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01:37: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电梯曳引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


背景技术:

2.如业界所知,无机房曳引机有上置式和下置式之分,前者是将曳引机设置在井道的顶部,即设置在对应于轿厢的上方的曳引机支承横梁(也称“井道顶横梁”)上,后者是将曳引机设置在井道的底部,即设置在对应于轿厢的下方的井道的基础或底坑内。由于前述两者的优劣属于业界公知范畴,因而不再赘述。
3.上面提及的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的典型的例子可参见cn207108196u推荐的“一种永磁隔爆增安型曳引机”,该专利是为了使曳引机具有隔爆性能而提出的,具体的技术内容以及技术效果可参见cn207108196u的说明书第0004至0012段。
4.包括上述cn207108196u在内的已有技术中的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存在以下通弊:其一,由于受传统设计理念的影响并且为了遵从在技术结构上的宏观延续性,都是将控制盒(也可称“控制器接线盒甚至称控制器”)设置在制动器的上部,从形式上讲,这种设计并无不妥,并且长期以来也从未见诸对这种结构设计提出任何质疑的技术信息。但是,鉴于无机房曳引机对作为其服役环境的井道高度是有着相对严格的设计规范要求的,因而为了在井道高度与曳引机的设置之间寻找平衡点,于是将前述控制盒与井道顶部之间的空间预留为约40cm,这一空间主要是为检护人员对曳引机实施检护用的。从表面上看,40cm的空间基本上能满足检护作业的要求,但是未考虑到检护人员在检修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将头部乃至身躯探入并对应到控制盒的上方的情形,所以预留40cm的空间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满足检修作业的实际空间需求的。当然,如果增大井道高度而使前述预留空间适应性增大,那么尽管可以方便检护作业,但是与井道高度的设计规范要求相违背,因而是不可取的;其二,如业界所知,在对包括前述控制盒在内的曳引机的所有部件如制动器、曳引机本体等进行检修时,都是在断电即在暂时断开电源的状态下进行的,并且通常还需要使轿厢在借助于配重的前提下徐缓上升至井道的上部,以利检护人员在借助于梯子或类似的攀高工具下从轿厢顶壁抵达位于井道顶部的曳引机的所在部位,此外,只要检护人员的作业尚未完成,那么还必须使轿厢始终保持于井道的上部,然而满足前述要求的措施在目前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给出可借鉴的启示;其三,由于将曳引机本体固定在一高度相对较大的钢底盘(可参见cn207108196u,该专利称“钢底架”)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大了整个曳引机的总高度,使有效行程有所减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挤占前述的预留空间,也就是说,如果能在足以保障支承曳引机的强度的前提下得以合理减小钢底盘的高度,那么可以把省出的空间赞助给即分配给上部的预留空间而起到一箭多雕之效,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同样未见诸有相应的技术启示,针对前述情形,本技术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合理改变控制盒的安装位置而得以腾出空间以满足检修人员方便开展检修作业、有利于在检修作业开展之前断开电源的状态下实现松闸并在配重的作用下使轿厢徐缓上升至井道顶部而得以使检修人员从轿厢顶部抵达曳引机所在部位并且在检修人员返回之前能使轿厢始终可靠地保持于井道上部的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
6.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益于显著减小用于支承曳引机本体的钢底盘的高度而得以节省对空间的占用的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
