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2:56: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领域,特别是一种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翻斗三轮车,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769718u公开了一种电动液压翻斗三轮摩托车,它包括:车架和车架上的车厢,所述车厢后部与车架铰接,所述车厢前部的底部与车架之间设置有举升油缸;所述的举升油缸的驱动力来自一电动油泵,该电动油泵的动力输入端与一减速电动机相连接,所述电动机与该三轮摩托车的电源相连接。该翻斗三轮摩托车利用减速电动机为电动油泵提供动力,将液压油输入举升油缸的油缸内,使举升油缸的活塞杆慢慢上升,举起车厢,进而将货物从车厢内倒出,其弊端是:故障率高、成本高而且操作繁琐。
3.另外,市面上95%的三轮车不具备翻斗功能,卸货卸物极为不方便,不适合广大人群的劳作、农用及工矿,产品用途特别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具有稳定性高、卸货方便彻底的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车斗,车斗通过底部支耳与车架尾部的悬挂连接板铰接,在悬挂连接板上设置有回位销钉,该回位销钉用于车斗回位时,与车斗支耳相抵触,可限制车斗的回位角度,以对车斗进一步固定。
6.支耳上设置有一个弧形孔,该弧形孔内设置有一个销轴,销轴与车架尾部的悬挂连接板相连,车斗翻转时,销轴可在弧形孔内运行。
7.所述的弧形孔是一个圆弧形长孔,因采用圆弧形结构,可提高车斗的举升高度。
8.所述的支耳设置于车斗底部主梁的中心向前三至十公分处。
9.在悬挂连接板的后端上方设置有橡胶块,车斗翻转时,该橡胶块与车斗底部接触,防止车斗直接撞击车架。
10.在车斗的后方两侧设置有辅助轮,该辅助轮由4个轴承构成,当车斗处于卸货状态时,该辅助轮与后轮相接触。
11.悬挂连接板固定安装在车架的尾部两侧,该悬挂连接板倾斜设置,与车架之间形成可安装板簧的夹角。
12.车斗尾部设置有后门,后门上端与车斗铰接,后门下端与车斗底部的翻斗闭合总成相配合,通过翻斗闭合总成实现后门的锁闭或开启。
13.车斗端部设置有两个挂件,该挂件与设置在车架中部的控制钩总成的两个挂钩相配合,车辆在非卸物状态下,控制钩总成的两个挂钩咬合在车斗的挂件上。
14.控制钩总成的一个摇臂通过硬排拉线与操控器相连,另一个摇臂通过回位弹簧与
坐箱相连,通过硬排拉线收缩拉动控制钩总成的摇臂,进而使控制钩总成上的两个挂钩脱离车斗上的挂件,实现车斗的翻转。
15.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车斗回位时通过回位销钉对车斗支耳进行止挡,从而使得车斗能够精准回位,同时,车辆在运输时回位销钉可限制车斗的横向及上下摆动,提高整车的稳定性;通过在支耳上开设弧形孔,大大提高了车斗的升举高度,进而使得卸货更加方便彻底,提高了工作效率;车斗在翻转过程中撞击橡胶块,能够有效避免车斗直接撞击车架而发出声响以及造成车体的损坏,提高了整车的使用寿命。具有简单、高效、方便、性价比高、适应面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剖面图;
17.图2是图1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左视图;
19.图4是图3去除车斗后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去除车斗后的立体图;
21.图6是图4的剖面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新型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23.图8是图7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24.图9是图7的剖面示意图;
25.图10是图9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26.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斗示意图;
27.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翻斗闭合总成示意图;
