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1-12-17 20: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尤其是一种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机制砂经过破碎处理,其颗粒呈不规则的形态,石质坚硬,表面积相比河砂更大,粘结性能较好,能够与水泥形成较好的粘接作用。机制砂粗糙的表面使得它和易性较差。例如中国专利公开的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申请号201910765127.5记载:机制砂经过破碎处理,其颗粒呈不规则的形态,石质坚硬,粘结性能较好,能够与水泥形成较好的粘接作用。但机制砂的颗粒级配较差,大于2.5mm和小于0.08mm的颗粒偏多,易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易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机制砂的多棱角,表面粗糙的特性造成制备的混凝土的和易性差,性能不佳。
3.现有技术通过氢氧化钠等化学药剂来实现混凝土的缓凝,从而实现提高和易性,但可以想象的,这些药剂对人体是有害的,长期采用这样的工艺会导致建筑工人身体受到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更加安全的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机制砂混凝土,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物料:
7.水泥320-330份、矿粉60-70份、粉煤灰40-50份、砂710-730份、碎石1050-1100份、水165-175份、外加剂8-9份、吸水块100-110份。
8.具体的,所述外加剂包括由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硼砂、绵白糖、苏打和吡哆醇磷酸盐,其中吡哆醇磷酸盐含量不少于外加剂总重量的百分之十,绵白糖含量不少于外加剂总重量的百分之五。延缓混凝土水化过程。
9.具体的,所述吸水块包括吸水淀粉和等重量的去离子水。
10.在一个较优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物料:
11.水泥320份、矿粉60份、粉煤灰40份、砂730份、碎石1050份、水175份、外加剂8份、吸水块110份。
12.一种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一,称取吸水淀粉和等重量的去离子水,将其混合成啫喱状面团,待面团不滴水即为吸水块,投入搅拌罐;
14.步骤二,称取水泥、矿粉、粉煤灰、砂、碎石、水、外加剂,投入搅拌罐并与吸水块搅拌混合;
15.步骤三,搅拌十分钟;
16.步骤四,抽取搅拌罐内的物料进行查看是否存在肉眼可见的啫喱状物体,如有则重复步骤三,如无则出料。
17.进一步地,所述吸水淀粉的制备方法:
18.s1称取玉米淀粉2份加入到3份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形成均匀的淀粉乳;
19.s2称取30份的氯化镁溶解于65份中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透明均匀的溶液;
20.s3将s1中的淀粉乳加入s2中的溶液中,搅拌,得到淀粉/氯化镁溶液;
21.s4将s3中的淀粉/氯化镁溶液保持在50℃的温度中,搅拌60min,得到均匀的淀粉/氯化镁溶液;
22.s5向s4中的均匀淀粉/氯化镁溶液加入200份去离子水,常温静置半小时后,2000转/分的转速离心,取下层沉淀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得到改性淀粉。
23.s6将s5中的改性淀粉在60℃的烘箱中干燥12h,研磨,得到吸水淀粉。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延缓水化过程,这样混凝土就不容易泌水,提高了和易性;吸水块的加入则可作为机制砂的润滑物质,并且吸水块此时并未完全饱和,还可以继续吸收混凝土中泌水或者多余的水,从而进一步提高和易性。虽然吡哆醇磷酸盐等物质也有毒性,但它只有在大剂量且口服、注射等方式才会危害人体,故安全性能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26.一种机制砂混凝土,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物料:
27.水泥320份、矿粉60份、粉煤灰40份、砂730份、碎石1050份、水175份、外加剂8份、吸水块110份。
28.具体的,所述外加剂包括由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硼砂、绵白糖、苏打和吡哆醇磷酸盐,其中吡哆醇磷酸盐含量不少于外加剂总重量的百分之十,绵白糖含量不少于外加剂总重量的百分之五。延缓混凝土水化过程。
29.具体的,所述吸水块包括吸水淀粉和等重量的去离子水。
30.一种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31.步骤一,称取吸水淀粉和等重量的去离子水,将其混合成啫喱状面团,待面团不滴水即为吸水块,投入搅拌罐;
32.步骤二,称取水泥、矿粉、粉煤灰、砂、碎石、水、外加剂,投入搅拌罐并与吸水块搅拌混合;
33.步骤三,搅拌十分钟;
34.步骤四,抽取搅拌罐内的物料进行查看是否存在肉眼可见的啫喱状物体,如有则重复步骤三,如无则出料。