7.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首要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包括一钢底盘,在该钢底盘上固定有一挂脚;一壳体,该壳体固定在所述钢底盘上,并且该壳体具有一定子与转子容纳腔;一定子和位于定子外的一转子,定子限定在所述定子与转子容纳腔内,转子在与定子之间保持有间隙的状态下转动地设置在定子与转子容纳腔内;一制动盘和一曳引轮,制动盘与所述转子固定连接,在该制动盘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主轴座,曳引轮与制动盘固定;一制动控制器和一制动盘制动执行机构,制动盘制动执行机构与制动控制器连接并且由制动控制器连同制动盘制动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在制动控制器的控制下,制动盘制动执行机构对所述制动盘制动或解除制动,所述制动控制器具有一控制盒;一主轴,该主轴的中部与所述主轴座固定,主轴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挂脚上,而主轴的右端途经所述定子的中央腔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壳体上,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远程松闸操作机构,该远程松闸操作机构与所述制动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盒以水平状态固定在制动控制器的长度方向的右侧的中部并且该控制盒的上平面低于制动控制器的上平面。
8.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钢底盘为一平板状的构造,并且在该钢底盘的中部开设有一对彼此对应的井道顶横梁安装固定调整孔,所述挂脚的底部与钢底盘的左侧上表面固定,而所述壳体与钢底盘的右侧上表面固定。
9.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制动控制器固定在一制动控制器固定座上,并且该制动控制器具有一松闸臂固定轴,该松闸臂固定轴的松闸臂固定轴头伸展到制动控制器的左侧外部并且与所述远程松闸操作机构相对应,与制动控制器连接的所述制动盘制动执行机构还与所述制动控制器固定座连接;所述制动控制器固定座的左侧探出固定在所述钢底盘上的所述壳体的左侧面并且对应到所述制动盘以及所述曳引机的上方;所述远程松闸操作机构与所述松闸臂固定轴连接。
10.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远程松闸操作机构包括一松闸臂、一松闸臂作用钢丝导向座和一松闸臂作用钢丝,松闸臂的上端套置在所述松闸臂固定轴上并且由配设在松闸臂的上端的松闸臂锁定螺钉锁定,松闸臂下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对应到松闸臂作用钢丝导向座的左侧,在该松闸臂的下端左侧固定有一松闸臂作用钢丝固定轴头,松闸臂作用钢丝导向座通过松闸臂作用钢丝导向座固定螺钉与所述制动控制器固定座的左侧面固定,并且在该松闸臂作用钢丝导向座的前端折展而构成有一导向座折臂,在该导向座折臂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松闸臂作用钢丝固定轴头的位置固定有一导向座折臂作用钢丝导套,松闸臂作用钢丝的一端与所述松闸臂作用钢丝固定轴头固定,另一端在穿过所述导向座折臂作用钢丝导套后依次经设置在井道内的钢丝上导轮以及钢丝下导轮引至外
界并且与设置在井道外壁上的远程松闸操作手柄连接。
11.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对应于所述曳引轮的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一曳引轮防护机构,该曳引轮防护机构包括一曳引轮上遮护板、一对上遮护板吊杆和一对遮护调整板,曳引轮上遮护板的形状呈开口向下的c字形,并且在与所述曳引轮的上方保持有空间的状态下对应于曳引轮的上方,一对上遮护板吊杆分别对应于曳引轮上遮护板的两端,并且该对上遮护板吊杆的下端与曳引轮上遮护板朝向上的一侧固定,而一对上遮护板吊杆的上端各通过上遮护板吊杆螺钉与所述制动控制器固定座的左侧面固定,一对遮护调整板的形状同样呈开口向下的c字形,并且分别位于曳引轮上遮护板的两端,在该对遮护调整板的相向一端各开设有一对遮护调整板调整槽,在该对遮护调整板调整槽上各配设有一遮护调整板固定螺钉,由该遮护调整板固定螺钉将一对遮护调整板与曳引轮上遮护板固定;在一对遮护调整板的相向一端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一对上遮护板吊杆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吊杆让位槽,该吊杆让位槽的末端与外界相通。
12.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制动控制器的左侧下部和右侧下部各构成有一制动控制器固定架,该制动控制器固定架通过制动控制器固定架螺钉与所述制动控制器固定架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并且该制动控制器具有一对制动拉杆,该对制动拉杆分别对应于制动控制器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壳体的底部支承并固定在一壳体支承座上,该壳体支承座固定在所述钢底盘上;所述制动盘制动执行机构包括对应于所述制动盘的前侧和后侧设置的并且结构相同的各一个制动臂、制动钳、导向杆和复位弹簧,制动臂下端通过制动臂铰接销轴与所述壳体支承座铰接,而制动臂的上端与所述制动拉杆固定连接,并且还同时与所述导向杆滑动配合,制动钳与所述制动盘的盘缘相对应并且该制动钳朝向制动臂的一侧通过制动钳铰接销轴在位于制动臂铰接销轴的上方的位置与制动臂的下部铰接,导向杆以水平状态与所述制动控制器固定座正对制动臂的上端的一侧的侧面固定,复位弹簧套置在导向杆上,并且该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挡在制动臂的上端背对制动控制器固定座的一侧,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挡在固定于导向杆远离制动控制器固定座的一端端部的导向杆弹簧支承螺母上。
