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集深松碎土开沟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3: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甘蔗种植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深松碎土开沟一体机。


背景技术:

2.甘蔗是一种常见的经济作物,除可食用的功能外,还能进行造纸,制糖等用处,在中国南方地区被广泛种植。
3.甘蔗的繁殖是主要通过种茎进行繁殖,通常在机械化种植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整地(犁地、耙地或深松)、开沟、施肥施药、下种、覆土、仿形、盖膜等一些列复杂的步骤,如果通过人工作业,作业时间长成本高。现有的机械化甘蔗种植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4.1、虽然通过旋耕装置进行碎土作业,但旋耕碎土效果不理想,种植沟土壤不够细、碎、粉,会影响种植效率和甘蔗发芽;
5.2、分土装置的分土宽度无法灵活调节,结构复杂,不便于维护;
6.3、排种装置在使用时,放种的调整时间短,操作错误率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排种的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深松碎土开沟一体机,从而克服以上缺陷。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深松碎土开沟一体机,包括:主机架,其设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后端设有人工操作区,所述前端设有施肥装置;排种装置,其包括设于所述主机架的中部的排种机座,所述排种机座上设有排种传送带,所述排种传送带包括朝向所述后端的上种端和朝向所述前端的下种端,所述排种传送带的中部向所述主机架的上方拱起,所述下种端延伸至所述主机架的下方;所述排种传送带上等间隔设有若干垂直于所述排种传送带的隔板;分土装置,其设于所述下种端,所述分土装置包括分土板,分土板的中部设有朝向所述前端的分土角,所述分土板的两侧各设有一块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分土板之间的夹角可调;所述分土板和所述后端之间设有覆土轮组件;旋耕组合装置,其设于所述前端,所述旋耕组合装置包括传动箱,所述传动箱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向所述主机架的下方延伸并设有方向朝向所述前端的深松犁,所述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向所述主机架的两侧延伸,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刀盘组件,所述刀盘组件包括一个端部刀盘和若干个间隔安装的旋耕刀盘,所述端部刀盘的外周均匀设有两把旋耕刀,所述旋耕刀盘的外周上均匀设有若干把所述旋耕刀和七字刀。
9.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耕组合装置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定深轮组件,所述定深轮组件包括向所述主机架的下方延伸的定深杆,所述定深杆上设有可拆卸的定深轮,所述定深轮在所述定深杆上的位置可调。
10.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人工操作区还包括护栏,其围设于所述后端,所述
护栏上固设有两个座椅,两个所述座椅分设于所述下种板的两侧。
11.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种传送带从所述上种端到所述下种端依次设有上料段,中间段和下料段,所述中间段水平设置,所述上料段与水平面之间成到度的夹角,所述下料段与水平面之间成75到85度的夹角;所述隔板与所述排种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垂直。
12.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板的一端与所述分土板的侧面靠近所述分土角的位置铰接,贯穿于所述活动板的板面开设有长通孔;所述分土板的侧面与第一调节螺柱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长通孔,所述第一调节螺柱上安装有两个第一调节螺母,两个所述第一调节螺母将所述活动板夹紧。
13.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覆土轮组件包括:第二调节螺柱,其设于所述分土板的后部,所述第二调节螺柱由所述主机架的一侧指向其另一侧;轮臂,其共有两个,两个所述轮臂以所述主机架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轮臂的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套设在所述第二调节螺柱上,所述轮臂的另一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轴线与所述轮臂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调节螺柱上设有用于夹紧所述轮臂的一端的第二调节螺母;覆土轮,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覆土轮座的一端,所述覆土轮座的另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插入至所述套筒中,两个所述覆土轮的方向以及距离可进行调整。
14.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耕刀的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设于所述端部刀盘和所述旋耕刀盘上,所述旋耕刀的另一端向其侧部弯折成45

