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排气温度传感器可信性诊断的方法与流程

2021-12-17 18: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主要涉及柴油发动机零部件电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温度传感器可信性诊断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汽车排放污染也引起重视。对于当前的实施的国六排放法规。后处理装置得到了较大的升级。为了精确控制后处理系统并且保证排放符合法规,在排气系统中需要加装排气温度传感器。
3.排气系统一般在四处地方有排气温度传感器:doc(氧化催化器)前排气温度传感器、dpf(颗粒捕集器)前排气温度传感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前排气温度传感器和scr后排气温度传感器。所以为了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针对排气温度传感器需要对其进行可信性诊断来判断测量的温度值是否可信。
4.现有的排气温度传感器对于可信性的诊断是利用排气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和选择的参考温度获得温度差,通过温度差和标定的温度差阈值来判断传感器温度是否可信,此种方法在判断上不够精确,需要依赖标定人员对于温度差阈值的准确标定。其次对于温度差的计算上直接将当前的测量温度减去选择的参考温度,没有考虑传感器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对于可信性的判断可能会出现不准确的现象。
5.已公开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910610663.8,专利名称:一种温度传感器的可信性检测方法和装置,申请日:2019-07-08,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的可信性检测方法和装置,其中的温度传感器可以是尿素泵的温度传感器或是泵加热器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泵加热器可以用于对所述尿素泵进行加热。该方法包括:当尿素泵处于加热模式时,即泵加热器对尿素泵进行加热时,可以获取温度传感器的实测温度差,其中,该实测温度差可以是该温度传感器在实际条件下检测的从时刻t1至时刻t2的温度的差值。在获取实测温度差之后,还可以获取该实测温度差对应的理论温度差,该理论温度差可以是计算出的正常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实际条件下应检测出的从时刻t1至时刻t2的温度的差值。可以根据实测温度差与理论温度差的关系,确定该温度传感器是否可信。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温度传感器可信性诊断的方法,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排气温度传感器可信性诊断的方法,包括有以下工序:
7.步骤s1:将发动机控制单元ecu上电后传感器测得温度值和参考温度存入数组;
8.步骤s2:判断发动时是否进入运行状态,如果否继续检测温度,如果是进行下一步;
9.步骤s3:将存储在数组内的两组传感器测得温度值和参考温度取平均值;
10.步骤s4:然后将两个平均值作差取绝对值;
11.步骤s5:利用发动机冷却时间查询标定的cur曲线获得温度差的阈值;
12.步骤s6:如果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获得的温度差的阈值,则可认为该排气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不可信,反之,可信。
13.优选的,步骤s2到s3之间,冻结数组内的传感器测量温度和参考温度,然后去掉传感器测量温度和参考温度数组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步骤s3的取平均值的数组。
14.优选的,参考温度通过发动机温度数组进行选择。
15.优选的,经过步骤s6后,排气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可信额情况下,发动机进入运行状态并经过一定时间,该时间可标定。
16.优选的,步骤s1中的数据存入数组前需要判断传感器是否有其他故障。
17.优选的,步骤s1中的传感器测得温度值和参考温度分别存入两个数组。
18.优选的,步骤s5中发动机冷却时间首先计算当前发动机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差值,通过该差值查标定的发动机冷却cur曲线即可得出发动机冷却时间的参考值,考虑发动机部件的储热效应,需要将获得的发动机冷却时间参考值加上一个偏移量即为发动机冷却时间。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选择基于发动机冷却时间来获得温度差阈值,并且在温度差的计算上利用取平均值的方式来获得。从而在判断排气温度传感器上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所示可知,本发明包括有以下工序:
22.步骤s1:将发动机控制单元ecu上电后传感器测得温度值和参考温度存入数组;
23.步骤s2:判断发动时是否进入运行状态,如果否继续检测温度,如果是进行下一步;
24.步骤s3:将存储在数组内的两组传感器测得温度值和参考温度取平均值;
25.步骤s4:然后将两个平均值作差取绝对值;
26.步骤s5:利用发动机冷却时间查询标定的cur曲线获得温度差的阈值;
27.步骤s6:如果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获得的温度差的阈值,则可认为该排气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不可信,反之,可信。
28.在使用中,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选择基于发动机冷却时间来获得温度差阈值,并且在温度差的计算上利用取平均值的方式来获得,从而在判断排气温度传感器上更加准确
