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客流超限危险报警的区域客流监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2022-02-19 09:49: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客流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客流超限危险报警的区域客流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旅游发展和现代科技进步,目前景区大多已经安装各种类型的硬件设备,如摄像头安防系统、闸机系统、信令数据系统以及wifi数据系统,且前述各个系统的部分设备能够提供简单的告警能力。
3.但是,现有各个类型的硬件设备之间因为数据格式或者数据协议的关系导致不同的硬件设备之间存在隔离,数据不能实现互联互通。另外,各个类型的硬件设备各自负责单一职责无统一调度方式,配合度不高,且各个数据系统之间缺乏协调,当某一数据系统发现告警之后,并不能与其他类型的硬件设备进行信息交互,进而导致对景区的安全性评价比较片面,不够准确,进而导致景区的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客流超限危险报警的区域客流监测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景区的安全性。
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客流超限危险报警的区域客流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7.将景区的地理区域切分成若干个区块,针对每一区块,获取当前区块内的各类硬件设备的景区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硬件设备包括:客流监控设备,闸机,wifi设备,信令设备中的一种或组合;
8.根据预先为各类硬件设备分配的数据权重,对各类硬件设备的景区监测数据进行加权汇总,得到当前区块内的客流数据;
9.在区块内的客流数据超出第一设定阈值时,触发超限危险报警。
10.可选的,所述获取当前区块内的各类硬件设备的景区监测数据,包括:
11.向各类硬件设备发出数据获取指令,以使各类硬件设备将自身的监测数据转换为设定格式的目标数据并输出;
12.接收各类硬件设备输出的目标数据,并针对每一类硬件设备,将来自于同一类硬件设备的目标数据的集合作为对应的景区监测数据。
13.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14.针对于当前区块联通的每一个其他区块,判断其他区块的客流数据是否超出第二预设阈值;
15.若否,开启联通当前区块与其他区块之间的门禁;
16.若是,关闭联通当前区块与其他区块之间的门禁。
17.可选的,所述开启联通当前区块与其他区块之间的门禁,包括:
18.获取其他区块的客流数据与第二预设阈值之间的差值;
19.根据所述差值与门禁的客流通过速度,计算门禁的开启时长,然后根据开始时长开启联通当前区块与其他区块之间的门禁。
20.可选的,所述开启联通当前区块与其他区块之间的门禁,包括:
21.根据客流超限区块之间的联通关系,确定出客流超限区块的最大联通区域,其中,所述客流超限区块,包括:区块内客流数据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当前区块,以及区块内客流数据超过第二预设阈值的其他区块;
22.针对最大联通区域中每一个区块,获取区块对应的客流最短疏散路径;
23.根据所述客流最短疏散路径开启该路径上区块之间的门禁。
24.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客流最短疏散路径开启该路径上区块之间的门禁,包括:
25.判断客流最短疏散路径的长度是否相同,其中,客流最短疏散路径的长度为该路径经过的区块的数量;
26.若是,根据所述客流最短疏散路径开启该路径上区块之间的门禁;
27.若否,根据客流最短疏散路径的长度将客流最短疏散路径划分为若干个集合,且每一个集合中包含的客流最短疏散路径的长度均相等;
28.按照长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各个集合进行排序,得到长度集合序列;
29.针对长度集合序列中的当前集合,开启该当前集合中各个客流最短疏散路径上区块之间的门禁;
30.在当前集合中各个客流最短疏散路径上区块内客流数据不超限的情况下,将当前集合的下一个顺序次序的集合作为当前集合,并返回执行所述开启当前集合中各个客流最短疏散路径上区块之间的门禁的步骤,直至琐碎又区块的客流不超限。
31.可选的,在开启当前集合中各个客流最短疏散路径上区块之间的门禁的同时,对景区内游客发出声光信号指示。
32.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定阈值的获取过程包括:
33.获取当前区块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历史客流数据;
34.将当前时刻之前的设定周期内的历史客流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设定阈值。
3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客流超限危险报警的区域客流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36.切分模块,用于将景区的地理区域切分成若干个区块,针对每一区块,获取当前区块内的各类硬件设备的景区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硬件设备包括:客流监控设备,闸机,wifi设备,信令设备中的一种或组合;
