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差压预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10: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冷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压预冷装置。


背景技术:

2.生鲜如果在运输过程中保存其新鲜度,成为运输过程中一大难题。以生鲜为果蔬为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果蔬出口国,蔬菜年产量占世界蔬菜总产量的40%,且社会大众对于果蔬品质的追求随着经济持续发展而不断提高。果蔬采摘后会积聚大量的田间热与呼吸热,从而加速了果蔬的衰老,最终导致其腐烂变质。目前,国内果蔬贮藏保鲜技术薄弱,加之运输率与流通率较差,造成每年上亿吨的果蔬损耗,给我国的果蔬产能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庞大的产量、需求量以及大众对果蔬品质的追求决定了我国需要大力优化革新冷链物流环节在第一产业中的应用。
3.为了减少果蔬采摘后腐烂变质的情况,我国正在对国内的冷链运输行业进行优化升级,冷链运输中的“第一公里”就是对果蔬进行快速的预冷降温来延缓其代谢,从而维持果蔬的品质并降低运输过程的损耗,这一步最好在采摘后的第一时间就进行。
4.目前已经实际应用的预冷方式有冰水预冷、真空预冷等,在运输过程中均会存在一定影响,例如冰水预冷,无法做到迅速带走箱内热量,且由于水的蒸发会引起潮湿的环境,导致果蔬更容易在长途运输中腐烂变质。另外冰水预冷不能够确保箱内温度均匀,导致部分果蔬温度与其他果蔬温度不均衡的现象,也会引起部分果蔬变质,进而导致整箱果蔬变质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压预冷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差压预冷装置,包括:容纳腔体、回风件、冷风机、制冷组件以及用于装载预冷物的预冷物容纳部;所述回风件与所述冷风机均设于所述容纳腔体;
7.所述容纳腔体包括负压区和预冷区;所述回风件隔于所述负压区与所述预冷区之间;
8.所述差压预冷装置,还包括冷风机、制冷组件以及预冷物容纳部;
9.所述冷风机设于所述负压区与所述预冷区之间,以将所述负压区的气体输送至所述预冷区,并在所述负压区与所述预冷区间产生压差;
10.所述冷风机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预冷物容纳部的上方;
11.所述制冷组件所形成的冷媒能够与所述冷风机输送的气体和/或所述负压区中的气体发生热交换;
12.所述回风件设有回风孔,所述回风孔连通于所述负压区与所述预冷区之间,以在所述压差的作用下,将所述预冷区的气体送回所述负压区。
13.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预冷物容纳部及其上预冷物送入与送出所述预冷区的传送部;所述传送部设置在所述预冷物容纳部的下方。
14.可选的,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冷凝器和压缩机;所述冷风机内设有蒸发器;
15.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入口,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入口,所述蒸发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入口。
16.可选的,
17.所述回风孔位于所述回风件的底部;
18.多个所述回风孔沿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阵列排布;
19.其中至少一排回风孔为孔径变化的回风孔排,所述孔径变化的回风孔排中,沿中间位置至边缘位置方向上,各个回风孔的孔径逐渐变大;
20.其中至少一列回风孔为孔径变化的回风孔列,所述孔径变化的回风孔列中,沿自下而上方向上,各个回风孔的孔径逐渐变大。
21.可选的,还包括进风管路;所述进风管路的进风口与所述冷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进风管路的出风口位于所述预冷物容纳部的上方;从所述进风管路逸出至所述预冷物容纳部的送风方式为垂直送风方式;
22.所述差压预冷装置,还包括导流件;
23.所述导流件在回风孔的水平方向上的一侧,以将经回风孔抽回至所述负压区的气体导流至冷风机的进风口所在的流道上。
24.可选的,还包括灭菌加湿部;
25.所述灭菌加湿部的出口设置在进风管路的出风口周围;
26.所述灭菌加湿部包括臭氧发生器和空气加湿器;
27.所述臭氧发生器和空气加湿器这两者的出风口分别与臭氧管路、雾化加湿管路相连接;
28.其中:
29.所述臭氧管路、雾化加湿管路均设置在所述进风管路的侧部;
30.或者,所述臭氧管路、雾化加湿管路这两者的出口与臭氧水雾管路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臭氧水雾管路的出口设置在所述进风管路的出风口周围。
31.可选的,所述预冷物包括生鲜。
32.可选的,还包括控制柜;
33.所述控制柜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臭氧浓度传感器;
34.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臭氧浓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内;
35.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负压区内;
36.所述湿度传感器和臭氧浓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预冷区内。
