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便于推送的二尖瓣修复夹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14:26: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尖瓣修复夹具。


背景技术:

2.对于心脏瓣膜功能不全,特别是房室瓣关闭不全或反流现象,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瓣膜成形、人工机械瓣膜替换和生物瓣膜替换几种。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瓣膜成形术已经成为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与人工机械瓣膜替换相比,瓣膜成形术具有不需要抗凝,避免了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引起的并发症,良好的成形效果有利于心功能恢复。生物瓣膜替换术后虽然抗凝时间较短,但其使用寿命较短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
3.申请号为201920111620.0,发明名称为:一种瓣膜修复夹体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经心尖的二尖瓣修复夹体,该夹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是其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如下问题:在向远端推送第一夹合臂时,会出现第一夹合臂不能将第二夹合臂带出套筒导致夹合失败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二尖瓣修复夹具中的第二夹合臂不容易推送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推送的二尖瓣修复夹具。
5.一种便于推送的二尖瓣修复夹具,包括一夹合结构,具有配合夹取原生瓣叶的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夹合臂,所述第二夹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夹合臂配合的至少两个第二夹合臂;
6.所述二尖瓣修复夹具还包括:
7.一套筒,收束所述第一夹体和所述第二夹体;
8.所述第一夹合臂上设有:
9.一夹合臂弹性件,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合臂的外侧面上,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夹合臂的内侧面;
10.所述第二夹合臂上设有:
11.一可滑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夹合臂的外侧面上,与所述套筒内壁滑动连接;
12.所述第一夹合臂带动所述可滑动件在所述套筒内壁上沿所述套筒的轴向从近端向远端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夹合臂向远端推送并带出所述套筒。
13.所述可滑动件的内侧面伸出于所述第二夹合臂的内侧面;
14.所述夹合臂弹性件为夹合臂弹片,所述夹合臂弹片的远端与所述第一夹合臂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夹合臂弹片的近端设置有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可托举所述可滑动件。
15.所述夹合臂弹片上设有一弹片通孔,所述弹片通孔上可拆卸的连接有第一拉线,由所述第一拉线带动所述夹合臂弹片托举或远离所述可滑动件。
16.所述可滑动件上至少与所述弯折部接触的部分为弧面。
17.所述可滑动件上至少与所述套筒接触的部分为弧面。
18.所述可滑动件优选为滚珠。
19.两个所述第一夹合臂之间的夹角大于两个所述第二夹合臂之间的夹角。
20.所述套筒的远端设有一外扩部;
21.所述第一夹合臂带动所述可滑动件在所述套筒内壁上沿所述套筒的轴向从近端向远端移动至所述外扩部后,所述可滑动件沿所述套筒的径向移动并远离所述夹合臂弹性件。
22.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多个套筒通孔,以便于减轻套筒自身重量。
23.至少所述套筒上包覆有套筒覆膜,所述套筒覆膜通过所述套筒通孔缝合于所述套筒上。
24.所述套筒覆膜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或天然心包材料,所述高分子材料为膨体聚四氟乙烯、聚酯、聚氨酯、聚丙烯或硅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25.所述二尖瓣修复夹具还包括:
26.一输送结构,具有与所述夹合结构配合使用的内芯杆;
27.所述内芯杆上沿轴向设置有拉线导槽,所述第一拉线卡设于所述拉线导槽内并经所述拉线导槽的导向延伸至所述输送结构的近端。
28.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便于推送的二尖瓣修复夹具,通过在第一夹体上设置夹合臂弹性件,在第二夹体上设置可滑动件,在外部输送结构推出第一夹体时,利用夹合臂弹性件带动可滑动件,将第二夹体顺利带出套筒,且套筒的远端为外扩结构的外扩部,可滑动件进入该外扩部后,会与夹合臂弹性件分离,可继续向远端推送第一夹体。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图1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图3的一种拆解图;
