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2022-02-19 04:14: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2.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又称bopa薄膜,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由于具有优异的耐穿刺性、气体阻隔性、力学性能及温度使用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日用品包装领域。但是双向拉伸尼龙薄膜阻隔性只能达到中等阻隔的效果,无法满足高阻隔领域的要求。
3.目前,市面上的bopa镀铝薄膜存在镀铝层附着力低的问题,因而只要应用于气球包装领域,而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基本属于空白。专利cn110563987a,公开日为2019年12月13日,公开了一种bopa增强型镀铝膜,采用如下结构:bopa基材层/底涂层/镀铝层,其中底涂层采用由水性丙烯酸树脂、水性聚酯树脂、水性低温长效交联剂和水形成的水性底涂剂涂覆在基材层表面形成,但由于尼龙容易吸水,采用水性低涂剂,在制备的过程中,容易因薄膜吸水而产生打皱,尺寸发生变化等问题而影响镀铝层蒸镀效果和良率。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镀铝层附着力高的增强型镀铝bopa薄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镀铝层蒸镀效果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包括增强复合层,所述增强复合层位于最外层,由尼龙树脂,第一混合料,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和尼龙防粘母料组成;芯层,所述芯层位于中间层,包括尼龙树脂;表层,所述表层位于最里层,包括尼龙树脂和尼龙防粘母料;所述第一混合料包括尼龙6和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
5.在一实施例中,以质量份数共计100份计,所述增强复合层由22份~68份尼龙树脂,10份~20份生物基尼龙,5份~12份所述第一混合料,5份~20份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10份~20份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2份~6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是在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共聚物主链上引入金属离子(如钠、钾、锌、镁等)进行交联而得的产品,所述金属离子可以在钠、钾、锌、镁中自行选择,不影响本技术技术效果。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为丙烯酸、马来酸酐、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官能团接枝改性的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
7.在一实施例中,以质量分数计,所述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在所述第一混合料中的质量分数为0.5%~21%。
8.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合料包括尼龙6和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所述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为五层共挤双向拉伸尼龙6薄膜的边角回收二次料,所述五层共挤双向拉伸尼龙6薄膜的芯层为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
9.优选地,所述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在所述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中的质量分数为5%~35%。
10.具体地,所述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采用专利公开号为cn103350545a的中国专利“一种双向拉伸尼龙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中的尼龙复合膜的边角料,所述尼龙复合膜具有以下结构:第一尼龙层、第二尼龙层、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层、第三尼龙层和第四尼龙层,所述各层均经过双向拉伸;其中,所述第一尼龙层和第四尼龙层由尼龙95%~100%和添加剂0~5%组成,所述添加剂为开口剂、爽滑剂、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所述第二尼龙层和第三尼龙层为100%的尼龙;所述的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层为100%的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其乙烯摩尔含量的范围是:24mol%~48mol%;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为10~25μm,其中所述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第一尼龙层和第四尼龙层厚度一致,为1~2.5μm;所述双向拉伸尼龙复合膜的横向耐撕裂力为256~337mn,纵向耐撕裂力为269~360mn,且具有0.51~0.72cc/m2.day.atm的透氧率。所述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的组成只要符合“所述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在所述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中的质量分数为5%~35%”这一条件,组成所述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的尼龙复合膜的组成和性能指标即可在专利公开号为cn103350545a的专利所规定的范围内自行选择,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效果。
11.在一实施例中,以质量份数共计100份计,所述芯层由25份~72份尼龙树脂,25份~60份生物基尼龙,3份~15份尼龙二次料组成;以质量份数共计100份计,所述表层由54份~78份尼龙树脂,20份~40份生物基尼龙,2份~6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尼龙二次料的成分包括尼龙树脂和尼龙防粘母料,为平时生产的普通尼龙薄膜的边角料或者回收再造粒料。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基尼龙为尼龙410,尼龙54,尼龙56,尼龙510,尼龙512,尼龙51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613,尼龙11,尼龙1010、尼龙1012,尼龙10t中的一种或几种。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尼龙树脂为尼龙6、尼龙66、尼龙12、尼龙1212、尼龙6/66、尼龙66/6,尼龙66/6/612,尼龙mxd