13.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挂脚的上端右侧设置有一主轴左配合轴承,在所述壳体的轴向中央位置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一主轴座配合轴承和一主轴右配合轴承,所述主轴的左端通过主轴左配合轴承转动地支承在挂脚的上端,所述主轴座的外壁与主轴座配合轴承转动配合,而主轴的右端通过主轴右配合轴承转动地支承在壳体上。
14.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钢底盘的左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挂脚的底部两端的位置各开设有一挂脚固定耳固定螺钉孔,在所述挂脚的底部的两端各延伸有挂脚固定耳,在该挂脚固定耳上配设有挂脚固定耳螺钉,该挂脚固定耳螺钉与挂脚固定耳螺钉孔固定。
15.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钢底盘的右侧前端和后端各开设有一对壳体支承座固定螺钉孔,在所述壳体支承座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于一对壳体支承座固定螺钉孔的位置各配设有一对壳体支承座固定螺钉,该对壳体支承座固定螺钉与一对壳体支承座固定螺钉孔固定。
16.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制动控制器固定座的上表面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制动臂的上端朝向制动控制器固定座的一侧的位置各固定有
一制动臂位置信号采集器固定座,在该制动臂位置信号采集器固定座上固定有一用于采集制动臂的位置信号的制动臂位置信号采集器,该制动臂位置信号采集器为行程开关、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
17.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技术偏见而将控制盒自制动控制器的顶部转移至一侧,因而得以腾出空间,以满足检修人员方便开展检修作业;由于设置了远程松闸操作机构,因而能在检修作业开展之前断开电源的状态下,由配合人员通过对远程松闸操作机构的操作并在配重块的作用下使轿厢载着维修人员徐缓上升至井道的上部,使检修人员从轿厢顶部抵达位于井道顶部的曳引机所在位置,并且在检修人员返回之前能使轿厢始终可靠地保持在井道的上部;由于钢底盘构成扁平的平板状的构造,因而有益于减小用于支承曳引机本体的钢底盘的高度,可显著节省对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组装结构图。
19.图2为图1装配后的结构图。
20.图3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22.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例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23.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一钢底盘1,在该钢底盘1上以垂直于钢底盘1的状态固定有一挂脚11;示出了一壳体2,该壳体2在对应于挂脚11的右方的位置固定在前述钢底盘1上,并且该壳体2具有一定子与转子容纳腔21;示出了一定子3和位于定子3外的一转子4,定子3限定在前述定子与转子容纳腔21内,转子4在与定子3之间保持有间隙的状态下转动地设置在定子与转子容纳腔21内,由于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曳引机的前述定子3以及转子4的结构及作用机理属于公知技术,例如还可参见cn207108196u等等,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示出了一制动盘5和一曳引轮6,制动盘5通过制动盘固定螺钉52在对应于开设在转子4上的转子螺孔41的位置与前述转子4固定连接,在该制动盘5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主轴座51,曳引轮6通过曳引轮固定螺钉62在对应于开设在制动盘5上的制动盘螺孔53的位置与制动盘5固定;示出了一制动控制器7和一制动盘制动执行机构8,制动盘制动执行机构8与制动控制器7连接并且由制动控制器7连同制动盘制动执行机构8设置在前述壳体2上,在制动控制器7的控制下,制动盘制动执行机构8对前述制动盘5制动或解除制动,前述制动控制器7具有一控制盒71;示出了一主轴10,该主轴10的中部与前述主轴座51固定,主轴10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前述挂脚11上,而主轴10的右端途经前述定子3的中央腔转动地支承在前述壳体2上。
