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17 18: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车身后部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底盘悬架形式的多样性及造型的多变性,不同车型的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差异性相对较大,车身后部框架结构好坏对车身的刚度、强度及弯扭模态等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会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后碰及乘坐舒适性等性能。现有车身后部框架结构为满足车身刚度、强度、模态及局部动刚度要求,往往需要设计局部加强,但这些加强结构之间相对独立,有些位置存在过设计,有些位置存在性能不足,导致车身后部框架结构搭载复杂,整体传力路径不够合理,传力路径贯通性不好,容易开裂,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方案整体传力路径不够合理及容易开裂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框架结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后部框架结构,包括顶盖框架总成、后地板框架总成和后侧围框架总成,所述车身后部框架结构具有多个立环结构,所述立环结构由所述顶盖框架总成的横梁、所述后地板框架总成的横梁和所述后侧围框架总成的上下延伸的梁柱连接而成;至少两个所述立环结构之间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立环结构相交于所述后侧围框架总成处,且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立环结构之间通过另一立环结构连接。
5.可选地,所述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立环结构包括c柱环、d柱环和cd柱连接环,所述顶盖框架总成的两个前后间隔布置的横梁分别构成所述c柱环的顶部横梁和所述d柱环的顶部横梁,所述cd柱连接环的上端连接于所述d柱环,下端连接于所述c柱环。
6.可选地,所述顶盖框架总成顶盖左边梁、顶盖右边梁、第一顶盖横梁和第二顶盖横梁,所述第一顶盖横梁和所述第二顶盖横梁均连接于所述顶盖左边梁和所述顶盖右边梁;所述后地板框架总成包括左后纵梁、右后纵梁、第一后地板横梁和第二后地板横梁,所述第一后地板横梁和所述第二后地板横梁均连接于所述左后纵梁和所述右后纵梁;所述后侧围框架总成包括左c柱、右c柱、后尾框左边梁、后尾框右边梁、左后侧围上撑梁和右后侧围上撑梁;
7.所述第一顶盖横梁的左端、所述左c柱、所述第一后地板横梁、所述右c柱和所述第一顶盖横梁的右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顶盖横梁、所述左c柱、所述第一后地板横梁和所述右c柱围合形成c柱环;
8.所述第二顶盖横梁的左端、所述后尾框左边梁、所述第二后地板横梁、所述后尾框右边梁和所述第二顶盖横梁的右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顶盖横梁、所述后尾框左边梁、所述第二后地板横梁和所述后尾框右边梁围合形成d柱环;
9.所述左后侧围上撑梁和所述右后侧围上撑梁均连接于所述c柱环和所述d柱环,并与所述c柱环的局部和所述d柱环的局部围合形成所述cd柱连接环。
10.可选地,所述左c柱包括相互连接的左c柱上段和左c柱下段,所述右c柱包括相互连接的右c柱上段和右c柱下段;所述左后侧围上撑梁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顶盖横梁的左端和所述左c柱下段的上端,所述右后侧围上撑梁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顶盖横梁的右端和所述右c柱下段的上端,所述第二顶盖横梁、所述左后侧围上撑梁、所述左c柱下段、所述第一后地板横梁、所述右c柱下段和所述右后侧围上撑梁围合形成cd柱连接环。
11.可选地,所述左c柱上段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延伸,所述左c柱下段自上而下逐渐向前延伸,所述左c柱上段与所述左c柱下段连接成向后拱出的弯曲柱体;所述左后侧围上撑梁自上而下逐渐向前延伸,所述左后侧围上撑梁和所述左c柱下段连接成第一左斜梁;
12.所述右c柱上段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延伸,所述右c柱下段自上而下逐渐向前延伸,所述右c柱上段与所述右c柱下段连接成向后拱出的弯曲柱体;所述右后侧围上撑梁自上而下逐渐向前延伸,所述右后侧围上撑梁和所述右c柱下段连接成第一右斜梁。
13.可选地,所述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立环结构还包括后减震器主支撑环;
14.所述后地板框架总成还包括第三后地板横梁,所述后侧围框架总成还包括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和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
15.所述第三后地板横梁位于所述第一后地板横梁和所述第二后地板横梁之间,并连接于所述左后纵梁和所述右后纵梁;
16.所述左后侧围上撑梁的下端、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所述第三后地板横梁、所述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和所述右后侧围上撑梁的下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顶盖横梁、所述左后侧围上撑梁、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所述第三后地板横梁、所述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和所述右后侧围上撑梁围合形成所述后减震器主支撑环。
17.可选地,所述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立环结构还包括后减震器辅支撑环;
18.所述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的上端还连接于所述左c柱上段的下端,所述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的上端还连接于所述右c柱上段的下端,所述第一顶盖横梁、所述左c柱上段、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所述第三后地板横梁、所述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和所述右c柱上段围合形成所述后减震器辅支撑环。
