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用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15 13: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用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100),所述支撑件(100)包括底座(110)和水箱(120),所述水箱(120)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110)的一侧;舱体(200),所述舱体(200)包括第一壳体(210)、进气管(220)、排水件(230)、排气管(240)、第二壳体(250)和第三壳体(260),所述第一壳体(210)固定于所述底座(110)顶侧,所述排水件(230)连通于所述第一壳体(210)底部,所述排气管(240)贯穿所述第一壳体(210)顶部,所述第二壳体(250)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210)内部,所述第三壳体(260)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50)内部,所述进气管(220)贯穿所述第一壳体(210)侧壁和所述第二壳体(250)侧壁;收热组件(300),所述收热组件(300)包含第一吸热件(310)和第二吸热件(320),所述第一吸热件(310)包含第一水泵(311)、第一进水管(312)和第一出水管(313),所述第一水泵(311)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110)顶侧,所述第一进水管(31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311)的进水端,所述第一进水管(312)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水箱(120)的内底部,所述第一出水管(313)螺旋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50)内部,所述第一出水管(31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311)的出水端,所述第一出水管(313)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10)的内顶部,所述第二吸热件(320)设置于所述底座(110)顶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用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40)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10)内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壳体(2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用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50)外壁与所述第一壳体(210)内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25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用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251)内设置有支撑杆(252),所述支撑杆(252)设置为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杆(252)环形分布于所述第一腔体(251)内,所述支撑杆(25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210)内壁,所述支撑杆(252)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250)的外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用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260)与所述第二壳体(250)之间形成第二腔体(261),所述第三壳体(260)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壳体(250)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三壳体(260)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一腔体(251)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用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260)的外壁底端设置有滤网(270),所述滤网(270)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260)外壁,所述滤网(270)采用耐高温设计。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用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10)外侧底端设置有水位观察管(280),所述水位观察管(280)连通所述第一腔体(251),所述水位观察管(280)内置温度显示模块。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用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313)采用耐高温材料,所述第一出水管(313)贯穿所述第一壳体(21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261)内,所述第一出水管(313)远离所述第一水泵(311)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250)顶部。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用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二吸热件(320)包含第二水泵(321)、第二进水管(322)和第二出水管(323),所述第二水泵(321)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110)顶侧,所述第二进水管(32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321)的进水端,所述第二进水管(322)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水箱(120)的内底部,所述第二出水管(323)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50)内部,所述第二出水管(32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321)的出水端,所述第二出水管(323)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251)内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用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管(323)采用耐高温材料,所述第二出水管(323)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50)内部的部分螺旋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管(313)外立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用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支撑件、舱体和收热组件,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固定于所述底座顶侧,所述排水件连通于所述第一壳体底部,所述排气管贯穿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进气管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内底部,所述第一出水管螺旋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顶部,该装置的此种设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内燃机余热的回收率,减少了余热浪费。热浪费。热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刁兴兴 孙鹏 叶少锋 冼应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利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30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