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双层联动翻盖结构的仪表的制作方法

2022-02-18 18:28: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仪表,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双层联动翻盖结构的仪表。


背景技术:

2.仪表在设计功能时,通常会把强弱电功能分开布局,如下层为强电端子,上层为弱点端子,并分别用端子盖保护起来,新标准对电气安全越来越严格,由于行业内对尺寸的要求,上下层形式端子分布时,每层端子空间有限,导致上层端子离端子盖边缘太近,无法满足静电防护要求,且两层端子两个端子盖,接线时需分别打开两个端子盖,且需要有两个铅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双层联动翻盖结构的仪表。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层联动翻盖结构的仪表,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外翻盖、内翻盖、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线路板组件,所述线路板组件具有上层接线端子和下层接线端子,所述上层接线端子容纳于第一壳体内,所述下层接线端子容纳于第二壳体内,所述内翻盖旋转连接于第一壳体内,并用于上层接线端子防护,所述外翻盖旋转连接于第一壳体内,并用于下层接线端子防护和配合内翻盖对上层接线端子进行加强防护,所述外翻盖覆盖内翻盖,所述外翻盖和内翻盖齿轮传动,且所述外翻盖和内翻盖翻转方向相反,以使得所述外翻盖和内翻盖联动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匹配安装构成整个壳体。
6.较佳地,所述外翻盖包括外翻盖本体,所述外翻盖本体的内侧底部固定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套设固定有第一齿轮结构;
7.所述内翻盖包括内翻盖本体,所述内翻盖本体的内侧底部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套设固定有第二齿轮结构,所述内翻盖本体的顶部固定有弧状的挡壁;
8.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本体,所述第一壳体本体的上部两端开设有第一转轴孔和第二转轴孔,所述第一转轴孔位于第二转轴孔下方,所述第一壳体本体的上部一端开设有齿轮容纳槽,所述第一壳体本体的上部且位于第二旋转孔之间开设有上层接线端子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本体的顶部开设有上层接线端子接线孔和下层接线端子紧固螺钉孔;
9.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壳体本体,所述第二壳体本体的顶部设有下层接线端子容纳腔和下层接线端子接线孔;
10.所述第一转轴旋转连接于第一壳体本体两端的第一转轴孔内,以使得外翻盖旋转连接于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转轴旋转连接于第一壳体本体两端的第二转轴孔内,以使得内翻盖旋转连接于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齿轮结构和第二齿轮结构容纳于齿轮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一齿轮结构和第二齿轮结构相啮合,所述线路板组件安装于第二壳体中,以使得所述下层接线端子容纳于下层接线端子容纳腔内,安装好外翻盖和内翻盖的第一壳体与第
二壳体相装配,以使得所述上层接线端子容纳于上层接线端子容纳腔内,所述下层接线端子的紧固螺钉紧固于下层接线端子紧固螺钉孔上。
11.较佳地,所述外翻盖本体的顶部两端开设有铅封孔,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两端内侧均固定有与铅封孔相对应的铅封扣,所述铅封扣嵌设于对应的铅封孔内以对外翻盖铅封。
12.较佳地,所述内翻盖本体的一侧设有开槽用于形成一侧弹性臂。
13.较佳地,所述第一转轴孔为半开放式,所述第二壳体本体的上部两端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第一壳体上半开放式的第一转轴孔相配合形成闭合式的转轴孔。
14.较佳地,所述内翻盖在闭合时挡壁嵌入上层接线端子的一侧。
15.较佳地,所述外翻盖和内翻盖闭合时,所述内翻盖的挡壁与外翻盖配合形成迂回路径阻止外部静电到达上层接线端子。
16.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17.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8.由于外翻盖与内翻盖联动,接线时只需打开外翻盖即能对上层接线端子和下层接线端子进行接线,简化了接线步骤;因为内翻盖在外翻盖内部,不打开外翻盖无法打开内翻盖,铅封时,只需对外翻盖进行铅封,减少了铅封次数,降低了材料成本;内翻盖有挡壁用于与外翻盖配合形成迂回路径阻止外部静电到达上层接线端子,提高了仪表安全性,新标准对电气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具有双层联动翻盖结构的仪表在市场上就越有优势。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层联动翻盖结构的仪表的实施方案示意图;
20.图2为外翻盖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内翻盖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第二壳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线路板组件示意图;
25.图7(a)