19.可选地,所述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立环结构还包括副车架主支撑环;
20.所述后地板框架总成还包括第四后地板横梁,所述后侧围框架总成还包括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和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
21.所述第四后地板横梁位于所述第二后地板横梁和所述第三后地板横梁之间,并连接于所述左后纵梁和所述右后纵梁;
22.所述左c柱上段的下端、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所述第四后地板横梁、所述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和所述右c柱上段的下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顶盖横梁、所述左c柱上段、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所述第四后地板横梁、所述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和所述右c柱上段围合形成所述副车架主支撑环。
23.可选地,所述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立环结构还包括副车架辅支撑环;
24.所述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的上端还连接于所述左后侧围上撑梁的下端,所述第二
右后侧围下撑梁的上端还连接于所述右后侧围上撑梁的下端,所述第二顶盖横梁、所述左后侧围上撑梁、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所述第四后地板横梁、所述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和所述右后侧围上撑梁围合形成所述副车架辅支撑环。
25.可选地,所述左c柱上段和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连接成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延伸的第二左斜梁,所述右c柱上段和所述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连接成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延伸的第二右斜梁;所述后侧围框架总成还包括第三左后侧围下撑梁和第三右后侧围下撑梁;
26.所述第三左后侧围下撑梁连接于所述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所述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和所述左后纵梁;
27.所述第三右后侧围下撑梁连接于所述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所述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和所述右后纵梁。
2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身后部框架结构,间隔设置的立环结构能够对车身顶部、底部和侧部的不同位置进行加强,间隔设置的立环结构通过其它立环结构连接,使得车身顶部、底部、侧部和后部承受的载荷能够沿多个路径贯通地分散至整个车身,避免因立环结构之间不能贯通传力导致结构开裂,部分立环结构之间在后侧围框架总成处相交,有利于载荷沿多个路径贯通地分散至整个车身,减小车身整体变形,具有更合理的传力路径,增加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模态性能,提升车身整体刚度及nvh性能,避免为车身后部框架结构设置过多独立的局部加强结构,简化结构。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图1中c柱环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图1中cd柱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图1中d柱环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图1中后减震器主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图1中后减震器辅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图1中副车架主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36.图8为图1中副车架辅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37.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38.101、顶盖左边梁;102、顶盖右边梁;103、第一顶盖横梁;104、第二顶盖横梁;105、顶盖左加强梁;106、顶盖右加强梁;
39.201、左后纵梁;202、右后纵梁;203、第一后地板横梁;204、第二后地板横梁;205、第三后地板横梁;206、第四后地板横梁;
40.301、左c柱;3011、左c柱上段;3012、左c柱下段;302、右c柱;3021、右c柱上段;3022、右c柱下段;303、后尾框左边梁;304、后尾框右边梁;305、左后侧围上撑梁;306、右后侧围上撑梁;307、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308、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309、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10、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1、第三左后侧围下撑梁;3111、左下撑梁前段;3112、左下撑梁后段;312、第三右后侧围下撑梁;313、左后侧围横梁;314、右后侧围横梁;
41.4、后尾框下横梁;5、后防撞梁。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3.本技术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与汽车正常行驶时的方向一致。