6中的一种或几种。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尼龙防粘母料由86份~95份尼龙6树脂,2份~6份开口剂,3份~8份爽滑剂组成。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剂为二氧化硅、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聚合物、硅藻土和磷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爽滑剂为芥酸酰胺、油酸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聚硅氧烷、硅酮粉、硅油、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17.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镀铝层,所述镀铝层位于所述增强复合层的外层,且所述镀铝层厚度为30nm~200nm。
1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9.s100将所述增强复合层、所述芯层和所述表层的原料按比例分别在三台挤出机中熔融、共挤出,使熔体通过t型口模流延至表面温度为15℃~30℃的激冷辊骤冷铸片;
20.s200将未拉伸的所述铸片在40℃~70℃水槽中实施1~2分钟左右的调湿处理,调湿后的所述铸片表面用气刀将表面残留水分吹干,并采用磁悬浮线性电机同步拉伸技术进行横纵向同步拉伸形成薄膜,其中拉伸温度为185℃~205℃,拉伸倍率为2.5
×
2.5~3.6
×
3.6;
21.s300将s200中得到的所述薄膜在195℃~210℃下进行热定型处理后,对所述薄膜的增强复合层进行电晕处理,然后收卷,分切,制得厚度为12μm~30μm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
22.当所述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镀铝时,上述所述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放入真空镀铝设备中,再将铝材在1300℃~1500℃的温度下加热熔融并蒸发成气态铝,使铝原子附着到增强复合层外表面形成镀铝层,然后冷却,收卷,得到镀铝的所述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
2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作为包装材料的应用。
24.基于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具有以下优点:
25.1.尼龙、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上均带有极性基团,无需水性底涂剂即可实现镀铝且镀铝层附着力佳。
26.2.尼龙、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具有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且可形成氢键网络,表面张力大,镀铝层附着力佳。
27.3.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可以改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的柔韧性,使其柔韧性佳。
28.4.采用了高阻隔性的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和尼龙树脂,氧气阻隔性能优异。
29.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下面描述中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若无特别指明,皆是图示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3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
3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镀铝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
33.附图标记:
34.10 增强复合层
ꢀꢀ
20 芯层
ꢀꢀ
30 表层
35.40 镀铝层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设计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应进一步理解,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这些术语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和相关领域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理解,除本发明中明确如此定义之外。
38.实施例1
39.本实施例制备的一种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由增强复合层、芯层和表层组成;增强复合层由62份尼龙6树脂,10份生物基尼龙56,6份第一混合料,10份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10份丙烯酸接枝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2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芯层由60份尼龙6树脂,5份mxd

6,20份生物基尼龙56,10份生物基尼龙510,5份尼龙6二次料组成;所述表层由77份尼龙6树脂,20份生物基尼龙56,3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是在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共聚物主链上引入金属离子(如钠、钾、锌、镁等)进行交联而得的产品,所述金属离子可以在钠、钾、锌、镁中自行选择,不影响本技术技术效果;
40.第一混合料由85份尼龙6和15份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组成;
41.尼龙防粘母料为92份尼龙6树脂,5份二氧化硅和3份芥酸酰胺组成;
42.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3.(1)将所述增强复合层、所述芯层和所述表层的原料按比例分别在三台挤出机中熔融、共挤出,使熔体通过t型口模流延至表面温度为15℃~30℃的激冷辊骤冷铸片;
44.(2)将未拉伸的所述铸片在40℃~70℃水槽中实施1~2分钟左右的调湿处理,调湿后的所述铸片表面用气刀将表面残留水分吹干,并采用磁悬浮线性电机同步拉伸技术进行横纵向同步拉伸形成薄膜,其中拉伸温度为185℃~205℃,拉伸倍率为2.5
×
2.5~3.6
×
3.6;
45.(3)将(2)中得到的所述薄膜在195℃~210℃下进行热定型处理后,对所述薄膜的增强复合层进行电晕处理,然后收卷,分切,制得厚度为15μm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
46.实施例2
47.本实施例制备的一种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由增强复合层、芯层和表层组成;增强复合层由37份尼龙6树脂,15份生物基尼龙1010,10份第一混合料,15份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2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3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芯层由50份尼龙6树脂,10份mxd

