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1:09: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


背景技术:

2.目前,气溶胶产生装置通常包括用于储存可雾化液体的储液腔,并在储液腔内设置有雾化芯,雾化芯能够发热进而将可雾化液体雾化以形成可供使用的雾化小液滴。
3.在成品运输过程中或者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售卖之前,雾化芯通常容置在储液腔内,进而产生雾化器长期浸渍污染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以解决雾化芯容易污染可雾化液体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第一储液件,设有用于储存可雾化液体的第一储液腔;第二储液件,与所述第一储液件连接,所述第二储液件上设有第二储液腔;雾化芯,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阻隔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件和所述第二储液件之间,用于分隔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以及导液结构,设置于所述阻隔件上,用于将所述第一储液腔中的可雾化液体传输至所述第二储液腔中。
6.可选地,所述阻隔件为密封塞,所述导液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密封塞上的穿孔。
7.可选地,所述导液结构还包括导液棒,所述导液棒插置于所述穿孔内。
8.可选地,所述导液结构还包括导液薄片,所述导液薄片设置于所述穿孔内,并连接于所述密封塞。
9.可选地,所述阻隔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件上,所述第一储液件与所述第二储液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储液件朝向所述阻隔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的导液管,所述导液结构还包括阻隔部,所述阻隔部连接于所述密封塞,并弹性抵接于所述导液管的开口。
10.可选地,所述阻隔件为多孔元件,所述导液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多孔元件上的导液微孔。
11.可选地,所述阻隔件包括嵌套间隔设置的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所述导液结构为导液薄膜,所述导液薄膜连接在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之间。
12.可选地,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管和导液棉,所述雾化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所述导液棉环绕所述雾化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腔中,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棒和加热件,所述雾化棒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内与所述导液棉接触,所述雾化棒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雾化管内,所述加热件与所述雾化棒接触,用于加热雾化所述雾化棒上的液体。
13.可选地,所述雾化器包括密封塞、底盖和电极,所述底盖连接于所述第二储液件,
用于封堵所述第二储液件的开口,所述密封塞设置于所述底盖朝向所述第二储液腔的一侧,所述雾化管凸伸出所述密封塞插置于所述底盖内,且在所述雾化管凸伸出所述密封塞的端部设有通孔,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底盖背离所述密封塞的一侧,且在所述电极内设有电极孔,所述底盖内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连通所述通孔和所述电极孔。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主机和如前文所述的雾化器,所述主机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用于为所述雾化器供电。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阻隔件将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分隔,通过阻隔件上的孔洞或微孔可缓慢的将可雾化液体由第一储液腔导入到第二储液腔,在雾化器制成后的一定时间内,减少雾化芯处漏液的风险。另外,由于用于储存可雾化液体的第一储液件与雾化芯分开设置,可以使得设置于第一储液件上的第一储液腔的容量尽可能的大,进而提升雾化器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7.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的阻隔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3中的导液棒与密封塞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图4中的导液棒与密封塞装配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图6中的第一储液件与阻隔件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图6中的雾化器被按压时的状态示意图;