2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远程松闸操作机构9,该远程松闸操作机构9与前述制动控制
器7连接,前述控制盒71以水平状态即以水平卧置状态固定在制动控制器7的长度方向的右侧的中部并且该控制盒71的上平面低于制动控制器7的上平面。
25.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上述制动控制器7以及控制盒71也属于公知技术,因而申请人同样不再展开说明。
26.由图1和图2所示,前述钢底盘1为一平板状即为扁平状的构造,并且在该钢底盘1的中部开设有一对彼此对应的井道顶横梁安装固定调整孔12,前述挂脚11的底部与钢底盘1的左侧上表面固定,而前述壳体2与钢底盘1的右侧上表面固定。
27.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制动控制器7固定在一制动控制器固定座72上,并且该制动控制器7具有一松闸臂固定轴73,该松闸臂固定轴73的松闸臂固定轴头伸展到制动控制器7的左侧外部并且与前述远程松闸操作机构9相对应,与制动控制器7连接的前述制动盘制动执行机构8还与前述制动控制器固定座72连接;前述制动控制器固定座72的左侧探出固定在前述钢底盘1上的前述壳体2的左侧面并且对应到前述制动盘5以及前述曳引机6的上方;前述远程松闸操作机构9与前述松闸臂固定轴73连接。
28.继续见图1和图2并且结合图3,前述的远程松闸操作机构9包括一松闸臂91、一松闸臂作用钢丝导向座92和一松闸臂作用钢丝93,松闸臂91的上端套置在前述松闸臂固定轴73上并且由配设在松闸臂91的上端的松闸臂锁定螺钉911锁定,松闸臂91下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对应到松闸臂作用钢丝导向座92的左侧,在该松闸臂91的下端左侧固定有一松闸臂作用钢丝固定轴头912,松闸臂作用钢丝导向座92通过松闸臂作用钢丝导向座固定螺钉921与前述制动控制器固定座72的左侧面固定,并且在该松闸臂作用钢丝导向座92的前端折展而构成有一导向座折臂922,在该导向座折臂92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松闸臂作用钢丝固定轴头912的位置固定有一导向座折臂作用钢丝导套9221,松闸臂作用钢丝93的一端与前述松闸臂作用钢丝固定轴头912固定,另一端在穿过前述导向座折臂作用钢丝导套9221后依次经设置在井道20内的钢丝上导轮931以及钢丝下导轮932引至外界并且与设置在井道20外壁上或其它合理位置的远程松闸操作手柄933连接(图3示)。
29.继续见图1和图2,在对应于前述曳引轮6的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一曳引轮防护机构61,该曳引轮防护机构61包括一曳引轮上遮护板611、一对上遮护板吊杆612和一对遮护调整板613,曳引轮上遮护板611的形状呈开口向下的c字形,并且在与前述曳引轮6的上方保持有空间的状态下对应于曳引轮6的上方,一对上遮护板吊杆612分别对应于曳引轮上遮护板611的两端,并且该对上遮护板吊杆612的下端与曳引轮上遮护板611朝向上的一侧固定,而一对上遮护板吊杆612的上端各通过上遮护板吊杆螺钉6121与前述制动控制器固定座72的左侧面固定,一对遮护调整板613的形状同样呈开口向下的c字形,并且分别位于曳引轮上遮护板611的两端,在该对遮护调整板613的相向一端各开设有一对遮护调整板调整槽6131,在该对遮护调整板调整槽6131上各配设有一遮护调整板固定螺钉61311,由该遮护调整板固定螺钉61311将一对遮护调整板613与曳引轮上遮护板611固定;在一对遮护调整板613的相向一端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一对上遮护板吊杆612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吊杆让位槽6132,该吊杆让位槽6132的末端与外界相通。
30.毫无疑问,前述曳引轮上遮护板611起到防止异物侵入曳引轮6的轮槽,该轮槽即为由图3所示的曳引绳30的绳槽,一对遮护调整板613的功用是对曳引轮6的上部的遮护区域依需调整。总之,曳引轮防护机构61可起到对曳引轮6以及曳引绳30的良好的保护作用。