6,20份生物基尼龙610,10份生物基尼龙1010,10份尼龙6二次料组成;所述表层由66份尼龙6树脂,25份生物基尼龙610,5份生物基尼龙11,4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是在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共聚物主链上引入金属离子(如钠、钾、锌、镁等)进行交联而得的产品,所述金属离子可以在钠、钾、锌、镁中自行选择,不影响本技术技术效果;
48.第一混合料由85份尼龙6和15份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组成,其中第一边角回收二
次料中的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含量为15%;
49.所述芯层为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的五层共挤双向拉伸尼龙6薄膜的边角回收二次料采用专利公开号为cn103350545a的中国专利“一种双向拉伸尼龙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中的尼龙复合膜的边角料,所述尼龙复合膜具有以下结构:第一尼龙层、第二尼龙层、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层、第三尼龙层和第四尼龙层,所述各层均经过双向拉伸;其中,所述第一尼龙层和第四尼龙层由尼龙95~100%和添加剂0~5%组成,所述添加剂为开口剂、爽滑剂、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所述第二尼龙层和第三尼龙层为100%的尼龙;所述的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层为100%的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其乙烯摩尔含量的范围是:24mol%~48mol%;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为10~25μm,其中所述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第一尼龙层和第四尼龙层厚度一致,为1~2.5μm;所述双向拉伸尼龙复合膜的横向耐撕裂力为256~337mn,纵向耐撕裂力为269~360mn,且具有0.51~0.72cc/m2.day.atm的透氧率。所述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的组成只要符合“所述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在所述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中的质量分数为5%~35%”这一条件,组成所述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的尼龙复合膜的组成和性能指标即可在专利公开号为cn103350545a的专利所规定的范围内自行选择,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效果;
50.尼龙防粘母料为91份尼龙6树脂,3份二氧化硅和3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聚合物和3份聚硅氧烷组成;
51.按照实施例1制备方法和本实施例的原料配比得到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总厚度为15μm。
52.实施例3
53.本实施例制备的一种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由增强复合层、芯层和表层组成;增强复合层由30份尼龙12树脂,8份尼龙1212树脂,10份生物基尼龙510,12份第一混合料,20份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15份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5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芯层由20份尼龙6/66树脂,5份尼龙6/6/612,60份生物基尼龙510,15份尼龙6二次料组成;所述表层由54份尼龙6树脂,40份生物基尼龙510,6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是在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共聚物主链上引入金属离子(如钠、钾、锌、镁等)进行交联而得的产品,所述金属离子可以在钠、钾、锌、镁中自行选择,不影响本技术技术效果;
54.第一混合料由80份尼龙6和20份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组成;
55.尼龙防粘母料为95份尼龙6树脂,2份磷酸钙和3份油酸酰胺组成;
56.按照实施例1制备方法和本实施例的原料配比得到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总厚度为15μm。
57.实施例4
58.本实施例制备的一种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由增强复合层、芯层和表层组成;增强复合层由58份尼龙66/6树脂,20份生物基尼龙516,5份第一混合料,5份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10份衣康酸接枝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2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芯层由72份尼龙66/6树脂,25份生物基尼龙54,3份尼龙6二次料组成;所述表层由78份尼龙6树脂,20份生物基尼龙516,2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是在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共聚物主链上引入金属离子(如钠、钾、锌、镁等)
进行交联而得的产品,所述金属离子可以在钠、钾、锌、镁中自行选择,不影响本技术技术效果;
59.第一混合料由40份尼龙6和60份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组成,其中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中的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含量为35%;
60.所述芯层为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的五层共挤双向拉伸尼龙6薄膜的边角回收二次料采用专利公开号为cn103350545a的中国专利“一种双向拉伸尼龙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中的尼龙复合膜的边角料,所述尼龙复合膜具有以下结构:第一尼龙层、第二尼龙层、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层、第三尼龙层和第四尼龙层,所述各层均经过双向拉伸;其中,所述第一尼龙层和第四尼龙层由尼龙95~100%和添加剂0~5%组成,所述添加剂为开口剂、爽滑剂、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所述第二尼龙层和第三尼龙层为100%的尼龙;所述的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层为100%的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其乙烯摩尔含量的范围是:24mol%~48mol%;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为10~25μm,其中所述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第一尼龙层和第四尼龙层厚度一致,为1~2.5μm;所述双向拉伸尼龙复合膜的横向耐撕裂力为256~337mn,纵向耐撕裂力为269~360mn,且具有0.51~0.72cc/m2.day.atm的透氧率。所述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的组成只要符合“所述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在所述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中的质量分数为5%~35%”这一条件,组成所述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的尼龙复合膜的组成和性能指标即可在专利公开号为cn103350545a的专利所规定的范围内自行选择,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效果;
61.尼龙防粘母料为86份尼龙6树脂,6份硅藻土、4份聚乙烯蜡和4份氧化聚乙烯蜡组成;
62.按照实施例1制备方法和本实施例的原料配比得到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总厚度为15μm。
63.实施例5
64.本实施例制备的一种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由增强复合层、芯层和表层组成;增强复合层由40份尼龙66树脂,12份生物基尼龙612,10份第一混合料,15份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2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3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芯层由50份尼龙66树脂,10份mxd

