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考虑侧壁漫反射的公路隧道照明布灯参数优化方法与流程

2021-12-17 18: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侧壁漫反射的公路隧道照明布灯参数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公路隧道的迅猛发展,隧道照明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隧道照明布灯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隧道驾驶安全与隧道运营能耗。然而规范中虽然规定了两侧对称、两侧交错、中线布灯等布灯方式,但并未对布灯方式对应的布灯参数选取进行有效指导,实际工程中工程师大多根据经验进行参数假设来进行布灯设计,从而导致隧道工程容易出现过度照明、照明不足等问题,随着计算理论的发展和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建立数学优化模型对隧道布灯参数进行自动优化求解逐渐成为可能。布灯参数数学模型优化的思路在于基于合理的空间照度计算方法建立布灯参数数学优化模型,采用优化算法求解器对模型进行求解来对布灯参数或照明灯具进行优化,从而在光环境合规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总照明能耗。
3.李栋林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原理的隧道布灯参数优化方法,优化参数为灯具间距、横向角度、纵向角度、灯具布设高度,优化目标为路面亮度达到规范值。流程初步实现了布灯参数的求解,然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优化参数未包含灯具功率,从而无法对灯具的功率选型、调光设计进行指导;(2)优化目标仅为路面亮度,没有对路面均匀度类指标、侧壁光环境指标、闪烁频率等指标进行约束,所给出的优化方案缺乏应用价值;(3)在隧道空间照度计算中,缺乏对隧道几何结构的考虑,没有考虑侧壁光反射对路面照度的增量影响。
4.黄传茂,杨超建立了两侧交错、两侧对称、中线布灯等布灯方式对应的隧道中间段布灯参数优化模型,该类模型以中间段照明总功率为优化目标。虽然建立了安全限值与节能优化之间的关系,然而该模型对光环境指标的限值仅考虑了路面,未考虑我国隧道照明规范对侧壁光环境的约束;其次,在对路面照度的计算中仍未考虑侧壁反射的影响;最后,考虑的灯具数较少,不适用与连续布灯的工况。
5.肖宇将上述优化模型的应用场景推广至过渡段和入口段,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但仍未考虑隧道布灯参数数学优化问题中对光环境指标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侧壁漫反射的公路隧道照明布灯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确定路面计算区域、侧壁计算区域和灯具选取数目,将的路面计算区域和侧壁计算区域按网格形式进行划分,得到路面计算区域内的n0个计算点和侧壁计算区域内的m0个离散单元;步骤s2,建立空间计算坐标系,引进布灯参数;步骤s3,根据灯具配光数据,计算灯具直射光对计算点的路面水平照度e
s_r
;步骤s4,根据灯具配光数据,计算灯具直射光对离散单元的侧壁水平照度e
w_k
;步骤s5,基于漫反射假定,根据水平照度e
w_k
,计算出离散单元的反射光在计算点产生的侧壁反射水平照度e
f_r
;步骤s6,通过路面水平照
度e
s_r
和侧壁反射水平照度e
f_r
,计算得到路面总照度e
r
;步骤s7,建立两侧对称布灯参数数学优化模型,通过路面总照度e
r
利用粒子群优化方法求解并输出最优的布灯参数。
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侧壁漫反射的公路隧道照明布灯参数优化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路面水平照度e
s_r
的具体表达式为:
[0009][0010]
式中,e
r_1i
为路面计算区域左侧中的单个灯具l
1i
在路面计算区域的某个计算点r点直射产生的水平照度,e'
r_1i
为路面计算区域左侧中的单个灯具l'
1i
在路面计算区域的某个计算点r点直射产生的水平照度,e
r_2j
为路面计算区域右侧中的单个灯具l
2j
在路面计算区域的某个计算点r点直射产生的水平照度,e'
r_2j
为路面计算区域右侧中的单个灯具l'
2j
在路面计算区域的某个计算点r点直射产生的水平照度,n1为路面计算区域左侧参与照度计算的灯具数目,n2为路面计算区域右侧参与照度计算的灯具数目。
[001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侧壁漫反射的公路隧道照明布灯参数优化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侧壁水平照度e
w_k
的具体表达式为:
[0012][0013]
式中,e
k_1i
为单个灯具l
1i
在侧壁计算区域的某个离散单元q
k
的中心点k点直射产生的水平照度,e
k_2j
为单个灯具l
2j
在侧壁计算区域的某个离散单元q
k
的中心点k点直射产生的水平照度,e'
k_1i
为单个灯具l'
1i
在侧壁计算区域的某个离散单元q
k
的中心点k点直射产生的水平照度,e'
k_2j
为单个灯具l'
2j
在侧壁计算区域的某个离散单元q
k
的中心点k点直射产生的水平照度。
[001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侧壁漫反射的公路隧道照明布灯参数优化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侧壁反射水平照度e
f_r
的具体表达式为:
[0015][0016]
式中,l为取侧壁计算区域左右两侧各选取的侧壁光源数目,