4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后部框架结构,包括顶盖框架总成、后地板框架总成和后侧围框架总成,车身后部框架结构具有多个立环结构,立环结构由顶盖框架总成的横梁、后地板框架总成的横梁和后侧围框架总成的上下延伸的梁柱连接而成;至少两个立环结构之间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立环结构相交于后侧围框架总成处,且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立环结构之间通过另一立环结构连接。
4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身后部框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间隔设置的立环结构能够对车身顶部、底部和侧部的不同位置进行加强,间隔设置的立环结构通过其它立环结构连接,使得车身顶部、底部、侧部和后部承受的载荷能够沿多个路径贯通地分散至整个车身,避免因立环结构之间不能贯通传力导致结构开裂,部分立环结构之间在后侧围框架总成处相交,有利于载荷沿多个路径贯通地分散至整个车身,减小车身整体变形,具有更合理的传力路径,增加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模态性能,提升车身整体刚度及nvh性能,避免为车身后部框架结构设置过多独立的局部加强结构,简化结构。
46.在一实施例中,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立环结构包括c柱环、d柱环和cd柱连接环,顶盖框架总成的两个前后间隔布置的横梁分别构成c柱环的顶部横梁和d柱环的顶部横梁,cd柱连接环的上端连接于d柱环,下端连接于c柱环。c柱环即包括c柱的立环结构,即后侧围框架总成的c柱构成c柱环的侧部支撑梁,d柱环即包括d柱的立环结构,即后侧围框架总成的d柱构成d柱环的侧部支撑梁。
47.c柱环能提高侧碰撞安全性能、车顶抗压性能、后碰安全性能及车身扭转刚度,此外大部分车型后纵臂或拖曳臂安装区域靠近门槛后端,对于这类车型,c柱环能提高后纵臂或拖曳臂安装的动静刚度;d柱环能提高车顶抗压性能、后碰安全性能、车身扭转刚度及扭转模态,增加背门的开闭感及乘坐舒适性;cd柱连接环将c柱环和d柱环连接起来,对c柱环和d柱环起到增强作用,增加车身后部分散受力的传力路径,c柱环、d柱环和cd柱连接环相互衔接,使得车身顶部、底部、侧部和后部承受的载荷能够贯通地分散至整个车身,避免因c柱环、d柱环之间不能贯通传力导致结构开裂,增加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模态性能,提升车身整体刚度及nvh性能,避免为车身后部框架结构设置过多独立的局部加强结构,c柱环、d柱环和cd柱连接环的加强作用,有利于减小底盘对车身的冲击。
48.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顶盖框架总成包括顶盖左边梁101、顶盖右边梁102、第一顶盖横梁103和第二顶盖横梁104,第一顶盖横梁103和第二顶盖横梁104均连接于顶盖左边梁101和顶盖右边梁102;后地板框架总成包括左后纵梁201、右后纵梁202、第一后地板横梁203和第二后地板横梁204,第一后地板横梁203和第二后地板横梁204均连接于左后纵梁201和右后纵梁202;后侧围框架总成包括左c柱301、右c柱302、后尾框左边梁303、后尾框右边梁304、左后侧围上撑梁305和右后侧围上撑梁306;
49.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顶盖横梁103的左端、左c柱301、第一后地板横梁203、右c柱302和第一顶盖横梁103的右端依次连接,第一顶盖横梁103、左c柱301、第一后地板横梁203
和右c柱302围合形成c柱环;
50.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顶盖横梁104的左端、后尾框左边梁303、第二后地板横梁204、后尾框右边梁304和第二顶盖横梁104的右端依次连接,第二顶盖横梁104、后尾框左边梁303、第二后地板横梁204和后尾框右边梁304围合形成d柱环;后尾框左边梁303还称为左d柱,后尾框右边梁304还称为右d柱;
51.左后侧围上撑梁305和右后侧围上撑梁306均连接于c柱环和d柱环,并与c柱环的局部和d柱环的局部围合形成cd柱连接环。
52.通过四个梁柱结构围合形成环绕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顶部、侧部和底部的c柱环,通过四个梁柱结构围合形成环绕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顶部、侧部和底部的d柱环,通过左后侧围上撑梁305、右后侧围上撑梁306、c柱环的局部及d柱环的局部围合形成环绕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顶部、侧部和底部的cd柱连接环,搭接更加简单、合理均衡,使车身顶部、底部、侧部和后部承受的载荷更易于贯通地分散至整个车身,避免开裂,增加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模态性能。
53.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左c柱301包括相互连接的左c柱上段3011和左c柱下段3012,右c柱302包括相互连接的右c柱上段3021和右c柱下段3022;左后侧围上撑梁305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顶盖横梁104的左端和左c柱下段3012的上端,右后侧围上撑梁306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顶盖横梁104的右端和右c柱下段3022的上端,第二顶盖横梁104、左后侧围上撑梁305、左c柱下段3012、第一后地板横梁203、右c柱下段3022和右后侧围上撑梁306围合形成cd柱连接环。
54.底盘系统的后纵臂或拖曳臂的传力路径为:载荷通过左c柱下段3012/右c柱下段3022传递到左后侧围上撑梁305/右后侧围上撑梁306、左c柱上段3011/右c柱上段3021,然后分散至整个车身,主要通过后c柱环及cd柱连接环进行支撑,保证车身刚度、强度,减小车身整体变形。
55.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顶盖横梁103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顶盖左边梁101和顶盖右边梁102,第二顶盖横梁104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顶盖左边梁101的后端和顶盖右边梁102的后端,即第二顶盖横梁104为顶盖后横梁;
56.第一后地板横梁203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后纵梁201和右后纵梁202,第二后地板横梁204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后纵梁201和右后纵梁202;
