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拉动式批量插秧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15:22: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插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拉动式批量插秧的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在不断的投入使用,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稻插秧机是将水稻秧苗定植在水田中的种植机械,功能是提高插秧的工效和栽插质量,实现合理密植,有利于后续作业的机械化,插秧机的工作过程主要是秧苗以群体状态整齐放入秧箱,随秧箱作横向移动,使取秧器逐次分格取走一定数量的秧苗,在插秧轨迹控制机构作用下,按农艺要求将秧苗插入泥土中,因此,水稻种植用插秧装置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市面上的水稻种植用插秧装置,在稻田内不方便行走,需要人工拉动插秧机行走,减低了效率,秧苗在长时间放置下,容易造成水分不足,需要人工对其进补水工作,较复杂,费时费力。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自动对秧苗补水的拉动式批量插秧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市面上的水稻种植用插秧装置,不具备补水功能,需要人工对秧苗进行补水,较复杂,费时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自动对秧苗补水的拉动式批量插秧的设备。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动式批量插秧的设备,包括有底板、拉块、支撑板、滑动板、插秧机构和滑动机构,底板一侧设有拉块,底板一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滑动式设有滑动板,底板一侧设有插秧机构,插秧机构上设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与滑动板相连。
6.可选地,插秧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块、电机、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一转盘、第一连接杆、第二转盘、第三转动轴、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传动轴和第三连接块,底板一侧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架,底板一侧设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上转动式设有第二转动轴,第一支撑架一侧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一侧设有第一转盘,第二转动轴一侧设有第二转盘,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支撑架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三转动轴,第一连接杆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一侧转动式设有第一传动轴,第三转动轴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与第一传动轴相连,第三转动轴一侧均匀设有四个第三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均与支撑板配合。
7.可选地,滑动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块、第一挡板、第一全齿轮、长齿条、第二挡板、第四转动轴、第一单向轮、第五转动轴、锥齿轮、第二全齿轮、第一齿条块和第三齿条块,支撑板一侧与第一支撑架上均设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之间滑动式设有长齿条,一侧第二支撑块上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长齿条滑动配合,第三转动轴一侧设有第一全齿轮,第一挡板上转动式设有第四转动轴,第四转动轴一侧设有第一单向轮,第一单向轮与第一全齿轮均与长齿条啮合,支撑板一侧转动式设有第五转动轴,第五转动轴与第四转动轴均设有锥齿轮,锥齿轮相啮合,第五转动轴一侧设有第二全齿轮,支撑板一侧设有第二挡板,
滑动板一侧设有第三齿条块,第三齿条块一侧设有第一齿条块,第三齿条块与第一齿条块均与第二全齿轮配合,第五转动轴、第二全齿轮、锥齿轮、第一齿条块与第三齿条块均在挡板内。
8.可选地,还包括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有第六转动轴、轮胎、皮带轮和平皮带,拉块一侧转动式设有第六转动轴,第六转动轴上设有轮胎,第六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均设有皮带轮,皮带轮之间连接有平皮带。
9.可选地,还包括有加湿机构,加湿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架、水箱、水管、第四连接块、下降块、第一限位杆、第二回力弹簧、和楔形块,底板一侧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一侧之间设有水箱,水箱一侧设有水管,水管内滑动式设有通杆,水箱一侧设有第四连接块,第四连接块上设有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上滑动式设有下降块,下降块与第一限位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回力弹簧,下降块与通杆相连,滑动板一侧设有楔形块,楔形块与下降块配合。
10.可选地,还包括有划线机构,划线机构包括有第五连接块、第二齿条块、第二限位杆、第三回力弹簧、第三全齿轮、第七转动轴和划线轮,第一支撑块上第五连接块,第五连接块上设有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上滑动式设有第二齿条块,第二齿条块与第二限位杆之间连接有第三回力弹簧,第二转动轴一侧设有第三全齿轮,第三全齿轮与第二齿条块配合,第二齿条块一侧转动式设有第五转动轴,第七转动轴一侧设有划线轮。
11.可选地,还包括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有第六连接块、第三限位杆、第一夹紧块和第四回力弹簧,拉块上对称设有第六连接块,第六连接块上均对称设有第三限位杆,第三限位杆之间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夹紧卡块,第一夹紧块与第三限位杆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回力弹簧。
12.可选地,电机为伺服电机。
13.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人们通过第一连接杆反复转动,带动第二连接块反复转动45度,进带动第三连接块反复上下转动,便可将秧苗均匀的插入田地里;2、人们通过第一齿条块与第三齿条块反复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板反复前后移动,使得秧苗更加均匀的滑落至田地上。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的插秧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的滑动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的加湿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发明的加湿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发明的划线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的夹紧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10为本发明的夹紧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