31.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制动控制器7的左侧下部和右侧下部各构成有一制动控制器固定架74,该制动控制器固定架74通过制动控制器固定架螺钉741与前述制动控制器固定架74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并且该制动控制器7具有一对制动拉杆75,该对制动拉杆75分别对应于制动控制器7的前端和后端;前述壳体2的底部支承并固定在一壳体支承座22上,该壳体支承座22固定在前述钢底盘1上;前述制动盘制动执行机构8包括对应于前述制动盘5的前侧和后侧设置的并且结构相同的各一个制动臂81、制动钳82、导向杆83和复位弹簧84,制动臂81下端通过制动臂铰接销轴811与前述壳体支承座22铰接,而制动臂81的上端与前述制动拉杆75固定连接,并且还同时与前述导向杆83滑动配合,制动钳82与前述制动盘5的盘缘相对应并且该制动钳82朝向制动臂81的一侧通过制动钳铰接销轴821在位于制动臂铰接销轴811的上方的位置与制动臂81的下部铰接,导向杆83以水平状态与前述制动控制器固定座72正对制动臂81的上端的一侧的侧面固定,复位弹簧84套置在导向杆83上,并且该复位弹簧84的一端抵挡在制动臂81的上端背对制动控制器固定座72的一侧,而复位弹簧84的另一端抵挡在固定于导向杆83远离制动控制器固定座72的一端端部的导向杆弹簧支承螺母831上。
32.在前述挂脚11的上端右侧设置有一主轴左配合轴承111,在前述壳体2的轴向中央位置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一主轴座配合轴承23和一主轴右配合轴承24,前述主轴10的左端通过主轴左配合轴承111转动地支承在挂脚11的上端,前述主轴座51的外壁与主轴座配合轴承23转动配合,而主轴10的右端通过主轴右配合轴承24转动地支承在壳体2上。
33.在前述钢底盘1的左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挂脚11的底部两端的位置各开设有一挂脚固定耳固定螺钉孔13,在前述挂脚11的底部的两端各延伸有挂脚固定耳112,在该挂脚固定耳112上配设有挂脚固定耳螺钉1121,该挂脚固定耳螺钉1121与挂脚固定耳螺钉孔13固定。
34.在前述钢底盘1的右侧前端和后端各开设有一对壳体支承座固定螺钉孔14,在前述壳体支承座22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于一对壳体支承座固定螺钉孔14的位置各配设有一对壳体支承座固定螺钉221,该对壳体支承座固定螺钉221与一对壳体支承座固定螺钉孔14固定。
35.在前述制动控制器固定座72的上表面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制动臂81的上端朝向制动控制器固定座72的一侧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制动臂位置信号采集器固定座721,在该制动臂位置信号采集器固定座721上固定有一用于采集制动臂81的位置信号的制动臂位置信号采集器7211,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制动臂位置信号采集器7211为微动开关,但也可以采用行程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乃至霍尔感应元件。
36.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和图2,在图3中示出了位于前述井道20的上部的一对井道顶横梁201(也可称井道上横梁),前述钢底盘1连同挂脚11、壳体2以及以挂脚11以及壳体2为载体设置的部件支承在一对井道顶横梁201上,具体是:先用紧固件在对应于前述的一对井道顶横梁安装固定调整孔12的位置将钢底盘1与一对井道顶横梁201固定,再将图1和图2所示结构的部件通过挂脚11以及壳体2与钢底盘1固定。
37.在图3中还示出了轿厢40和配重块50,依据专业常识,前述曳引绳30的一端与配重块50固定,中部绕在曳引轮6的绳槽内,另一端与轿厢40的顶部固定。
38.由于本发明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的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因而
申请人不再重复说明。
39.当检修人员对曳引机维修时,由于维修作业是在断开电源并且在制动钳82对制动盘5处于制动的状态下进行的,并且在断电状态下,前述的一对制动拉杆75向内位移,于是在维修人员进入轿厢40内后,再由辅助人员对远程松闸操作手柄933操作,经松闸臂作用钢丝93带动松闸臂91,由松闸臂91带动松闸臂固定轴73,经松闸臂固定轴73对制动控制器7作用,使一对制动拉杆75向外伸出,带动制动臂81的上端朝着背离制动控制器7的方向位移,复位弹簧84被压缩而储能,使制动臂81的下端以制动臂铰接销轴821为回转中心连同制动钳82向着离开(背离)制动盘5的方向运动(也可称转动),带动制动钳82离开(即松开)制动盘5,解除对制动盘5的制动,此时在配重块50的作用下,轿厢40徐徐上升,直至上升至顶部,检修人员从轿厢40内的顶部攀登至前述井道顶横梁201,进行所需项目的检修。检修完毕后返回轿厢40,由辅助人员对远程松闸操作手柄933按前述相反过程操作,在复位弹簧84的回复力作用下,与前述相反地,制动拉杆75向内位移,使制动盘5由制动臂81的下部连同制动钳82再度处于被制动钳82制动的状态,接通电源后恢复正常状态的工作,维修人员在轿厢40抵达的相应楼层走出。
40.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