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和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3: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和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2.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贴壁细胞需要附着于载体上生长,用于贴壁细胞培养的载体需要满足载体表面积、细胞密度、细胞活力等需求。现有的载体细胞培养的效果不好,消化放大操作程序复杂,也无法消化细胞并逐级放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和生物反应器,用以解决现有的载体细胞培养的效果不好,不易消化细胞并逐级放大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包括:
6.连接体;
7.多根承载体,所述承载体为长条状,所述承载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承载体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所述连接体的方向延伸,相邻两根所述承载体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隔设置。
8.其中,所述承载体均匀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和/或
9.所述承载体包括塑料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10.所述承载体为透明状;和/或
11.所述连接体为两端开口的管体,所述承载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体的外侧壁连接,所述承载体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所述连接体的外侧壁的方向延伸;和/或
12.所述承载体的表面设有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包括长条状突起条纹、长条状沟槽和颗粒状突起中的至少一种。
13.其中,还包括:
14.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平行间隔开设置,所述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
15.其中,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为环形板,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的轴线和所述连接体的轴线共线,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
16.其中,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导流孔,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二导流孔。
17.其中,所述连接体为管状,所述连接体上具有连接区和非连接区,所述承载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区,所述非连接区设有通孔。
18.其中,所述连接区与所述非连接区交替分布,每个所述连接区连接有多根所述承
载体。
19.其中,所述承载体的表面缠绕有尼龙纤维。
2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反应器,包括:
21.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载体;
22.罐体,所述罐体上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载体设置于所述罐体中。
23.其中,还包括:
24.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和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设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罐体中,所述搅拌桨叶位于所述罐体中。
2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2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体,包括:连接体;多根承载体,所述承载体为长条状,所述承载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承载体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所述连接体的方向延伸,相邻两根所述承载体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隔设置。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将载体放置于培养液中,细胞可以贴附在承载体上进行生长,通过多根承载体可以增大表面积,相邻两根所述承载体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隔设置可以有利于培养液的均匀流动,使得细胞均匀生长,同时有利于细胞的消化放大并逐级放大,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体的一个俯视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体的一个侧视图;
29.图3为第一板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第二板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生物反应器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生物反应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
34.连接体10;
35.承载体20;
36.第一板体31;第二板体32;
37.第一导流孔41;第二导流孔42;
38.罐体50;搅拌轴51;搅拌桨叶52。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包括:连接体10和多根承载体20,其中,连接体10可以为塑料材料件,连接体10可以为柱状,比如圆柱体,承载体20为长条状,承载体20可以为纤维丝,比如塑料纤维丝或玻璃纤维丝。承载体20的一端与连接体10连接,承载体20的另一端朝着远离连接体10的方向延伸,比如,承载体20的一端可以与连接体10的外表面连接,承载体20的另一端可以朝着远离连接体10的外表面的方向延
伸。相邻两根承载体20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隔设置,比如,相邻两根承载体20之间间隔设置,以便于培养液的均匀流动,使得细胞均匀生长。
41.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将载体放置于培养液中,细胞可以贴附在承载体20上进行生长,通过多根承载体20可以增大表面积,相邻两根所述承载体20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隔设置,可以有利于培养液的均匀流动,使得细胞均匀生长,同时有利于细胞的消化放大并逐级放大,操作简单。
42.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体20可以均匀设置在连接体10上,可以均匀分布在连接体10的外表面,使得承载体20上的细胞生长均匀。
43.可选地,承载体20可以包括塑料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比如,承载体20可以为玻璃纤维或塑料纤维,玻璃纤维或塑料纤维的直径以及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承载体20的分布密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情况选择。
44.可选地,承载体20可以为透明状,便于观察。
45.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体10可以为两端开口的管体,连接体10可以为圆管,承载体20的一端与连接体10的外侧壁连接,承载体20的另一端朝着远离连接体10的外侧壁的方向延伸,承载体20的一端与连接体10的外侧壁可以垂直连接,承载体20的长度方向可以沿着连接体10的径向方向。
46.可选地,承载体20的表面设有微结构,微结构可以包括长条状突起条纹、长条状沟槽和颗粒状突起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增加表面积,增大细胞的生长空间。
47.根据一些实施例,载体还可以包括: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32,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32平行间隔开设置,连接体10位于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32之间,通过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32可以对连接体10进行支撑,便于载体的放置。
48.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32可以为环形板,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32的轴线和连接体10的轴线共线,连接体10的一端与第一板体31连接,连接体10的另一端与第二板体32连接。也即是,连接体10的一端与第一板体31垂直连接,连接体10的另一端与第二板体32垂直连接。在第一板体31上设有沿第一板体31的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导流孔41,第二板体32上设有沿第二板体32的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二导流孔42,第一导流孔41与第二导流孔42的数量可以分别为多个,通过第一导流孔41与第二导流孔42有利于促进培养液的流动。连接体10为管体,第一板体31中部的中间孔的边沿可以与管体的一端的管壁对应连接,第二板体32中部的中间孔的边沿可以与管体的另一端的管壁对应连接。
49.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体10为管状,连接体10上具有连接区和非连接区,承载体20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区,非连接区设有通孔,通过通孔可以有利于促进培养液的均匀流动。连接区与非连接区可以交替分布,每个连接区连接有多根承载体20,具体数量可以合理设置。也即是,承载体20设置在连接区,非连接区未设置承载体20,在非连接区设有通孔,可以有利于促进培养液的均匀流动,有利于承载体20均匀接触到培养液。
50.可选地,承载体20的表面可以缠绕有尼龙纤维,增加表面积。尼龙纤维可以为可吸水膨胀的尼龙材料,吸水后体积增加,表面积也增大,有利于增加细胞的生长空间。
51.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反应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载体和罐体50,罐体50上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载体设置于罐体50中,在罐体50中可以设置多个载体,多个载体之间可以间隔开设置,以便于培养液的流动。在应用过程中,
可以向罐体50中加入培养液,可以将载体放置于培养液中,细胞可以贴附在承载体20上进行生长,通过多根承载体20可以增大表面积,相邻两根所述承载体20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隔设置,可以有利于培养液的均匀流动,使得细胞均匀生长,同时有利于细胞的消化放大并逐级放大,操作简单。
52.在一些实施例中,生物反应器还可以包括: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轴51和搅拌桨叶52,搅拌桨叶52设在搅拌轴51上,搅拌轴51的一端伸入罐体50中,搅拌轴51的一端可以穿过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32,搅拌桨叶52位于罐体50中,搅拌桨叶52可以设在搅拌轴51的一端,通过搅拌桨叶52可以促进培养液的流动。
53.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54.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