底板,2

拉块,3

支撑板,4

滑动板,5

插秧
机构,50

第一支撑架,51

第一支撑块,52

电机,53

第一转动轴,54

第二转动轴,55

第一转盘,56

第一连接杆,57

第二转盘,58

第三转动轴,59

第一连接块,510

第二连接块,511

第一传动轴,512

第三连接块,6

滑动机构,60

第二支撑块,61

第一挡板,62

第一全齿轮,63

长齿条,64

第二挡板,65

第四转动轴,66

第一单向轮,67

第五转动轴,68

锥齿轮,69

第二全齿轮,610

第一齿条块,611

第三齿条块,7

传动机构,70

第六转动轴,71

轮胎,72

皮带轮,73

平皮带,8

加湿机构,80

第二支撑架,81

水箱,82

水管,83

第四连接块,84

下降块,85

第一限位杆,86

第二回力弹簧,87

楔形块,9

划线机构,90

第五连接块,91

第二齿条块,92

第二限位杆,93

第三回力弹簧,94

第三全齿轮,95

第七转动轴,96

划线轮,10

夹紧机构,100

第六连接块,101

第三限位杆,102

第一夹紧块,103

第四回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进行说明。
26.实施例1一种拉动式批量插秧的设备,如图1

4所示,包括有底板1、拉块2、支撑板3、滑动板4、插秧机构5和滑动机构6,底板1右侧设有拉块2,底板1左侧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上滑动式设有滑动板4,底板1顶部设有插秧机构5,插秧机构5上设有滑动机构6,滑动机构6与滑动板4相连。
27.当人们需要进行插秧工作时,人们可将插秧设备放置在田地里,将秧苗均匀放置在滑动板4上,便可推动拉块2,带动底板1移动,进而带动插秧设备移动,随后启动插秧机构5工作,插秧机构5工作便可将秧苗插入田地里,插秧机构5工作带动滑动机构6工作,进而带动滑动板4前后移动,滑动板4前后移动使秧苗均匀的滑落,使得插秧机构5更加便利的将秧苗插入田地里。
28.插秧机构5包括有第一支撑架50、第一支撑块51、电机52、第一转动轴53、第二转动轴54、第一转盘55、第一连接杆56、第二转盘57、第三转动轴58、第一连接块59、第二连接块510、第一传动轴511和第三连接块512,底板1顶部前后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架50,底板1顶部右前侧设有第一支撑块51,第一支撑块51上转动式设有第二转动轴54,后部第一支撑架50右侧设有电机52,电机52输出轴上设有第一转动轴53,第一转动轴53前侧设有第一转盘55,第二转动轴54后侧设有第二转盘57,第一转盘55与第二转盘57的偏心位置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56,第一支撑架50上侧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三转动轴58,第一连接杆56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块59,第一连接块59左侧转动式设有第一传动轴511,第三转动轴58中间设有第二连接块510,第二连接块510与第一传动轴511相连,第三转动轴58左侧均匀设有四个第三连接块512,第三连接块512均与支撑板3配合。
29.当人们需要进行插秧工作时,人们可先启动电机52工作,电机52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轴5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盘55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杆56转动,第一连接杆56转动带动第二转盘57与第二转动轴54转动,第一连接杆56转动带动第一连接块59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轴511与第二连接块510转动,第二连接块510转动带动第三转动轴58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连接块512向下转动,第三连接块512向下转动便可将秧苗插入田地里,第一连接杆56反复转动,带动第二连接块510反复转动45度,进带动第三连接块512反复上下转
动,第三连接块512反复上下转动便可将秧苗均匀的插入田地里,当秧苗均插入完毕,人们关闭电机52工作即可。
30.滑动机构6包括有第二支撑块60、第一挡板61、第一全齿轮62、长齿条63、第二挡板64、第四转动轴65、第一单向轮66、第五转动轴67、锥齿轮68、第二全齿轮69、第一齿条块610和第三齿条块611,支撑板3后侧与后侧第一支撑架50上均设有第二支撑块60,第二支撑块60之间滑动式设有长齿条63,左侧第二支撑块60上设有第一挡板61,第一挡板61与长齿条63滑动配合,第三转动轴58后侧设有第一全齿轮62,第一挡板61上转动式设有第四转动轴65,第四转动轴65后侧设有第一单向轮66,第一单向轮66与第一全齿轮62均与长齿条63啮合,支撑板3左侧转动式设有第五转动轴67,第五转动轴67左侧与第四转动轴65前侧均设有锥齿轮68,锥齿轮68相啮合,第五转动轴67右侧设有第二全齿轮69,支撑板3底部设有第二挡板64,滑动板4底部设有第三齿条块611,第三齿条块611下侧设有第一齿条块610,第三齿条块611与第一齿条块610均与第二全齿轮69配合,第五转动轴67、第二全齿轮69、锥齿轮68、第一齿条块610与第三齿条块611均在挡板内。
31.当人们需要对秧苗进行插秧工作时,第三转动轴58转动带动第一全齿轮62转动,从而带动长齿条63向右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单向轮66转动,第一单向轮66转动带动第四转动轴65转动,进而带动锥齿轮68转动,锥齿轮68转动带动第五转动轴67与第二全齿轮69转动,第二全齿轮69转动带动第三齿条块611向后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齿条块610向后侧移动,第三齿条块611向后侧移动带动滑动板4向后侧移动,当第三转动轴58反向转动时,带动第一全齿轮62反向转动,带动长齿条63向左侧移动复位,当第三转动轴58再次转动时,再次带动长齿条63向右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二全齿轮69转动,带动第一齿条块610向前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三齿条块611向前侧移动,第三齿条块611向前侧移动带动滑动板4向前侧移动,第三转动轴58反复转动将带动第一齿条块610与第三齿条块611反复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板4反复前后移动,使得秧苗更加均匀的滑落至田地上,便于进行插秧工作。
32.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5