37.汇总模块,用于根据预先为各类硬件设备分配的数据权重,对各类硬件设备的景区监测数据进行加权汇总,得到当前区块内的客流数据;
38.报警模块,用于在区块内的客流数据超出第一设定阈值时,触发超限危险报警。
39.可选的,所述切分模块,用于:
40.向各类硬件设备发出数据获取指令,以使各类硬件设备将自身的监测数据转换为设定格式的目标数据并输出;
41.接收各类硬件设备输出的目标数据,并针对每一类硬件设备,将来自于同一类硬件设备的目标数据的集合作为对应的景区监测数据。
42.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43.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综合多种类型硬件的客流数据,进而进行客流的综合评估得到的客流数据更加准确,然后根据客流数据进行景区超限预警,可以提高景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4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客流超限危险报警的区域客流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46.实施例1
4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客流超限危险报警的区域客流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48.s101:将景区的地理区域切分成若干个区块,针对每一区块,获取当前区块内的各类硬件设备的景区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硬件设备包括:客流监控设备,闸机,wifi设备,信令设备中的一种或组合。
49.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景区的地理条件将景区切分为若干个区块,例如,可以将景区中的每一个景点作为一个区块。或者在道路网图像中以道路交叉点为断点,将景区内的道路网进行切分,再将切分后的道路再次切分为50m一段的单独的路段。然后针对每一条路段的线条进行膨胀处理,膨胀过程可以为直接将线条向线条的两侧进行展宽处理,得到膨胀后的道路网图像。利用聚簇分类算法将道路段进行聚簇处理,得到道路簇,将同属于同一个道路粗的道路段所在的景区划分为一个区块。在区块与区块之间的联通道路上设置闸机。
50.每一个区块内均设有视频监控设备、wifi设备以及信令设备等。上位机向各类硬件设备发出数据获取指令,以使各类硬件设备将自身的监测数据转换为设定格式的目标数据并输出。可以理解的是,设定格式为上位机预先规定的,且上位机与前述各个设备均有网络连接。具体的,前述各个设备可以将自身的数据转换为设定格式的数据,将该数据作为目标数据发送至上位机。或者前述各个设备将自身的数据作为目标数据发送至上位机,上位机根据设定格式将目标数据转换为统一的设定格式的数据。
51.s102:根据预先为各类硬件设备分配的数据权重,对各类硬件设备的景区监测数据进行加权汇总,得到当前区块内的客流数据。
52.在一个区块中,不同类型的硬件设备的覆盖范围存在差别,而且目标数据的准确性可能存在差别,因此,不同类型的硬件设备的重要程度存在不同的差异。
53.以当前区块为例,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不同类型的硬件设备设置不同的权重,例如,闸机设备统计的景区监测数据的权重为0.5,wifi设备统计的景区监测数据的权重为0.3,信令设备的景区监测数据的权重为0.2。
54.然后分别将不同类型设备的目标数据统计出的人数分别乘以上述权重,求和后得到当前区块的客流数据。
55.s103:在区块内的客流数据超出第一设定阈值时,触发超限危险报警。
56.实际应用中,触发超限危险报警具体可以为:预设有不同的报警策略,上位机自动根据超限结果匹配不同的报警策略。例如,超限10%时为黄色预警,超限30%为蓝色预警,超限50%为红色预警。
57.进一步的,获取当前区块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历史客流数据;将当前时刻之前的设定周期内的历史客流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设定阈值。
58.应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动态的对第一设定阈值进行调整,即使当景区管理方对景区进行了扩建或拆除,其客流量发生了变化,也无需调节第一设定阈值的大小,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其大小,进而提高了模型的适应性。
59.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使用上位机综合处理不同类型硬件设备的客流信息进而得到超限报警信息,相对于各个类型的硬件设备各自为政分别单独进行超限报警,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人员仅需要从上位机接收数据即可,无需面向大量的硬件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
60.实施例2
61.s104(图中未示出):针对于当前区块联通的每一个其他区块,判断其他区块的客流数据是否超出第二预设阈值;若否,执行s105;若是,执行s106。
62.具体的,在当前区块超限时,判断与当前区块联通的其他区块的客流量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阈值。且第二预设阈值为其他区块对应的超限阈值的0.8倍。
63.在实际应用中,与当前区块联通的其他区块可以为与当前区块临接的其他区块,当前区域与其他区块之间可以直接联通,而不是经过其他区块实现联通。
64.s105(图中未示出):开启联通当前区块与其他区块之间的门禁。