60度。
15.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七字刀的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旋耕刀盘上,所述七字刀的另一端向其侧部弯折成90度。
16.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各所述旋耕刀盘之间的间隔区均设有所述七字刀和所述旋耕刀的弯折部分。
17.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端设有有三个成“品”字形分布的牵引座。
18.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 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耕组合装置包括端部用于打草的端部刀盘以及中间由于碎土和除草的旋耕刀盘,旋耕刀盘中同时设置有端部成90度弯折斩草效果较好的七字刀以及端部弯折角度较小的碎土与入土效果较好的旋耕刀,从而使旋耕组合装置在具有较好的碎土效果的同时还兼具较好的除草效果;旋耕刀和七字刀的端部能够向其两侧弯折,从而能够实现各将各刀盘之间的间隔区进行全覆盖,以防止发生漏割草或者碎土不完全的情况发生。
20.2. 本实用新型中的分土装置中,在分土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块角度可调节的活动板,并且通过第一调节螺栓就可以进行方便调节,不仅能够调节出多种分土宽度,还能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21.3. 本实用新型中的排种装置的排种传送带的中部向上拱起,上种段的斜角较小,能够使种茎缓慢上升,具有更长的传送距离,能够给操作人员更多的调整时间,提升作业的安全性,下种时的斜角较大,能够使种茎统一向隔板处靠拢,使种茎的一致性更好。
附图说明
22.图1是集深松碎土开沟一体机的结构图。
23.图2是排种装置和覆土轮组件的结构图。
24.图3是分土装置的结构图。
25.图4旋耕组合装置及主机架前端的结构图。
2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27.100

主机架,101

前端,102

后端,105

人工操作区,1051

护栏,1052

座椅,106

牵引座;
28.200

施肥装置;
29.300

排种装置,301

排种机座,302

排种传送带,303

上种端,304

下种端,305

隔板,306

上料段,307

中间段,308

下料段;
30.500

分土装置,501

分土板,502

分土角,503

活动板,504

长通孔,505

第一调节螺柱,506

第一调节螺母;
31.600

覆土轮组件,601

第二调节螺柱,602

轮臂,604

套筒,605

第二调节螺母,606

覆土轮,607

覆土轮座;
32.700

旋耕组合装置,701

传动箱,702

输入端,703

输出端,704

深松犁,705

转轴,706

刀盘组件,7061

端部刀盘,7062

旋耕刀盘,707

旋耕刀,708

七字刀,709

定深轮组件,7091

定深杆,7092

定深轮。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34.如图1到图4所示,该实施例中的集深松碎土开沟一体机包括:主机架100,前端101,后端102,人工操作区105,护栏1051,座椅1052,牵引座106,施肥装置200,排种装置300,排种机座301,排种传送带302,上种端303,下种端304,隔板305,上料段306,中间段307,下料段308,分土装置500,分土板501,分土角502,活动板503,长通孔504,第一调节螺柱505,第一调节螺母506,覆土轮组件600,第二调节螺柱601,轮臂602,套筒604,第二调节螺母605,覆土轮606,覆土轮座607,旋耕组合装置700,传动箱701,输入端702,输出端703,深松犁704,转轴705,刀盘组件706,端部刀盘7061,旋耕刀盘7062,旋耕刀707,七字刀708,定深轮组件709,定深杆7091,定深轮7092。
35.主机架100设置有相对的前端101和后端102,在前端101焊接有三个成“品”字形分布的牵引座106,在主机架100的后端102设置有人工操作区105,该工操作区包括护栏1051和座椅1052;护栏1051环槽焊接在后端102的外周,护栏1051上焊接有两个座椅1052;在主机架100的前端101的中部安装有施肥装置200。
36.排种装置300包括排种基座,该排种基座安装在主机架100的中部,排种机座301上安装有排种传送带302,该排种传送带302包括朝向后端102方向的上种端303和朝向前端101方向的下种端304,排种传送带302的中部向主机架100的上方拱起,下种端304延伸至主机架100的下方;在排种传送带302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垂直于排种传送带302的隔板305;排种传送带302从上种端303到下种端304依次设置有上料段306,中间段307和下料段308;其中中间段307成水平设置,上料段306与水平面之间成30到45度的夹角,下料段308与水平面之间成75到85度的夹角;隔板305与排种传送带302的传送方向相垂直;排种传送带302的
中部向上拱起,上种段的斜角较小,能够使种茎缓慢上升,下种时的斜角较大,使操作者的调整时间更长,能够使种茎统一向隔板305处靠拢,使种茎的一致性更好。
37.分土装置500安装在下种端304处,分土装置500包括分土板501和调节板,分土板501的中部向前端101尖状凸起从而形成分土角502,分土板501的两侧各安装有一块活动板503,活动板503的一端与分土板501的侧面靠近分土角502的位置铰接,贯穿于活动板503的板面开设有一个长通孔504;分土板501的侧面与第一调节螺柱505的一端铰接,第一调节螺柱505的另一端穿过长通孔504,第一调节螺柱505上安装有两个第一调节螺母506,两个第一调节螺母506将所述活动板503夹紧,将活动板503固定在一个角度上,从而实现了活动板503与所述分土板501之间的夹角可调,该结构不仅能够调节出多种分土宽度,还能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38.覆土轮组件600安装在分土板501和后端102之间,其包括:第二调节螺柱601、轮臂602和覆土轮606;第二调节螺柱601安装在分土板501的后部,第二调节螺柱601由主机架100的一侧指向其另一侧;轮臂602共有两个,两个轮臂602以主机架100的中心对称设置,轮臂602的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套设在横向设置的第二调节螺柱601上,轮臂602的另一端焊接有套筒604,套筒604的轴线与轮臂602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调节螺柱601上安装有用于夹紧轮臂602的一端的多个第二调节螺母605;覆土轮606转动安装在覆土轮座607的一端,覆土轮座607的另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插入至套筒604中,两个覆土轮606的方向二者之间的距离可进行调整以改覆土宽度和角度。
39.旋耕组合装置700安装在前端101,该旋耕组合装置700包括传动箱701,传动箱701中设置有输入端702和输出端703,输出端703向主机架100的下方延伸并设置有深松犁704,深松犁704的犁头的方向朝向前端101;输出端703连接有转轴705,该转轴705的两端分别向主机架100的两侧延伸,转轴70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刀盘组件706,刀盘组件706包括一个端部刀盘7061和三个旋耕刀盘7062,端部刀盘7061安装在转轴705的最外两端,旋耕刀盘7062以一定的间隔并排安装在转轴705的中部,端部刀盘7061的外周均匀安装有两把旋耕刀707,旋耕刀盘7062的外周上均匀的混合安装有六把旋耕刀707和七字刀708;旋耕刀707的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端部刀盘7061和旋耕刀盘7062上,旋耕刀707的另一端向其侧部弯折成45