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通过回风板分为两个区域,即预冷区和负压区;通过风机抽吸形成负压区,即冷风从负压区经冷风机流至预冷区,带走生鲜的热量后,由于两个区域存在压差,进而使冷风通过回风板流回至负压区重新进入预冷循坏,从而减少预冷区与外界环境换热和冷量的损失,进而进一步降低能耗。
39.2.本实用新型可选方案中,由于所述进风管路的出风口位于所述预冷物容纳部的上方,且进风管路出风口或者冷风机的出风口、预冷物容纳部(例如,生鲜筐堆)在纵向方向
上中心对齐,从而可实现垂直送风方式,差压预冷装置内的垂直送风方式实现了均匀预冷。
附图说明
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4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的正视图。
4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的侧视图。
4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的主视图。
4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的回风件的结构图。
46.附图标记说明:
47.1、冷风机;
48.2、进风管路;
49.3、预冷区;
50.4、控制柜;
51.5、臭氧浓度传感器;
52.6、湿度传感器;
53.7、传送部;
54.8、回风件;
55.9、加强件;
56.10、导流件;
57.11、负压区;
58.12、容纳腔体;
59.13、导轨;
60.14、门;
61.15、臭氧发生器;
62.16、空气加湿器;
63.17、压缩机;
64.18、冷凝器;
65.19、阀门;
66.20、温度传感器;
67.21、预冷物容纳部;
68.22、回风孔;
69.2201、第一孔;
70.2202、第二孔;
71.2203、第三孔;
72.2204、第四孔;
73.2205、第五孔;
74.23、臭氧管路;
75.24、雾化加湿管路;
76.25、臭氧水雾管路;
77.26、移动组件;
78.27、制冷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7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80.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81.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8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差压预冷装置,包括:容纳腔体12、回风件8、冷风机1、制冷组件27以及用于装载预冷物的预冷物容纳部21;所述回风件8与所述冷风机1均设于所述容纳腔体12内;所述容纳腔体12包括负压区11和预冷区3;所述回风件8隔于所述负压区11与所述预冷区3之间;在一种举例中,所述回风件8可以为回风板,在其他举例中,回风件8可以为其他任何形式的部件只要能够将容纳腔体12分隔为两个区域即可。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区11和预冷区3均是由容纳腔体12的内壁和回风件8构成的,换句话说,所述回风件8的端部与所述容纳腔体12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回风件8与容纳腔体1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任何的连接方式;例如,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回风件8的左脚角沿纵向方向上等距离预埋设置两个加强件9(所述加强件9例如可以为加强筋),加强件9的高度与位于所述回风件8最高高度的回风孔22的位置持平,或者所述回风件8与容纳腔体12过盈配合,从而使回风件8能够卡在容纳腔体12的预设位置上,又或者,所述容纳腔体12的内部设置有与回风件8的厚度相同的凹槽,所述回风件8的两端设置在凹槽内,从而起到固定回风件8的作用,在该举例中,所述凹槽内还需要设置有密封条,从而避免影响预冷效果,也可以采用其他任何连接方式,只要使回风件8不会因为其两侧的压差过大而导致回风件8发生偏移或倒塌的连接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83.其中,所述预冷物,例如可以为生鲜,也可以为其他任何需要预冷的产品或物品,并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下面以预冷物为生鲜为例,其中,所述预冷物容纳部21,可以为生鲜筐,即带有多个通孔的生鲜容器,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容纳器皿,甚至可以无需容纳部来承装生鲜,即直接放置在后述中将提到的传送部7上。另外,在操作过程中,容纳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预冷物容纳部21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预冷物容纳部21之间需要紧密
贴合,不能够留有缝隙,以免影响预冷效果,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冷量的利用率。所述冷风机1设于所述负压区11与所述预冷区3之间,以将所述负压区11的气体输送至所述预冷区3,并在所述负压区11与所述预冷区3间产生压差;所述制冷组件27所形成的冷媒能够与所述冷风机1输送的气体和/或所述负压区11中的气体发生热交换;所述回风件8设有回风孔22,所述回风孔22连通于所述负压区与所述预冷区之间,以在所述压差的作用下,将所述预冷区3的气体送回所述负压区11。