65.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说明其他区块还有承载能力,可以将游客向其他区块疏散,避免游客在当前区块内过度集中导致的安全隐患。
66.进一步的,还可以获取其他区块的客流数据与第二预设阈值之间的差值,第二预设阈值为其他区块的客流数据的超限阈值。根据所述差值与门禁的客流通过速度,计算门禁的开启时长,然后根据开始时长开启联通当前区块与其他区块之间的门禁。
67.应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闸机的开启时长,实现当前区块中客流的定向定量疏散,避免当前区块中过多的客流被疏散到其他区块,导致其他区块客流超限。
68.更进一步的,还可以根据客流超限区块之间的联通关系,确定出客流超限区块的最大联通区域,其中,所述客流超限区块,包括:区块内客流数据超过第一预设阈值的当前区块,以及区块内客流数据超过第二预设阈值的其他区块。超限区块的最大联通区域是指,当前区块与其他区块a均超限时,与其他区块a联通的其他区块b也发生了超限,与当前区块联通的其他区块c也发生了超限,与其他区块b联通的其他区块d也发生了超限;但是其他区块f并不与上述区块以及其他区块直接联通,同时其他区块f也发生了超限。当前区块、其他区块a、其他区块b、其他区块c、其他区块d的集合构成了第一个最大联通区域;其他区块f单独构成第二个最大联通区域。
69.以第一个最大联通区域为例,针对最大联通区域中每一个区块,获取区块对应的客流最短疏散路径;客流最短疏散路径为从该区块到达最近的未发生超限的区块的连线,
该连线的长度为经过的区块的数量。
70.根据所述客流最短疏散路径开启该路径上区块之间的门禁。
71.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利用最短疏散路径进行超限客流的疏散,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客流进行疏散。
72.判断客流最短疏散路径的长度是否相同,其中,客流最短疏散路径的长度为该路径经过的区块的数量;
73.若是,根据所述客流最短疏散路径开启该路径上区块之间的门禁;
74.若否,根据客流最短疏散路径的长度将客流最短疏散路径划分为若干个集合,且每一个集合中包含的客流最短疏散路径的长度均相等;例如,将客流最短疏散路径的长度为2个区块的路径加入到集合2中;将客流最短疏散路径的长度为3个区块的路径加入到集合3中;将客流最短疏散路径的长度为4个区块的路径加入到集合4中;将客流最短疏散路径的长度为5个区块的路径加入到集合5中;将客流最短疏散路径的长度为6个区块的路径加入到集合6中;将客流最短疏散路径的长度为7个区块的路径加入到集合7中.
75.按照长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各个集合进行排序,得到长度集合序列:集合2、集合3、集合4、集合5、集合6、集合7。
76.针对长度集合序列中的当前集合,开启该当前集合中各个客流最短疏散路径上区块之间的门禁;先疏散集合2中的客流。
77.在当前集合中各个客流最短疏散路径上区块内客流数据不超限的情况下,将当前集合的下一个顺序次序的集合作为当前集合,并返回执行所述开启当前集合中各个客流最短疏散路径上区块之间的门禁的步骤,直至琐碎又区块的客流不超限。然后依次疏散集合3

集合7中的客流。
78.在实际应用中,在长度序列集合中的各个集合都被处理之后,针对整个景区的各个区块再次从步骤s101开始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直至景区内不存在超限的区块。
79.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当前集合对应的区块中的客流被疏散后,当前结合对应的区块中的客流仍然超限,但是系统开启了当前集合的下一个集合中的区块的闸机进行客流疏散这一情况的出现,该情况会导致超限的客流继续往仍然超限的其他区块中疏散,进而导致疏散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返回执行s101步骤,以代替返回执行所述开启当前集合中各个客流最短疏散路径上区块之间的门禁的步骤,以提高疏散效果。
80.s106(图中未示出):关闭联通当前区块与其他区块之间的门禁。
81.避免当前区块的客流对其他区块造成过大的冲击。
82.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客流的疏散效果,在开启当前集合中各个客流最短疏散路径上区块之间的门禁的同时,对景区内游客发出声光信号指示。
83.实施例3
84.基于本发明实施例1或2,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基于客流超限危险报警的区域客流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85.切分模块,用于将景区的地理区域切分成若干个区块,针对每一区块,获取当前区块内的各类硬件设备的景区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硬件设备包括:客流监控设备,闸机,wifi设备,信令设备中的一种或组合;
86.汇总模块,用于根据预先为各类硬件设备分配的数据权重,对各类硬件设备的景区监测数据进行加权汇总,得到当前区块内的客流数据;
87.报警模块,用于在区块内的客流数据超出第一设定阈值时,触发超限危险报警。
88.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分模块,用于:
89.向各类硬件设备发出数据获取指令,以使各类硬件设备将自身的监测数据转换为设定格式的目标数据并输出;
90.接收各类硬件设备输出的目标数据,并针对每一类硬件设备,将来自于同一类硬件设备的目标数据的集合作为对应的景区监测数据。
9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