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桑基圩田的围堤的制作方法

2022-02-18 21:00: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桑基圩田的围堤。


背景技术:

2.利用疏凿河道的土方堆高成堤,并在地势相对高仰、平坦肥沃的墩岛、圩田内种植水稻,利用排水方便的河堤种植蚕桑,同时还在圩内低洼的沼泽漾塘进行养鱼,从而形成了符合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原理的“桑基圩田”。桑基圩田的结构对生态功能的影响:圩田作为次生湿地,水陆边缘效应明显,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例如桑基鱼塘以基面和鱼塘为栖息地,以桑、蚕、鱼为中心环节,构建了内在联系非常密切的生物链,形成水陆相互作用、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
3.现有技术中,围堤的坡面上种植有生态绿植,当水流较大时,容易将围堤上的生态绿植及泥土冲散,从而降低了围堤上绿植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桑基圩田的围堤,通过在本体一侧的坡面上均匀设置种植槽,种植槽用于种植生态绿植,再在坡面上对应种植槽设置封挡组件,当水流较冲击较大时,封挡组件转动,使得封挡组件遮挡种植槽,从而避免了水流直接冲击种植槽内的生态绿植,保证了绿植正常成长。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桑基圩田的围堤,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的一侧设有坡面,坡面均匀分布有种植槽,种植槽用于种植生态绿植,坡面对应种植槽还转动连接有封挡组件,封挡组件用于遮挡种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一侧的坡面上均匀设置种植槽,种植槽用于种植生态绿植,再在坡面上对应种植槽设置封挡组件,当水流较冲击较大时,封挡组件转动,使得封挡组件遮挡种植槽,从而避免了水流直接冲击种植槽内的生态绿植,保证了绿植正常成长。
7.进一步,种植槽的底部均设有渗水口,上下相邻的两个种植槽之间通过渗水口相连通。当水流入到种植槽内时,水流能够通过渗水口流入到上下相邻的种植槽内,从而使得坡面上的种植槽之间水流相通。
8.进一步,本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位于最底部的种植槽内的渗水口与排水口相连通。种植槽内的水过多时,水能够通过渗水口流入到位于最底部的种植槽内,再通过最底部种植槽内的渗水口流向排水口,并从排水口排除,避免了种植槽内水份过多,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9.进一步,坡面与封挡组件之间连接有转动件,转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坡面上,转动件的另一端与封挡组件转动连接。转动件的设置用于控制封挡组件进行转动,当水流冲击较大时,转动件控制封挡组件遮挡种植槽,使得水流冲击在封挡组件上,从而保证了生态绿植的正常生长;当水流平缓时,转动件控制封挡组件打开种植槽,保证了种植槽内的生态
植物能够正常照射阳光。
10.进一步,封挡组件包括遮挡板与限位件,限位件固定连接在遮挡板顶端靠近坡面的一侧,转动件包括转动座与l型转动臂,转动座固定连接在坡面上,转动座位于对应的种植槽的下方,l型转动臂的一端与遮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l型转动臂的另一端与转动座转动连接。通过控制l型转动臂带动遮挡板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遮挡板对种植槽的遮挡及打开,限位件的设置对遮挡板的转动起到一个限位作用,从而避免了遮挡板压在种植槽的生态绿植上。
11.进一步,限位件采用l型限位板,l型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遮挡板顶端靠近坡面的一侧,遮挡板封闭种植槽时,l型限位板的另一端抵在对应种植槽上方的转动座的顶面。当水流冲击较大时,l型转动臂带动遮挡板进行转动,l型限位板的端部抵在对应种植槽上方的转动座的顶面时,遮挡板遮对应的种植槽,通过转动座与l型限位板的配合,从而起到对遮挡板的一个限位作用。
1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一侧的坡面上均匀设置种植槽,种植槽用于种植生态绿植,再在坡面上对应种植槽设置封挡组件,当水流较冲击较大时,封挡组件转动,使得封挡组件遮挡种植槽,从而避免了水流直接冲击种植槽内的生态绿植,保证了绿植正常成长。
14.本实用新型中挡组件包括遮挡板与限位件,限位件固定连接在遮挡板顶端靠近坡面的一侧,转动件包括转动座与l型转动臂,转动座固定连接在坡面上,转动座位于对应的种植槽的下方,l型转动臂的一端与遮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l型转动臂的另一端与转动座转动连接。通过控制l型转动臂带动遮挡板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遮挡板对种植槽的遮挡及打开,限位件的设置对遮挡板的转动起到一个限位作用,从而避免了遮挡板压在种植槽的生态绿植上。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桑基圩田的围堤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遮挡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

本体;2

坡面;3

种植槽;4

封挡组件;5

渗水口;6

排水口;7

转动件;8

遮挡板;9

l型限位板;10

转动座;11

l型转动臂。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桑基圩田的围堤,包括本体1,本体1的一侧设有坡面2,坡面2均匀分布有种植槽3,种植槽3用于种植生态绿植,坡面2对应种植槽3还转动连接有封挡组件4,封挡组件4用于遮挡种植槽3。
21.种植槽3的底部均设有渗水口5,上下相邻的两个种植槽3之间通过渗水口5相连通。当水流入到种植槽3内时,水流能够通过渗水口5流入到上下相邻的种植槽3内,从而使得坡面2上的种植槽3之间水流相通。
22.本体1的底部设有排水口6,位于最底部的种植槽3内的渗水口5与排水口6相连通。
种植槽3内的水过多时,水能够通过渗水口5流入到位于最底部的种植槽3内,再通过最底部种植槽3内的渗水口5流向排水口6,并从排水口6排除,避免了种植槽3内水份过多,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23.坡面2与封挡组件4之间连接有转动件7,转动件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坡面2上,转动件7的另一端与封挡组件4转动连接。转动件7的设置用于控制封挡组件4进行转动,当水流冲击较大时,转动件7控制封挡组件4遮挡种植槽3,使得水流冲击在封挡组件4上,从而保证了生态绿植的正常生长;当水流平缓时,转动件7控制封挡组件4打开种植槽3,保证了种植槽3内的生态植物能够正常照射阳光。
24.封挡组件4包括遮挡板8与限位件,限位件固定连接在遮挡板8顶端靠近坡面2的一侧,转动件7包括转动座10与l型转动臂11,转动座10固定连接在坡面2上,转动座10位于对应的种植槽3的下方,l型转动臂11的一端与遮挡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l型转动臂11的另一端与转动座10转动连接。通过控制l型转动臂11带动遮挡板8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遮挡板8对种植槽3的遮挡及打开,限位件的设置对遮挡板8的转动起到一个限位作用,从而避免了遮挡板8压在种植槽3的生态绿植上。
25.限位件采用l型限位板12,l型限位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遮挡板8顶端靠近坡面2的一侧,遮挡板8封闭种植槽3时,l型限位板12的另一端抵在对应种植槽3上方的转动座10的顶面。当水流冲击较大时,l型转动臂11带动遮挡板8进行转动,l型限位板12的端部抵在对应种植槽3上方的转动座10的顶面时,遮挡板8遮对应的种植槽3,通过转动座10与l型限位板12的配合,从而起到对遮挡板8的一个限位作用。
2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1一侧的坡面2上均匀设置种植槽3,种植槽3用于种植生态绿植,再在坡面2上对应种植槽3设置封挡组件4,当水流较冲击较大时,封挡组件4转动,使得封挡组件4遮挡种植槽3,从而避免了水流直接冲击种植槽3内的生态绿植,保证了绿植正常成长。
2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