35.所述吸水淀粉的制备方法:
36.s1称取玉米淀粉2份加入到3份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形成均匀的淀粉乳;
37.s2称取30份的氯化镁溶解于65份中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透明均匀的溶液;
38.s3将s1中的淀粉乳加入s2中的溶液中,搅拌,得到淀粉/氯化镁溶液;
39.s4将s3中的淀粉/氯化镁溶液保持在50℃的温度中,搅拌60min,得到均匀的淀粉/氯化镁溶液;
40.s5向s4中的均匀淀粉/氯化镁溶液加入200份去离子水,常温静置半小时后,2000
转/分的转速离心,取下层沉淀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得到改性淀粉。
41.s6将s5中的改性淀粉在60℃的烘箱中干燥12h,研磨,得到吸水淀粉。
42.对比实验
43.由于国家对于和易性没有统一标准,本发明采用三角锥(俗称雪糕筒)倒扣的方式观察混凝土的粘聚性和和易性。具体操作为:将9份(标号为发明1-9)本发明得到的混凝土填充到9个三角锥内,将9份(标号为对比1-9)普通机制砂混凝土填充到另外9个相同的三角锥内,然后将所有三角锥倒扣在同一平面上,最后逐个取走三角锥并观察锥形混凝土,如果出现崩塌(缓慢下沉则正常)则表示粘聚性不达标,如果出现肉眼可见且成股流动的稀浆则表示和易性不达标。实验数据如下表。
[0044][0045][0046]
表中数据显示,本发明的粘聚性与普通机制砂混凝土没有实质区别,但本发明的和易性显然比普通机制砂混凝土更加优秀,完全没有出现大面积泌水的情况。
[0047]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制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物料:水泥320-330份、矿粉60-70份、粉煤灰40-50份、砂710-730份、碎石1050-1100份、水165-175份、外加剂8-9份、吸水块100-1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包括由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硼砂、绵白糖、苏打和吡哆醇磷酸盐,其中吡哆醇磷酸盐含量不少于外加剂总重量的百分之十,绵白糖含量不少于外加剂总重量的百分之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块包括吸水淀粉和等重量的去离子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物料:水泥320份、矿粉60份、粉煤灰40份、砂730份、碎石1050份、水175份、外加剂8份、吸水块110份。5.一种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吸水淀粉和等重量的去离子水,将其混合成啫喱状面团,待面团不滴水即为吸水块,投入搅拌罐;步骤二,称取水泥、矿粉、粉煤灰、砂、碎石、水、外加剂,投入搅拌罐并与吸水块搅拌混合;步骤三,搅拌十分钟;步骤四,抽取搅拌罐内的物料进行查看是否存在肉眼可见的啫喱状物体,如有则重复步骤三,如无则出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淀粉的制备方法:s1称取玉米淀粉2份加入到3份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形成均匀的淀粉乳;s2称取30份的氯化镁溶解于65份中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形成透明均匀的溶液;s3将s1中的淀粉乳加入s2中的溶液中,搅拌,得到淀粉/氯化镁溶液;s4将s3中的淀粉/氯化镁溶液保持在50℃的温度中,搅拌60min,得到均匀的淀粉/氯化镁溶液;s5向s4中的均匀淀粉/氯化镁溶液加入200份去离子水,常温静置半小时后,2000转/分的转速离心,取下层沉淀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得到改性淀粉。s6将s5中的改性淀粉在60℃的烘箱中干燥12h,研磨,得到吸水淀粉。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尤其是一种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物料:水泥320-330份、矿粉60-70份、粉煤灰40-50份、砂710-730份、碎石1050-1100份、水165-175份、外加剂8-9份、吸水块100-110份。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延缓水化过程,这样混凝土就不容易泌水,提高了和易性;吸水块的加入则可作为机制砂的润滑物质,并且吸水块此时并未完全饱和,还可以继续吸收混凝土中泌水或者多余的水,从而进一步提高和易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和易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海 陈春光 陈玉喜 王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兆诚混凝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7
技术公布日:2021/12/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