(e)为本实用新型组装过程示意图;
26.图8为第二壳体限位柱与第一壳体上半开放式的外翻盖转轴孔形成闭合式的转轴孔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毕后的正视图;
28.图10为图9中a

a剖视图的局部视图及外翻盖与内翻盖通过齿轮联动示意图;
29.图11为图9中b

b剖视图的局部视图及外翻盖与内翻盖从闭合到打开,从打开到闭合运动轨迹示意图;
30.图12为内翻盖的挡壁与外翻盖配合形成迂回路径阻止外部静电到达上层接线端子示意图;
31.图13为撤掉内翻盖后外部静电到达上层接线端子示意图;
32.图14为本实用新型接线及铅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如图1所示为一种具有双层联动翻盖结构的仪表,包括外翻盖1、内翻盖2、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4和线路板组件5。
35.如图2所示,所述外翻盖1包括外翻盖本体,所述外翻盖本体的内侧底部固定有第一转轴1a,所述第一转轴孔1a为半开放式,使得外翻盖1无需形变可直接装入,所述第一转轴1a的一端套设固定有第一齿轮结构1b,所述外翻盖本体的顶部两端开设有铅封孔1c。
36.如图3所示,所述内翻盖2包括内翻盖本体,所述内翻盖本体的内侧底部固定有第二转轴2a,所述第二转轴2a的一端套设固定有第二齿轮结构2b,所述内翻盖本体的顶部固定有弧状的挡壁2c,所述内翻盖本体的一侧设有开槽2d用于形成一侧弹性臂。
37.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壳体3包括第一壳体本体,所述第一壳体本体的上部两端开设有第一转轴孔3a和第二转轴孔3b,所述第一转轴孔3a位于第二转轴孔3b下方,所述第一壳体本体的上部一端开设有齿轮容纳槽3d,所述第一壳体本体的上部且位于第二旋转孔3b之间开设有上层接线端子容纳腔3e,所述第一壳体本体的顶部开设有上层接线端子接线孔3f和下层接线端子紧固螺钉孔3g,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两端内侧均固定有与铅封孔1c相对应的铅封扣3c,所述铅封扣3c嵌设于对应的铅封孔1c内以对外翻盖1铅封。
38.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壳体4包括第二壳体本体,所述第二壳体本体的上部两端设有限位柱4a,所述限位柱4a与第一壳体上半开放式的第一转轴孔1a相配合形成闭合式的转轴孔,所述第二壳体本体的顶部设有下层接线端子容纳腔4b和下层接线端子接线孔4c。
39.如图6所示,所述线路板组件5具有上层接线端子5a和下层接线端子5b。
40.所述上层接线端子5a容纳于第一壳体3内,所述下层接线端子5b容纳于第二壳体4内,所述内翻盖2旋转连接于第一壳体3内,并用于上层接线端子5a防护,所述外翻盖1旋转连接于第一壳体3内,并用于下层接线端子5b防护和配合内翻盖2对上层接线端子5a进行加强防护,所述外翻盖1覆盖内翻盖2且外翻盖1和内翻盖2相传动,所述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匹配安装构成整个壳体,所述外翻盖1翻转时传动内翻盖2往相反方向翻转。
41.如图7(a)

(e)为本实用新型组装过程示意图,先按图7(a)所示方向将内翻盖2的第二转轴2a装入第一壳体3的第二转轴孔3b内,以使得内翻盖2相对于第一壳体3旋转,再按图7(b)将外翻盖1的第一转轴1a装入第一壳体3的第一转轴孔3a并覆盖内翻盖2,第一转轴孔3a为半开放式,外翻盖1无需形变可直接装入,以使得外翻盖1相对于第一壳体3旋转,此时,第一齿轮结构1b和第二齿轮结构2b容纳于齿轮容纳槽3d内,且第一齿轮结构1b和第二齿轮结构2b相啮合,然后按图7(c)将线路板组件5装入第二壳体4中,以使得所述下层接线端子5b容纳于下层接线端子容纳腔4b内,最后按图7(d)将装好外翻盖1和内翻盖2的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4装配,以使得所述上层接线端子5a容纳于上层接线端子容纳腔3e内,所述下层接线端子5b的紧固螺钉紧固于下层接线端子紧固螺钉孔3g上,装配完毕,最后状态如图7(e)。
42.如图8所示,第二壳体4的限位柱4a与第一壳体3上半开放式的外翻盖的第一转轴孔3a在装配完毕后形成了闭合式的转轴孔。
43.图9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毕后的正视图。
44.如图10所示,外翻盖1的第一齿轮结构1b与内翻盖2的第二齿轮结构2b配合,外翻盖1按左图方向转动时,内翻盖2被齿轮结构带动按相反方向转动,最后打开的状态如右图。
45.如图11所示为外翻盖1与内翻盖2从闭合到打开,打开到闭合运动轨迹示意图,左图显示内翻盖2在闭合时挡壁2c嵌入上层接线端子一侧。
46.如图12所示,外翻盖1和内翻盖2闭合时,内翻盖2的挡壁2c与外翻盖1配合形成迂回路径a阻止外部静电到达上层接线端子5a。
47.如图13所示,如没有内翻盖2,静电到达上层接线端子5a的路径变为b,实际测量,b的路径长度为图12中a路径的1/2,无法满足静电防护要求。
48.如图14所示,接线时只需打开外翻盖1,内翻盖2被齿轮结构带动同时打开,接完线后,只需合上外翻盖1,内翻盖2被齿轮结构带动同时合上,由于内翻盖2在外翻盖1内部,不打开外翻盖1无法打开内翻盖2,所以只需按图示对外翻盖1进行铅封101,即可完成多上层接线端子和下层接线端子的铅封操作。
49.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