84.一种举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进风管路2连接冷风机1出口,预冷区3连通负压区11的回风件8位于预冷区3左下侧,由于其位于左下侧,因此为了增强生鲜筐右侧的对流,将所述进风管路2出口中心线布置在偏右侧位置。所述进风管路2出口尺寸优选地为378.5*1600mm。
85.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预冷物容纳部21及其上预冷物送入与送出所述预冷区3的传送部7,也可以称为传送装置;所述传送部7设置在所述预冷物容纳部21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传送部7可以为传送带,例如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任何其他传送方式,例如传送机器人、或者机械臂等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86.优选地,传送带总长3690mm,其中容纳腔体12内长度为2250mm,容纳腔体12外部进出口预冷的传送带长度均为720mm。
87.在一种举例中,以本实用新型的传送部7为传送带为例,该传送带的尺寸可以为680mm,传送部7两侧可以设置有框架,该框架的宽度可为60mm。为确保预冷过程中冷风不从传送部7的框架边缘漏出,将传送部7框架边缘与容纳腔体12内部密封连接,例如,可以焊接连接或者其他密封形式连接,进而减少预冷过程中的冷量损失。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该传送部7可以设置有移动组件(例如万向轮和定向轮),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冷装置能够在田间移动运作,该传送部7也可以不设置有移动组件,即传送部可以直接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冷装置集成在一起,作为预冷装置的一部分设置在预冷区内,形成一个容纳空间用于装载预冷物。
8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还配置有移动组件,从而确保差压预冷装置可以在田间移动,能够及时将采摘后的生鲜迅速制冷。
89.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组件27包括冷凝器18和压缩机17;所述冷风机1内设有蒸发器;所述压缩机17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18的入口,所述冷凝器18的出口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蒸发器(图中未示出)的入口,所述蒸发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17的入口。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通过回风孔22和冷风机1与进风管路2使负压区11和预冷区2之间能够流体连通,进而可以实现充分利用制冷量,减少装置能耗。
90.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回风孔位于所述回风件的底部;多个所述回风孔沿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阵列排布;其中至少一排回风孔为孔径变化的回风孔排,所述孔径变化的回风孔排中,沿中间位置至边缘位置方向上,各个回风孔的孔径逐渐变大;其中至少一列回风孔为孔径变化的回风孔列,所述孔径变化的回风孔列中,沿自下而上方向上,各个回风孔的孔径逐渐变大。一种举例中,如图4所示,以回风孔排为例,沿中间位置至边缘位置方向上,第一孔2201的孔径、第二孔2202的孔径以及第三孔2203的孔径逐渐变大;以回风孔列为例,所述第二孔2202的孔径、第四孔2204的孔径以及第五孔2205的孔径逐渐
变大,并且最后一排的回风孔22优选地其孔径可以相同。如图4所示,例如,所述第一孔2201的孔径为30mm,第四孔2204的孔径为35mm,第三孔2203的孔径为40mm等。其中,多个所述回风孔22之间的孔距优选的为100mm。所述孔径是指回风孔孔口的直径。上述对回风孔的孔径大小的设置方式,是因为考虑到预冷区3内在生鲜筐的不同位置对流换热的效率不同,所以为了增强对流换热较弱的区域的换热,采用了非均匀开孔的方式,如图4所示,开孔直径范围从30至45mm不等,整体采用阶梯式分布。另外,便于冷风从下至上更好的流动,将所述位于底部最后一排的回风孔的尺寸大小设置为相同的孔径,从而能够使位于预冷区底部的气体顺利通过回风孔8抽出,并流至负压区。
91.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差压预冷装置,还包括进风管路2,所述进风管路2的进风口与所述冷风机1的出风口连接;所述进风管路2的出风口位于所述预冷物容纳部21的上方;从所述进风管路2逸出至所述预冷物容纳部21的送风方式为垂直送风方式;所述差压预冷装置,还包括导流件10;所述导流件10用于遮挡负压区的拐角处,并且所述导流件10在回风孔22的水平方向上的一侧;以将经回风孔22抽回至所述负压区11的气体导流至冷风机1的进风口所在的流道上。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优选地,传送部7上可以设置每列预冷物容纳部21的记号位置,例如,生鲜筐的放置记号位置,按照记号位置摆放生鲜筐,进而保证进风管路2、预冷物容纳部(例如,生鲜筐堆)在纵向方向上中心对齐,以确保预冷过程中冷风的利用效率。
92.一种举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负压区11内的垂直拐角处设置导流件10,所述导流件10优选地为导风折流板。所述导流件10的存在可以减少容纳腔体12承压以及减少冷风进入负压区11后的动压损失,同时达到减少冷风机1能耗的目的。