25.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是图9中的阻隔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1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12是图11中的阻隔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9.图13是图12中的阻隔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第一实施例
33.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0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阻隔件4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雾化器00,雾化器00包括第一储液件10、第二储液件20、雾化芯30、阻隔件40以及导液结构50。第一储液件10设有用于储存可雾化液体的第一储液腔11;第二储液件20与第一储液件10连接,第二储液件20上设有第二储液腔21;雾化芯30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储液腔21内;阻隔件40设置于第一储液件10和第二储液件20之间,用于分隔第一储液腔11和第二储液腔21;导液结构50设置于阻隔件40上,用于将第一储液腔11中的可雾化液体传输至第二储液腔21中。
34.具体来说,在雾化器00未使用之前,可雾化液体储存于第一储液腔11中,而雾化芯3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储液腔21中,可以避免可雾化液体和雾化芯30之间发生接触,进而导致可雾化液体被污染,实现可雾化液体的保鲜。而在雾化器00需要使用时,第一储液腔11中的可雾化液体能够通过导液结构50传输至第二储液腔21中,与雾化芯30接触,雾化芯30能够加热雾化可雾化液体,进而产生气溶胶。另外,由于用于储存可雾化液体的第一储液件10与雾化芯30分开设置,可以使得设置于第一储液件10上的第一储液腔11的容量尽可能的大,进而提升雾化器00的使用时间。
35.可选地,可以将第一储液件10设置为透明件,例如,可以采用玻璃、透明塑胶等材料制作第一储液件10,如此,可以通过第一储液件10观察第一储液腔11内可雾化液体的剩余情况。可以将第二储液件20设置为不透明件,以遮盖第二储液腔21内部的元件。
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储液件10设置在上方,第二储液件20设置于下方。可以理解地,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用于储存可雾化液体的第一储液件10设置于下方,而将用于设置雾化芯30的第二储液件20设置于上方。
37.或者,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储液件10和第二储液件20可以设置为一体结构,第一储液腔11和第二储液腔21相互连通,阻隔件40设置于第一储液腔11和第二储液腔21之间,以分隔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储液腔11和第二储液腔21。
3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阻隔件40为密封塞,导液结构50包括形成于密封塞上的穿孔。
39.具体来说,密封塞可以采用硅胶或者橡胶等弹性材料进行制作,密封塞可以连接于第二储液件20上,以用于封堵第二储液腔21的开口,如此,一方面可以利用密封塞对流动至第二储液腔21内的可雾化液体进行密封,避免发生泄漏,另一方面也可以便于将密封塞与第二储液件20进行连接。
40.其中,形成于密封塞上的穿孔的尺寸不易设置的过大,以使得可雾化液体能够缓慢的自第一储液腔11流动至第二储液腔21中,实现缓慢渗液的效果。
41.可选地,也可以将密封塞连接于第一储液件10上,以用于封堵第一储液腔11的开口。或者,可以将密封塞夹设在第一储液件10和第二储液件20之间,以用于同时封堵第一储液腔11和第二储液腔21的开口。
42.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雾化器00包括雾化管60和导液棉31,雾化管60设置于第二储液腔21内,导液棉31环绕雾化管60设置于第二储液腔21中。雾化芯30包括雾化棒32和加热件33,雾化棒32的部分位于第二储液腔21内与导液棉31接触,雾化棒32的另一部分位于雾化管60内,加热件33与雾化棒32接触,用于加热雾化雾化棒32上的液体。
43.可选地,雾化管60可以采用玻璃纤维管进行制作,第一储液件10内设有出气通道
13,雾化管60的内腔和出气通道13连通。设置于第二储液腔21内的导液棉31将可雾化液体传输至雾化棒32上,雾化棒32由导液材料制成,可雾化液体均匀分布在雾化棒32上。加热件33发热时,能够雾化雾化棒32上的可雾化液体形成气溶胶,气溶胶经过雾化管60的内腔和出气通道13流出雾化器00。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材料传输可雾化液体,可以提升雾化的效果。另外,通过将导液棉31设置于第一储液腔11内,可以避免第二储液件20发生晃动,提升设备的稳定性。