6,20份生物基尼龙512,10份生物基尼龙10t,10份尼龙6二次料组成;所述表层由66份尼龙66树脂,25份生物基尼龙612,5份生物基尼龙1012,4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是在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共聚物主链上引入金属离子(如钠、钾、锌、镁等)进行交联而得的产品,所述金属离子可以在钠、钾、锌、镁中自行选择,不影响本技术技术效果;
65.第一混合料由90份尼龙6和10份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组成,其中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中的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含量为5%;
66.所述芯层为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的五层共挤双向拉伸尼龙6薄膜的边角回收二次料采用专利公开号为cn103350545a的中国专利“一种双向拉伸尼龙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中的尼龙复合膜的边角料,所述尼龙复合膜具有以下结构:第一尼龙层、第二尼龙层、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层、第三尼龙层和第四尼龙层,所述各层均经过双向拉伸;其中,所述第一尼龙层和第四尼龙层由尼龙95~100%和添加剂0~5%组成,所述添加剂为开口剂、爽滑剂、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所述第二尼龙层和第三尼龙层为100%的尼龙;所述的乙


乙烯醇共聚物层为100%的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其乙烯摩尔含量的范围是:24mol%~48mol%;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为10~25μm,其中所述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第一尼龙层和第四尼龙层厚度一致,为1~2.5μm;所述双向拉伸尼龙复合膜的横向耐撕裂力为256~337mn,纵向耐撕裂力为269~360mn,且具有0.51~0.72cc/m2.day.atm的透氧率。所述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的组成只要符合“所述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在所述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中的质量分数为5%~35%”这一条件,组成所述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的尼龙复合膜的组成和性能指标即可在专利公开号为cn103350545a的专利所规定的范围内自行选择,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效果;
67.尼龙防粘母料为91份尼龙6树脂,3份二氧化硅、3份硅酮粉和3份硅油组成;
68.按照实施例1制备方法和本实施例的原料配比制得到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总厚度为15μm。
69.实施例6
70.本实施例制备的一种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由增强复合层、芯层和表层组成;增强复合层由23份尼龙12树脂,20份生物基尼龙613,12份第一混合料,20份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20份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5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芯层由20份尼龙6/66树脂,5份尼龙6/6/612,60份生物基尼龙613,15份尼龙6二次料组成;所述表层由54份尼龙6树脂,40份生物基尼龙410,6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是在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共聚物主链上引入金属离子(如钠、钾、锌、镁等)进行交联而得的产品,所述金属离子可以在钠、钾、锌、镁中自行选择,不影响本技术技术效果;
71.第一混合料由99份尼龙6和1份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组成;
72.尼龙防粘母料为95份尼龙6树脂,2份磷酸钙、1份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和2份亚乙基双硬脂酰胺组成;
73.按照实施例1制备方法和本实施例的原料配比得到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总厚度为15μm。
74.实施例7
75.一种镀铝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包括采用实施例1中制得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和镀铝层,镀铝层厚度为30nm~200nm。
76.本实施例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7.将实施例1中制得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放入真空镀铝设备中,再将铝材在1300℃~1500℃的温度下加热熔融并蒸发成气态铝,使铝原子附着到底涂层表面形成镀铝层,然后冷却,收卷,得到镀铝的所述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
78.实施例8
79.实施例8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一种镀铝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包括采用实施例2中制得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和镀铝层,镀铝层厚度为30nm~200nm。
80.按照实施例7制备方法制备镀铝层,得到镀铝的所述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
81.实施例9
82.实施例9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一种镀铝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包括采用实施例3中制得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和镀铝层,镀铝层厚度为30nm~200nm。
83.按照实施例7制备方法制备镀铝层,得到镀铝的所述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
84.实施例10
85.实施例10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一种镀铝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包括采用实施例4中制得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和镀铝层,镀铝层厚度为30nm~200nm。
86.按照实施例7制备方法制备镀铝层,得到镀铝的所述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
87.实施例11
88.实施例11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一种镀铝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包括采用实施例5中制得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和镀铝层,镀铝层厚度为30nm~200nm。
89.按照实施例7制备方法制备镀铝层,得到镀铝的所述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
90.实施例12
91.实施例12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一种镀铝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包括采用实施例6中制得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和镀铝层,镀铝层厚度为30nm~200nm。
92.按照实施例7制备方法制备镀铝层,得到镀铝的所述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
93.实施例13
94.本实施例制备的一种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由增强复合层、芯层和表层组成;增强复合层由72份尼龙6树脂,6份第一混合料,10份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10份丙烯酸接枝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2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芯层由90份尼龙6树脂,5份mxd

