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态型育种鹅舍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10: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鹅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型育种鹅舍。


背景技术:

2.在家禽养殖中,需要对鹅苗进行育种,在育种过程中,鹅苗在孵化一段时间后,为了使得鹅苗的育种环境更加生态,需要将鹅苗放养在自然环境中,使得鹅苗与自然环境接触,提高育种质量,而为了保护鹅苗,需要通过鹅舍对鹅苗进行圈养。
3.现有技术中,鹅舍一般都面积过小,从而使得鹅苗的活动范围过小,只能在狭小的空间进行活动,从而使得鹅苗的找食范围过小,不利于鹅苗的育种,而当鹅舍过大时,鹅舍在需要进行收纳时,会不便进行移动,并且由于体积过大,会占据较大的面积,从而不便收纳。
4.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型育种鹅舍,本实用新型具有鹅苗育种环境更加生态,并且鹅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伸缩,从而在扩大圈养空间的同时便于收纳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态型育种鹅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鹅舍面积过小时,鹅苗活动范围受限,从而使得鹅苗育种环境不够生态,而鹅舍过大时,鹅舍不便收纳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鹅苗育种环境更加生态,并且鹅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伸缩,从而在扩大圈养空间的同时便于收纳等优点。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型育种鹅舍,包括第一固定框,第一固定框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固定框的前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框,第一固定框的后端设置有第三固定框,第一固定框之间、第二固定框之间和第三固定框之间均设置有防护机构,且防护机构设置有数个,第二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分别通过合页与第一固定框折叠连接,第一固定框、第二固定框和第三固定框的内壁均固定设置有防护杆,且防护杆设置有数个,第一固定框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
7.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框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与第二固定框的后端面和第三固定框的前端面贴合,合页分别安装在第一固定框、第二固定框和第三固定框的上端面。
8.进一步的,防护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框之间的上方、第二固定框之间的前端与上方和第三固定框之间的后端与上方。
9.进一步的,防护机构包括套管、封板和通槽,套管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套管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封板,封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槽,相邻的两个套管之间通过通槽可伸缩的插接配合,套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框、第二固定框和第三固定框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套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插接在套管的内部,限位块的外壁与套管的内壁贴合且滑动配合,限位块的直径大于通槽的内径。
11.进一步的,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板、螺纹孔、螺纹杆、安装板和万向轮,固定板固定设
置在第一固定框的一侧,螺纹孔开设在固定板的内部,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安装板位于固定板的下方,螺纹杆的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安装板下端面的前端与后端均安装有万向轮。
12.进一步的,固定板内部的前端与后端均开设有滑孔,滑孔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滑杆,且滑杆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框、第二固定框和第三固定框一侧端面的下方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插接有固定锥。