93.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还包括灭菌加湿部;所述灭菌加湿部的出口设置在进风管路2的出风口周围;所述灭菌加湿部包括臭氧发生器15、空气加湿器16;所述臭氧发生器15、空气加湿器16这两者的出风口分别与臭氧管路23、雾化加湿管路24相连接;其中:所述臭氧管路23、雾化加湿管路24均设置在所述进风管路2的侧部;或者,所述差压预冷装置,包括所述臭氧管路23、雾化加湿管路24以及臭氧水雾管路25,所述臭氧管路23、雾化加湿管路24这两者的出口连接至臭氧水雾管路25的进口;从而使臭氧和水雾能够充分混合,再通过臭氧水雾管路25流至生鲜筐堆内;所述臭氧水雾管路25设置在所述进风管路2的出风口的周围。所述空气加湿器16优选的为超声波空气加湿器。
94.一种举例中,所述臭氧发生器15和空气加湿器16,均位于容纳腔体12的左上角。所述臭氧水雾管路25的出口设置在进风管路2出口右侧,本实用新型中的所有管路优选地使用耐腐蚀铝箔钢管。
95.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腔体12的侧部设有检修门,从而便于后期的维修与拆卸更换。
96.进一步的,所述臭氧发生器15与空气加湿器16分别将臭氧与水雾送入所述预冷区3内,冷风从进风管路2进入,在预冷区3与生鲜进行换热后由于回风件8两侧的压差,从而使冷风经由回风件8的回风口被抽入负压区11,实现快速的灭菌差压预冷。
97.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还包括移动组件26;所述移动组件26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12的底部。其中,所述移动组件26优选的为万向轮与定向轮,或者移动组件26还可以为其他任何形式的轮毂或可以移动的移动件,以便本预冷装置
在田间的移动。
98.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中的所述预冷物包括生鲜。所述生鲜优选的为果蔬。
99.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控制柜4;所述控制柜4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17、冷风机1、空气加湿器16以及臭氧发生器15。所述控制柜4中的控制模块可以通过plc控制元件实现,达到压缩机17、冷风机1、空气加湿器16、臭氧发生器15集成控制的目的。优选地,所述压缩机17、冷凝器18置于容纳腔体12的左下角、传送部7的左侧,外接的冷媒管路贴紧容纳腔体12侧壁,流经节流阀19后进入容纳腔体12上方的冷风机1中的蒸发器,与空气进行换热,整个制冷组件27优选地为变频制冷机组,与控制器(例如,微型控制器)连接,可通过容纳腔体12外部设置的控制柜4进行控制。
100.另外,操作者可以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及其控制柜任意调节适合的制冷量和风量以及风速,从而在保证了降低装置能耗的同时,降低保证生鲜的新鲜程度。
101.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柜,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0、湿度传感器6以及臭氧浓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20、湿度传感器6以及臭氧浓度传感器5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12内;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20设置在所述负压区11内;所述湿度传感器6和臭氧浓度传感器5均设置在所述预冷区3内。
102.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考虑了生鲜筐尺寸的选取结合了传送带宽度、进风管路尺寸、预冷区3空间大小以及容纳腔体外预留传送带长度等多种因素,将生鲜筐堆叠方式按照一层三个,并堆两层的方式,生鲜筐的尺寸大小优选的为600*600*300mm。上层生鲜筐优选地为使用塑料材料,并将四周以封闭式设计,底部设置有棚栏式开孔;以便冷风能够流畅地从上层生鲜筐流至下层生鲜筐;下层生鲜筐优选地设置为前后侧及底部封闭,左右两侧开孔。从而能够使冷风沿纵向在上层生鲜筐中流动,并确保流至下层生鲜筐,而当冷风到达下层生鲜筐时,可以沿横向方向流至其他临近的生鲜筐堆中,从而能够实现在遇冷过程中充分利用冷量的效果。每一批次可容纳蔬果重点根据不同生鲜堆放孔隙率的不同变化范围优选地在160至200kg。进一步的,回风件8的开孔位置高度均位于下层生鲜筐高度以下。
103.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还包括门14,所述门14设置在容纳腔体12在传送带进出口处,所述容纳腔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门14的大小相对应的开口,所述开口上下方均设置有导轨13。进一步的,所述门14优选地为平移门,与之对应地,所述导轨13优选为平移导轨。一种举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门14和导轨13可以设置为沿纵向方向上打开或关闭,一种举例中,也可以设置为如图3所示的,沿横向方向上打开或关闭。另一种举例中,又或者设置为其他打开方式,例如,轴向旋转的推拉门等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一步的,所述门14优选地采用0.5mm sus 316不锈钢聚氨酯保温板,在将预冷生鲜通过传送带送入预冷区3内后,将进出口隔热平移门关闭,尽可能保证预冷空间绝热性。
104.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体12的材料为隔热材料。更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体12的外部可以采用轻质且高强度的镀锌钢作为主框架,并在容纳腔体的外部设置利用铝合金材料或者钢材料的侧梁,或者说,在主框架上设置有侧梁;而所述容纳腔体12的内部采用不锈钢制成;优选地,所述容纳腔体12的六个面均采用0.5mm sus316不锈钢聚氨酯保温板作为隔