57.左c柱301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顶盖横梁103的左端和第一后地板横梁203的左端,具体可直接连接于第一顶盖横梁103的左端和第一后地板横梁203的左端,也可通过直接连接于顶盖左边梁101的正对第一顶盖横梁103的左端的位置和左后纵梁201的正对第一后地板横梁203的左端的位置,实现间接连接于第一顶盖横梁103的左端和第一后地板横梁203的左端。右c柱30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顶盖横梁103的右端和第一后地板横梁203的右端,具体可直接连接于第一顶盖横梁103的右端和第一后地板横梁203的右端,也可通过直接连接于顶盖右边梁102的正对第一顶盖横梁103的右端的位置和右后纵梁202的正对第一后地板横梁203的右端的位置,实现间接连接于第一顶盖横梁103的右端和第一后地板横梁203的右端;
58.后尾框左边梁303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顶盖横梁104的左端和第二后地板横梁204的左端,具体可直接连接于第二顶盖横梁104的左端和第二后地板横梁204的左端,
也可通过直接连接于顶盖左边梁101的正对第二顶盖横梁104的左端的位置和左后纵梁201的正对第二后地板横梁204的左端的位置,实现间接连接于第二顶盖横梁104的左端和第二后地板横梁204的左端。后尾框右边梁304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顶盖横梁104的右端和第二后地板横梁204的右端,具体可直接连接于第二顶盖横梁104的右端和第二后地板横梁204的右端,也可通过直接连接于顶盖右边梁102的正对第二顶盖横梁104的右端的位置和右后纵梁202的正对第二后地板横梁204的右端的位置,实现间接连接于第二顶盖横梁104的右端和第二后地板横梁204的右端。
59.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左c柱上段3011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延伸,具体可以是向后弯曲或向后直线延伸,左c柱下段3012自上而下逐渐向前延伸,具体可以是向前弯曲或向前直线延伸,左c柱上段3011与左c柱下段3012连接成向后拱出的弯曲柱体;左后侧围上撑梁305和左c柱下段3012连接成第一左斜梁;具体地,第一左斜梁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在第二顶盖横梁104的左端和第一后地板横梁203的左端。
60.右c柱上段3021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延伸,具体可以是向后弯曲或向后直线延伸,右c柱下段3022自上而下逐渐向前延伸,具体可以是向前弯曲或向前直线延伸,具体可以是向前弯曲或向前倾斜延伸,右c柱上段3021与右c柱下段3022连接成向后拱出的弯曲柱体;右后侧围上撑梁306自上而下逐渐向前延伸,右后侧围上撑梁306和右c柱下段3022连接成第一右斜梁;具体地,第一右斜梁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在第二顶盖横梁104的右端和第一后地板横梁203的右端。
61.现有左c柱、右c柱通常也为向后拱出的弯曲柱体,但通常左、右c柱的上端直接连接在顶盖后横梁上,无左后侧围上撑梁和右后侧围上撑梁,车身后部框架结构没有在上下车体之间没有形成连贯的整体框架,传力效果不好,容易造成开裂。而本技术,左后侧围上撑梁305和左c柱下段3012均自上而下逐渐向前延伸,使得左后侧围上撑梁305和左c柱下段3012连接成第一左斜梁,以此在c柱环和d柱环之间形成贯通至第二顶盖横梁104和第一后地板横梁203的传力路径;右后侧围上撑梁306和右c柱下段3022均自上而下逐渐向前延伸,使得右后侧围上撑梁306和右c柱下段3022连接成第一右斜梁,以此在c柱环和d柱环之间形成贯通至第二顶盖横梁104和第一后地板横梁203的传力路径;从而使得车身后部框架结构连接更连贯、受力更均衡,有利于车身弯扭刚度、车身模态、底盘接附点动刚度等性能的提高。
6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立环结构还包括后减震器主支撑环;后地板框架总成还包括第三后地板横梁205,后侧围框架总成还包括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307和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308;
63.第三后地板横梁205位于第一后地板横梁203和第二后地板横梁204之间,并连接于左后纵梁201和右后纵梁202;
64.左后侧围上撑梁305的下端、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307、第三后地板横梁205、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308和右后侧围上撑梁306的下端依次连接,第二顶盖横梁104、左后侧围上撑梁305、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307、第三后地板横梁205、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308和右后侧围上撑梁306围合形成后减震器主支撑环。
65.后减震器主支撑环通过左后侧围上撑梁305和右后侧围上撑梁306与d柱环连接,对后减震器主支撑环及d柱环起到增强作用;此环对提高车身扭转刚度、模态具有重要作
用,显著提高车身的弹簧塔座及减震器安装区域的动刚度。
66.具体地,第三后地板横梁205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后纵梁201和右后纵梁202,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307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后侧围上撑梁305的下端和第三后地板横梁205的左端;更具体地,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307的下端可直接连接于第三后地板横梁205的左端,也可通过连接左后纵梁201的正对第三后地板横梁205左端的位置,实现间接连接于第三后地板横梁205的左端。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308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右后侧围上撑梁306的下端和第三后地板横梁205的右端;更具体地,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308的下端可直接连接于第三后地板横梁205的右端,也可通过连接右后纵梁202的正对第三后地板横梁205右端的位置,实现间接连接于第三后地板横梁205的右端。