33.图5为图4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发明夹合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发明夹合结构的一种俯视图;
36.图8为图6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37.图9为本发明第一夹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8.图10为本发明夹合臂弹性件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39.图11为本发明第二夹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40.图12为本发明输送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41.图13为图12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43.参照图1至图11,一种便于推送的二尖瓣修复夹具,包括夹合结构100、套筒200和输送结构300。
44.夹合结构100具有配合夹取原生瓣叶的第一夹体110和第二夹体120。第一夹体11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夹合臂111,第二夹体120包括与第一夹合臂111配合的至少两个第二夹合臂121。两个第一夹合臂111之间的夹角大于两个第二夹合臂121之间的夹角。第一夹合臂111上设有夹合臂弹性件113,第二夹合臂121上设有可滑动件123。
45.参照图6和图10,夹合臂弹性件113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夹合臂111的外侧面上,夹合臂弹性件113的另一端朝向第二夹合臂121的内侧面。夹合臂弹性件113为夹合臂弹片,夹合臂弹片的远端与第一夹合臂11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夹合臂弹片的近端设置有弯折部114。弯折部114可托举第二夹合臂121上的可滑动件123。夹合臂弹片上设有弹片通孔,弹片通孔上可拆卸的连接有第一拉线115,由第一拉线115带动夹合臂弹片托举或远离可滑动件123。优选弹片通孔设置在弯折部114上。
46.可滑动件123设置在第二夹合臂121的外侧面上,可滑动件123与套筒200内壁滑动连接。可滑动件123的内侧面优选伸出于第二夹合臂121的内侧面,以便于被弯折部114托举。可滑动件123上至少与弯折部114接触的部分为弧面。可滑动件123上至少与套筒200接触的部分为弧面。可滑动件123优选为滚珠。
47.参照图1和图2,套筒200的远端设有外扩部210。套筒200上设置有多个套筒通孔220,以便于减轻套筒200自身重量。优先在套筒200的外圆周面上分布有多排套筒通孔220,每排均沿轴向设置多个套筒通孔220。套筒200上优选包覆有套筒覆膜,套筒覆膜通过套筒通孔220缝合于套筒200上。套筒覆膜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或天然心包材料,高分子材料为膨体聚四氟乙烯、聚酯、聚氨酯、聚丙烯或硅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48.本发明的输送结构300可以带动第一夹合臂111从近端向远端移动,第一夹合臂111带动可滑动件123在套筒200内壁上沿套筒200的轴向从近端向远端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夹合臂121向远端推送并带出套筒200。当套筒200的远端设有外扩部210时,第一夹合臂111带动可滑动件123在套筒200内壁上沿套筒200的轴向从近端向远端移动至外扩部210后,可滑动件123沿套筒200的径向移动并远离夹合臂弹性件113,实现了第一夹合臂111和第二夹合臂121之间的分离,以便于输送结构300带动第一夹合臂111继续向远端推送至预设位置。
49.输送结构300具有与夹合结构配合使用的内芯杆310。内芯杆310上沿轴向设置有拉线导槽311,第一拉线115卡设于拉线导槽311内并经拉线导槽311的导向延伸至输送结构300的近端。
50.本发明还可以对第一夹合臂111和第二夹合臂121上的具体结构进行改进,以便于在第一夹合臂111和第二夹合臂121的配合下更好的夹持瓣叶:
51.第一夹合臂111上朝向第二夹合臂12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倒刺,多个倒刺沿近端向远端成排设置。倒刺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斜边与第一夹合臂111形成的朝向近端的夹角角度为45
°‑
75
°
。倒刺与第一夹合臂111连接处为倒刺的根部,相邻两个倒刺的根部之间具有间距,间距的长度为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斜边边长的40%

80%。
52.本发明也可以在在第一夹合臂上设置第一摩擦件,在第二夹合臂上设置第二摩擦件,经第一摩擦件和第二摩擦件的相互配合夹持瓣叶:
53.参照图1至图11,第一夹合臂111的外侧面上具有多个第一摩擦件112,多个第一摩擦件112从远端至近端成一排设置。第二夹合臂121的内侧面上具有多个第二摩擦件122,多个第二摩擦件122从远端至近端成一排设置。如图1中所示,第二夹合臂121的个数与第一夹合臂111的个数相同,第二夹合臂121上的多个第二摩擦件122与第一夹合臂111上的多个第一摩擦件112相对设置。
54.本发明在第一夹合臂111上设置第一摩擦件112,在第二夹合臂121上设置第二摩擦件122,使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输送结构300将第二夹合臂121放置在瓣叶附近,第二夹合臂121起到托举瓣叶的作用,而将第一夹合臂111继续向远端推送,至瓣叶位于第二夹合臂121合适位置时,回拉第一夹合臂111与第二夹合臂121,第一摩擦件112和第二摩擦件122的相互配合夹持瓣叶,防止二尖瓣修复夹具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因心脏收缩而使瓣膜脱落。