[0017]
e
r_τ
为侧壁计算区域中的侧壁光源w
τ
内所有离散单元对路面计算区域的某个计算点r产生的水平照度之和,具体表达式为:
[0018][0019]
式中,x
τk
为侧壁光源w
τ
内的某一个离散单元q
k
的中心点k在x轴上的坐标,z
τk
为侧壁光源w
τ
内的某一个离散单元q
k
的中心点k在z轴上的坐标,d1为横向两侧侧壁的间距,
[0020]
e'
r_τ
为侧壁计算区域中的侧壁光源w
τ
对应的另一侧w'
τ
内所有离散单元对路面计算区域的某个计算点r产生的水平照度之和,具体表达式为:
[0021]
[0022]
式中,x'
τk
为侧壁光源w'
τ
内的某一个离散单元q'
k
的中心点k'在x轴上的坐标,z'
τk
为侧壁光源w'
τ
内的某一个离散单元q'
k
的中心点k'在z轴上的坐标。
[002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侧壁漫反射的公路隧道照明布灯参数优化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漫反射假定前提下,路面总照度e
r
为路面水平照度e
s_r
与侧壁反射水平照度e
f_r
之和。
[002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侧壁漫反射的公路隧道照明布灯参数优化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两侧对称布灯参数数学优化模型,包括约束条件和目标优化函数,
[0025]
目标优化函数为:
[0026][0027]
约束条件为:
[0028]
e
av
≥e0[0029][0030][0031][0032][0033]
v/s<2.5 or v/s>15
[0034][0035]
h
min
<h<h
max
[0036][0037]
式中,p为单灯功率,h为安装高度,ξ为安装仰角,s为布灯纵向间距,d为横向布灯间距,e
av
为路面平均照度,e0为规范中隧道基本照明段对应设计速度和车流量下的最小路面平均照度,u0为规范规定的最小路面均匀度,u1为规范规定的最小路面中线纵向均匀度,v是隧道内的行车速度,为侧壁2m高度范围内所有离散单元的平均亮度,i
w_min
为侧壁2m高度范围内的最小亮度,i0为规范规定的侧壁2m高范围内最小平均亮度,r0为隧道内表面半径,u2为侧壁2m高范围内最小亮度均匀度,u
min
为灯具与隧道内表面的最小安装距离,u
max
为灯具与隧道内表面的最大安装距离,h0为侧壁直墙的高度为,h1为侧壁下边缘距路面的垂直距离。
[0038]
发明作用与效果
[0039]
根据本发明的所提出的一种考虑侧壁漫反射的公路隧道照明布灯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将路面计算区域和侧壁计算区域划分多个计算点和离散单元,先求出灯具直射光对计
算点的路面水平照度,然后基于侧壁漫反射假定计算出侧壁反射水平照度,最后求出路面总照度。通过隧道现场试验验证相比仅考虑路面直射光的计算更贴近实测照度数据结果,优化得到的布灯方案节能性更佳。
[0040]
其次,本发明中的两侧对称布灯参数数学优化模型的限制条件包含了侧壁2m高度范围内的平均亮度、最小亮度、最小亮度均匀度和灯具与隧道内表面的最大安装距离等一系列侧壁光环境指标限制,以及路面平均照度、总均匀度、车道纵向中线均匀度最等一系列我国现有隧道照明规范对中间段照明的所有光环境限值指标,有效保障优化后光环境空间的驾驶安全性。
[0041]
最后,本发明构建了两侧对称布灯参数数学优化模型,并采用了粒子群优化方法,然后将布灯参数输入到两侧对称布灯参数数学优化模型,实现单灯功率、布灯参数、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安装仰角等布灯参数的自动寻优,输出最优的布灯参数,为布灯参数设计问题引入最优化思想,实现布灯参数寻找的自动化,能更好地兼顾照明安全与节能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42]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考虑侧壁漫反射的公路隧道照明布灯参数优化方法的流程图;
[0043]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路面计算区域网格形式划分示意图;
[0044]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侧壁计算区域网格形式划分示意图;
[0045]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侧对称布灯计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考虑侧壁漫反射的公路隧道照明布灯参数优化方法作具体阐述。
[0047]
<实施例>
[0048]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考虑侧壁漫反射的公路隧道照明布灯参数优化方法的流程图。
[0049]
步骤s1,确定路面计算区域、侧壁计算区域和灯具选取数目,将路面计算区域和侧壁计算区域按网格形式进行划分,得到的路面计算区域内n0个计算点和侧壁计算区域内m0个离散单元。
[0050]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路面计算区域网格形式划分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侧壁计算区域网格形式划分示意图。
[0051]
如图2和图3所示,对路面计算区域和侧壁计算区域按网格形式进行划分,得到得到的路面计算区域内n0个计算点和侧壁计算区域内m0个离散单元。
[0052]
步骤s2,建立空间计算坐标系,引进布灯参数,布灯参数包括单灯功率p,安装高度h,安装仰角ξ,布灯纵向间距s以及横向布灯间距d。
[0053]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侧对称布灯计算示意图。
[0054]
如图4所示,l
11