44.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储液件10上的导液管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液管15关于雾化器00的中心对称设置。阻隔件40上与导液管15对应的位置处的穿孔的数量也为两个。为了提升雾化棒32上可雾化液体的均匀性,可以设置雾化棒32的两端分别插置于第二储液腔21内与导液棉31接触,而雾化棒32的中部插置于雾化管60内,加热件33可以采用加热丝等进行制作,并可以将加热丝缠绕设置于雾化棒32上,以利用雾化管60对雾化棒32进行固定,并可以简化雾化芯30的结构。
45.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设置出气通道13的第一储液件10可以作为吸嘴直接抽吸,也可以在第一储液件10背离第二储液件20的一侧再设置吸嘴。
46.可选地,可以设置导液棉31的导液率大于雾化棒32的导液率,以尽可能的避免漏液。其中,可以在雾化棒32的外周缠绕加热丝的同时,还可以在雾化棒32的内部设置加热丝,对雾化棒32进行预热,以更均匀、更快速的加热,能控制在渗液率较低的情况下,仍能很好的雾化,而不会糊芯。
47.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雾化器00包括封液塞70、底盖80和电极90,底盖80连接于第二储液件20,用于封堵第二储液件20的开口,封液塞70设置于底盖80朝向第二储液腔21的一侧,雾化管60凸伸出封液塞70插置于底盖80内,且在雾化管60凸伸出封液塞70的端部设有通孔62,电极90设置于底盖80背离封液塞70的一侧,且在电极90内设有电极孔91,底盖80内设有导气孔81,导气孔81连通通孔62和电极孔91。
48.具体来说,底盖80连接于第二储液件20背离第一储液件10的一端,封液塞70和阻隔件40分别抵接于导液棉31的相对两端,以将可雾化液体封堵在第二储液件20内。通过在底盖80上设置连通通孔62和电极孔91的导气孔81,外部气体能够进入雾化管60内,进而带走加热件33雾化的气溶胶排出雾化器00。
49.进一步地,第一储液件10可以与第二储液件20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如此,在第一储液件10内的可雾化液体使用完后,可以拆下第一储液件10更换容置有新的可雾化液体的第一储液件10,或者容置有不同种类的可雾化液体的第一储液件10,以实现两种可雾化液体的混合,改善口感。
50.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设置出气通道13的第一储液件10可以作为吸嘴直接抽吸,也可以在第一储液件10背离第二储液件20的一侧再设置吸嘴。
51.第二实施例
52.虽然采用设有穿孔的硅胶等软性材质制作密封塞能够较好的导液,同时具有较佳的适配性,单纯用设有穿孔的硅胶可能会由于装配时挤压而影响穿孔的大小,影响可雾化液体的流动。
53.故而,如图3至图5所示,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0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导液棒与密封塞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导液棒与密封塞装配
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可以设置导液结构50还包括导液棒51,导液棒51插置于穿孔内。
54.其中,导液棒51可以采用多孔陶瓷等材料进行制作,如此,由于导液棒51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虽然密封塞会被挤压变形,但是导液棒51的存在能够保证密封塞上用于传输可雾化液体的通道的尺寸保持不变,进而提升导液效果。
55.第三实施例
56.如图6至图7所示,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0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第一储液件10与阻隔件40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导液结构50还包括导液薄片52,导液薄片52设置于穿孔内,并连接于密封塞。
57.其中,导液薄片52可以采用导液薄膜或者多孔陶瓷制作而成的,在第一储液腔11内的可雾化液体流动至导液薄片52的位置处时,导液薄片52会控制可雾化液体的流动,使得可雾化液体仅能够通过导液薄膜或者多孔陶瓷上的微小细孔进行传输,以实现缓慢渗液的效果。
58.可选地,可以在密封塞上突出设置限位块41,在限位块41上形成凹陷的限位槽42,导液薄片52可以卡设于限位槽42内,以利用限位块41的抵接作用力将导液薄片52固定在密封塞上,进而简化导液结构50,便于导液结构50的安装和拆卸。
59.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阻隔件40设置于第二储液件20上,第一储液件10与第二储液件20滑动连接,第一储液件10朝向阻隔件40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储液腔11连通的导液管15,导液结构50还包括阻隔部53,阻隔部53连接于密封塞,并弹性抵接于导液管15的开口。
60.具体来说,第一储液件10和第二储液件20沿第一储液件10与第二储液件20的连接方向滑动设置,即沿图中所示的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雾化器00使用之前,阻隔部53与导液管15接触,进而封堵导液管15的开口,避免可雾化液体泄漏。在需要使用雾化器00时,如图8所示,图8是图6中的雾化器00被按压时的状态示意图。按压第一储液件10向靠近第二储液件20的方向移动,导液管15会抵接阻隔部53发生弹性变形,以使得阻隔部53逐渐从导液管15的开口移除,导液管15的开口失去阻隔部53的封堵作用后,封堵于第一储液腔11内的可雾化液体会流动至导液薄膜的位置处,并经由导液薄膜内的多孔结构流动至第二储液腔21中,与雾化芯30接触,雾化芯30加热雾化可雾化液体进行产生气溶胶。
