井道壁之间的距离稍大,因此第三板面14与第五板面16重合固定,其余板面分别与配重导轨和井道壁去固定;且第三板面14、第四板面15、第五板面16和第六板面17的中部均设有凸起的加强筋6,且加强筋6贯穿整个板面,大大提升了所在的墙面固定件和导轨固定件的强度。
26.支撑件1上连接有l型连接件7,l型连接件7固定有轿厢导轨4,且l型连接件7位于门型框架的外侧;进一步方便轿厢导轨与支撑件之间的安装及调节。
27.支撑件1的横截面为l型或z型,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横截面的支撑件来满足强度要求,且横截面设置成z型,进一步加强了支撑件1的强度。
28.配重导轨5位于门型框架的内侧并呈对称分布,不仅便于配重导轨的安装,而且使得配重在运行过程中稳定性能更好。
29.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