l
1i
、l
21

l
2j
、l'
11

l'
1j
、l'
21

l'
2j
、为布灯选用的灯具(2≤i≤15,2≤j≤15),两侧的所有灯具同属同一型号,在两侧对称布灯方式下,两侧的灯具有相同
的单灯功率p,安装高度h,安装仰角ξ。
[0055]
首先建立空间计算坐标系,以路面中央纵向方向为x轴方向,车道横向方向为y轴方向,路面法向方向为z轴方向。同时设定参数:s为布灯纵向间距,d为横向布灯间距,d0为路面宽度,d1为横向两侧侧壁的间距,h0为侧壁直墙的高度,h1为侧壁下边缘距路面的垂直距离。灯具l
11
、l
21
、l'
11
、l'
21
在路面上的投影分别为点a
11
、a
21
、a'
11
、a'
21
,直线a
11
a'
11
与车道边缘交于b1、b'1,直线a
21
a'
21
与车道边缘交于b2、b'2。矩形区域b1b'1b2b'2构成路面照度计算区域,将路面计算区域按网格形式进行划分,共n0个计算点。以b1b'1b2b'2的中心点o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点r(x
r
,y
r
,0)为路面计算区域任一计算点。
[0056]
然后,过直线b1b'1作面b1b'1c
11
垂直于路面与侧壁,设面b1b'1c
11
与y轴反方向的侧壁的上下边缘的交点分别为c
11
、d
11
,面a
21
a'
21
b2b'2与y轴反方向的侧壁的上下边缘的交点分别为c
21
、d
21
,在面c
21
d
21
d
11
c
11
取矩形区域d
11
e1e2d
21
,满足d
11
e1=2m,d
21
e2=2m。考虑到空间对称,取矩形区域c
11
c
21
d
21
d
11
为侧壁表面反射光计算区域,将该区域进行网格化划分,每个网格视为一个离散反光单元,共计m0个,设侧壁计算区域的第k个离散单元q
k
的几何中心坐标为(x
k
,

d1/2,z
k
),其中1≤k≤m0。矩形d
11
e1e2d
21
用于计算评估侧壁2m高范围内的光环境指标。
[0057]
最后在灯具选择方面,借助灯具的纵向光束扩散角对灯具和计算点的位置进行判定,计算点在灯具的最大纵向辐射范围内,则纳入该灯具对路面照度的影响;同时为保证计算效率,设定最多考虑计算点两侧各15组灯具的计算影响。
[0058]
步骤s3,根据灯具配光数据,计算灯具直射光对所述计算点的路面水平照度e
s_r