热材料,整个装置的尺寸优选地为2100*2250*2775mm。所述门14优选地实用铝合金或钢材料。
105.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既可以实现在田间移动的预冷装置,又可以在对果树进行灭菌的同时进行制冷,并且因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可以调节臭氧浓度和水雾量的大小,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对刚采摘下来的生鲜进行立即预冷的效果,从而实现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保证生鲜依然为新鲜的状态。
106.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柜4还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温度传感器20、湿度传感器6、臭氧浓度传感器5,所述控制柜4安装在容纳腔体12外部;所述控制柜4包括显示屏和微电脑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20、湿度传感器6以及臭氧浓度传感器5分别将温度数据、湿度数据以及臭氧浓度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将这些数据传送至所述微电脑控制器中;所述微电脑控制器接收来自各个传感器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对这些数据与预设数据的比较,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调节相应部件,例如,根据判断结果,所述微电脑控制器决定需要调节制冷组件27、空气加湿器16和/或臭氧发生器15。
107.在一种举例中,例如,以臭氧为例,所述微电脑控制器中臭氧浓度预设数据范围设定为15至25ppm,臭氧浓度传感器5将实时监测的数据传送给所述微电脑控制器后,所述微电脑控制器对臭氧浓度进行判断处理,若臭氧浓度低于预设数据范围的下限,此举例中为15ppm,则微电脑控制器将开启臭氧发生器15,若臭氧浓度高于设定的范围上限25ppm,则所述微电脑控制器将关闭臭氧发生器15的运行,保证预冷区3内的臭氧浓度维持在15至25ppm之间。
108.在另一个举例中,以湿度为例,通常,所述预冷区3内空气相对湿度不可低于80%,一旦低于此界限,在预冷过程中生鲜会容易出现明显的干耗现象,导致生鲜的新鲜度大幅下降。因此,所述微电脑控制器中相对湿度的设定范围优选地为85至95%。所述湿度传感器6将实时监测的数据传回微电脑控制器后,所述微电脑控制器对空气相对湿度进行判断处理,若相对空气湿度低于设定的范围下限,此例中为85%,则微电脑控制器将开启空气加湿器16,若空气相对湿度设定的范围上限,此例中为95%,则导致空气中水汽的析出凝结在生鲜表面,生鲜容易冻伤,因此,若相对湿度超过预设数据的上限,则微电脑控制器将停止空气加湿器16的运行。
109.一种举例中,湿度传感器6与臭氧浓度传感器5安装在预冷区3右下角、以及下层生鲜筐的右侧;温度传感器20安装在负压区11内。
1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通过臭氧和水雾能够对生鲜进行了杀菌消毒,并确保在生鲜采摘后具有一定湿度,防止“干耗”现象的发生,保障了在运输过程中生鲜的新鲜度。
111.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压预冷装置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说明:
112.这里以预冷物为生鲜,预冷物容纳部为生鲜筐,且生鲜筐的数量为两层为例。
113.首先,冷风逐渐从压缩机17、冷凝器18通过阀门19流至冷风机1的进风口内,随后冷风从冷风机1的进口风经冷风机1内蒸发器(图中未示出)流至冷风机1的出风口,冷风然后从冷风机的出风口经进风管路2流至装载在传送带上的生鲜筐,冷风先通过上层的四周封闭的生鲜筐,随后流至下层生鲜筐,经下层生鲜筐侧部的开孔流出,由于回风件中设置有
回风孔,冷风随后通过负压区和预冷区存在的压差,将冷风经回风孔从预冷区抽入至负压区,在负压区的下方拐角处设置有导流件10,该导流件对被抽入至负压区的冷风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引导冷风从回风孔处再次流至冷风机的进风口,从而构成一个回流循环。另外,生鲜筐装载时按列装载,在外部传送带上放置一列两层的生鲜筐后启动传送带,将已装载生鲜筐先送入预冷间内,继续重复前一步进行装载,预冷间内可容纳三列生鲜筐。采用此分步装载的方式是为了减少箱体外侧预留传送带长度,减小装置所占空间以降低生产成本。
114.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方”、“下方”、“上部”、“下部”、“上端”、“下端”、“下表面”、“上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15.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1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1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种实施方式”、“一种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一种举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1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