67.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立环结构还包括后减震器辅支撑环;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307的上端还连接于左c柱上段3011的下端,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308的上端还连接于右c柱上段3021的下端,第一顶盖横梁103、左c柱上段3011、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307、第三后地板横梁205、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308和右c柱上段3021围合形成后减震器辅支撑环。
68.后减震器辅支撑环通过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307和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308与c柱环连接,对后减震器辅支撑环及c柱环起到增强作用,减震器辅支撑环通过左后侧围上撑梁305和右后侧围上撑梁306与d柱环连接,对后减震器辅支撑环及d柱环起到增强作用;此环有利于提高车身扭转刚度、模态,有利于提高车身的弹簧塔座及减震器安装区域的动刚度。
69.后弹簧及减震器传力路径:载荷通过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307/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308传递到左后侧围上撑梁305/右后侧围上撑梁306、左c柱上段3011/右c柱上段3021,然后分散至整个车身,主要通过后减震器主支撑环及后减震器辅支撑环进行支撑,保证车身刚度、强度,减小车身整体变形。
70.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立环结构还包括副车架主支撑环;后地板框架总成还包括第四后地板横梁206,后侧围框架总成还包括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和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
71.第四后地板横梁206位于第二后地板横梁204和第三后地板横梁205之间,并连接于左后纵梁201和右后纵梁202;
72.左c柱上段3011的下端、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第四后地板横梁206、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和右c柱上段3021的下端依次连接,第一顶盖横梁103、左c柱上段3011、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第四后地板横梁206、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和右c柱上段3021围合形成副车架主支撑环。此环对提升副车架安装点局部刚度及动刚度起到关键作用。
73.具体地,第四后地板横梁206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后纵梁201和右后纵梁202。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左c柱上段3011的下端和第四后地板横梁206的左端,更具体地,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的下端直接连接于第四后地板横梁206的左端,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的下端直接连接于左后纵梁201正对于第四后地板横梁206左端的位置,实现间接连接于第四后地板横梁206的左端。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右c柱上段3021的下端和第四后地板横梁206的右端,更具体地,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的下端直接连接于第四后地板横梁206的右端,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的下端直接连接于右后纵梁202正对于第四后地板横梁206右端的位置,实现间接连接于第四后
地板横梁206的右端。
74.优选地,如图1所示,左c柱上段3011和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连接成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延伸的第二左斜梁,右c柱上段3021和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连接成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延伸的第二右斜梁。以此在c柱环与副车架主支撑环之间形成贯通至第一顶盖横梁103和第四后地板横梁206的传力路径,从而使得车身后部框架结构连接更连贯、受力更均衡,有利于车身弯扭刚度、车身模态、底盘接附点动刚度等性能的提高。
75.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8所示,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立环结构还包括副车架辅支撑环;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的上端还连接于左后侧围上撑梁305的下端,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的上端还连接于右后侧围上撑梁306的下端,第二顶盖横梁104、左后侧围上撑梁305、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第四后地板横梁206、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和右后侧围上撑梁306围合形成副车架辅支撑环。此环通过左后侧围上撑梁305和右后侧围上撑梁306将副车架主支撑环与d环连接,对副车架主支撑环及d环起到增强作用。
76.副车架传力路径:载荷通过元件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传递到左c柱上段3011/右c柱上段3021、左后侧围上撑梁305/右后侧围上撑梁306,然后分散至整个车身,主要通过副车架主支撑环及副车架辅支撑环进行支撑,保证车身刚度、强度,减小车身整体变形。