[0059]
所有灯具在路面计算点r(x
r
,y
r
,0)直射产生的路面水平照度e
s_r
可表示为:
[0060][0061]
式中e
r_1i
、e
r_2j
、e'
r_1i
、e'
r_2j
分别为单个灯具l
1i
、l'
1i
、l
2j
、l'
2j
在r点直射产生的水平照度;为在计算区域左侧所有能直射到计算点r的灯具产生的水平照度之和,为在计算区域右侧所有能直射到计算点r的灯具产生的水平照度之和,n1为路面计算区域左侧参与照度计算的灯具数目,n2为路面计算区域右侧参与照度计算的灯具数目。
[0062]
本实施例中,对于参与计算的灯具数量的选取,n1、n2分别为i、j在定义范围内能取到的最大值,且最大不超过15,所以i、j需满足:
[0063]
x
r
(i

0.5)s≤h
·
tan(α/2)/cosξ(1≤i≤15且i∈z)
[0064]
(j

0.5)s

x
r
≤h
·
tan(α/2)/cosξ(1≤i≤15且i∈z)
[0065]
式中,α为灯具纵向光束扩散角;x
r
(i

0.5)s为路面计算区域左侧的灯具l
1i
,l'
1i
距路面计算点r的纵向距离;(j

0.5)s为路面计算区域右侧的灯具l
2i
,l'
2i
距路面计算点r的纵向距离;h
·
tan(α/2)/cosξ为灯具在路面纵向上能直射到的最远距离。
[0066]
单个灯具在路面计算点r产生的直射照度可表示为:
[0067][0068][0069][0070][0071]
步骤s4,根据所述灯具配光数据,计算所述灯具直射光对所述离散单元的侧壁水平照度e
w_k

[0072]
在计算灯具在侧壁计算区域的直射照度时,参与计算的灯具数目与路面计算区域一致,所有灯具在侧壁计算区域离散单元q
k
直射产生的侧壁水平照度e
w_k
,具体表达式为:
[0073][0074]
式中,e
k_1i
为单个灯具l
1i
在侧壁计算区域的某个离散单元q
k
的中心点k直射产生的水平照度,e
k_2j
为单个灯具l
2j
在侧壁计算区域的某个离散单元q
k
的中心点k直射产生的水平照度,e'
k_1i
为单个灯具l'
1i
在侧壁计算区域的某个离散单元q
k
的中心点k直射产生的水平照度,e'
k_2j
为单个灯具l'
2j
在侧壁计算区域的某个离散单元q
k
的中心点k直射产生的水平照度。
[0075]
单个灯具在侧壁计算区域离散单元q
k
的中心点k产生的直射照度可表示为:
[0076][0077][0078][0079][0080]
步骤s5,基于漫反射假定,根据所述水平照度e
w_k
,计算出所述离散单元的反射光在所述计算点产生的侧壁反射水平照度e
f_r