55.第一摩擦件112和第二摩擦件122均采用锯齿形结构,第一摩擦件112的锯齿形结构和第二摩擦件122上的锯齿形结构相互啮合配合夹持瓣叶。
56.参照图8,第一摩擦件112采用三棱柱结构,第一摩擦件112中的一个四边形底面设置于第一夹合臂111上,第一摩擦件112的两个侧面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中与第一夹合臂111连接处的两个夹角中,位于近端的夹角为第一夹角a,位于远端的夹角为第二夹角b,第一夹角a的角度大于第二夹角b的角度,三角形结构中的远离第一夹合臂111的另一个夹角c朝向第二夹合臂121。第一夹角a的角度范围为80
°‑
110
°
。另一个夹角c的角度范围为45
°‑
75
°
。相邻两个第一摩擦件112的底部间距l:第一摩擦件112的高度h为1:0.5

1.5。该高度h是指三角形结构中另一个夹角c到第一夹合臂111之间的距离。优选的,自第一夹合臂111远端沿近端方向,多个第一摩擦件112的高度h逐渐降低。
57.参照图8,第二摩擦件122采用三棱柱结构,第二摩擦件122中的一个四边形底面设置于第二夹合臂121上,第二摩擦件122的两个侧面为等腰三角形,第二摩擦件122的顶角朝向第一夹合臂111。
58.第一夹合臂111的远端、第二夹合臂121的远端均包覆有夹合臂覆膜130。夹合臂覆膜130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或天然心包材料,高分子材料为膨体聚四氟乙烯、聚酯、聚氨酯、聚丙烯或硅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59.本发明的输送结构300用于将夹合结构100向远端推送和释放。本发明输送结构300和夹合结构的配合使用输送弹性件卡合连接的方式,具体结构如下:
60.第一夹体110的近端设有连接杆116,第一夹体110优选与连接杆116为采用记忆合金材质经一体成型制成的一体结构。连接杆116包括第一连接段1161和第二连接段1162,第一连接段1161的远端与第一夹体110连接,第二连接段1162的远端与第一连接段1161的近端连接,第二连接段1162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夹体连接部1163。第二连接段1162的横截面至少一边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段1161的横截面对应边的宽度。以便于在第二连接段1162上的夹体连接部1163不影响第一夹体110和第二夹体120之间的配合。具体的,可以在第二连接段1162上切去一部分形成切口,夹体连接部1163设置在该切口上。优选夹体连接部1163的外侧壁与第一连接段1161的外侧壁齐平或内凹于第一连接段1161的外侧壁。夹体连接部1163为第一连接凸起或设有第一连接凹槽。第一连接段1161和第二连接段1162优选为一体成型制成的一体结构。如图4、图5和图9中所示,连接杆116整体为圆柱形结构或椭圆
柱形结构,连接杆116的上部为第一连接段1161,在连接杆116的两侧分别从底面向远端切有切口形成第二连接段1162。在第二连接段116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夹体连接部1163,夹体连接部1163为第一连接凸起。
61.参照图11,第二夹体120的近端设有连接环124,连接环124套设在连接杆116外,优选连接环124套设在第一连接段1161外。连接杆116的第二连接段1162伸出于连接环124的近端,以便于在不影响第一夹体110和第二夹体120之间的配合情况下,第二连接段1162上的夹体连接部1163可以方便与内芯杆310进行配合连接。第二夹体120与连接环124优选为采用记忆合金材质经一体成型制成的一体结构。
62.参照图3至图5、图12至图13,内芯杆310上设有至少一个输送弹性件320,输送弹性件320的个数与夹体连接部1163的个数相同,一个输送弹性件320与对应的一个夹体连接部1163可卡合连接。当输送弹性件320与夹体连接部1163卡合连接后,输送结构300经内芯杆310将第一夹体110和第二夹体120从套筒200内推送至远端预设位置,驱动输送弹性件320形变后,将输送弹性件320从夹体连接部1163上分离,输送结构300与所夹合结构分离。输送弹性件320上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凹槽或第二连接凸起。如图12和图13中所示,输送弹性件320上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凹槽,该第二连接凹槽为通槽或通孔。
63.输送弹性件320为弹性夹片,弹性夹片的近端与内芯杆310固定,弹性夹片的远端与夹体连接部1163可卡合连接。弹性夹片上设有第二拉线330,由第二拉线330作为驱动端带动弹性夹片卡合或远离夹体连接部1163。弹性夹片上沿轴向设置有拉线导槽,第二拉线330卡设于拉线导槽内并经拉线导槽的导向延伸至输送结构300的近端。弹性夹片的材质为记忆合金,在不受外力时弹性夹片与内芯杆310的外侧壁贴合并沿内芯杆310的轴向延伸。
64.本发明具体使用时,将输送弹性件320与第一夹体110的第二连接段1162卡合,内芯杆310将第一夹体110从近端推送至远端过程中,第一夹体110带动第二夹体120一起推出套筒200,第二夹体120的第二夹合臂121至瓣叶附近托举瓣叶。回拉第一拉线115,保证第一夹体110和第二夹体120分离情况下,内芯杆310推动第一夹体110的第一夹合臂111继续推向远端至预设位置后,内芯杆310回拉第一夹体110,第一夹合臂111的第一摩擦件112和第二夹合臂121的第二摩擦件122的相互配合夹持瓣叶。
65.回拉第二拉线330,输送弹性件320与第二连接段1162分离,将输送结构300取回,夹合结构100和套筒200留在预设位置,以夹持瓣叶实现对心脏瓣膜的修复目的。
6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