77.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后侧围框架总成还包括第三左后侧围下撑梁311和第三右后侧围下撑梁312;
78.第三左后侧围下撑梁311连接于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307、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和左后纵梁201;
79.第三右后侧围下撑梁312连接于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308、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和右后纵梁202。
80.通过第三左后侧围下撑梁311将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307、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和左后纵梁201连接起来,通过第三右后侧围下撑梁312将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308、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和右后纵梁202连接起来,副车架后点载荷通过第三左后侧围下撑梁311/第三右后侧围下撑梁312传递至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307/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308,然后传递至左c柱上段3011/右c柱上段3021、左后侧围上撑梁305/右后侧围上撑梁306,然后分散至整个车身,保证车身刚度、强度,减小车身整体变形。
81.具体地,第三左后侧围下撑梁31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307和左后纵梁201,第三左后侧围下撑梁311的与左后纵梁201连接的一端位于第二后地板横梁204和第四后地板横梁206之间。
82.第三左后侧围下撑梁311可包括左下撑梁前段3111和左下撑梁后段3112,左下撑梁前段3111的前端连接于第一左后侧围下撑梁307,后端连接于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左下撑梁后段3112的前端连接于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后端连接于左后纵梁201。其中,左下撑梁前段3111和左下撑梁后段3112可为两个分体零件,也可为一个一体零件。
83.具体地,第三右后侧围下撑梁31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308和右后纵梁202,第三右后侧围下撑梁312的与右后纵梁202连接的一端位于第二后地板横梁204和第四后地板横梁206之间。
84.第三右后侧围下撑梁312可包括右下撑梁前段和右下撑梁后段,右下撑梁前段的前端连接于第一右后侧围下撑梁308,后端连接于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右下撑梁后段的前端连接于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后端连接于右后纵梁202。其中,右下撑梁前段和右下撑梁后段可为两个分体零件,也可为一个一体零件。
85.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顶盖框架总成还包括顶盖左加强梁105和顶盖右加强梁106;
86.顶盖左加强梁105位于第一顶盖横梁103的后方,自前而后逐渐向右延伸,具体可自前而后逐渐向右弯曲或直线延伸,且两端分别连接于顶盖左边梁101和第二顶盖横梁104;
87.顶盖右加强梁106位于第一顶盖横梁103的后方,自前而后逐渐向左延伸,具体可自前而后逐渐向左弯曲或直线延伸,且两端分别连接于顶盖右边梁102和第二顶盖横梁104。通过顶盖左加强梁105和顶盖右加强梁106对顶盖左边梁101、第一顶盖横梁103、顶盖右边梁102、第二顶盖横梁104围成的四边框结构进行加强,便于载荷分散,有利于提高顶盖框架总成的强度、刚度。
88.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后侧围框架总成还包括左后侧围横梁313和右后侧围横梁314;
89.左后侧围横梁313位于顶盖左边梁101的下方和左后纵梁201的上方,且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和后尾框左边梁303;
90.右后侧围横梁314位于顶盖右边梁102的下方和右后纵梁202的上方,且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和后尾框右边梁304。通过左后侧围横梁313和右后侧围横梁314,在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和后尾框左边梁303之间以及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和后尾框右边梁304之间起支撑作用,同时增加传力路径,使得后尾框左边梁303和后尾框右边梁304承受的载荷能够向前传递至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和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再分散至整个车身,第二左后侧围下撑梁309和第二右后侧围下撑梁310承受的载荷能够向后传递至后尾框左边梁303和后尾框右边梁304,再分散至整个车身,保证车身强度、刚度,减小车身整体变形。
9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后尾框下横梁4,后尾框下横梁4位于第二顶盖横梁104的下方和第二后地板横梁204的上方,且两端分别连接于后尾框左边梁303和后尾框右边梁304,通过后尾框下横梁4实现d柱环加强。
9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后防撞梁5,后防撞梁5位于第二后地板横梁204的后方,且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后纵梁201和右后纵梁202,提高后碰安全性能。
93.其中,车身后部框架结构的各元件之间均可采用焊接、铆接或螺接等形式连接起来,形成强弱合理的整体框架结构。
94.通过前述车身后部框架结构,形成环环相扣的整体框架结构,保证车身整体刚度及nvh性能,同时针对车身底盘载荷传力情况,有针对性进行传力路径设计,通过环状结构的加强,减小底盘对车身的冲击,底盘载荷传递合理,有助于平台化和轻量化。
95.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