[0081]
在侧壁材料满足漫反射特性的前提下,离散单元q
k
的中心点k点坐标为(x
k
,

d1/2,z
k
)的亮度l
k
及离散单元在法线方向上的光强值i
k
分别可表示为:
[0082]
[0083]
i
k
=l
k
·
s
k
·
c
[0084]
式中,ρ
w
为侧壁材料的漫反射系数;s
k
为离散单元q
k
的面积;c为侧壁维护系数。
[0085]
因此侧壁2m高范围内的平均亮度可表示为:
[0086][0087]
式中,为侧壁2m高度范围内所有计算点的平均亮度,m1为侧壁计算区域离散单元的数量。
[0088]
侧壁2m高范围内的最小亮度可表示为:
[0089][0090]
接收到灯具直射光的侧壁计算区域c
11
c
21
d
21
d
11
成为一个独立的侧壁光源,由隧道两侧的对称性可知,隧道基本照明段每相邻两灯布灯间距之间的侧壁单元均可视为与矩形区域c
11
c
21
d
21
d
11
等效的光源,这些侧壁光源共同对路面计算区域b1b'1b2b'2产生水平照度。
[0091]
对于参与路面照度计算的侧壁光源数量的选取,在c
11
c
21
d
21
d
11
所在的侧壁上左右各取10个高为h0、长为s的侧壁光源,c
11
c
21
d
21
d
11
对面的侧壁类似的做法。空间中共取42个侧壁光源对路面照度进行计算。
[0092]
记c
11
c
21
d
21
d
11
所在侧壁任一参与计算的侧壁光源为w
τ
(1≤τ≤21),且侧壁计算区域c
11
c
21
d
21
d
11
对应w
11
。设w
τ
上第k个离散单元q
τk
的几何中心坐标为(x
τk
,

d1/2,z
τk
),每个侧壁光源w
τ
与c
11
c
21
d
21
d
11
上与为其对面的侧壁任一参与计算的侧壁光源为w'
τ
,w'
τ
上第k个离散单元q'
τk
的几何中心坐标为(x'
τk
,

d1/2,z'
τk
)。
[0093]
由对称性可知,任何一个w
τ
、w'
τ
上个具有相同的光强分布,即任意一个w
τ
上的第k个离散单元q
τk
的光强值均为i
k
。因此,由侧壁反射引起的所有侧壁光源在路面计算区域r点产生的水平照度可表示为:
[0094][0095]
式中,e
r_τ
、为侧壁光源w
τ
内所有离散单元对路面计算区域的某个计算点r产生的水平照度之和,e'
r_τ
为侧壁光源w'
τ
内所有离散单元对路面计算区域的某个计算点r产生的水平照度之和。
[0096][0097][0098]
步骤s6,通过路面水平照度e
s_r
和侧壁反射水平照度e
f_r
,计算得到路面总照度e
r

[0099]
路面总照度e
r
为:
[0100]
e
r
=e
s_r
e
f_r

[0101]
因此,路面计算区域的平均照度e
r_av
可表示为:
[0102][0103]
路面计算区域的照度最小值可表示为:
[0104][0105]
路面左右车道中线的照度最小值可表示为:
[0106]
e
c_min
={e
s_r
e
f_r
}
min
(x
r
∈[