6,5份尼龙6二次料组成;所述表层由97份尼龙6树脂,3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是在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共聚物主链上引入金属离子(如钠、钾、锌、镁等)进行交联而得的产品,所述金属离子可以在钠、钾、锌、镁中自行选择,不影响本技术技术效果;
95.第一混合料由85份尼龙6和15份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组成;
96.尼龙防粘母料为92份尼龙6树脂,5份二氧化硅和3份芥酸酰胺组成;
97.按照实施例1制备方法和本实施例的原料配比得到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总厚度为15μm。
98.实施例14
99.实施例14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一种镀铝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包括采用实施例13中制得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和镀铝层,镀铝层厚度为30nm~200nm。
100.按照实施例7制备方法制备镀铝层,得到镀铝的所述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
101.对比例1
102.普通市售双向拉伸聚酰胺(bopa)薄膜,所述普通市售双向拉伸聚酰胺(bopa)薄膜不含所述第一混合料,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所述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
103.对比例2
104.普通市售双向拉伸聚酰胺(bopa)镀铝薄膜,所述普通市售双向拉伸聚酰胺(bopa)镀铝薄膜不含所述第一混合料,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所述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
105.对比例3
106.本对比例的一种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由增强复合层、芯层和表层组成;增
强复合层由68份尼龙6树脂,10份生物基尼龙56,10份丙烯酸接枝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10份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2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芯层由60份尼龙6树脂,5份mxd

6,20份生物基尼龙56,10份生物基尼龙510,5份尼龙6二次料组成;所述表层由77份尼龙6树脂,20份生物基尼龙56,3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是在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共聚物主链上引入金属离子(如钠、钾、锌、镁等)进行交联而得的产品,所述金属离子可以在钠、钾、锌、镁中自行选择,不影响本技术技术效果;
107.尼龙防粘母料为92份尼龙6树脂,5份二氧化硅和3份芥酸酰胺组成;
108.按照实施例1制备方法和本实施例的原料配比得到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总厚度为15μm。
109.对比例4
110.本对比例的一种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由增强复合层、芯层和表层组成;增强复合层由72份尼龙6树脂,10份生物基尼龙56,6份第一混合料,10份丙烯酸接枝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2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芯层由60份尼龙6树脂,5份mxd

6,20份生物基尼龙56,10份生物基尼龙510,5份尼龙6二次料组成;所述表层由77份尼龙6树脂,20份生物基尼龙56,3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
111.第一混合料由85份尼龙6和15份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组成;
112.尼龙防粘母料为92份尼龙6树脂,5份二氧化硅和3份芥酸酰胺组成;
113.按照实施例1制备方法和本实施例的原料配比得到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总厚度为15μm。
114.对比例5
115.本对比例的一种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由增强复合层、芯层和表层组成;增强复合层由72份尼龙6树脂,10份生物基尼龙56,6份第一混合料,10份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2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芯层由60份尼龙6树脂,5份mxd

6,20份生物基尼龙56,10份生物基尼龙510,5份尼龙6二次料组成;所述表层由77份尼龙6树脂,20份生物基尼龙56,3份的尼龙防粘母料组成;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是在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共聚物主链上引入金属离子(如钠、钾、锌、镁等)进行交联而得的产品,所述金属离子可以在钠、钾、锌、镁中自行选择,不影响本技术技术效果;
116.第一混合料由85份尼龙6和15份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组成;
117.尼龙防粘母料为92份尼龙6树脂,5份二氧化硅和3份芥酸酰胺组成;
118.按照实施例1制备方法和本实施例的原料配比得到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总厚度为15μm。
119.对比例6
120.一种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包括采用对比例3中制得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和镀铝层,镀铝层厚度为30nm~200nm。
121.本对比例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2.将对比例3中制得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放入真空镀铝设备中,再将铝材在1300℃~1500℃的温度下加热熔融并蒸发成气态铝,使铝原子附着到底涂层表面形成镀铝层,然后冷却,收卷,得到所述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
123.对比例7
124.对比例7与对比例6的区别在于:一种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包括采用对比例4中制得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和镀铝层,镀铝层厚度为30nm~200nm。
125.按照对比例6制备方法制备镀铝层,得到镀铝的所述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
126.对比例8
127.对比例8与对比例6的区别在于:一种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包括采用对比例5中制得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和镀铝层,镀铝层厚度为30nm~200nm。
128.按照对比例6制备方法制备镀铝层,得到镀铝的所述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
129.上述制备方法,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采用的原料的牌号和其他所述技术指标可以按照现有技术内自行选择,如本发明规定了技术指标则在本发明规定的范围内选择,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效果。
130.对上述各实施例1~6,实施例13,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3~5的相关性能进行了测试,其中,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按照gbt 1040.3