61.可选地,阻隔部53和阻隔件40可以采用硅胶等材料一体成型,以使得阻隔件40不仅具有较好的密封能力,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弹性,便于导液管15抵接阻隔部53发生变形。
62.进一步地,为了避免阻隔件40对导液管15的移动产生干涉,可以设置穿孔的截面尺寸大于导液管15的截面尺寸。
63.第四实施例
64.除了可以在导液薄片52的上方设置阻隔部53对导液管15的开口进行封堵外,还可以在阻隔件40朝向第一储液件10的一侧设置薄膜,阻隔部53连接于第二储液件20,用于封堵第二储液腔21的开口,薄膜设置于阻隔件40上,并覆盖穿孔。
65.具体来说,薄膜可以包覆在阻隔件40靠近导液管15的表面上,在雾化器00使用之前,薄膜与导液管15接触,进而封堵导液管15的开口,避免可雾化液体泄漏。在需要使用雾化器00时,按压第一储液件10向靠近第二储液件20的方向移动,导液管15对薄膜的作用力
大于薄膜的强度时,能够刺破薄膜,进而沿第一储液件10和第二储液件20的连接方向插置于穿孔内,导液管15失去薄膜的抵接作用后,可雾化液体会自第一储液腔11中流出,达到导液薄片52的位置处时,导液薄片52会控制可雾化液体的流动,使得可雾化液体仅能够通过导液薄片52上的微小细孔进行传输,以实现缓慢渗液的效果。
66.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薄膜可以采用铝膜或者塑料薄膜,铝膜或者塑料薄膜可以粘接或者热压合在阻隔件40上。或者,薄膜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容易被刺破的材料进行制作。阻隔件40可以采用硅胶等密封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制作,以提升第二储液腔21的密封性能。
67.进一步的,可以在薄膜上与穿孔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凹痕,以降低薄膜的结构强度,便于导液管15穿过薄膜。
68.第五实施例
69.本实施例中的阻隔件4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阻隔件40的结构不同,其它部分结构相同,此处仅对有区别的阻隔件40进行描述,其它部分的结构参照第一实施例。
70.如图9和图10所示,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0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的阻隔件4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阻隔件40为多孔元件,可以采用多孔陶瓷、多孔金属等材料。导液结构50包括形成于多孔元件上的导液微孔。通过将阻隔件40直接设置为多孔材料,可以直接利用多孔材料自身的结构特征实现可雾化液体的传输,进而降低阻隔件40的结构复杂度,提升生产效率。
71.第六实施例
72.虽然采用多孔陶瓷材料能够实现导液,但是单纯用多孔陶瓷材料制作阻隔件,很有可能会因为公差问题适配性不佳而达不到预期的导液效果。
73.故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至图13所示,图11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0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的阻隔件4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的阻隔件4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阻隔件40包括嵌套间隔设置的第一密封环43和第二密封环44,导液结构50为导液薄膜,导液薄膜连接在第一密封环43和第二密封环44之间。
74.具体来说,第一密封环43环绕设置于雾化管60的外围,第二密封环44环绕设置于第一储液腔11的内周,第二密封环44与第一密封环43位于同一平面内,且间隔设置,以在第一密封环43和第二密封环44之间形成间隙,导液薄膜分别连接于第一密封环43的外围和第二密封环44的内周,一方面可以封堵第一储液腔11内的可雾化液体,另一方面,可雾化液体可以通过导液薄膜流动至另一侧的第二储液腔21中,与雾化芯30接触。
75.进一步地,除了可以采用设置于第一密封环43和第二密封环44之间的导液薄膜进行导液外,也可以在第一密封环43和第二密封环44上设置复数微孔,利于可雾化液体更均匀、平稳的流通。
76.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图1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雾化器0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100,气溶胶产生装置100包括主机01和雾化器00,主机01与雾化器00连接,用于为雾化器00供电。
77.其中,雾化器00与主机01可以采用磁吸、卡扣或者螺纹等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以便于雾化器00的更换,并且可以提升主机01的使用寿命。
78.综上,本技术通过阻隔件40将第一储液腔11和第二储液腔21分隔,通过阻隔件40
上的孔洞或微孔可缓慢的将可雾化液体由第一储液腔11导入到第二储液腔21,在雾化器00制成后的一定时间内,减少雾化芯30处漏液的风险。雾化器00制成时,第二储液腔21内放入导液棉31并可储存适量可雾化液体,也可以不储存可雾化液体。在上述的基础上,增加阻隔部53等特征,可进一步消除漏液风险。
79.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