60度;七字刀708的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旋耕刀盘7062上,七字刀708的另一端向其侧部弯折成90度;其中旋耕刀707和七字刀708的端部的弯折方向可以任意组合,但需要使各旋耕刀盘7062之间的间隔区均存在有七字刀708和旋耕刀707的弯折部分;旋耕刀盘7062中同时设置有端部成90度弯折斩草效果较好的七字刀708以及端部弯折角度较小的碎土与入土效果较好的旋耕刀707,从而使旋耕组合装置700在具有较好的碎土效果的同时还兼具较好的除草效果;旋耕刀707和七字刀708的端部能够向其两侧弯折,从而能够实现各将各刀盘之间的间隔区进行全覆盖,以防止发生漏割草或者碎土不完全的情况发生。
40.旋耕组合装置700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定深轮组件709,定深轮组件709由定深杆7091和定深轮7092组成,定深轮7092在定深杆7091上的位置可调。
41.接下来,对该实施例中集深松碎土开沟一体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实用新型:
42.设备的前端101连接在拖拉机的牵引端上,并通过传动杆与传动箱701的输入端
702相连接,带动设备主体进行移动以及各运动件的运行;首先通过旋耕组合装置700对土壤进行深松,碎土和除草作业,旋耕刀盘7062上的七字刀708具有优良的除草效果,其配合松土效果较好的旋耕刀707进行使用,即保证了碎土效果而且还提升了除草效果,与此同时,施肥装置200向松好的土壤中施肥,通过旋耕组合装置700能够对其进行充分的搅拌。然后,通过分土装置500进行分土开行,分土角502伸入到松好的土壤下通过分土板501进行开行,通过调节两侧活动板503的开角,能够调整开行的行宽。然后,工人将甘蔗种茎放入至上中端303中,缓慢被排种传送带302带动至下种端304,被排放到分土板501后方形成的行沟中。然后,通过覆土轮组件600对行沟覆土,将行沟中的甘蔗种茎进行遮盖。
4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七字刀708与旋耕刀707的配合使用使旋耕组合装置700在具有较好的碎土效果的同时还兼具较好的除草效果;活动板503能够方便调整开行宽度,并且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排种装置300不仅提升了工人调整种茎的时间而且使种茎的排种一致性更好且更安全。
44.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