28.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钩总成示意图;
29.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轮示意图;
30.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示意图。
31.图中:车斗1、车架2、操控器3、硬排拉线4、安装头5、控制钩总成6、挂件7、翻斗闭合总成8、辅助轮9、悬挂连接板10、板簧11、后门12、后轮13、吊耳14、调节杆15、支耳16、弧形孔17、销轴18、回位销钉19、橡胶块20。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33.如图1、图3、图4和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自动翻结构,包括车架2和车斗1,在车架2前方的主梁上设置有操控器3,该操控器3内装设有一个圆形齿轮和一个长形齿轮,所述圆形齿轮与长形齿轮相齿合,圆形齿轮与操作手柄相连,长形齿轮与硬排拉线4相连,通过推动操作手柄,使硬排拉线4因两个齿轮的齿合进行伸缩。在硬排拉线4远离长形齿轮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头5,该安装头5与控制钩总成6的摇臂相连,所述的控制钩总成6安装在车架2的中部、位于坐箱的后方,控制钩总成6的另一个摇臂通过回位弹簧与坐箱连接。
34.如图1、图3、图5、图7、图8和图13所示,控制钩总成6上设有两个挂钩,所述的两个挂钩在车辆非卸物的状态下咬合在车斗1前部的挂件7上。当需要卸物时,推动操作手柄,使硬排拉线4收缩拉动控制钩总成6的摇臂,进而使控制钩总成6上的两个挂钩脱离车斗1上的挂件7。
35.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在车斗1的底部主梁上设置有两个支耳16,所述的两个支耳16位于车斗1底部主梁的中心向前三至十公分处。在两个支耳16上均开设有弧形孔17,销轴18穿过支耳16的弧形孔17与车架2尾部的悬挂连接板10相连,使得车斗1与车架2活动的铰接在一起。当车斗1向上升起时,销轴18可在弧形孔17内运行,所述的弧形孔17是一个圆弧形长孔,因采用圆弧形设计,可大大提高车斗的升举高度,进而使得卸货更加方便彻底。
36.如图9、图11和图12所示,在车斗1底部安装有两个翻斗闭合总成8,该翻斗闭合总成8的前端与车架2尾部后横梁相搭,翻斗闭合总成8后端的钩部在车辆非卸物的状态下与车斗1的后门12锁合连接。当车斗1向上升起时,翻斗闭合总成8也随车斗1升起,使得翻斗闭合总成8前端与车架2尾部后横梁分离,翻斗闭合总成8后端的钩部脱离后门12,使后门12处于打开状态,形成自动卸货的目的。
37.如图3、图11和图14所示,在车斗1的后方两侧设置有辅助轮9,所述的辅助轮9由4个轴承组成,当车斗1处于卸货状态时,所述辅助轮9与后轮13相接触,使得车斗1在升起时不会因与车架2接触而产生碰撞声,还可以使车斗1载货升起时受力均衡。
38.由于翻斗车对车架2的要求特殊,车架2比常规的车架要短,由于板簧11的装配位置不足,在车架2的尾部两侧设置有悬挂连接板10,该悬挂连接板10倾斜设置,与车架2之间形成一个可装配板簧11的最佳角度。在悬挂连接板10的尾部上方设置有一个吊耳14,车架2下方的连接耳上也设置一个吊耳14,两个吊耳14之间通过板簧11连接。
39.如图2、图5、图6、图9、图10所示,在悬挂连接板10上设置有回位销钉19,该回位销钉19用于在车斗1回位时,与车斗1的支耳16相抵触,进而限制车斗1的回位角度,以对车斗1进一步固定,使得车斗1能够精准回位,同时,使三轮摩托车在运输时车斗不会横向及上下摆动,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在车架2与后桥之间设置有调节杆15。
40.在悬挂连接板10的后端上方设置有橡胶块20,车斗1翻转过程中撞击橡胶块20,能够有效避免车斗1直接撞击车架2而造成车体损坏及产生的声噪,提高了整车的使用寿命。
41.当需要卸货时,推动操作手柄,使硬排拉线4收缩,拉动控制钩总成6的摇臂,进而使控制钩总成6上的两个挂钩脱离车斗1上的挂件7,利用支耳16位于车斗1中心向前三至十公分的前轻后重方式,车斗1会自动向后翻转。车斗1翻转时,车斗1底部的翻斗闭合总成8会随车斗1运动,翻斗闭合总成8前端脱离车架2尾部横梁,翻斗闭合总成8后端的钩部脱离后门12,使车斗后门12自动打开,卸下车斗1内的物料。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