29.在本实施中优选的,步骤s2到s3之间,冻结数组内的传感器测量温度和参考温度,然后去掉传感器测量温度和参考温度数组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步骤s3的取平均值的数组。
30.设置上述结构,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避免极端的数据,获得稳定的数据,利于诊断的结果更加可信。
31.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参考温度通过发动机温度数组进行选择。
32.设置上述结构,参考温度的选择可通过发动机温度数组进行选择,例如冷却液温
度。
33.在本实施中优选的,经过步骤s6后,排气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可信额情况下,发动机进入运行状态并经过一定时间,该时间可标定。
34.在本实施中优选的,步骤s1中的数据存入数组前需要判断传感器是否有其他故障。
35.设置上述结构,排温传感器测量温度和参考温度平均值计算之前首先保证存入数组的两个温度值是有效的,即存入数组前需要判断传感器是否有其他故障(信号故障或者电气故障)。
36.在本实施中优选的,步骤s1中的传感器测得温度值和参考温度分别存入两个数组。
37.设置上述结构,两个温度分别存入两个数组,存入多少个可具体标定。
38.在本实施中优选的,步骤s5中发动机冷却时间首先计算当前发动机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差值,通过该差值查标定的发动机冷却cur曲线即可得出发动机冷却时间的参考值,考虑发动机部件的储热效应,需要将获得的发动机冷却时间参考值加上一个偏移量即为发动机冷却时间。
39.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排气温度传感器可信性诊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工序:步骤s1:将发动机控制单元ecu上电后传感器测得温度值和参考温度存入数组;步骤s2:判断发动时是否进入运行状态,如果否继续检测温度,如果是进行下一步;步骤s3:将存储在数组内的两组传感器测得温度值和参考温度取平均值;步骤s4:然后将两个平均值作差取绝对值;步骤s5:利用发动机冷却时间查询标定的cur曲线获得温度差的阈值;步骤s6:如果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获得的温度差的阈值,则可认为该排气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不可信,反之,可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温度传感器可信性诊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到s3之间,冻结数组内的传感器测量温度和参考温度,然后去掉传感器测量温度和参考温度数组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步骤s3的取平均值的数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温度传感器可信性诊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温度通过发动机温度数组进行选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温度传感器可信性诊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步骤s6后,排气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可信额情况下,发动机进入运行状态并经过一定时间,该时间可标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温度传感器可信性诊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数据存入数组前需要判断传感器是否有其他故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温度传感器可信性诊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传感器测得温度值和参考温度分别存入两个数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温度传感器可信性诊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发动机冷却时间首先计算当前发动机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差值,通过该差值查标定的发动机冷却cur曲线即可得出发动机冷却时间的参考值,考虑发动机部件的储热效应,需要将获得的发动机冷却时间参考值加上一个偏移量即为发动机冷却时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温度传感器可信性诊断的方法,包括有以下工序:步骤S1:将发动机控制单元ECU上电后传感器测得温度值和参考温度存入数组;步骤S2:判断发动时是否进入运行状态,如果否继续检测温度,如果是进行下一步;步骤S3:将存储在数组内的两组传感器测得温度值和参考温度取平均值;步骤S4:然后将两个平均值作差取绝对值;步骤S5:利用发动机冷却时间查询标定的CUR曲线获得温度差的阈值;步骤S6:如果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获得的温度差的阈值,则可认为该排气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不可信,反之,可信。本发明选择基于发动机冷却时间来获得温度差阈值,并且在温度差的计算上利用取平均值的方式来获得。从而在判断排气温度传感器上更加准确。感器上更加准确。感器上更加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明 孙涛 李星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卓品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1
技术公布日:2021/12/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