14.进一步的,防护机构一侧的第一固定框、第二固定框和第三固定框的框体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过孔,且第一过孔的个数有不少于两个,防护机构另一侧的第一固定框、第二固定框和第三固定框的框体内部开设有第一螺孔,且第一螺孔的个数不少于两个,第一固定框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螺孔,且第二螺孔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框与第三固定框的框体内部均开设有第二过孔,且第二过孔分别贯穿第二固定框和第三固定框的上端面和下端面。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固定框、第二固定框、第三固定框、防护机构和合页,从而使得在需要对鹅苗进行放养育种时,可以通过套管之间的伸缩配合将两个第一固定框、两个第二固定框和两个第三固定框之间展开,从而使得鹅舍的面积变大,并且同时展开后的套管可以对内部的鹅苗进行保护,而鹅苗可以直接在草地上活动,并且使得鹅苗的活动范围更大,觅食范围更大,从而使得鹅苗的育种环境更加生态,而在天黑将鹅苗收回时,可以通过套管之间的伸缩配合将两个第一固定框、两个第二固定框和两个第三固定框之间进行收缩,使得两个第一固定框、两个第二固定框和两个第三固定框收缩成单个套管的长度,之后再通过合页将第二固定框和第三固定框分别与第一固定框进行折叠,从而将本装置的体积缩小,减小占地面积,便于收纳。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机构,从而在需要将本装置进行收纳移动时,可以通过螺纹杆将安装板下移,使得万向轮与地面接触,从而通过万向轮将本装置进行移动,从而便于鹅舍的移动,而通过设置螺纹杆,从而使得在进行圈养鹅苗时,可以将万向轮升高,使得万向轮与地面分离,使得鹅舍的下端面可以与地面接触,避免万向轮影响鹅舍的安装;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过孔、第一螺孔、第二过孔、第二螺孔,从而使得在将鹅舍收纳折叠时,可以将螺杆分别插接在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的内部,并且使得螺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螺纹连接,从而将折叠后的鹅舍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鹅舍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侧剖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鹅舍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杆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第一固定框;2、第二固定框;3、第三固定框;4、防护机构;5、合页;6、防护杆;7、移动机构;8、滑孔;9、滑杆;10、安装块;11、安装孔;12、固定锥;13、第一过孔;14、第一螺孔;15、第二过孔;16、第二螺孔;17、限位块;401、套管;402、封板;403、通槽;701、固定板;702、螺纹孔;703、螺纹杆;704、安装板;705、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类似于“前”、“后”、“左”、“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实施例1
30.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生态型育种鹅舍,包括第一固定框1,如图1

3所示,第一固定框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固定框1的前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框2,第一固定框1的后端设置有第三固定框3,第一固定框1之间、第二固定框2之间和第三固定框3之间均设置有防护机构4,且防护机构4设置有数个,第二固定框2和第二固定框2分别通过合页5与第一固定框1折叠连接,第一固定框1、第二固定框2和第三固定框3的内壁均固定设置有防护杆6,且防护杆6设置有数个,具体的,第二固定框2的内部安装有笼门,通过设置笼门,从而工作人员可以桶打开笼门将鹅苗进行取放,第一固定框1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7;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框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与第二固定框2的后端面和第三固定框3的前端面贴合,合页5分别安装在第一固定框1、第二固定框2和第三固定框3的上端面,通过将合页5分别安装在第一固定框1、第二固定框2和第三固定框3的上端面,从而使得第二固定框2和第三固定框3可以向上折叠在第一固定框1的上方;如图1所示,防护机构4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框1之间的上方、第二固定框2之间的前端与上方和第三固定框3之间的后端与上方,通过将防护机构4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框1之间的上方、第二固定框2之间的前端与上方和第三固定框3之间的后端与上方,从而使得防护机构4和防护杆6可以对鹅舍内部的鹅苗进行保护;如图1、图4和图5所示,防护机构4包括套管401、封板402和通槽403,套管401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套管401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封板402,封板402的内部开设有通槽403,相邻的两个套管401之间通过通槽403可伸缩的插接配合,具体的,互相插接配合的其中一个套管401的一端插接在另一套管401的通槽403内部,并且套管401的一端通过通槽403延伸至另一套管401的内部,套管401的外壁与通槽403的内壁贴合且滑动配合,第一固定框1之间、第二固定框2之间和第三固定框3之间的多个套管401内径依次递增,套管40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框1、第二固定框2和第三固定框3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如图4