10所示,还包括有传动机构7,传动机构7包括有第六转动轴70、轮胎71、皮带轮72和平皮带73,拉块2下侧转动式设有第六转动轴70,第六转动轴70上设有轮胎71,第六转动轴70后侧与第一转动轴53后侧均设有皮带轮72,皮带轮72之间连接有平皮带73。
33.当人们需要进行插秧工作时,第一转动轴53转动带动皮带轮72与平皮带73转动,进而带动第六转动轴70转动,第六转动轴70转动带动轮胎71转动,轮胎71便可使底板1移动更为便利。
34.还包括有加湿机构8,加湿机构8包括有第二支撑架80、水箱81、水管82、第四连接块83、下降块84、第一限位杆85、第二回力弹簧86、和楔形块87,底板1顶部左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架80,第二支撑架80顶部之间设有水箱81,水箱81底部设有水管82,水管82内滑动式设有通杆,水箱81底部左侧设有第四连接块83,第四连接块83上设有第一限位杆85,第一限位杆85上滑动式设有下降块84,下降块84与第一限位杆85之间连接有第二回力弹簧86,下降块84与通杆相连,滑动板4顶部中间设有楔形块87,楔形块87与下降块84配合。
35.当人们进行插秧工作时,为了防止秧苗放置时间过长,导致水分不足,人们可在水箱81内倒入清水,滑动板4向前侧移动带动楔形块87向前侧移动与下降块84接触,带动下降
块84向下移动,第二回力弹簧86被拉伸,下降块84向下移动带动通杆向下移动,通杆向下移动不再与水箱81接触,使得清水通过通杆从水管82流出,便可对秧苗进行补水工作,当滑动板4向后侧移动时,带动楔形块87向后侧移动不再与下降块84接触,下降块84在第二回力弹簧86的作用下带动通杆向上移动复位,进而与水箱81接触,清水将不再从水管82流出,楔形块87反复与下降块84接触,使得水管82间接的流出清水对秧苗进行补水。
36.还包括有划线机构9,划线机构9包括有第五连接块90、第二齿条块91、第二限位杆92、第三回力弹簧93、第三全齿轮94、第七转动轴95和划线轮96,第一支撑块51上第五连接块90,第五连接块90上设有第二限位杆92,第二限位杆92上滑动式设有第二齿条块91,第二齿条块91与第二限位杆92之间连接有第三回力弹簧93,第二转动轴54前侧设有第三全齿轮94,第三全齿轮94与第二齿条块91配合,第二齿条块91下侧转动式设有第五转动轴67,第七转动轴95前侧设有划线轮96。
37.当人们需要对秧苗进行插秧时,第二转动轴54转动带动第三全齿轮94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条块91向下移动,第三回力弹簧93被压缩,第二齿条块91向下移动带动划线轮96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当第三全齿轮94不与第二齿条块91接触时,在第三回力弹簧93的作用下第二齿条块91向上移动复位一点,第三全齿轮94转动反复与第二齿条块91接触,使得第二齿条块91在第三回力弹簧93的作用下反复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划线轮96反复上下移动一点,轮胎71转动,带动底板1转动,轮胎71与地面接触,进而带动轮胎71转动,轮胎71转动便可在田地上划线,使得人们可清楚的知道插秧在田地里的长度与宽度。
38.还包括有夹紧机构10,夹紧机构10包括有第六连接块100、第三限位杆101、第一夹紧块102和第四回力弹簧103,拉块2上前后对称设有第六连接块100,第六连接块100上均左右对称设有第三限位杆101,第三限位杆101之间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夹紧卡块,前后两侧第一夹紧块102与第三限位杆101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回力弹簧103。
39.但人们在进行插秧工作时,初始状态第四回力弹簧103被拉伸,人们向上移动水杯取出,将不再挡住第一夹紧块102,使其在第四回力弹簧103的作用下向内侧移动复位,人们便可使用水杯喝水,饮用完毕,人们将水杯放置在第一夹紧块102与第六连接块100之间,向下移动水杯,带动第一夹紧块102向外侧移动,第四回力弹簧103被拉伸,这样便将水杯放置完毕。
40.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