s/2,s/2],y∈[

d/2,d/2])
[0107]
路面左右车道中线的照度最大值可表示为:
[0108]
e
c_max
={e
s_r
e
f_r
}
max
(x
r
∈[

s/2,s/2],y∈[

d/2,d/2])
[0109]
步骤s7,建立两侧对称布灯参数数学优化模型,通过所述路面总照度e
r
利用粒子群优化方法求解并输出最优的所述布灯参数。
[0110]
基于上述两侧对称布灯方式下的空间照度计算,建立隧道基本照明段两侧对称布灯方式下的布灯参数数学优化模型。
[0111]
目标优化函数为:
[0112][0113]
约束条件为:
[0114]
e
av
≥e0[0115][0116][0117][0118][0119]
v/s<2.5 or v/s>15
[0120][0121]
h
min
<h<h
max
[0122][0123]
式中,p为单灯功率,h为安装高度,ξ为安装仰角,s为布灯纵向间距,d为横向布灯间距,e
av
为路面平均照度,e0为规范中隧道基本照明段对应设计速度和车流量下的最小路面平均照度,u0为规范规定的最小路面均匀度,u1为规范规定的最小路面中线纵向均匀度,v是隧道内的行车速度,为侧壁2m高度范围内所有离散单元的平均亮度,i
w_min
为侧壁2m高
度范围内的最小亮度,i0为规范规定的侧壁2m高范围内最小平均亮度,r0为隧道内表面半径,u2为侧壁2m高范围内最小亮度均匀度,u
min
为灯具与隧道内表面的最小安装距离,u
max
为灯具与隧道内表面的最大安装距离,h0为侧壁直墙的高度为,h1为侧壁下边缘距路面的垂直距离。
[0124]
本实施例中的粒子群优化方法采用的是粒子群优化算法(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具体步骤如下:
[0125]
第一步,初始化粒子群,随机产生所有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0126]
第二步,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度值,确定当前粒子群的个体极值和群体极值;
[0127]
第三步,对每个粒子,将其适应度值与该粒子的个体极值进行比较,如果适应度值优于当前个体极值,则将该粒子的适应度值作为个体极值;
[0128]
第四步,对每个粒子,将其适应度值与整个粒子群的群体极值进行比较,如果适应度值优于当前群体极值,则将该粒子的适应度值作为群体极值;
[0129]
第五步,更新粒子的速度和位置;
[0130]
第六步,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若没有满足,返回到第三步;否则退出算法,输出最优解。
[0131]
在构建好两侧对称布灯参数数学优化模型后,将布灯参数输入到该模型,进行单灯功率、布灯参数、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安装仰角等布灯参数的自动寻优,最后输出最优的布灯参数。
[0132]
本实施例中具体以杭州市博奥隧道现场试验为例,首先量测实际路面计算区域的平均照度、总均匀度、中线纵向总均匀度等指标,然后与按上述理论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模型相比规范中数值计算法对路面平均照度的计算精度提升,最后结果发现采用了考虑侧壁漫反射的照度计算方法(相对误差范围:4.7%~11%)相比现行规范计算方法(相对误差范围:12.8%~21.6%)更逼近实测数据。
[0133]
其次,先通过粒子群优先方法,得到布灯参数与工程参数、灯具配光信息,再在dialux仿真环境进行建模,并计算出侧壁2m高范围内的平均亮度、均匀度、路面平均照度、总均匀度、车道纵向中线均匀度,灯具闪烁频率等光环境指标,然后与规范要求值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各项光环境指标的仿真值相比优化值稍大,且都满足照明规范要求,其中路面照度/亮度类指标的误差在3%以内,侧壁照度/亮度类指标的误差在10%左右。由此证明了本方法建立的空间照度计算模型及优化得到的布灯参数的正确性。
[0134]
最后,通过博奥工程实际布灯方案与采用该方法优化后的布灯方案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结论。若保证选用灯具系列不变,仅通过布灯参数来进行灯具优化,优化后的两侧对称布灯方案相比原方案可节能28.63%,显著降低照明能耗。
[0135]
实施例作用与效果
[0136]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虑侧壁漫反射的公路隧道照明布灯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将路面计算区域和侧壁计算区域划分多个计算点和离散单元,先求出灯具直射光对计算点的路面水平照度,然后基于侧壁漫反射假定计算出侧壁反射水平照度,最后求出路面总照度。通过隧道现场试验验证相比仅考虑路面直射光的计算更贴近实测照度数据结果,优化得到的布灯方案节能性更佳。
[0137]
其次,本发明中的两侧对称布灯参数数学优化模型的限制条件包含了侧壁2m高度
范围内的平均亮度、最小亮度、最小亮度均匀度和灯具与隧道内表面的最大安装距离等一系列侧壁光环境指标限制,以及路面平均照度、总均匀度、车道纵向中线均匀度最等一系列我国现有隧道照明规范对中间段照明的所有光环境限值指标,有效保障优化后光环境空间的驾驶安全性。
[0138]
最后,本发明构建了两侧对称布灯参数数学优化模型,并采用了粒子群优化方法,然后将布灯参数输入到两侧对称布灯参数数学优化模型,实现单灯功率、布灯参数、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安装仰角等布灯参数的自动寻优,输出最优的布灯参数,为布灯参数设计问题引入最优化思想,实现布灯参数寻找的自动化,能更好地兼顾照明安全与节能的需求。
[0139]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