2006标准测试;饱和吸水率:相同尺寸(长
×

×
厚:5cm
×
5cm
×
15μm)的薄膜在23℃,55%rh的空气中调湿48h后在120℃下干燥2小时,测试干燥前后的重量变化。氧气透过率:按照astm f1927标准测试。测试结果数据如表1所示。
131.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薄膜性能测试结果
132.[0133][0134]
由表1可以看出,与对比例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6及实施例13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在保持较好柔韧性的同时,具有优异的氧气阻隔性能的优点。当相较于实施例1,当对比例5中缺少丙烯酸接枝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时,薄膜的柔韧性降低,当对比例3中缺少第一混合料时,薄膜的氧气阻隔性降低。实施例13中未加入生物基尼龙时,薄膜的吸水率略有提高。
[0135]
对上述各实施例7~12,对比例2以及对比例6~8的相关性能进行了测试,方法参考专利:cn100538323,《利用eaa薄膜测试真空镀铝薄膜铝层附着力的方法》。
[0136]
【耐温性能评价】
[0137]
通过用双组份聚氨酯水煮复合胶水,将镀铝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与pe薄膜复合、制袋后做100℃,30min水煮测试,观察外观是否破袋、脱层等,如有发生用
“×”
表示,如外观完整无变化用
“▲”
表示。
[0138]
测试结果数据如表2所示。
[0139]
表2实施例和对比例薄膜性能测试结果
[0140]
项目镀铝层附着力(n/15mm)水煮外观实施例72.58

实施例82.66

实施例92.70

实施例102.54

实施例112.60

实施例122.62

实施例142.59

对比例21.05
×
对比例62.2
×
对比例72.08
×
对比例82.15
×
[0141]
由表2可以看出,与对比例相比,本发明实施例7~12以及实施例14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镀铝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具有更加优异的镀铝层附着力且与pe薄膜复合制袋后,水煮后外观良好,不发生脱层等不良。本发明实施例7~12相较于对比例1~2具有更加优异的镀铝层附着力且与pe薄膜复合制袋后,水煮后外观良好,不发生脱层等不良。当相较于实施例5,对比例7缺少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对比例8缺少丙烯酸接枝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或对比例6缺少第一混合料时,由于氢键网络化程度和结晶度的降低、以及极性基团个数的减少,镀铝层附着力降低,与pe薄膜复合制袋,蒸煮后,容易因镀铝层附着力不够而发生脱层等不良问题。
[0142]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具有以下优点:
[0143]
1.尼龙、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有机酸或酸酐改性的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上均带有极性基团,镀铝层附着力佳。
[0144]
2.尼龙、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离子型聚合物、有机酸或酸酐改性的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具有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且可形成氢键网络,表面张力大,镀铝层附着力佳。
[0145]
3.改性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可以改善增强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的柔韧性,使其柔韧性佳。
[0146]
4.采用了高阻隔性的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和尼龙树脂,氧气阻隔性能和水阻隔性能好;
[0147]
5.采用了生物基尼龙、尼龙二次料和第一边角回收二次料,具有可再生、减少石油资源消耗且环境友好的特点。
[0148]
6.采用了生物基尼龙,使材料柔韧性升高。
[0149]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尽管现有技术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或技术方案可以仅在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而不必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或者背景技术中列出的全部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一个权利要求中没有提到的内容不应当作为对于该权利要求的限制。
[0150]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增强复合层、芯层、表层、镀铝层、尼龙二次料、五层
共挤双向拉伸尼龙6薄膜的边角回收二次料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15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