5所示,套管40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17,且限位块17插接在套管401的内部,限位块17的外壁与套管401的内壁贴合且滑动配合,限位块17的直径大于通槽403的内径,具体的,套管401插接在另一套管401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17,从而通过限位块17对套管401之间的插接配合进行限位,避免套管401伸展时互相分离;如图3和图6所示,移动机构7包括固定板701、螺纹孔702、螺纹杆703、安装板704和万向轮705,固定板701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框1的一侧,螺纹孔702开设在
固定板701的内部,螺纹杆703与螺纹孔702螺纹连接,安装板704位于固定板701的下方,螺纹杆703的一端与固定板701转动连接,具体的,螺纹杆70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把手,安装板704下端面的前端与后端均安装有万向轮705,通过设置螺纹杆703,从而可以通过将螺纹杆703转动,使得安装板704下移,从而万向轮705与地面接触,通过万向轮705将本装置进行移动,从而便于鹅舍的移动,并且在进行圈养鹅苗时,可以通过螺纹杆703将万向轮705升高,使得万向轮705与地面分离,使得鹅舍的下端面可以与地面接触,避免万向轮705影响鹅舍的安装;如图6所示,固定板701内部的前端与后端均开设有滑孔8,滑孔8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滑杆9,且滑杆9的一端与固定板701固定连接,具体的,滑杆9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的直径大于滑孔8的内径,通过设置滑杆9和滑孔8,从而通过滑杆9和滑孔8对安装板704的移动进行限位,使得安装板704垂直移动,而通过设置限位板,从而通过限位板对滑杆9的移动进行限位;如图1和图7所示,第一固定框1、第二固定框2和第三固定框3一侧端面的下方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块10,且安装块10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安装块10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的内部插接有固定锥12,通过设置安装块10、安装孔11和固定锥12,从而使得在安装鹅舍时,可以将固定锥12插入至地下,从而对鹅舍进行固定;如图1、图7和图8所示,防护机构4一侧的第一固定框1、第二固定框2和第三固定框3的框体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过孔13,且第一过孔13的个数有不少于两个,防护机构4另一侧的第一固定框1、第二固定框2和第三固定框3的框体内部开设有第一螺孔14,且第一螺孔14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具体的,第一螺孔14与第一过孔13处于同一水平线,通过设置第一螺孔14和第一过孔13,从而可以将螺杆插接在第一过孔13的内部,并且使得螺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螺孔14螺纹连接,因此可以通过螺杆将两个第一固定框1、两个第二固定框2和两个第三固定框3进行固定,使得套管401无法伸展,第一固定框1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螺孔16,且第二螺孔16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框2与第三固定框3的框体内部均开设有第二过孔15,且第二过孔15分别贯穿第二固定框2和第三固定框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具体的,在第二固定框2和第三固定框3分别与第一固定框1折叠后,第二过孔15与第二螺孔16处于同一竖平线,通过设置第二过孔15和第二螺孔16,从而使得在第二固定框2和第三固定框3分别与第一固定框1折叠后,可以将螺杆插接在第二过孔15的内部,并且使得螺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螺孔16螺纹连接,从而使得第二固定框2和第三固定框3折叠在第一固定框1的上方时被进行固定。
31.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对鹅苗进行放养育种时,将鹅舍移动至草地上,通过套管401之间的伸缩配合将两个第一固定框1、两个第二固定框2和两个第三固定框3之间展开,之后将固定锥12插接在安装孔11的内部,并且将固定锥12的一端插入至地下,将鹅舍固定,从而使得本鹅舍的面积变大,之后通过将笼门打开,将鹅苗放置到鹅舍的内部,鹅苗在鹅舍的内部可以直接在草地上进行活动,从而进行生态放养育种,同时展开后的套管401可以对内部的鹅苗进行保护,而鹅舍面积增大使得鹅苗的活动范围更大,觅食范围更大,从而使得鹅苗的育种效果更好,而在天黑将鹅苗收回时,首先将鹅苗通过笼门处取出,之后对鹅舍进行折叠收纳,可以通过套管401之间的伸缩配合将两个第一固定框1、两个第二固定框2和两个第三固定框3之间进行收缩,使得两个第一固定框1、两个第二固定框2和两个第三固定框3之间的距离均收缩成单个套管401的长度,之后再通过合页5将第二固定框2和第三固定框3分别与第一固定框1进行折叠,在将鹅舍收纳折叠后,可以将螺杆分别插接在第一过孔13和第二过孔15的内部,并且使得螺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螺孔14和第二
螺孔16螺纹连接,将折叠后的鹅舍进行固定,从而将本装置的体积缩小,减小占地面积,便于收纳,在需要将本装置进行移动时,可以通过将螺纹杆703转动,使得安装板704下移,从而万向轮705与地面接触,通过万向轮705将本装置进行移动,从而便于鹅舍的移动,而通过设置螺纹杆703,从而在进行圈养鹅苗时,可以将万向轮705升高,使得万向轮705与地面分离,使得鹅舍的下端面可以与地面接触,避免万向轮705影响鹅舍的安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