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和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3: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和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2.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贴壁细胞需要附着于载体上生长,用于贴壁细胞培养的载体需要满足载体表面积、细胞密度、细胞活力等需求。现有的载体细胞培养的效果不好,消化放大操作程序复杂,也无法消化细胞并逐级放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和生物反应器,用以解决现有的载体细胞培养的效果不好,不易消化细胞并逐级放大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包括:
6.至少两个承载体,所述承载体上具有连接区和承载区,相邻两个所述承载体上的连接区相连,相邻两个所述承载体上的承载区的至少部分间隔开。
7.其中,所述承载体为片状,所述连接区位于所述承载体的边沿或中心位置。
8.其中,所述承载体为内空的圆锥体,所述连接区位于所述圆锥体的顶部。
9.其中,每个所述圆锥体的轴线共线。
10.其中,还包括:
11.支撑部,相邻两个所述承载体上的承载区之间设有所述支撑部。
12.其中,还包括:
13.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平行间隔开设置,所述承载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
14.其中,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导流孔,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二导流孔。
15.其中,所述承载体包括蜂窝状结构、孔隙状结构和网格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16.所述承载体上设有沿所述承载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和/或
17.所述承载体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和/或
18.所述承载体上的承载区的表面具有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包括长条状突起、长条状沟槽和颗粒状突起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19.相邻两个所述承载体之间设有网状结构。
2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反应器,包括:
21.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载体;
22.罐体,所述罐体上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载体设置于所述罐体中。
23.其中,还包括:
24.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和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设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罐体中,所述搅拌桨叶位于所述罐体中。
2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2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包括:至少两个承载体,所述承载体上具有连接区和承载区,相邻两个所述承载体上的连接区相连,相邻两个所述承载体上的承载区的至少部分间隔开。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将载体放置于培养液中,细胞可以贴附在承载体上的承载区,细胞在承载区不断的生长,相邻两个承载体上的承载区的至少部分间隔开,有利于培养液的流动,有利于细胞的均匀生长,消化放大操作程序简单,便于消化细胞并逐级放大。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体的一个爆炸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承载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承载体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第一板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第二板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生物反应器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
35.承载体10;连接区11;承载区12;支撑部13;
36.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
37.第一导流孔23;第二导流孔24;
38.罐体30;搅拌轴31;搅拌桨叶32。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包括:至少两个承载体10,承载体10上具有连接区和承载区12,相邻两个承载体10上的连接区11相连,相邻两个承载体10上的连接区11可以直接相连或通过连接件相连,连接区可以具有连接孔,通过连接孔可以将多个承载体10穿设在一下或连接在一起,相邻两个承载体10上的承载区12的至少部分间隔开,比如,相邻两个承载体10上的承载区12间隔开,有利于促进培养液的均匀流动。承载体10可以为弹性件,比如塑料件或橡胶件,使得承载体10可以产生一定的形变,防止受到外部挤压时出现损坏。承载体10可以为透明件,便于观察承载体10上的情况。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将载体放置于培养液中,细胞可以贴附在承载体10上的承载区12,细胞在承载区12不断的生长,相邻两个承载体10上的承载区12的至少部分间隔开,有利于培养液的流动,有利于细胞的均匀生长,消化放大操作程序简单,便于消化细胞并逐级放大。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体10可以大致为片状,连接区11可以位于承载体10的边沿
或中心位置,比如,连接区11可以位于承载体10的边沿,便于连接。连接区11可以位于承载体10的中心位置,承载体10的其他区域可以作为承载区,以便于细胞的贴附。
4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承载体10可以为内空的圆锥体,连接区11位于圆锥体的顶部,便于相邻的两个承载体10连接,圆锥体的其他区域作为承载区,以便于细胞的贴附,有利于细胞的消化放大,便于消化细胞并逐级放大。
43.可选地,每个所述圆锥体的轴线共线,相邻的两个圆锥体可以套设在一起,有利于增大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均匀生长。
44.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支撑部13,相邻两个承载体10上的承载区12之间设有支撑部13,支撑部13可以具有多个,多个支撑部13可以间隔开设置,通过支撑部13可以具有支撑作用,使得相邻两个承载体10上的承载区12可以间隔开,不易于坍塌,有利于培养液的流动。支撑部13可以为弹性件,比如橡胶件,由于支撑部13具有弹性,具有缓冲作用,相邻两个承载体10上的承载区12受到外部作用力被挤压时,通过支撑部13可以缓冲形变,在外部作用力消除后,有利于承载体10上的承载区12恢复原来的形状,避免承载区12的损坏或边沿。支撑部13可以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可以设置于承载区12的一侧或两侧的表面,通过网状结构可以支撑承载体10上的承载区12,增强整体强度。
45.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板体21与第二板体22,第一板体21与第二板体22平行间隔开设置,承载体10位于第一板体21与第二板体22之间,通过第一板体21与第二板体22可以固定承载体10。其中,第一板体21上设有沿第一板体21的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导流孔23,第二板体22上设有沿第二板体22的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二导流孔24,第一导流孔23与第二导流孔24的数量可以分别具有多个,可以均匀分布,通过第一导流孔23与第二导流孔24有利于培养液的流动。
46.可选地,承载体10可以包括蜂窝状结构、孔隙状结构和网格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培养液的流动。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体10上可以设有沿承载体10的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14,通孔14可以为长条状,通孔1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通孔可以均匀分布,有利于培养液的均匀流动。
4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承载体10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49.可选地,承载体10上的承载区的表面可以具有微结构,微结构可以均匀间隔开分布,微结构可以包括长条状突起、长条状沟槽和颗粒状突起中的至少一种,比如,微结构可以为长条状突起,多条长条状突起均匀间隔开分布,通过微结构可以增加表面积,增加细胞生长的空间,有利于细胞的生长。
50.可选地,相邻两个承载体10之间可以设有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可以作为支撑骨架,对承载体10具有支撑作用,网状结构可以为塑料网、纤维网或金属网,通过网状结构可以增加表面积,对承载体10可以具有支撑作用,增强承载体10的整体强度。
51.可选地,承载体10的至少一侧表面上设有网状结构,比如,在承载体10上的承载区的至少一侧表面可以设置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可以为塑料网、纤维网或金属网,通过网状结构可以增加表面积,对承载体10可以具有支撑作用,增强承载体10的整体强度。比如,承载体10为塑料层,承载体10的一侧设置有网状结构,通过网状结构可以支撑承载体10。在相邻
两个承载体10之间可以设置有一层网状结构,比如,在承载体10上的承载区的表面可以设置网状结构。
52.如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反应器,包括:
53.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载体和罐体30,罐体30上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通过进料口可以加料,通过出料口可以出料,载体设置于罐体30中,载体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向罐体30中加入培养液,将载体放置于培养液中,细胞可以贴附在承载体10上的承载区12,细胞在承载区12不断的生长,相邻两个承载体10上的承载区12的至少部分间隔开,有利于培养液的流动,有利于细胞的均匀生长,消化放大操作程序简单,便于消化细胞并逐级放大。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生物反应器还包括: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轴31和搅拌桨叶32,搅拌桨叶32设在搅拌轴31上,搅拌轴31的一端伸入罐体30中,搅拌桨叶32位于罐体30中,通过搅拌桨叶32可以搅拌培养液,有利于促进培养液的均匀流动。
55.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56.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